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11期2005年11月
2003.23(2):130—132.
[16]WaiEH,RaoMR,JiND,eta1.Inhibitoryeffectsof
ginkgolidesBonproliferationofbovineaorticsmoothmuscle
cellsB3.AcmP^nSin(药学学报),Z002,37(2)t90—
93.
[17]LuxQr LlxD,ZusY,ela1.Expressionoft ssuefactor
geneinducedbymmLDLandinhibitedbyginkgolidesBin
Ecv304EJ3BasicMedSci“抽,2002,22(3):241—243.
[18]QixY,ZhangzX.CuiQQ.TheeffectofginkgolideBon
actionpotential.工typecalciumc rrenta delayedrectifier
potassiumcurrentinischemicguineapigventricularmyoeytes
[J].ChinJAt,t,tPhysiol,2004t0(1);24—28.
[Ig]CheungF-SlowYL,KarminO.Inhibitionbyginkgolides
andbiinbalideof theproductionof nitricoxidein
macmphages(THP_1)butnotinendotbelialcel s(HUVEC)
[J].BiochemPha瑚acol,2001,61(4)I503一s10.
[20]AmriH,DrieuK,PapadopolosV.Transcriptionalsuppres—
slonoftheadrena】cortica】perlpheral-ty/】ehn,防diazepine
receptorgeneandinhibitionofstemidsynthesesby
ginkgolideB[J].BiochemPhar acol,2003,65f7):717—
729.
[21]CaiWB,ZangY,YuMH.EffectsofginkgolideBonginta—
mate—inducedoxidationintheginkgolideBonglutamate。
inducedoxidationinsultin hecultur卅corticalneuronsfrat
[J].JSunYet堋Univ}IViedSc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
版).2003,24(3):256260.
甘草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彭励“2,胡正海”
(1.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2.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药用甘草为豆科甘草属(GlycyrrhizaL.)植物干燥的根
和根茎,是我国重要的大宗药材之一。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甘
草除具有镇痛、止咳、抗炎、抗溃疡、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外,还
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和抗病毒的功能t尤其对艾
滋病、乙肝、带状疱疹及SARS病毒等方面作用更显著。随着
甘草应用范围的扩大,市场需求激增,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人
工种植甘草成为缓解这一矛盾的必然进择。在栽培技术目趋
成熟后,人工种植甘草的质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如何保证
和提高种植甘草的质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索甘草质
量形成的内在机制,指导甘草规范化种植技术的研究,本文
对近20年来有关甘草生物学特性及主要活性成分积累规律
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1甘草生物学研究
1.1 甘草原植物及其资源分布:根据《中国药典》(I977年
至2005年各版)收载记录,药用甘草为豆科甘草属乌拉尔甘
草Glycyrrhiza“mlenslsFisch.、光果甘草G.glabraL.和
胀果甘草G.inflataBat.干燥的根和根茎,其原植物的形态
特征在《现代中药学大辞典》等文献中有详细的描述。由于历
史上习惯以产地命名药材,所以在甘草生产和贸易中仍存在
着商品药材与原植物混淆的现象。李学禹曾对甘草商品药材
的原植物进行了调查,明确指出中国东北甘草、西北甘草及
历史上闻名产于内蒙的梁外草、西镇草、河川草和产于宁夏
的铁心甘草的原植物均为乌拉尔甘草,而新疆甘草和原料草
的原植物为胀果甘草。云南甘草G.y“nnartensisChengf.et
LK.TaiexP.C.Li,粗毛甘草G,asperaPall.、刺果甘草
G.pallidillDmMaxi .等甘草属近缘植物都不被用作甘草
商品药材“J。
甘草属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有29种6个变种,我国
