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GC法测定当归油中Z-藁本内酯



全 文 :·1816·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rmHerbalDrugs第36卷第12期2005年12月
11.38mg/g的样品6份,各称取约0.1g,分别精密
加入柚皮苷对照品1.1424mg,制各供试品溶液,
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8.5%,RSD为2.59%。
2.9空白试验:除枳壳外按处方量称取其他药味,
按处方工艺觎成不含枳壳的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
备方法制成空白对照液,进样测定。对照品、供试品
和空白对照的HPLC图见图1。说明其他药材与辅
料均不干扰柚皮昔的测定。

N
A 高
8 24 30

。.L~ : . △△
o 6 12 18 24 30
、。.. ! 。
t/rain
*一柚皮苷
*一narinsin
圈I柚皮苷对照品(A)、■肠安丸(B)和阴
性对照(C)的HPLC田
Fig.1HPLCchromatogrlmsfnarlnginreference
substance(A),WelchantranPill(B),
andnegativesample(C)
2.10样品测定:取10批胃肠安丸,制备供试品溶
液,每批制备两份。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
液各2,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结果见
表l。通过对10批胃肠安丸中柚皮苷进行检测,建
议胃肠安丸增加柚皮苷测定的标准定为胃肠安丸中
柚皮苷不得少于4.38mg/g。
寰1 ■肠安丸中柚皮苷的测定结果(H一2)
Table1 Determinationof aelaginIn
Weichang‘anPill抽一2)
批号柚皮苷/(rag·g-1)批号 柚皮苷/(mg·g。1)
D109004 4.8 D109016 5.6
D109007 4.9 D109019 5 3
D109008 5.2 D109020 4.4
D109009 5.4 030681 4.6
D109010 4.6 030784 4 8
3讨论
3.1提取方法考察:柚皮苷易溶于有机溶剂,提取
方法主要有超声处理和回流提取,通过采用甲醇超
声提取和甲醇回流提取进行比较,结果以甲醇回流
提取效果最好,故采用此提取方法。
3.2流动相的选择:先后采用甲醇一水、乙腈一水、甲
醇一0+3%冰醋酸、乙腈一0.3%冰醋酸为流动相口‘23进
行试验,比较HPLC谱图,结果显示以乙腈一0.3%冰
醋酸(20:80)为流动相进行检测,样品峰分离最好,
故采用乙腈一o.3%冰醋酸(20,80)为流动相。
References:
[1]HaoMH,WangD,HuSR.Determinationofnaringinin
QizhiWeiyanGranulesbyHPI。c[J].DrugStandardsChina
伸国药品标准).2003,4(3)f43—45.
[2]LiuLY,GuoYW,zhuzL.Determinationofnaringinin
ZhitejiaTabletbyHPLC口].JShaanxiCo lTraditChin
Med(陕西中医学院学报),Z002,25(5):45—45.
GC法测定当归油中z一藁本内酯
李桂生1“,李八方2
(1.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烟台264005I2.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z一藁本内酯是当归Angelicas nensis(Oliv.)
Diels挥发油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解痉[2]、止
咳平喘o]、调经止痛n3等多种生理活性。目前国家药
品标准的成方制剂中以当归挥发油入药的品种多达
40余种。目前有关当归油质量标准的研究还比较薄
弱,曾有报道采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n]、高效液相色
谱法01及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1进行评估,但难以
鉴鍪最智;眢紧Io}鍪科技攻关计娜课题(2∞lBA7。1A29)
满足新药研究开发的需要。本研究采用气相色谱法
对z一藁本内酯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1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Gc—14B气相色谱仪。邻苯二甲酸二
乙酯;当归油(自制,经超l临界COz流体萃取而得,
批号:030708、030711、030728)。
2方法与结果
万方数据
中草药CM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12期2005年12月· 817·
2.1色谱条件:聚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氧烷(SE一54)
毛细管柱(50m×0.2mm),柱温240℃,柱前压
210kPa,汽化室温度280℃,检测器温度280oC,分
流比30:1,尾吹40mL/min,检测器FID。进样量
为O.5pL。
2.2 z藁本内酯对照品的分离鉴定:取当归油3
g,溶于5mI.氯仿中并加入3g柱色谱用硅胶
(100~120目)搅拌,氮气吹干备用。取薄层色谱用
硅胶H100g,减压干法装柱,将上述制备的样品上
样,氯仿洗脱,分部收集,气相色谱检测,得z一藁本
内酯对照品400mg(色谱归一化检测质量分数>
99%)。该化合物IR、EI—MS,1H—NMR、”C—NMR的
波谱数据与文献报道的数据一致口],故确定该化合
物为z一藁本内酯。
2.3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取z藁本内酯对照品适
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约60mg/mL的溶
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4内标溶液的配制:取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适量,
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制成约35mg/mL的溶液,作
为内标溶液。
2.5供试品溶液的配制:取当归油300mg,精密称
定,置10mL量瓶中,精密加内标溶液5mL后,用
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2.6定量校正因子的测定:精密量取z一藁本内酯
对照品溶液4.0、5.0、6.0mL,分别置于10mL量
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取
1.0mL,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摇匀。分别进
样测定3次,进行测定,测得定量校正因子为
0.892。
2.7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量取Z一藁本内酯对照
品溶液3.0、4.o、5.0、6.0、7.0mL分别置于lomL
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量
取1.0mL,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0mL,摇匀。分别
进样测定,每次0.5pL。以z一藁本内酯质量浓度为
横坐标,z一藁本内酯峰面积与内标物面积的比值为
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结果z一藁本内酯在9.12—
21.28m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
为Y一0.0692X一0.0546,r一0.9999。
2.8精密度试验:对同一供试品溶液连续测定6
次,结果z一藁本内酯峰面积与内标物峰面积的比值
均值为1.088,RSD为1.01%。
2.9稳定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在0、1、2、3、5、8
h分别进样分析,结果z一藁本内酯峰面积与内标物
峰面积的比值均值为1.079,RSD为1.24%。说明
供试品溶液在8h内稳定。
2.10重现性试验:对同一批号样品,取样6份,平
行测定,结果当归油中z一藁本内酯的平均质量分数
为54.2%,RSD为1.17%。
2.11加样回收率试验:采用加样回收法。分别取已
知批号的样品约120、150、180mg,各2份,精密称
定,置10mL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内标溶液5.0mL
