全 文 :土茯苓植物资源调查
李玉莲 ,李玉琪 ,曾 平 ,张文敏 ,姜 维 ,杨自更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土茯苓系百合科菝葜属植物光叶菝葜 Smilax
glabra Roxb. 的干燥根茎 ,性味甘、淡、平。具除湿 ,
解毒 ,通利关节之功能 [1 ]。 用于湿热 ,带下 ,痈肿 ,瘰
疬 ,疥癣 ,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 ,筋骨疼
痛 [ 2]。近年国内对其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
研究 ,发现了一些新的化学成分及新的药理作用。我
们从赤土茯苓中提取、分离并鉴定出一单体黄酮苷类
有效成分赤土茯苓苷 [3 ] ,研究并发现了赤土茯苓苷对
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4 ]。为进一
步开发应用土茯苓及其同属药用植物资源 ,我们对土
茯苓植物药用来源、种类、资源分布、生态环境、蕴藏
量及采收季节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1 土茯苓的药用历史
明· 李时珍著《本草纲目》 [5 ]记载土茯苓健脾
胃 ,强筋骨 ,去风湿 ,利关节 ,止泄泻 ,治拘挛骨痛 ,恶
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清·黄官绣《本草求真》 [ 6]
曰 ,土茯苓甘淡气平 ,功能等于萆 ,能除湿消水 ,去
清分浊 ,然此尤解杨梅疮毒。清· 汪讠刃庵撰《本草易
读》 [7 ]曰 ,土茯苓甘 ,淡 ,无毒 ,健脾理胃 ,祛风除湿 ,
强筋骨而利关节 ,舒拘挛而止泄泻 ,解腻粉银朱之
毒 ,平恶疮痈肿之邪。 明· 庐之颐 (子繇 )核参《本
乘雅半偈》 [参 ][ 8]曰 ,土茯苓者 ,九土之精气所钟也。
一名石 ,石以量言 ;一名禹 ,绩平水土 ,有如神禹 ;言
余粮者 ,食之当谷不饥耳。 味甘淡 ,气平和 ,性无毒。
故主调中止泄 ,黄中通理之为用乎。 若健行不睡 ,强
筋骨 ,治拘挛 ,利关节 ,此阴以阳为用 ,应地无疆 ,自
强不息也。可见历代文献对土茯苓的药用记载基本
一致 ,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吻合。
2 土茯苓及其混用品、地区习惯用品的植物来源
种类
菝葜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全球热带地区 ,共有 300
种左右 ,我国分布有 60种和一些变种 [9, 10 ]。由于菝葜
属某些植物的根、茎、叶非常相似乃至根茎极为相似 ,
再加上每种植物有不同的变种 ,导致土茯苓药材在市
场上品种比较混乱 ,通过调查 ,当前市场正品土茯苓
为光叶菝葜 ,其同属多种植物及肖菝葜属的两种植物
为地区习惯用药或混用品 ,同时发现薯蓣科粉萆 和
棉萆 等植物根茎也为相似的伪品 ,应用时要注意区
分鉴别。当前土茯苓的正品、地区习惯用品、混用品及
伪品的原植物来源种类见表 1。
表 1 土茯苓及其混用品、地区习惯用品植物来源
名 称 学 名 习惯名 文献
光叶菝葜 Smilax glabra 正品土茯苓 2
同色菝葜 S. glabra var. concolor 江苏称鲜土苓 ,四川称红土苓 1, 11
暗色拔葜 S. lanceifolia var. opa ca 四川称白土苓 11
菝葜
S. china
广东、四川、贵州、浙江、江苏等
地称白土茯苓或白土苓
11
肖菝葜 Heterosmila x japonica 宁夏地区称白土茯苓 ;四川武胜 11, 16
短柱肖菝葜 H . yunnanensis 云南土茯苓
黑果菝葜 S. glauco-china 金刚藤头
无刺菝葜 S. mairei levl. 红萆
马钱叶菝葜 S. lun glingensis 云南称白萆
短柄菝葜
S. discotis
贵州某些地区称为土茯苓、金刚
豆藤 ,作土茯苓用
棉萆 Dioscorea ser temloba
粉萆 D . h ypoglauca
3 土茯苓的资源分布
土茯苓资源丰富 ,分布广泛 ,江南各省区均有生
长 [1 ] ,主产于广东高要、郁南、罗定、阳山 ,湖南邵阳、
郴县 ,湖北孝感 ,浙江青田、丽水 ,安徽芜湖、六安等
处 [12 ] ,从本次调查发现 ,尽管土茯苓药材分布广泛 ,
但何地能形成商品及商品集散地 ,与当地的采药、用
药史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4 土茯苓的生长环境
土茯苓的生长习性历代本草及现代中药专著均
有记载。 据《本 乘雅半偈》记载 ,土茯苓生楚、闽、浙