分布有18种和3个变种。药用甘草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我
屋西北干旱区域的温带荒漠区和温带草原区.北纬37。~
50。,东经75。~123。范围内.包括了新疆、内蒙古、宁夏、青
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省的北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的西
部。乌拉尔甘草是我国甘草资源中分布最广的一种,胀果甘
草和光果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2].详见表1所示。
裹1 3种苟用甘草在我国的分布情况
Table1 DIstribattoⅡofhreeRadixGlycyrrhizaeinChina
种名 分布
乌拉尔甘草
胀果甘草
光果甘草
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青海、山西、陕西、河
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甘肃、新疆、山西、陕西
新疆、青海
全国野生甘草蕴藏量约1.5X109kg,其中胀果甘草的
蕴藏量达9×108kg,占全国的60%以上.新疆的叶尔羌一塔
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甘草蕴藏,产量最高地区。鄂尔多斯商原
西部为乌拉尔甘草的主产地,蕴藏量在4.5X108kgD]。从20
世纪6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了人工栽培甘草的试验研究,目
前已在内荣古、宁夏、新疆、吉林等地建立了太面积的人工裁
培甘草基地,极大的缓解了甘草资源紧张局势,促进了甘草
资源的保护。
1.2甘草的形态解剖学特征
1.2.1根及根状茎的解剖结构:甘草根及根状茎是主要的
药用器官.它的形态发育和结构特征对药材鉴别和产量有直
接影响,因此,成为解剖结构研究主要的对象。甘草根的初生
结构主要由袁皮、皮层和中柱构成,内皮层细胞径向壁上具
有明显凯氏点加厚.初生木质部为3原或4原型。根次生结
构具有双子叶植物根的典型特点。由周皮和维管组织构成,
箨薯品羿:馨05励-06(119762一),女,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结构植物学与植物化学.主持省级谋题l项,参加国家级课题3项,发表
+通讯作害。丐墨鑫篇千。l:E(02m9a)i8l。8p3eon29618i14124@nxu·卅u’删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11期2005年11月
种简差异主要表理在木栓屡的细胞层数、韧皮纤维柬的排剜
和轮数、导管分布额率、射线形态等方面。根状茎具有茎的次
生结构特点,与根相比根状茎具有增厚的术栓层、长而粗的
导管分子和高的导臀分布频率。种问差异主要表现为韧皮射
线形态和裂隙的有无、髓和韧皮部中吉鞣质细胞的数量、导
管内含物等方面。裉和根状茎在结构上都表现出抗早特征。
从生药学角度看,根及根状茎中草酸钙结晶的存在与分布、
根状茎髓部的薄壁细胞中棕色内含物的存在与分布、纤维的
形态特征、导管分子尾突长度及其与管体长的比例、射线的
形态特征、根状茎髓部的细胞形态等在药材甘草的鉴别中具
有意义。
i.2.2叶的解剖结构;甘草叶的解剖结构表现出旱生植物叶
的共同特点。上下表皮被厚角质层,具气孔器.下有气室,下表
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有不等细胞型和不规则四细胞型2种
气孔类型。叶肉细胞有栅栏组织和毒绵组织的分化,在叶肉组
织中,分布有体积较大的胶囊,内含树胶。主脉中外韧维管束
分布于薄壁细胞组织中。维管束中有纤维分布,在与维管束对
应靠近两表皮处,有黏液细胞分布,内含鞣质类物质。甘草叶
中具有分泌结构.即腺毛(glandulartrichomes)和分泌管
(secretion—containertubes).后者位于栅栏组织内。植钫化学
分析显示。黄酮苷和黄酮苷元可能就存在于这些分秘组织
中【“。水分胁迫对甘草营养器官的发育有一定影响,除了叶片
栅/海比值变小外.木质部导管管壁增厚,管腔直径变小“]。
1.2.3种子的解剖结构:种子质量是GAP生产中的关键环
节之一,对其形态及解剖结构的研究,有助于鉴定种质的真
实性和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发芽率。3种药用甘草种子形状、
大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种子最外层为表皮,内为增厚的栅
栏状细胞,纵向排列成行很紧密,其内侧为一列厚壁的柱状
细胞。海绵细胞排列疏松,吸水力强,海绵薄壁细胞内为胚乳
细胞。种皮颜色为黄色一绿色一褐色.表面分布网状花纹。采用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种皮表面纹饰可分为3种。凸起型、孔穴
型和不规则回纹状。
1.3甘草胚胎学研究t对乌拉尔甘草胚胎发育的研究发现t
其花药壁的发育属于双子叶型,花药绒毡层具豆科植物绒毡
层的特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四分孢
子呈四面体型。大孢子母细胞产生不等二分体、线状四分体{
合点端的大孢子或珠孔端第2或第3大孢子均可成为功能
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胚发育以柳叶菜型为主I具核型胚
