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药加哇的品种考证



全 文 :min,不仅样品的分离效果最好, 而且灵敏度较高。
3. 3 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选择:槐米中的槲皮素
常采用酸水解芦丁的方法制得。本实验选择甲醇-
25%盐酸溶液为溶剂[ 9] ,分别采用回流法和超声法
在同一条件下水解、测定。结果表明,回流法测得的
槲皮素( 12. 47% )较超声法( 0. 78% )大 16倍,说明
回流法中的槲皮素主要来自芦丁的水解, 而超声可
能仅使部分芦丁的苷键断裂, 因此选择酸回流水解
法。文献 [ 7]以乙醇为溶剂,用循环水超声提取槐米中
的槲皮素为 0. 167 5% ,其槲皮素可能为槐米中游离
槲皮素,并非为芦丁水解。
3. 4 供试品溶液水解条件的选择:盐酸水解芦丁为
槲皮素,而槲皮素几乎不溶于酸性水溶液, 易溶于甲
醇,因此不同比例和体积的甲醇-25%盐酸混合溶液
将影响芦丁的水解和槲皮素的提取。本实验对水解
时混合溶液的比例、体积以及水解时间进行了选择,
结果以上述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中的水解条件最
佳。取芦丁对照品同法水解,经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
相色谱法测定可知,芦丁已完全水解为槲皮素。
3. 5 4批样品中槲皮素的平均含量为 10. 65% ,若
以本品在 60 ℃干燥 6 h 减失的质量计, 则为
11. 19%。由芦丁与槲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值可
知, 4批槐米中芦丁的平均含量为 22. 60%,而《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用比色法测定
槐米中芦丁的含量不得少于 20. 0%。因此利用本方
法测定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简便可行。
References:
[ 1] Yin J, Guo L G. Mod ern R esearch and Cl inical App li cation
of Chinese M edicinal P lant s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 M ] . Vol 2. Beijing: An cien t Book s of C hinese Medical
Publis hing House, 1995.
[ 2]  Hou S L. I llustrat ion of 800 K inds of Chinese Med icinal
Plants (中药八百种详解) [ M ] . Zh engzhou: Henan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Publis hing House, 1999.
[ 3] Wang L Q, Dang G C, Gu Y. Kalman f ilt er spect ropho-
tometry in determ 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rut in and
quercet in in bud of S op hora j ap onica [ J] . Chin J P harm
A nal (药物分析杂志) , 2000, 20( 1) : 60-61.
[ 4] Zeng H H , Lin g H G, Yu R Q. Fluoromet ric determinat ion
of quercet in [ J] . Chin J A nal L ad ( 分析实验室) , 1993, 12
( 6) : 1-3.
[ 5] XU B Y. Determ inat ion of qu ercet in in A belmoschus manihot
L . Medic. an d it s prep arat ion by TLC-scannin g [ J] . J N an-
j ing Univ T rad it Chin Med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6,
12( 2) : 31-32.
[ 6]  Xia Y Y, Jin W K, Chen Y T , et al . Determ inat ion of
quercet in in T atar ian A st er ( A ster tatari cus) by HPLC [ J] .
Chin Tr adi t H erb Dru gs (中草药) , 1997, 28( 4) : 207-208.
[ 7] Guo R, Ding A W , Zhang Y, et al. In fluence on the content
of quercet in in b ud of S op hor a j ap onica af ter proces sed [ J] .
Chin J Chin Mater Med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21( 7) : 406-
407.
[ 8] Weng X M , Jin M J. Determinat ion on content in Ciw ujia In-
ject ion by HPL C [ J] . Chin J H osp P harm (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 , 2000, 20( 8) : 474-476.
[ 9] Ch P (中国药典) [ S] . 2000 ed. Vol I.
藏药加哇的品种考证
李 涛,王天志X
(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藏药加哇的本草学研究, 考证其基源及藏医药用品种。方法 查阅有关历代藏医药文献,实
地考察和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加哇的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历代藏医药本草文献中
所记载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藏医临床应用基本一致。结论 藏医使用加哇的正品药材为伞形科棱子芹属植物西藏棱
子芹 P leurosp ermum hook er i var . thomsonii.