及z一藁本内酯对照品溶液1.25mL,加无水乙醇稀
释至刻度,摇匀,依法测定,计算得平均加样回收率
为98.96%,RSD为1.89%白一6)。
2.12样品测定:依法测定3批当归油样品,结果见
表1。色谱图见图1。
衰1 当归油中Z-藁本内酯的测定结果抽一3)
Table1 DeterminationofZ—ligustillden
essentialo lofA.sinensis(n一3)
批号 z一藁本内酯/%
030708
030711
030728
542
51.6
52.7
l一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乙醑Z-Z一藁率内酯
】一internalstandarddiethylo—phthalate8 Zligustilide
圈l z一蕞本内髓对照品(A)和当归油(B)的GC图谱
Fig.1GCehromatogramsfZ—Itgustllidereferencesub—
stance(A)andessentialo linA.sinensis(B)
3讨论
对藁本内酯的测定,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
法⋯进行评估,结果不准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藁本内酯进行测定,由于其极性小,保留时间较
长,不适合快速检测的需要;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
用法口1对藁本内酯进行测定,虽快速、准确,但由于
设备不普及,其方法也很难推广。
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法,选用毛细管柱,以邻苯
二甲酸二乙酯为内标物,建立了当归油中主要成分
z一藁本内酯的测定方法。作为内标物,邻苯二甲酸
二乙酯峰位于z一藁本内酯峰附近,且与相邻组分峰
完全分离。
Referenceso
[1]LiGS,MaCJ,LiXY.Studiesonthestabilityofligustilide
andtheanalysiso itsisomerizedpro uctsbyGCMS[J]
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0,31(6):405—407.
万方数据
·1818·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12期2005年12月
[2]LuoYM,PanJ G,DingK P,eta1.Anticonvulsive
constituentsinthessentialoilof Chaxiong(Ligusticurn
sinensisOlivcv.chuanxiong)[J].ChinTraditHerbDrugs
(中草药),1996,27(8)}456-457.
[3]TaoJ Y,RuauYP,MeiQB,eta1.Studieso lthe
antiasthmatlceffectsofligusfilideofDanggui·Angelica
sinensis(Oily.)Diels[J].ActaP^drmSin(药学学报),
1984,19(8):561—563.
[4]YanS,QiaoGF,LiuZF,eta1.EffectsoftheoilofAngelica
sinensisonthecontractilefunctionofisolateduterinesmooth
muscleofmice[J].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药),2000,
3I(8):604—606-
[5]HuangYz,PuFD.Studiesonthechemicalomponentsof
theessentialoilfromtherhizomeofLigustieu,nsine sis
fOliv.)cvchuanxiongHort[J].ActaPharmSin(药学学
报),1988,23(6):426—428.
Es]ZhangJL.HeXF.ZhouZH.HPLCdeterminationoffive
constituentsinplantsofGenusLzgusti甜m[J]ActaPharm
Sin(药学学报),1996,31(8):622—625.
[7]MaocJ,HanXF,ZhouzM.Determinationofligustilidein
Angehcasinensises entialo lbyGC—MS口].ChinJPharm
Anal(药物分析杂志),2002,22(4);290292
正交设计优选金莲花的提取工艺
辛春兰1,潘海峰2,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金莲花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
和抗病毒的作用,其中含有较多的荭草苷和牡荆苷。
民间有用金莲花沏水饮用的习俗,有清咽润喉、清热
解毒的功效。开发药食兼用的金莲花饮品,可以为市
场提供卫生、饮用方便和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金莲
花露的生产关键是金莲花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
的提取。目前常用的提取溶剂有甲醇、乙醇或水[1’2J,
其具有抑菌作用的成分总黄酮类化合物均以金莲花
的水提取液优于醇提取液”1“。金莲花经过长时间的
加热提取和浓缩,总黄酮明显降低。为此本实验以水
为提取溶剂、冰冻法对提取液进行浓缩,采用正交试
验设计优选最佳提取条件,确定金莲花水提取液的
生产工艺。
1仪器与试药
惠普HP一845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瑞士产
梅特勒AG一245型电子分析天平。
金莲花购于承德市药材有限公司,经承德医学院
中药研究所李守拙高级工程师鉴定为短瓣金莲花
TrolliusledebouriiRe chb.的花;荭草苷对照品(质
量分数98%)购自Sigma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因素水平的确立:根据预试验,选取加水量、提
取时问、提取温度为考察因素,设计3个水平,见
表1。
2.2金莲花总黄酮的提取:精密称取金莲花20g,
依正交试验设计,进行9组试验条件下的总黄酮提
收稿日期:2005—03—18
李守拙2,张素华1
2.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承德067000)
裹1因素水平
Table1 Factorsflevels
取,水浴控制温度,以搅拌方式动态提取,提取液经
抽滤后冰冻浓缩,离心除去冰渣及少量杂质。浓缩液
加去离子水稀释至3000mL,作为储备液待测。
2.3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测定
2.3.1溶液的制备:取金莲花储备液1ml,于25
mL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
备用。另取荭草苷对照品1.52mg于10mL量瓶
中,加乙醇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备用。
2.3.2测定波长的选择: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
液分别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进行光谱扫描。两
者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一致,在257、350nm处各
有一最大吸收峰,并且350nm处产品中的其他成
分的紫外吸收较小,故选择检测波长为350iqm。
2.3.3 样品测定:精密吸取荭草苷对照品溶液
0.4、0.8、1.2、1.6、2.0、4.0mL分别置25mL量瓶
中,加乙醇至刻度,使混匀。按分光光度法,在350
nm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质量浓度为
横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其回归方程为Y=32.31
x+0.00846 ,r一0.9999。取供试品溶液依法在
350ilm处测定吸光度,代人回归方程,计算金莲花
万方数据
GC法测定当归油中Z-藁本内酯
作者: 李桂生, 李八方
作者单位: 李桂生(烟台大学药学院,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烟台,264005;中国海洋大
学,山东,青岛,266003), 李八方(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003)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12)
被引用次数: 2次