乳,且合点端具胚乳吸器。
甘草胚胎发育进程在种问存在着差异,粗毛甘草胚胎发
育最早,以后依次为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但它
们的胚胎分化所经历的时期基本一致,从合子期,梨形原胚
期,胚分裂伸长期,于叶、胚根、胚芽分化期刊胚体呈鱼雷形,
最后胚完成发育需要经历1个月的对同。
1 4甘草的核型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种质资源鉴定的重
要技术之一。甘草属11种和1变种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
示:我国甘草属植物的染色体为2n=2z一16,均为二倍体,未
发现多倍体现象。各种核型组成以中部或近中部着丝点为主t
核墼对称性程度程高,但种问臂比有一定差异。乌拉尔甘草的
核型公式k(2n)=2x=16=6m+lOsm一2L+6M2+8MI}胀
呆甘草的棱型公式^(2n)一2z#16=lOm-t-6sm;光果甘草的
核型公式k(2n)一2x=16皋6m+10sm=8M2+6Ml+2S。通
过染色体棱型分析还揭示了甘草属植物的进化关系,刺果甘
草是甘草中最原始的,而黄甘草G.euxycarpaP.C.Li的进
化程度相对较高。
1.5甘草组织培养和毛状根培养:甘草组织培养主要用于
优质种苗的快繁和甘草酸等有效成分的规模化生产。甘草不
同外檀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与培养基、植物激素的种类
及质量浓度有直接关系。以带节茎段为外植体,MS培养基
为基础,附加不同质量浓度的BA、NAA、ZT激素,可以在2
周后获得再生植株。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在MS+NAA
1.0mg/L+6-BA0.2mg/I.培养基上能诱导生成丛生苗,
并通过调整NAA舶质量浓度使丛生苗生根Ⅱ]。以子叶、下
胚轴、胚根为外植体,在Ms+2,4一D1.2mg/L+6-BA1.O
mg/L十3“蔗糖+0.8%琼脂培养基中,下胚轴的愈伤组织
诱导率最高,达到95“.在进一步的分化培养基Ms+6-BA
0.8mg/L+KT0.1mg/I.+NAA1.5mg/L+3%庶糖+
0.8%旅腊中,仅下胚轴愈伤组织分化成再生植株,其他均未
分化出再生苗。以腋芽为外植体可诱导形成丛状茎.经10--
15d后生根成苗,但移栽成活率仅50“。带叶茎段直接在生
根培养基Ms+13.5mg/LKH。PO。4-3%蔗糖+0.8%琼脂
培养,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均较高“。研究者认为2,4-D在
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有决定性作用,在诱导初期其质量
浓度应保持在0.5~1.0mg/L∞J。
毛状根培养技术是将发根农杆荫Agrobacteriumrhizo-
genes含有Ri一质粒中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的
DNA上,从而诱导出毛状根。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次生代谢
产物较稳定、适用于大量培养等特点。杜曼等利用发根农杆
菌转化甘草外植体获得了毛状根,建立了适台甘草毛状根的
培养体系。在最佳培养条件下测定甘草毛状根中均含甘草
苷、异甘草苷等5种黄酮类物质口]。也有文献报道了悬浮培
养的毛状根中古有甘草酸和甘草次酸ooI,但国外学者认为
组织培养细胞中不产生甘草酸’1“。
1.6分子生物学及分子标记技术应用:国内外学者采用
RAPD、RFLP和rbcL(ribulose一1,5一biphosphatearboxy-
lase/oxygenaseLargesubunitgene)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分
别在DNA水平上证实了甘草属不同植物,不同居群的遗传
关系。光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和胀果甘草亲缘关系较近,都可
产生甘草酸}而刺果甘草、G.echinata和G.macedonica亲
缘关系较近.都不产生甘草酸o“,这一结果与经典的分类结
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新疆产甘草6个不同地理群的RAPD
分析居发理,A工栽培种与野生种具有相似的遗传特性,产
地相距越远,群体间相似性程度越低。
Hayashi等报道了对光果甘草鲨烯合成酶(squalene
synthasede)分子克隆的研究,获得了编码鲨烯台成酶2种
cDNAs(GgsQsl、GgSQS2),并通过重组质粒在E.coli进行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11期Z005年11月
了成功表达““。通过SouthernBlot杂交显示,在光果甘草基
因组中古有3种鲨烯合成酶基因。
吴曩等对新疆4种甘草进行了DNA片段克隆、序列分析
及其基因组DNA文库构建,收集了该基因组所有顺序的随机
克隆片段,为甘草在分子水平的深人研究莫定了基础““。
2甘蕈的化学成分研究
药用甘草质量与其化学成分的组成、积累变化有直接的
关系。先后从甘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了200多种化学