关键词: 藏药;加哇; 品种考证
中图分类号: R281.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3) 06 0567 04
Textual study of Tibetan medicine Jiawa ( Pleurospermum hookeri var. thomsonii)
LI T ao, WANG T ian-zhi
( Departm ent of Pharmacognosy , West China Schoo l o f Pharmacy, Sichuan Univ ersity, Chengdu 610041, China)
Key words: T ibetan medicine; Jiawa ( P leurosp ermum hookeri var. thomsonii C. B. Clar ke) ; tex tual
study
·56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4 卷第 6 期 2003年 6月
收稿日期: 2002-05-17作者简介:李 涛, ( 1971- ) ,男,陕西省西安市人,硕士,讲师, 1994年 7月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药学院,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7年 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7年 8月至今在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参加工作,主要从事新型药物、制剂的开发研究和新药申报资料的科研工作。
T el: ( 028) 85501146 E-mail: li t aoo@ 21cn . com
  加哇为藏医常用藏药, 西藏野生资源丰富, 以根
和根茎入药, 且在西藏藏医中应用历史悠久。具有理
气活血、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瘀滞腹痛、
肾炎、腰痛、消化不良等症, 且能滋补健胃[ 1, 2]。本品
在历代藏医典籍中均有记载, 但历代藏医药文献传
承各异,记载描述的形态特征简单,有的且有神秘色
彩,故各家理解不一,用药品种各异。由于高原地域
辽阔, 交通不便, 各地习用藏药难以统一, 故本品同
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多见,严重影响藏医用药的临
床疗效。为了澄清藏药加哇品种的混乱,本文对加哇
进行了本草学考证,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对所
采集原植物标本的分类学鉴定, 阐明了西藏习用加
哇基源和应用沿革, 为藏医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本
草学依据。
1 基源考证
1. 1 名称及别名: 本品在《西藏经济植物》、《藏药
志》和《中华藏本草》中记载, 藏语均译称加哇 [ 2~4]。
《中国藏药》记载称责[ 5]。《晶珠本草》中记载,又名尕
傻、赞礼等[ 6]。《新华本草纲要》和《中国中药资源志
要》记载,名为哉果 [ 1, 7]。
1. 2 植物形态与种类: 加哇在藏药学的经典著作
《晶珠本草》中就有记载,曰:加哇辛、涩、温;治黄水
病、肾痛、腰痛、肿痛、肾腰寒气病等症。《如意宝树》
中载:“加哇根煎汤内服,治腰肾寒气痛。”《铁 》[ 6]
中载:“加哇温、重、不利培根、木保病。”让钧多吉曰:
“加哇、蒺藜、天冬、黄精滋补,治肾寒病。”本品分为
3种: 山生加哇、田生加哇、林生加哇。《图鉴》曰:“山
生加哇生于阴面山上, 叶细裂似玉络, 花红色伞状,
全身被粗毛, 功效解蛇毒,为五根药之首。”又曰:“田
生加哇生于田边地头, 茎叶如茴香,茎紫色,花白色,
种子象茴香。味辛、苦、甘, 功效治培根寒症、各种胃
病、寒症,并治黄水病。”又曰:“林生加哇, 生于树林
或山石,生态如田生加哇者不入药治病。本品熏治肿
痛,配方不多。”如上所述,药用主要为前两种。
《晶珠本草》中记载: 责治中毒病。本品分为两
种,上品产自西藏南方和尼泊尔,茎黑色,状似山矾,
