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慈菇中秋水仙碱醇提工艺的优选



全 文 :空干燥后拌入 2 g硅藻土 ,置研钵研匀 ,移至具塞锥
形瓶中 ,精密加入 20 mL甲醇 ,超声提取 1 h ,滤过 ,
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5. 2. 2 层析条件的选择 [2 ]: 醋酸乙酯-丁酮 -甲酸 -
水 ( 5∶ 3∶ 1∶ 1)为展开剂 ,展距 5 cm ,紫外灯下观
察。在此薄层条件下 ,黄芩苷能与方中其他成分很好
地分离。
5. 2. 3 扫描条件的选择: 吸取一定量对照品溶液 ,
点样 ,层析 ,扫描 ,黄芩苷在 310 nm处有最大吸收 ,
在 210 nm处吸光度值最小。 故扫描条件为双波长
锯齿型扫描 ,λS= 310 nm ,λR= 210 nm, SX = 3,狭缝
1. 2 mm× 1. 2 mm。
5. 2. 4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
1. 1 mg ,加甲醇溶解并定容至 2 mL,使对照品溶液
浓度为 0. 55 mg /mL。吸取对照品溶液 1, 2, 4, 6, 8,
10μL,点样 ,层析 ,扫描测定峰面积 ,计算回归方程
为 Y= 101 410. 2X+ 2 140. 77, r= 0. 999 6,表明黄
芩苷在 0. 55~ 4. 4μg线性关系良好。
6 试验结果
  吸取一定量的黄芩苷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
液 ,点样 ,层析 ,扫描 ,计算即得 (表 3)。
  根据表 3可知 ,影响干膏得率因素主要为提取
次数 ,其次是醇浓度和提取时间 ,影响黄芩苷的因素
主要为提取次数 ,其次是提取时间和加醇量。试验号
A1 B3 C3 D3得膏率最高 ,黄芩苷含量也最高 ,因此综
合考虑 ,选择 A1B3C3 D3为最合适的提取条件 ,即用
含醇量为 50%的乙醇提取 3次 ,每次 60 min,每次
加醇量为生药量的 10倍。
表 3 正交试验表
试验号 A B C D 干膏得率
(% )
黄芩苷含
量 ( mg /g)
1 1 1 1 1 14. 47 22. 195
2 1 2 2 2 19. 91 23. 993
3 1 3 3 3 21. 34 32. 917
4 2 1 2 3 16. 14 27. 365
5 2 2 3 1 18. 99 29. 067
6 2 3 1 2 14. 21 25. 178
7 3 1 3 2 16. 75 24. 928
8 3 2 1 3 12. 93 25. 326
9 3 3 2 1 15. 92 26. 108
  K 1
  K 2
  K 3
  R
干膏得率
55. 72 47. 36 41. 61 49. 38
49. 34 51. 83 51. 97 50. 87
45. 60 51. 47 57. 08 50. 41
3. 37 1. 49 5. 16 0. 50
黄芩苷含量
79. 105 74. 488 72. 699 77. 370
81. 610 78. 386 77. 466 74. 099
76. 362 84. 203 86. 912 85. 608
1. 749 3. 239 4. 738 3. 836
  验证试验: 按筛选得到的最佳工艺 ,分别试验 3
次 ,测定干膏得率和黄芩苷含量 ,结果干膏得率为
21. 25% ,黄芩苷含量为 32. 271 mg /g。
7 讨论
7. 1 清肝颗粒原工艺为水提醇沉法 ,得膏率很低 ,
T LC鉴别不出柴胡皂苷及白术挥发油 ,为提高药
效 ,提高颗粒剂的质量 ,选择醇提水沉法。
7. 2 利用方中白术、柴胡的 T LC鉴别试验对清肝
颗粒的质量鉴别起到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 1 ] 周怀悟 . 医药应用数理统计 [M ] .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
1986.
[2 ] 中国药典 [ S] . 2000年版 .一部 .