成分,涉及甘草属植物lo个种。其中最重要井已证实具有生
物括性的成分主要是甘草酸等三萜皂苷类、黄酮类、番豆紊
类、多糖、生物碱、氨基酸等。本文重点对其主要成分的积累
规律的研究进行综述。
2.1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甘草属植物中三萜皂苷类成分具
有量高、生理活性强的特点,甘草的许多药理作用都与这类
成分有直接关系。至今在甘草属植物中已鉴定得到61种三
萜类化合物,其中昔元45个。这些三萜类化台物其苷元均为
3}羟基齐墩果烷型化合物的衍生物;皂苷一般为3}羟基上
的氧苷,糖元多为D一葡萄糖酸或D一葡萄糖。甘草酸一直被
认为是甘草中最重要三萜类化合物,《中国药典》把甘草酸的
量作为评价甘草药材及其制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常要求不
低于2%。‘因此,在甘草种植和加工中甘草酸量的变化及其
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等,成为药用甘草的研究方向之一。
甘草酸在甘草不同器官中分布存在差异。根的甘草酸量
最高,其次为地下根茎i特点是老根的量最丰富,丽且量的变
化与根的直径呈正相关,但根茎中甘草敬的量与其直径相关
性不显著““。对野生甘草根茎中甘草酸量的研究发现:水平
根茎的量高于垂直根茎;同一水平根茎中.甘草酸量由老龄
一端向幼龄一端逐渐下降;二年生以下的水平根茎中甘草酸
量最低。三年生以后可维持在4.0%左右。国外学者研究报
道了光果甘草中甘草酸与大豆皂苷在不同器官中分布及其
相关性,大豆皂苷主要分布在甘草种子、下胚轴和须根中,而
甘草酸分布于膨大的根和根茎中,这两类皂苷量在植物根和
根茎的不同生长阶段呈负相关Ⅲ。
甘草酸在植物根和根茎中的积累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量以新疆产乌拉尔甘草、光果
甘草量最高,而其他产地相对较低。甘草酸量在不同种中也
不问,乌拉尔甘草中量最高.并与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和黄甘
草呈显著差异。
生长期和生长环境也影响甘草酸的积累。对栽培乌拉尔
甘草研究表明甘草根和根茎中甘草酸的量随栽培期(分别为
一、二、三年)增加而提高.其量分别为I.5%、1.7%和5.4%,
并且与根及根茎的产量的变化趋势一致_”]。光果甘草中甘草
酸在不同生长季节也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一年生根中甘草
酸摄在8月到i1月份增加,1011月增加迅速}三年生根中
甘草酸量从2—5月及810月增加,其中lO月份达最大值。
研究中还发现在地上部分枯萎和枝条伸长时期,甘草酸的量
呈增长变化o⋯。在不同土壤环境中,野生乌拉尔甘草的甘草
酸景与土壤类型有密切关系。其量变化表现为栗钙土>棕钙
土>风沙土>盐碱化草甸土>次生盐碱化草甸土>碳酸盐黑
钙土的变化规律“⋯。在田间试验中也发现,适当的水分胁迫
有助于甘草酸的积累,在40“田问持水量的土壤中其甘草酸
的量高于在80%田间持水量的土壤中m]。
2.2黄酮类成分: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天然活性成分之
一,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这类化台物的存在对植物生长、发
育,开花、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t
从甘草属植物中已发现黄酮及其衍生物3.53种,它们的基本
母核结构类型有15种,其中包括:黄酮、黄酮醇、双氢黄酮、
双氢黄酮醇、查尔酮、异黄酮、双氢异黄酮、异黄烷、异黄烯
等。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这些成分在
抗肿瘤、抗氧化、抗病毒方面作用显著““。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分布和积累也表现出一定的特点。
乌拉尔甘草无论是野生还是栽培,在一个生长季中,叶中总黄
酮量最高,而地下部分的量相对较低;在5—10月.叶中的总
黄酮量逐渐下降,而地下部分总黄酮量具有上升趋势。各器官
中总黄酮量在生长季中呈现波动现象,尤其在具有运输功能
的部分如复叶柄、地上茎表现更突出,这种波动可能与繁殖有
关o“。光果甘草不同器官中光甘草定(glabridin,超过1“于
重)主要分布于粗根木栓层,而术质部中主要分布的是甘草素
(1iquiritigenin)和异甘草索(is01iquiⅢigenin),地上器官、种
子中没有发现这类成分}pinoeembrin(PN)、甘草二氢黄酮(1i—
coflavanone,LN)分布于幼叶表面及茎中,而根中不存在。但
三年生乌拉尔甘草中地上部分的二氧黄酮量远远低于地下部
分;叶中二氢黄酮量是茎中的4倍,根中皮部与木质部量相
同,主根中的量高于根头和侧根。这种结果可能暗示着在种
间、生长发育期之间及产地之间存在不同的分布规律。
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积累同样受到生长发育期、产地等
因素的制约。乌拉尔甘草根茎中总黄酮量为三年生>二年
生>一年生Ⅲ]。在同样条件下,不同产地的乌拉尔甘草中甘
草苷和异甘草苷2种活性成分的量存在显著的变化”“。同
一产地的6种甘草属植物中种间的黄酮类成分及其量也存
在差异。这类成分在甘草中分布和积累规律的研究有可能成
为从植物化学角度阐明药用甘草道地性的一个方面。