果实墨绿色, 吃时有花椒的气味, 大都称它为“雅
合”,也有人认为是“苟土”的次品。责的下品产于西
藏,根似迷果芹根, 但小而细;叶多数, 互生, 叶片深
裂;花状如葛缕子, 但气味大小不同;下品容易与裂
叶独活相混淆,民间俗称责巴皂巴。有花者为雌,无
花者为雄。《形态比喻》记载:责为草药之王,生长在
阴山上,叶青色,细而光滑, 茎直立,花白黄色,细小,
果实细小, 生长本草的一箭范围内, 经常不断有檀
香、麝香、冰片的香味,本品生长处诸毒不淫, 蛇蝎不
侵。味苦, 性燥, 功效清热解中毒症,治疗热病如同冰
片,无论用汤剂、肉汤剂、汁剂,均能解宝石毒、蛋毒、
毛毒、梅毒等,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本品分为上、下两
品,上述为上品。责的下品生长在坚硬的草坡地带;
根似迷果芹根, 叶细而深裂,茎细, 花白色,功效治中
毒症。据若尔盖藏医院东珠旦科介绍,上品藏医不常
用,其常用者为责的次品,即西藏棱子芹。[ 5]
《藏药志》记载[ 3] :藏药加哇来源于 6个不同属
的植物, 它们是伞形科的西藏白苞芹、西藏棱子芹、
刺果峨参、迷果芹、牡丹叶当归、羽轴丝瓣芹。山生加
哇全身被毛与上述 6种无一相符。田生加哇与西藏
棱子芹、迷果芹相近,该种植物生于田边, 茎、叶、果
实极似茴香,花白色,但茎非紫色, 藏医多用之。林生
加哇可能为西藏白苞芹, 该种植物生于林中, 叶细
裂,花白色,但果实较葛缕子宽。
《迪庆藏药》中记载的当归一项, 其藏语名称在
《晶珠本草》和《藏药志》中译读作加哇。记载功效为根
(秋季挖) , 味辛、甘、苦, 性温、效重; 能滋补, 干“黄
水”;治“培根”寒症、胃寒症、腰肾寒症、气痛、“黄水”
病;熏治肿痛。这与文献记载的加哇功效一致。但其记
载的植物基源为当归 A ngelica sinensis ( Oliv . )
Diels。《迪庆藏药》记载[ 8] , 西藏棱子芹 Pleur osp er-
mum hookeri C. B. Clarke var . thomsonii C. B.
Clarke 根象土当归的根, 但小而细,叶多数, 互生, 叶
片深裂,花状如茴香。
1. 3 生态环境与产地:《西藏植物志》和《西藏经济
植物》记载,藏药加哇为伞形科棱子芹属植物西藏棱
子芹 P . hookeri C. B. Clar ke var . thomsoni i C. B.
Clarke,药用根,分布于西藏自治区的昌都、察隅、波
密、林芝、米林、郎县、加查、乃东(那曲)、措美、江孜、
拉萨、仲巴等地以及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部和甘
肃、青海南部、喜马拉雅山区。生长在海拔 3 500~
5 300 m 的砾石山坡草地或沟边水湿处[ 2, 9]《中国中
药资源志要》记载, 全草入药, 生于海拔 3 500~
4 500 m的山脊草坡地,分布于甘肃、青海、四川、云
南、西藏[ 7]。《中国植物志》记载,西藏棱子芹产西藏、
云南西北部、青海南部和甘肃等省。生长于海拔
3 500~4 500 m的山梁草坡上 [ 10]。《中华藏本草》记
载,西藏棱子芹生长在海拔 4 200~4 700 m 的河滩
灌丛及高山碎石带, 产于西藏、青海、四川西部 [ 4]。
1. 4 功效与应用:《藏药志》记载: 加哇辛、涩,温。治
黄水病、肾病、腰痛、肿痛、肾寒气病等[ 3]。《中华藏本
草》记载: 加哇为伞形科植物西藏棱子芹,以根入药,
·56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4 卷第 6 期 2003年 6月
能滋补健肾、干黄水。用于治疗肾炎、腰痛、消化不
良、黄水病、虫蛇咬伤、“培根”、“木布”、“龙”病等[ 4]。
《西藏经济植物》记载: 西藏棱子芹根入药, 能治疗肾
炎、腰痛、消化不良等症,且能滋补健胃 [ 2]。《新华本
草纲要》、《中国中药资源志要》和《全国中草药汇编》
记载:西藏棱子芹以全草入药,味辛、性温。能理气活
血、止痛。用于月经不调、瘀滞腹痛 [ 1, 7, 11]。《中国藏
药》记载:西藏棱子芹以全草入药,味苦,性凉、燥,能
清热解毒,治疗中毒症、陈热病[ 5]。
伞形科棱子芹属( P leurosp ermum Hoffm . )药用
植物尚有《藏药志》中记载: 松潘 棱子芹 P.