山箐 ,及海畔山谷中。《本草纲目》载 ,土茯苓 ,楚、蜀山
箐中甚多。《滇南本草》载 ,生于较湿的山谷阴处、土坡
灌丛中、林缘或疏林下。《本草易读》载 ,土茯苓生海畔
山谷 ,楚蜀亦有之。近代《中药大辞典》载 ,土茯苓生于
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中药志》载 ,土茯苓生于
山坡树林下 ,山谷阴处较常见。《全国中草药汇编》载 ,
土茯苓生于山坡林下 ,路旁丛林及山谷向阳处。 通过
对云、贵、川、两广 ,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等省
·85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9期
收稿日期: 2002-01-22基金项目:兰州军区医药卫生科研项目 ( LX H99-20)作者简介:李玉莲 ( 1949-) ,女 ,山西临汾人 ,主任药师 ,全军药学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 ,新疆药学会常务理事。
Tel: ( 0991) 4842660 E-mai l: liyuqi01@ sina. com
区实地考察 ,土茯苓的生长环境与历代文献记载一
致 ,以笔者所见土茯苓主要生长在林下 ,其茎藤攀附
林木枝叶而生长 ,特征明显 ,极易发现。但由于我国面
积大 ,经纬线长 ,各地气候条件、海拔、植被等不尽一
致 ,各地的生长环境略有差别。同时这些生态环境也
直接影响了各地的蕴藏量及产量。 下面就气候、植被
有特色的几个地区作以简要介绍。
4. 1 四川产区:四川为土茯苓的主产区之一。 该地
区气候温暖、湿润 ,山林植被好 ,土茯苓茎叶生长茂
盛、根茎发达、蕴藏量丰富。 多生长在海拔 1 200~
1 500 m左右。由于山土肥沃、湿润 ,比较容易采挖。
据四川本地的用药习惯 ,土茯苓分为红土苓、白土苓
两种 ,在调查中 ,经走访民间中医 ,在该地区白土苓
用量较大 ,某些老中医用红土苓并非白土苓的解毒、
除湿、通利关节之功效 ,而是有另外的功能与主治。
4. 2 湖南产区: 湖南为土茯苓的主产区之一 ,全省
均有分布。在植物资源调查过程中 ,笔者专程去了湖
南邵东廉桥药市 ,该药市所经营土茯苓多为省内地
产 ,但邵阳地区产少见。经笔者实地考察 ,邵阳地区
及周边县如双峰、邵东等地 ,虽有土茯苓生长 ,但该
地区气温高、气候干燥 ,山林植被不太好 ,土茯苓根
茎长入地下部分较深 ,土茯苓根茎较小 ,挖掘相当困
难 ,产量小 ,不易形成商品。 但该地区土茯苓生长的
海拔较低 ,农村村前屋后以及路边皆有土茯苓生长。
而廉桥药市的土茯苓药材主要来自怀化地区和常德
地区 ,这两地区所产土茯苓根状茎块大、片大 ,当地
产量也大 ,容易形成商品。湖南产区的衡阳及湖北孝
感地区 ,土茯苓蕴藏量也很丰富。
4. 3 湖北产区:湖北产区的土茯苓生长状况与湖南
有些相似 ,但该产区的多数地区土茯苓生长的海拔
比湖南稍高。从实地采集的土茯苓植物标本了解到 ,
当地土茯苓根茎深入地下较深 ,土茯苓根茎也较小。
4. 4 江苏:笔者之所以不把江苏称为产区 ,是因为
土茯苓在江苏的局部地区生长。 笔者首先进入的是
江苏溧阳地区 ,溧阳以产金刚藤为主 ,满山遍野 ,地
上部分茎粗叶茂 ,产量极丰 ,在局部区域却找不到有
土茯苓生长。但进入宜兴山区后 ,公路两侧的山坡上
即有土茯苓生长 ,该地区植被较好 ,土茯苓与其他灌
木及树木的根错综生长 ,故采挖非常困难。
4. 5 广东:广东高要为土茯苓的主产区 ,该地区气
候温热、湿润 ,雨量充沛 ,土茯苓茎叶生长茂盛、根茎
较发达。由于该地区有食用土茯苓的习惯 ,故土茯苓
易形成商品。
5 采收季节
全年皆可采收。以春秋两季为采收旺季 ,此时浆
水足、粉性大 ,质量佳 [13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称采
收期为立秋至次年清明 [14 ]。 而《广西中药志》 [15 ]称
夏、秋、冬三季均可采掘。 笔者在调查中走访药农了
解到 ,土茯苓为多年生植物 ,何时采收依行情及农活
忙闲而定。可见土茯苓的采收期全年均可。
采收季节对其药效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
6 小结
土茯苓植物资源调查结果提示 ,土茯苓植物资
源丰富、分布广泛、蕴藏量大。 同时也了解到在土茯
苓的采收、收购、销售、使用诸多环节上存在着一些
不容忽视的问题。
6. 1 采收与养护相结合 ,确保土茯苓植物资源的可
持续发展。土茯苓系多年生草本 ,采收时应注意其生
长年限 ,不应把多年生与近年生一起采挖 ,应注意保
留近年生植物 ,做到有计划采收 ,以有利于稳定其蕴
藏量及可持续发展。
6. 2 药材收购时应注意药材真伪的鉴定和区别 ,把