2.3甘草多糖、生物碱及微量元素t近年来,植物中括性多
糖受到人们的青睐,从甘草药材中也提取分离出一种活性多
糖,其多糖由鼠李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药理
作用初步研究显示甘草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
作用、无细胞毒性D“。
生物碱类成分在甘草属植物的研究中报道很少。胡金锋等
首先从云南甘草的根茎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生物碱成分,经光谱
解析和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鉴定为吲景类内盐型生物碱,并
命名为云甘定(glyyunnanenine)Ez“。进一步对乌拉尔甘草、光
果甘草、胀果甘草和刺果甘草根中生物碱研究发现,乌拉尔甘
草和刺果甘草都含有6种以上的生物碱,光果甘草古有5种以
上,胀果甘草含有4种以上,总量平均为0.29%口“。
3结语
国内外学者在甘草生物学、化学、药理学、栽培技术等方
万方数据
中草药ChineseTraditionalandHerbalDrugs第36卷第11期2005年11月· 747·
面已做了大量柏工作,取得了丰硬的成果,为甘草资源的开
发利用和保护奠定了基础。但目前仍存在许多理论上和实践
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人工种植甘草的质量普遍不能
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这就需要多学科交叉对甘草开展研
究,进一步探索影响甘草药材质量的内在因素。在充分认识
甘草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甘草生长发育过程
与有效成分积累之间的关系和机制,探讨甘草有效成分积累
特点与植物结构、生长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导甘草
的规范化种植。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甘草种植主要是野生
种的驯化,尚无培育的优良品种,这就需要对我国甘草种质
资源进行系统的多水平的认识和评价,从而为甘草品种的选
育提供理论依据。总之,为了使甘草植物资源更好的造福人
类,还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RefeFeRces!
[1]LIxY.Studyontheplaceofproductionandriginalplants
ofthedrugglycyrrhlzainChina[J].JShihexiAgrlcCoB
(石河子农学院学报),1989.11(1)±23—29.
[2]FuYJ.TheChineseLicorice(中国甘草)[M].BeijJng:Sci
encePress,2004.
[33WangYQ,ZhuM.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the
r@$oulcesofCdycy:rhizauralemisF ch.inChina[J].J
ShanxiAgricUniv(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2(4):366—
399.
[4]DanosB,MandokiJ.Secretorysystemsandconstituentsof
theIeaveBofGlycyrrhlzaKlabraandG.echiMta[13Planta
Med,1993,59(Suppl)±613.
[5]PengWxtWangWQ·LiangHY,eta1.Theeffectof
waterstI瑚sorlthemicrostructureofG 删 ,州阳uralensis
D].JHeheiAgUeUmv(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
(3):46—48.
[6]GouKJ,RenQ.Studymicropropagationonsixspeciesof
Glycyrrhiza口].JChinMedMater(中药材),1992t15(2):
8—9.
[刀YuLQ,HeMT,WangZL,矗aI.Studyontechniques《
rapidpropagationofLicorice(Glycyrrhizaural删sisFiseh)
bytissueculture口].Gra拈landChina(中国草地),1999.1:
1Z一14.
Is]HuY。WuxL·LiangxH.InducedcultivationofGly-
eyrrh&airdlataBatalcallus[J].PharmBioteehnol(药物生
物技术),Z004,11(3);170—172.
[9]DuM。XiangDJ,DingJY,eta1.Culturesystemestablish—
meritandehemiealconstituentsanaly isofhairyootsofGz,一
cyrrhlzaur lemisFiseb.[J],JPlatoRe,murlk埘’(植物资
源与环境学报),2001t0(1):7-10
[10]GuanYY,TengzC,LiangYL.Them dicinalcomposition
analysisofthecuhuredtissueofGlycyr,-hizainfl tBat.亡J].