山慈菇中秋水仙碱醇提工艺的优选
田素英1 ,陈周全 2
( 1. 新兴中药学校 ,广东 新兴  527400; 2. 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 ,广东 深圳  518026)
  目前 ,全国各地使用的山慈菇商品较混乱 ,它们 不仅在性状、组织结构、粉末特征上存在差异 [1 ] ,而
·70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8期
收稿日期: 2002-01-11作者简介:田素英 ,女 ,讲师 ,学士 , 1992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 ,主要从事中草药和中成药的鉴定工作 ,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 Tel: 0766-2951363。
且所含有效成分也不同 [2~ 4 ]。 本实验选用的百合科
丽江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kunth et Benth. 具有
解毒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其所含秋水仙碱能抑制
粒细胞浸润和乳酸的生成 ,有抗炎、止痛作用 ,对急
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特异的诊断治疗作用 ,是治疗痛
风急性发作的有效成分。本实验结合药材中秋水仙
碱的理化性质 ,以其为考察指标 ,以乙醇为溶剂 ,采
用回流法来提取其中的秋水仙碱。
1 材料、仪器和试剂
丽江山慈菇药材 (购自云南 ,经广东药学院王焕
星副教授鉴定 ) ,秋水仙碱对照品 (购自上海华美公
司 ,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含量为 98. 34% )。高效液相
色谱仪 HP1100(美国惠普公司 )。甲醇 ( HPLC级 )。
2 实验与结果
2. 1 秋水仙碱含量的测定 [4 ]
2. 1. 1 色谱条件: 色谱柱: Hypersil ODS柱 ( 250
mm× 4. 6 mm , 5μm ); 流动相: 50%甲醇 -0. 05
mol /L磷酸盐缓冲液 ( 1∶ 1, pH= 4. 5) ;流速: 1
m L /min;检测波长: 220 nm;柱温:室温。
2. 1. 2 标准曲线的建立: 取秋水仙碱对照品 ,加甲
醇溶液配制 0. 25 mg /mL的对照品贮备液 ,精密吸
取该贮备液 ,依次配制浓度为 0. 20, 0. 15, 0. 10,
0. 05, 0. 01, 0. 005 mg /mL的对照品溶液 ,分别吸取
1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以峰面积积分值
为纵坐标 ,秋水仙碱对照品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
曲 线 , 得回 归 方程: Y = 3 157. 11X + 66. 61,
r= 0. 999 8,线性范围: 0. 005~ 0. 20 mg /mL。
2. 1. 3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 0. 20, 0. 10, 0. 005
mg /mL的对照品溶液 10μL各进样 5次。计算得峰
面积的 RSD依次为为 1. 28% , 0. 84% , 2. 71% ,证
明精密度良好。
2. 1. 4 稳定性试验: 取 0. 25, 0. 10, 0. 005 mg /mL
的对照品溶液 ,按上述方法在 24 h内每隔 6 h测定
1次 ,计算峰面积的 RSD依次为 0. 83% , 0. 57% ,
1. 25% 。取以上对照品溶液在 1周内每隔 1 d测定 1
次 ,计算峰面积的 RSD 依次 0. 74% , 1. 36% ,
0. 99% 。
2. 1. 5 加样回收率试验: 含秋水仙碱量分别为
0. 50, 0. 43, 0. 29, 0. 21, 0. 12 mg的样品溶液中分别
精密加入秋水仙碱 0. 52, 0. 41, 0. 30, 0. 20, 0. 13
mg,按上述测定方法测定秋水仙碱含量 ,计算平均
回收率为 101. 3% , RSD为 0. 94% (n= 5)。
2. 1. 6 重现性试验:取按试验方法配制的 5份浓度
相等的样品溶液各 10μL进行测定 ,测定峰面积 ,日
内日间测定的 RSD分别为 0. 53%、 0. 61%。结果证
明重现性良好。
2. 2 提取工艺的优选
2. 2. 1 药粉粒度的选择:精确称取分别过 40目、 24
目筛的山慈菇药粉 100 g ,根据文献 [4 ]每次用浓度为
75%的乙醇 400 mL回流提取 4 h,回流 4次 ,合并
提取液 ,适当处理后采用 HPLC法测定提取液中秋
水仙碱的含量 ,结果分别为 294. 25 mg ( 40目粉 )、
263. 94 mg ( 40目筛截留 ,过 24目筛粉 )、 258. 74 mg
( 24目筛截留药粉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粒度范围
内 ,山慈菇药粉的粒度越小 ,提取效果越好。
2. 2. 2 提取时间的选择: 精确称取过 40目筛的山
慈菇药材粉末 3份各 100 g ,分别以每次 2, 4, 6 h的
时间 ,用 75%的乙醇 400 m L回流提取 4次 ,按上法
处理 ,测得提取液中秋水仙碱的含量依次为
213. 74, 298. 36, 300. 10 mg ,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 ,
本试验认为选用 4 h较适宜。
2. 2. 3 其他提取条件的优选: 在确定了药粉粒度
( 40目 )和提取时间 ( 4 h)的基础上 ,本试验对影响
醇提取的其他主要因素即醇浓度、醇用量、回流次数
进行正交试验优选。每次试验所用药粉 30 g ,先用乙
醇浸泡 1 h后再加热回流提取。见表 1~ 3。
表 1 因素水平表
水 平 因 素
A醇浓度 (% ) B用量 (倍 ) C提取次数
1 55 4 3
2 75 6 4
3 95 8 5
表 2 正交试验及试验结果
试验号 A B C D
(误差 )
秋水仙碱量
(mg )
1 1 1 1 1 78. 81