土茯苓的混伪品拒绝在流通领域的第一道大门之
外 ,菝葜属植物种类多 ,形态相似 ,但有效成分含量
及药理作用不尽一致 ,因此 ,为了提高和保证土茯苓
药材的质量 ,应把好此关。
6. 3 在销售环节上 ,各大药市及药材集散地的药材
质量监督、检查部门 ,应加强监管力度 ,封杀不合格
药材及其混伪品。
6. 4 在土茯苓药材使用方面 ,有关地区的医药行政
部门 ,应加强地区习惯用药的监督和指导 ,组织现代
药学、药理学研究 ,验证习惯用药的根据及效果。 通
过规范化研究 ,制定出科学、严谨的地方标准 ,为我
国中药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研究奠定基础。
6. 5 土茯苓植物资源丰富 ,菝葜属植物资源更为丰
富。应有计划开发研究菝葜属植物 ,寻找土茯苓的可
代用品。 这对综合开发利用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祖
国医药学宝库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M ].上册 .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77.
[2 ] 中国药典 [ S] . 2000年版 .一部 .
[ 3] 李玉琪 ,李玉莲 ,张克锦 ,等 .赤土茯苓甙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J ].解放军药学学报 , 1999, 15( 1): 42-44.
[ 4] 李玉琪 ,周承明 ,张克锦 ,等 .赤土茯苓甙对异丙肾上腺素诱
发的小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 J ].中草药 , 1996, 27( 7): 418-
420.
[5 ]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校点本第二册 ) [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 1977.
[6 ] 清· 黄官绣 . 本草求真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7 ] 清· 汪讠刃庵 . 本草易读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8 ] 明· 庐之颐 (子繇 )核参 . 本 乘雅半偈 (校点本 ) [M ].北京:
·851·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9期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6.
[9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M ] .第十
五卷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
[10 ] 中药辞海编写组 .中药辞海 [M ] .第一卷 .北京:中国医药科
技出版社 , 1999.
[11 ] 徐国钧 . 中国药材学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6.
[12 ] 中药志编委会 .中药志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59.
[13 ] 朱圣和 .中国药材商品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0.
[ 14]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生药学教研室 .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 [M ].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60.
[15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院厅 . 广西中药志 [M ].南宁:广西壮族
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 1959.
[ 16]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 .上册 . 第二
版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6.