f r anchetianum Hemsl . 全草药用, 味辛, 清心热、解
毒, 治培根和龙的合并症,西藏地区还可治疗妇女龙
察病; 其根和果实能滋补健胃。太白棱子芹(药茴香)
P . gir aldii Diels.全草入药,味甘、微辛,性温。有温
中理气、健脾燥湿、化食、止带的功能。用于胃寒腹痛、
腹胀、不思饮食、白带症[ 11]。康定棱子芹P . p rattii全
草入药, 用于疮疡肿痛, 有消肿之效。棱子芹 P.
camtschat icum Hoffm . 根入药, 温中、化湿、止带,其
果实为蒙医用药。粗茎棱子芹P. crassicaule Wolf f花
入药, 味苷、辛, 性温, 能滋补健胃。鸡冠棱子芹 P.
cristatum de Boiss. 根入药,能解表, 祛风散寒。青海
棱子芹 P . sz echeny ii Kanitz 根和果实入药,甘、辛、
涩, 热, 能 滋补, 健 脾胃。乌拉 尔棱 子 芹 P.
ur alense全草能温中理气, 健脾燥湿[ 7]。天山棱子芹
P . lindleyanum 是新疆少数民族广泛应用的一种民
间草药,用于治疗高血压、冠心病、高山反应及肝炎等
症[ 12]。云南产的心叶棱子芹 P . r ivulorum 在少数地
区也作羌活用,又称蛇头羌活或龙头羌活, 能缩短乌
头碱诱发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以及延长其潜伏期,且
能延长BaCl2诱发的心室停搏时间, 具有良好的抗心
律失常作用。在我国云南丽江地区有用二色棱子芹
P . govanianum var. bicobor Wolf f作中药前胡药用,
其具有较好的平喘、祛痰和平滑肌解痉作用。
2 实地调查
作者在西藏拉萨市附近加哇的主要生产和使用
地区广泛调查,采集大量的原植物标本及商品药材
样品, 走访了西藏自治区藏药厂、藏医院、藏医药研
究所、药品检验所等单位,发现加哇商品药材均来自
野生,在西藏需求量大,且应用广泛, 为常用藏药。经
对原植物标本进行分类学鉴定, 确认加哇基源只有
一个种,即为伞形科棱子芹属植物西藏棱子芹 P.
hook eri var. thomsonii ,药用根和根茎,这与有些藏
医药文献记载基本一致。
3 现代研究与应用
迄今对本属植物的研究较少, 国内外(尤其俄
国、印度)仅有少量关于棱子芹属其他药用植物化学
成分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报道,常用藏药加哇的研
究尚是空白。作者曾建立了藏药加哇 P . hooker i
var. thomsonii 中 3 种黄酮类成分和阿魏酸的
HPLC定量分析方法[ 13]。并首次从该属植物西藏棱
子芹 P . hooker i var . thomsonii 的根及根茎中分离
得到川陈皮素( nobilet ion)、异甘草素 ( iso liquirit-
igenin)、甘草查耳酮甲( licochalcone A ) 3种黄酮类
成分及阿魏酸 ( ferulic acid )、falcarindiol、壬二酸
( azelaic acid)、月桂酸酐 ( lauric anhydr ide) 等成
分[ 14]。并经GC-M S方法从其挥发油中共检出 72个
成分,鉴定了其中的 51个,占挥发油总量的91. 5% ,
其中主要成分为棕榈酸( 24. 8% )、亚油酸( 9. 2% )、
藁本内酯( 1. 8% )、正丁烯基 内酯( 2. 5%)、薄荷二
烯醛( 3. 0%)等 14个化合物[ 15]。
4 小结及展望
4. 1 通过本草学考证,历代本草文献中所载加哇原
植物为伞形科棱子芹属植物西藏棱子芹 Pleur os-
p ermum hookeri C. B. Clar ke var . thomsoni i C. B.