2 1 2 2 2 95. 46
3 1 3 3 3 97. 91
4 2 1 2 3 98. 94
5 2 2 3 1 85. 36
6 2 3 1 2 87. 58
7 3 1 3 2 61. 38
8 3 2 1 3 25. 92
9 3 3 2 1 49. 68
K 1 272. 26 239. 13 192. 31 213. 85
K 2 271. 88 206. 74 244. 08 244. 42
K 3 136. 98 235. 25 244. 73 222. 85
R 135. 28 32. 39 52. 42 31. 57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表明:醇浓度 ( A)对秋水仙
碱的提取有显著影响 ,而醇用量 ( B)、提取次数 ( C)
对秋水仙碱的提取无显著影响。 结合极差 R的大
小 ,各因素对秋水仙碱的提取影响大小顺序为 A>
·70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8期
C> B。
表 3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离均差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P
A 4055. 426 2 2 027. 713 20. 88 < 0. 05
B 193. 417 2   96. 709   0. 990
C 588. 020 2   294. 010   3. 020
D(误差 ) 194. 806 2   97. 403
   F0. 05 ( 2, 2)= 19  F0. 01 ( 2, 2) = 99。
  从表中直观得出的结论是各因素最佳水平为
A1B1 C3 ,但综合试验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 55%的乙
醇提取液色泽混暗 ,过滤困难 ,而 75%的乙醇色泽
纯清 ,过滤容易 )和节约资源考虑 ,以及结合 4号试
验的结果分析 ,认为可选用 A2 B1 C2 ,即醇浓度为
75% ,醇用量为 4倍 ,回流次数 4次。
2. 2. 4 工艺验证试验:称取 5份山慈菇药粉 ,每份
30 g ,按正交试验选择的最佳工艺进行提取 ,将提取
液适当处理后进行测定含量 ,计算秋水仙碱的量 ,秋
水仙碱的平均含量为 97. 39 mg。 结果说明 ,由正交
试验筛选的回流工艺条件是可靠的。
3 讨论
3. 1 由方法学考察结果可见 ,采用 HPLC检测秋
水仙碱 ,精密度高 ,重现性及线性关系好 ,故认为本
法简便、灵敏、准确 ,可用于山慈菇中提取物的质控。
3. 2 通过与其他提取方法比较 ,认为选用乙醇回流
法提取丽江山慈菇中秋水仙碱较为合适 ,通过正交
试验 ,对提取工艺进行了筛选。验证试验表明筛选的
工艺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 1 ] 王盛民 ,张 英 .实用中药材鉴别检索手册 [M ] .北京:学苑
出版社 , 1992.
[2 ]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 全国中草药汇编 [M ].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 1975.
[ 3 ] 崔树得 . 中药大全 [M ] .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9.
[ 4 ] 姜继祖 ,叶开润 ,廖周坤 ,等 . 超临界 CO2流体萃取光菇子中
秋水仙碱的研究 [ J]. 中草药 , 1997, 28( 3): 147-149.
海狗温肾丸质量标准的研究
索菲娅1 ,陈世忠 2
( 1. 新疆大学 生物系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 北京大学药学院 中药研究室 ,北京  100083)
  海狗温肾丸是由海马、狗肾、鹿茸、淫羊藿、人
参、补骨脂、肉桂等 11味中药组成 ,主要用于身体虚
弱、精神疲乏、腰腿酸软、肾亏精冷、性欲减退、失眠
健忘等症。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本实验采用显微
鉴别法对海马、鹿茸、人参进行鉴别 ,利用薄层色谱
法对人参、补骨脂、肉桂进行了鉴别 ,用 HPLC法测
定了该制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 1~ 4 ]。
1 仪器与试剂
日本岛津 LC-3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 SPD-2A
型紫外可见波长检测器 ,精瑞 GS2010型色谱工作
站。淫羊藿苷 (含量测定用 ,批号: 0737-9910) ,肉桂
醛 (供鉴别用 ,批号: 0786-9001)购于中国药品生物
制品检定所 ;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 folia L对照药
材、人参 Panax ginseng C. A. Mey.对照药材均购
于北京同仁堂药店。硅胶 G(青岛海洋化工厂 ) ;水为
重蒸水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定性鉴别
2. 1 显微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 草酸钙簇
晶直径 20~ 68μm,棱角锐尖 ;树脂道碎片内含黄色
分泌物 ;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 8~ 48μm;其中以草
酸钙结晶的特征明显 (人参 )。 未骨化的骨组织淡灰
色或近无色 ,边缘及表面均不整齐 ,具不规则的块状
突起物 ,其间隐约可见条状纹理 (鹿茸 )。横纹肌纤维
近无色或淡黄色 ,有细密横纹 ,横纹平直或微波纹
(海马 )。 见图 1。
A-人参  B-鹿茸  C-海马
图 1 海狗温肾丸的显微鉴别
·71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2年第 33卷第 8期
收稿日期: 200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