参考文献(7条)
1.Li G S;Ma C J;Li X Y Studies on the stability of ligustilide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isomerized
products by GC-MS[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6)
2.Luo Y M;Pan J G;Ding K P Anticonvulsive constituents in the essential oil of Chaxiong (Ligusticum
sinensis Oliv.cv.chuanxiong) 1996(08)
3.Tao J Y;Ruan Y P;Mei Q B Studies on the antiasthmatic effects of ligustilide of Danggui,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1984(08)
4.Yan S;Qiao G F;Liu Z F Effects of the oil of Angelica sinensis on the contractile function of
isolated uterine smooth muscle of mice[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8)
5.Huang Y Z;Pu F D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rhizome of
Ligusticum sinensis (Oliv.) cv.chuanxiong Hort 1988(06)
6.Zhang J L;He X F;Zhou Z H HPLC determination of five constituents in plants of Genus Ligusticum
1996(08)
7.Mao C J;Han X F;Zhou Z M Determination of ligustilide in Angelica sinensis essential oil by GC-MS
[期刊论文]-药物分析杂志 2002(0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王晓彤.才谦.WANG Xiao-tong.CAI Qian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期刊论文]-辽宁中医药大
学学报2008,10(6)
2. 李美月.王松华.Li Meiyue.Wang Songhua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消炎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期刊论文]-中国
药业2009,18(10)
3. 黄桂雅.王海峰.唐晓东.张景艳.张惠政.陈国平.HUANG Gui-ya.WANG Hai-feng.TANG Xiao-dong.ZHANG Jing-
yan.ZHANG Hui-zheng.CHEN Guo-ping 消炎片抗菌抗炎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药学实践杂志2001,19(2)
4. 张帅.张振秋.龚伟 HPLC测定不同厂家消炎片中黄芩苷含量[期刊论文]-中成药2007,29(6)
5. 王万.原红果.陈博.吴纯洁.贺亚玲 当归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会议论文]-2005
6. 裘雅玲.万林春.黄东.张晓晞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术儿康糖浆中当归和黄芪及橙皮苷的含量[期刊论文]-实用
临床医学2005,6(9)
7. 杨永寿.肖培云.YANG Yong-shou.XIAO Pei-yun 当归片质量标准的研究[期刊论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8,29(1)
8. 蒋庭玉.崔红.孟凡君.JIANG Ting-yu.CUI Hong.MENG Fan-jun 拐芹当归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
9. 蔡宝昌.潘扬.王天山.杨光明.周厚成 中药川芎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的建立及其在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期刊论
文]-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2,4(6)
10. 高旺.张骥鹏.GAO Wang.ZHANG Jipeng HPLC法测定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期刊论文]-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9,12(3)

引证文献(2条)
1.刘洋.胡连栋.唐星 川芎挥发油中藁本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9(2)
2.倪竹南.吕圭源.楼招欢.吴人杰 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7)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1202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