Clarke 药用根和根茎, 是藏药加哇的主流品种。其
他伞形科植物的相似品种在部分地区仍有作加哇
用, 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是否与西藏棱子芹有差
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4. 2 根据历代本草文献记载和现代藏医临床应用
表明,加哇为常用藏药,具有多种功效, 疗效确切, 主
治范围广, 目前尚未见对该植物药用价值和系统研
究报道,其原植物资源丰富,是一种具有研究开发价
值的藏药。若对其药理作用和功效进一步研究开发,
确定其药效、性味和归经,可望为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民族药,开发新资源、新药源作出新的贡献。
致谢:本研究赴西藏的野外资源调查、用药情况
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得到西藏自治区藏医药研究所
嘎吗曲培教授、达瓦老师,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格
桑所长,藏药厂强巴厂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References:
[ 1] Wu Z Y, Zhou T Y, Xiao P G, et al . Comp end ium of N ew
C hina ( X inhua ) H er bal ( 新华本草纲要 ) [ M ] . Vol 1.
S hanghai: S han ghai Scien ce an d T echnology Publis her s,
1998.
[ 2] Ni Z C, Li Q Z, Zhou B D, et al . T ibetan Economic Plants
(西藏经济植物) [ M ] . Beijing : Bei jing Science and Tech nol-
ogy Publi shing House, 1990.
[ 3]  Northw es t Plateau Biological Inst itute of Chin a Science
Academy. T ibe tan Med icine Glossary ( 藏药志 ) [ M ] . Xi
ning : Qingh ai People s Pu blis hing House, 1991.
·569·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4 卷第 6 期 2003年 6月
[ 4] Luo D S . Zhonghua T ibetan H er bal (中华藏本草) [ M ] . Bei-
jing: Nat ional Press , 1997.
[ 5] Qinghai Medicine T es t Ins t itu te & Qingh ai Tibetan M edicine
Research In st itute. C hina T ibetan Med icine ( 中国藏药 )
[ M ] . Vol 3. Shangh ai: Sh ang hai S cience and T echnology
Publis her s, 1997.
[ 6] Mao J Z, Lu o D S , Wang Z H, et al . J ingz hu H er bal ( Chi-
nese vers ion) (晶珠本草汉译本 ) [M ] . Shanghai: Sh ang hai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 Pubili shers, 1986.
[ 7] Compiled by C hinese Medicin al Material Company. Ind ex of
Chinese Tr adi tional Med icine R esource s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 M ] . Beijing : Science Pres s, 1994.
[ 8] Yang J S. Diqing Tibetan Med icine (迪庆藏药) [ M ] . Kun-
ming : Yunnan Nat ional Pres s, 1987.
[ 9] Wu Z Y. Flora of T ibet (西藏植物志) [M ] . Vol 1- 4. Bei-
jing: Science Pres s, 1983-1987.
[ 10]  Delect is Florae Reipubl icae Popu laris Sinicae Agendae
Academ iae Sin icae Ed ita. F lora of Re ipubli cae P op ulari s
S inicae ( 中国植物志) [ M ] . T omus 55 ( 1 ) . Beijing : Sci-
ence Press , 1979.
[11] E ditor ial Of f ice of Nat ional Chin ese Herb al Medicine C ol lec-
t ion. Col lec tion of N at ional Chinese H erbal Medic ine (全国中
草药汇编) [ M ] . Beijing: People s Medical Pul ishin g House,
1996.
[12] Chen J, Li F G, Fang S D, et al . S tudy on the chem ical
con st ituen ts of P leur osp er mum lind leyanum Lipsky B.
Fedts ch [ J] . Chin T rad it H erb Drug s (中草药) , 1987, 18
( 7) : 2-5.
[13] Li T , Wang T Z. Deter mination of th ree f lavonoids and fer-
ul ic acid in P leur osp er mum hookeri var. thomsoni i b y HPLC
[ J ] . China J Chin Mater M ed (中国中药杂志 ) , 1999, 24
( 1) : 44-45.