JHebeiA∥Univ(河北农业太学学报),2002,26(4):34—
37.
r113HayashlH.FukuiH,TabataM.Distributionpa ternf
saponlnsindifferentorgansofGlycyrrhizaglabra口]-Plan—
taMed.1993,59:351—399.
[i2]HayashiH.HosonoN.KondoM“al,Phylogenetlcrei -
tionshipofsixGlycyrrhizaspeciesbasedonrbcLsequences
andchemicalconstituents[J].BiolPharmBull,2000,23
(5):6036 6.
HayashiH.HiraokaN.IkeshiroY.M lecularcloninga d
functionalexpressionolcDNAsforGlycyrrhi=aglabrasqua—
lenesynthase[J].BirdPharmBull,1996,19(10):1387一
1389.
WuX,LiuQH,RongL,ela1.Clonea dsequenceanalysis
oftheDNAfragmentandconstructionof hegenomicDNA
libraryinG.uralensisFisch.inX jiang[J].ChinBiochem
Pharm(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29(9):331333.
MarlannaU,VincenzoP,AIdoD menicoA.Glycyrrhizin
variabilitynsubterraneanorg solsardinianGtycyrrhiza
glabrasubspeciesglabrav t.glabra[J].JNatprod,
1995,58(11):1727—1729.
HayashiH.FukuH,TahataM.mtributionpatternof
saponinsin differentorgansofGlycyrrhizaglabraEJ3
fV4nfnMed,1993,50:35I一353.
LiuJR.ZhaoWB。WangHY,“a1.Outputofc ltivated
Glycyrrhizaindifferentgrowths agesandanalyticalcompar—
isonofactiveingredients[J].ShanghaiTraditChinMed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38(11):5958.
HayashiH,HiraokaN.[keshiroY.eta1.SeasonaIvariation
ofglyeyrrhizinandisoliquiritigeninglycosidesi therootof
GlycyrrhizaglabraI..[J].BiolPkmBull,1998.21(o);
987—989
LiuYH,FuKz.Determinationofmaj rchemicaIcontent
ofG.“mlensisFisch.indifferentco ditionofs ll[J].China
JAnimalMed(中国兽药杂志),1996,30(4);2527.
LiaoJX,WangGXThefunctionofglycyrrhizicacidto
adapt*rideilviroflmellt[刀.PlantPhysiol(植物生理学遵
讯),2003.39(4):367—370.
JiYB,JiangWtFanYL,ela1.Advaneei studieson
flavonoidsoflicorice[J].ChinTraditHerbDrugs(中草
药),2004.35(9):56.
ZhaoZH.CapJG,LiQY,etdf.Studyofvarietytrendsof
tiavonoidsinGlycyrrhizaurale删inthewestofHei—
longjiang,China口].BullB tRe5(植物研究),2004,24
(2):235—239.
LuX,FuYJ,WangW,盯at.Determinatioaofflavonoids
111Glycyrrhizaurnlenj☆Fisch.withultravioletspec ropho—
tometry口].BullBatRe5(植物研究),2003.23(2):192—
194.
FuYJ,ZuYG-ZhaoCJ,ela1.Determinationofliquiritin
andisoliquiritinnlicoricebyRP—HPLC[J].ChinTradit
HerbDrugs(中草药),2004.36(5)l576—577.
JiXF,JiangW,WangXJ.Studyofofchemistryandphar+
macologyof lycyrrhizapolysaccharide口].JHarbinCam一㈣UnivNatSci(暗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拣科学菔),
2004.20(5):515518.
HuJF,ShenFJ.Structureofan walkaloidfromtheroots
ofGlycyrrhizayunnanensis[J]西跏JChinUniv(高等学
授化学学报),1999,16(8);1245一lZ47.
ZhangJ.YapJ,YangYL,eta1.Analysisandmensurate
contentsofalkaloidinliquorice[J].ActaBatBorealOccident
Sin(西北植物学报),2001,21(5):1259—1262.