冬虫夏草的真伪优劣检定
周佩文1 ,赵光树 2
(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 ,浙江 杭州 310003)
冬虫夏草为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 ( Berk. ) Sacc. 寄生在鳞翅目蝙
蝠蛾科昆虫蝙蝠蛾 Hepialus armoricanus幼虫上的
子座和幼虫尸体的复合体的干燥物 ,始载于《本草从
新》 ,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古今药籍均有收
载。 1833年 Link正式把这类寄生在昆虫、蜘蛛或大
团囊属 ( Elaphomyces )植物的地下子实体上的虫生
真菌建立成虫草属 [Cordyceps ( Fr. ) Link ]。目前全
世界有 350种 ,我国有 30多种此类真菌。 由于近年
来临床用药、康复保健等用途多、国内外市场需求量
大 ,加之冬虫夏草本身的复杂性和其生长环境特殊 ,
产量稀少 ,采集不易 ,冬虫夏草价格一直上扬 ,造成
近几年来伪劣混杂等质量问题极其严重 ,市售商品
混淆品不少于 10种 ,伪劣掺杂现象极为普遍。为此 ,
笔者根据有关药品标准规定、药籍文献记载和最近
几年的专业杂志报道等资料 ,再结合目前药市冬虫
夏草现状和实际工作经验 ,综述市售冬虫夏草的伪
劣掺杂等质量问题 ,归纳出真伪优劣检定方法 ,并提
出健全质量标准之设想。
1 真伪鉴别
1. 1 正品冬虫夏草
1. 1. 1 性状:由虫体和从虫头部长出的子座两部分
组成。虫体似蚕 ,长 3~ 5 cm ,直径 3~ 8 mm;表面深
黄色至黄棕色 ,菌线膜微毛状 ,脱落处虫体表面与菌
丝膜同色 ,有 20~ 30个环纹 ,近头部较密 ;头部红棕
色 ,全身有足 8对 ,其中中部腹足 4对明显 ,尾部尾
足 1对可见 ,头部头足 3对不甚明显 ;质脆易折断 ,
断面略平坦 ,淡黄色或黄白色 ,中央有明显暗棕色
“ V”形纹 (消化腔残迹 )。自虫体头部正顶端长出的
子座 ,细长圆柱形 ,长 4~ 7 cm (与虫体近等长 ) ,直
径约 0. 3 cm ,常弯曲 ,上粗下细不分枝 ,子囊壳仅下
半部埋藏在子座上部的组织内 ,以至能孕部分表面
呈颗粒状粗糙 ,子座具不孕顶部 ;质柔韧 ,不易折断 ,
气微腥 ,略有草菇样香气 ,味微苦。
1. 1. 2 显微鉴别:体表菌丝众多 ,白色 ,细长 ,多数
不分枝 ,横隔较少 ;虫体外表着生较多刚毛 ,圆锥形 ,
长 17~ 76 cm。
1. 1. 3 理化鉴别 [ 1]:紫外吸收光谱特征鉴别: 95%
乙醇提取液在波长 270, 281, 295和 304 nm处有 4
个特征峰。
纸色谱: 70%乙醇提取液点样 ,用正丁醇-乙醇-
水 ( 4∶ 1∶ 1)展开 ,用茚三酮显色有 7个斑点。
1. 2 混淆品
1. 2. 1 古尼虫草 C . gunnii ( Berk. ) Berk与正品
不同处: 虫体菌丝膜深黄色 ,粉末状 ,脱落处虫体表
面与菌丝膜同色 ;子座无不孕顶部 ,子囊壳几乎全部
埋藏在子座上部的组织内。
1. 2. 2 阔孢虫草 C . crassispora Zang , Yang et Li
与正品不同处: 菌丝膜粉末状 ,脱落处虫体表面近白
色 ,虫体头部黄白色 ;子囊壳几乎全部埋藏在子座上
部的组织内 ,以至能孕部分表面近光滑。
1. 2. 3 亚香棒虫草 C . ordyceps hawkesil Grag. 与
正品不同处:足 8对均不明显 ,菌丝膜近白色 ,微毛
状 ,脱落处虫体表面黑褐色 ,虫体断面中央有稍明显
灰棕色“一”字纹 ;子座无不孕顶部 ,子囊壳几乎全部
埋藏在子座上部的组织内 ,有的为双子座 ,质脆 ,易
折断 ,气微香 ,味微苦或淡。
显微鉴别: 体表菌丝极多 ,密集成团 ,分枝 ,具多
数横隔 ;虫体外表可见龟板纹。
理化鉴别: 紫外吸收光谱特征鉴别 [1 ]: 95%乙醇
·852·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9期
收稿日期: 200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