[14] Wang T Z, Li T . Study on th e chemical con st ituen ts of Pleu-
rosp ermum hookeri var. thomsonii [ J] . N at P rod Res Dev (天
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8, 10( 4) : 19-25.
[15] L i T , Wang T Z. Studies on ch emical con st ituents of the es-
sent ial oil of P leur osp er mum hookeri var . thomsonii [ J] . Chin
T rad it H e rb Drug s (中草药) , 2001, 32( 9) : 780-781.
紫河车的凝胶电泳鉴别研究
李 峰1 ,孙 娟2 ,康廷国1,裴世柱1,王宇航1* ,王 浩1X
( 1. 辽宁中医学院 中药系,辽宁 沈阳 110032; 2. 解放军第 406 医院, 辽宁 大连 116041)
  紫河车 P lacenta H ominis 为健康人的胎盘干燥
品[ 1] , 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的功效。因其来源有限,
药效显著,常有伪品充斥市场。已有的鉴别多从真伪角
度出发[ 2~4] , 而对临床常用 3种药材规格(新鲜品、干
燥品、炮制品)及是否混有脐带、胎膜等非药用部位的
鉴别未见报道。为此,本实验将这 3种不同加工方法的
紫河车药材及新鲜胎盘的不同部位进行了聚丙稀酰胺
凝胶电泳鉴别, 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依据。
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 1 新鲜品:健康人的新鲜胎盘(沈阳 157 医院产
科提供) ,反复冲洗至去净血,冷冻备用。干燥品:新
鲜胎盘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加工干燥。炮
制品:市购。
1. 2 仪器与试剂: DYY-Ⅲ-5型稳压稳流电泳仪
(北京六一仪器厂) ; DYY-Ⅲ-27A 型电泳槽(北京六
一仪器厂,管长为 8. 5 cm ) ; DYY -Ⅲ-27B 型电泳槽
(北京六一仪器厂, 管长为 17. 5 cm ) ; 800-离心沉淀
器(上海兴记机器厂) ;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和结果
2. 1 紫河车 3种加工品的非解离系统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PA GE)法
2. 1. 1 溶液配制与凝胶制备:按文献[ 5]方法。
2. 1. 2 样品制备: 分别取上述 3种样品各 0. 5 g, 加
稀释 4倍的浓缩胶缓冲液 25 mL,用研钵研细, 离心
( 4 000 r/ min) 15 min, 取上清液备用。
2. 1. 3 加样与电泳: 分取 3 种样品处理液各 100
LL 上样(使用 DYY -Ⅲ-27B 型电泳槽) ,电泳开始时
电流调至 10 mA ,大约 0. 5 h 后, 待样品液进入分离
胶, 调节电流至 25 mA, 并保持电流不变,电泳至指
示剂距离管口末端约 0. 5 cm 处(电泳约 5 h 左右) ,
停止电泳。
2. 1. 4 固定、染色、洗脱:将电泳后的凝胶于固定液
中固定 30 m in, 再浸于染色液中染色过夜, 最后用
洗脱液洗脱至背景清晰。
2. 1. 5 电泳图谱测绘: 按泳动率= (蛋白质谱带移
动的距离/指示剂移动的距离)×(染色前凝胶长度/
脱色后凝胶长度)计算出各样品中主要谱带泳动率,
由各谱带泳动快慢将电泳图谱分为 A( Rf< 0. 35) ,
B( 0. 35≤Rf < 0. 65) , C( Rf≥0. 65) 3个区间, 各样
品中电泳谱带数目及泳动值见表 1。
  根据各样品谱带的Rf值、形态和着色程度绘制电
泳图谱, 以完全涂黑、框内斜线、框内打点、横线下虚线
·570·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 rug s 第 34 卷第 6 期 2003年 6月
X 收稿日期: 2002-08-27作者简介:李 峰( 1963- ) ,女,副教授,现在辽宁中医学院在职攻读生药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药材鉴别与质量评价。
* 本院中药系 2001届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