妇
妇
叼
以
力
胡
[
[
[
[
[
[
㈣
嘲
㈨
嘲
㈨
㈨
㈨
嗍
咖
万方数据
甘草生物学及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作者: 彭励, 胡正海
作者单位: 彭励(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宁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胡正海(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刊名: 中草药
英文刊名: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年,卷(期): 2005,36(11)
被引用次数: 33次
参考文献(27条)
1.Li X Y Study on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and original plants of the drug glycyrrhiza in China
1989(01)
2.Fu Y J 中国甘草 2004
3.Wang Y Q;Zhu 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resource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in China
[期刊论文]-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4.Danos B;Mandoki J Secretory systems and constituents of the leaves of Glycyrrhiza glabra and
G.echinata[外文期刊] 1993(zk)
5.Peng W X;Wang W Q;Liang H Y The effect of water str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Glycyrrhica
uralensis[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3)
6.Gou K J;Ren Q Study micro-propagation on six species of Glycyrrhiza 1992(02)
7.Yu L Q;He M T;Wang Z L Study on techniques of rapid propagation of Licorice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by tissue culture[期刊论文]-中国草地 1999(1)
8.Hu H Y;Wu X L;Liang X H Induced cultivation of 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 callus[期刊论文]-药物生物
技术 2004(03)
9.Du M;Xiang D J;Ding J Y Culture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alysis of hairy
root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期刊论文]-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1(01)
10.Guan Y Y;Teng Z C;Liang Y L The medicin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cultured tissue of
Glycyrrhiza inflat Bat[期刊论文]-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04)
11.Hayashi H;Fukui H;Tabata M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aponin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Glycyrrhiza
glabra 1993
12.Hayashi H;Hosono N;Kondo M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 of six Glycyrrhiza species based on rbcL
sequences and chemical constituents[外文期刊] 2000(05)
13.Hayashi H;Hiraoka N;Ikeshiro Y Molecular cloning and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cDNAs for
Glycyrrhiza glabra squalene synthase[外文期刊] 1996(10)
14.Wu X;Liu Q H;Rong L Clone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DNA frag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genomic DNA library in G.uralensis Fisch.in Xinjiang[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4(06)
15.Marlanna U;Vincenzo P;Aldo Domenico A Glycyrrhizin variability in subterranean organs of
sardinian Glycyrrhiza glabra subspecies glabra var.glabra 1995(11)
16.Hayashi H;Fukui H;Tabata M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aponins in different organs of Glycyrrhiza
glabra 1993
17.Liu J R;Zhao W B;Wang H Y Output of cultivated Glycyrrhiza in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and
analytical comparison of active ingredients[期刊论文]-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4(11)
18.Hayashi H;Hiraoka N;Ikeshiro Y Seasonal variation of glycyrrhizin and isoliquiritigenin
glycosides in the root of Glycyrrhiza glabra L 1998(09)
19.Liu Y H;Fu K Z Determination of major chemical content of G.uralensis Fisch.in different
condition of soil 1996(04)
20.Liao J X;Wang G X The function of glycyrrhizic acid to adapt arid environment[期刊论文]-植物生理
学通讯 2003(04)
21.Ji Y B;Jiang W;Fan Y L Advance in studies on flavonoids of licorice 2004(09)
22.Zhao Z H;Cao J G;Li Q Y Study of variety trends of flavonoids in Glycyrrhiza uralensis in the
west of Heilongjiang,China[期刊论文]-植物研究 2004(02)
23.Lu X;Fu Y J;Wang W Determination of flavonoids in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with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期刊论文]-植物研究 2003(02)
24.Fu Y J;Zu Y G;Zhao C J Determination of liquiritin and isoliquiritin in licorice by RP-HPLC[期刊
论文]-中草药 2004(05)
25.Ji X F;Jiang W;Wang X J Study of of chemistry and pharmacology of glycyrrhiza polysaccharide[期刊
论文]-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26.Hu J F;Shen F J Structure of a new alkaloid from the roots of Glycyrrhiza yunnanensis 1995(08)
27.Zhang J;Yao J;Yang Y L Analysis and mensurate contents of alkaloid in liquorice[期刊论文]-西北植
物学报 2001(05)
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 白虹.窦德强.裴玉萍.陈英杰.吴立军.BAI Hong.DOU De-qiang.Pei Yu-ping.CHEN Ying-jie.WU Li-jun 栽培甘
草的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2005,36(5)
2. 陶晡.刘晓清.屈振刚.TAO Bu.LIU Xiao-qing.QU Zhen-gang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北农业科学
2009,13(3)
3. 邢国秀.李楠.王童.杨美燕 甘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
4. 梁冰.杨爱馥.黄凤兰.胡宝忠.LIANG Bing.YANG Ai-fu.HUANG Feng-lan.HU Bao-zhong 甘草属(Glycyrrhiza)化
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
5. 季宇彬.姜薇.范玉玲.尚明 甘草黄酮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2004,35(9)
6. 惠寿年.董阿玲 国内对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草药1999,30(4)
7. 孙鹏 甘草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医药指南2010,08(30)
8. 慕桂娟 甘草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包头医学2005,29(2)
9. 高鸿霞.邵世和.王国庆 中药甘草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井冈山医专学报2004,11(5)
引证文献(33条)
1.张志峰.夏婷婷.廖秋萍 新疆野生胀果甘草止咳、祛痰和抗炎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4)
2.黄素芳.向本春.任毓忠.李虎 新疆甘草斑点病病原分离鉴定[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学 2009(3)
3.彭励.胡正海 甘草腺毛的形态发生和组织化学研究[期刊论文]-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7(6)
4.赵莉.牟书勇 ICP-MS法测定栽培甘草中的十种微量元素[期刊论文]-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7(4)
5.鲁翠香.周萍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甘草炮制前后化学成分[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3(7)
6.全艳玲.刘贻胜.徐云剑.吴秀红.牛毅.李天伟.兰维秋.陈双全.吕跃东 甘草生物转化菌种选育[期刊论文]-中国酿
造 2013(4)
7.李宏富.彭励.刘滨.郑丽萍 乌拉尔甘草根的结构与皂苷类成分积累关系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12(5)
8.付白清.许亚平.王兰花.周春锁 大鼠肠道菌及肝微粒体对甘草主成分代谢情况的研究[期刊论文]-徐州医学院学
报 2012(12)
9.黄惠英.马文芳.陈晓燕.王清 NAA和2,4-D对甘草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倍性及次生代谢物的影响[期刊论文]-中草
药 2011(10)
10.马鸿雁.李霞.李楠.高亚男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表面活性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3)
11.刘萍.王平 甘草化学成分及其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机理[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1)
12.何绍萍.唐丽丽 HPLC法测定胃灵冲剂中芍药苷和甘草苷的含量[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 2011(5)
13.张崇禧.杨春花.蔡恩博.丛登立.鞠会艳.郑友兰 HPLC分析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期刊论文]-资源开发与市
场 2010(8)
14.马春英.王文全.赵玉新.肖凯 乌拉尔甘草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 2009(8)
15.牛小宇.刘春生.崔浩然 栽培甘草群体中不同单株甘草酸的含量差异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9(9)
16.彭励.朱强.王俊.胡正海 宁夏中部干旱区甘草群落多样性分析[期刊论文]-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
17.马春英.王文全.赵玉新.肖凯 不同甘草种源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生理特性的比较[期刊论文]-中国种业 2008(12)
18.鲁守平.孙群.洪露.王建华.孙宝启 不同种源地乌拉尔甘草发芽期抗旱性鉴定[期刊论文]-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7(2)
19.鲁守平.孙群.洪露.王建华.孙宝启 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甘草幼苗的生理反应及其抗旱性分析[期刊论文]-干旱
地区农业研究 2007(5)
20.彭励.张琪.胡正海 宁夏乌拉尔甘草营养器官中甘草酸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6(9)
21.周安存.喻祖文.冯务群.冯刚利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微波集成提取石榴皮多酚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光
明中医 2011(4)
22.徐汉杰.汤佳立.戚大石.李宗芸 不同地域乌拉尔甘草基因组的FISH分析与染色体识别[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10(2)
23.张明发.沈雅琴 甘草及其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期刊论文]-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0(4)
24.彭励.李亭.胡正海 乌拉尔甘草根与根状茎发育解剖学研究[期刊论文]-西北植物学报 2007(12)
25.彭励.张琪.胡正海 宁夏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的积累变化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6(12)
26.洪梅.尹湉 安中片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亚太传统医药 2012(8)
27.沈寿茂.黄明进.王文全.徐立军 甘草酸与甘草次酸的生物转化方法研究概述[期刊论文]-中国现代中药
2009(12)
28.廖云海.陆嘉惠.李娜.张际昭.李学禹 光果甘草营养器官结构及其总黄酮的组织化学定位和含量研究[期刊论文]
-西北植物学报 2010(12)
29.安金翠.葛淑俊.孟庆荣.王静华.孟义江 甘草属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
2008(22)
30.唐晓敏.王文全.杨全.刘长利 NaCl处理对甘草生长、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期刊论文]-吉林农业大学
学报 2008(2)
31.张挪威.万长荣.赵宏.闫秋会.朱晓宇.徐霄龙.许剑琴 四君子汤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兽药杂志
2011(6)
32.喻定开 妇科调经颗粒的制剂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33.吴泽明.孙晖.王喜军 茵陈四逆汤的化学及药理学特性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构想[期刊论文]-世界科学技术-中医
药现代化 2008(6)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cy20051105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