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uddleja lindleyana

醉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全 文 :参碱相比从 δ53. 20和 δ32. 86分别移到了 δ57. 85
和δ31. 92[9 ]。
分离得到的 lehmannine以乙醇为溶剂 ,在 Pd /
C催化下常温常压下通入氢气 1 h,定量氢化后的产
物经熔点、 MS, NMR, IR确定为苦参碱 ,进一步证
明了从苦豆子种子中分得得到的为 lehmannine。
参考文献:
[ 1 ] 江苏新医学院 . 中药大辞典 [ M ]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97.
[2 ] 李雪梅 ,李兰珍 ,陈绍励 ,等 . 槐果碱对动物肿瘤的抑制作用
[ J] .中国药理学报 , 1984, 5( 2): 125-129.
[3 ] 尚红生 ,赵 娟 ,陈慰峰 ,等 . 苦参碱对巨噬细胞抑制 P815肿
瘤细胞增殖效果的影响 [ J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1986, 18( 2 ):
127-130.
[4 ] 谭焕然 ,张宝恒 . 苦参碱抗炎症作用的实验研究 [ J] . 中西医
结合杂志 , 1985, 5( 2): 108-110.
[5 ] 杜保民 ,李家实 . 苦豆根生物碱的研究 [ J] . 西北药学杂志 ,
1989, 4( 2): 15-16.
[6 ] 赵博光 . 苦豆草生物碱的研究 [ J] . 药学学报 , 1980, 15( 3 ):
182.
[ 7 ] 张兰珍 ,李家实等 .苦豆子种子生物碱成分研究 [ J ] . 中国中
药杂志 , 1997, 22( 12): 740-743.
[ 8 ] 王忠效 ,杜盐平 ,李益圩 ,等 . 苦豆子中 lehmannine生物碱的
鉴定 [ J] .中草药 , 1986, 17( 6): 44.
[ 9 ] 濮全龙 ,李益圩 ,杨 洁 ,等 . 苦豆子生物碱的质谱研究 [ J ].
药学学报 , 1987, 22( 6): 438-444.
[ 10] 阎玉凝 ,王秀坤 ,李家实 ,等 .白刺花的花中生物碱成分研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1996, 21( 4): 232-233.
[11 ] 元英进 ,刘 斌 ,李金亮 . 槐果碱转移氢化法制备苦参碱 .中
国专利申请号: 00118510. 11.
[12 ]  Kushmu radov Y K, As lanov K A, Kuch larov S. Alkaloids of
ammothamnus lehmanni , s t ructure of lehmannine [ J]. Khim
Prir Soedin, 1975, 11( 3) : 377-380.
[ 13 ]  Ibragimov B T, Talipov S A, Kushmu radov Y K, et a l.
St ructure of lehmannin e N -oxide [ J ] . Khim Pri r Soedin,
1981, 17( 6): 757-763.
[ 14] Nozaki H, Simokaw a Y, Mo ri T, et al . Diimide reduction of
12-m embered cyclic olefins [ J] . Can J Chem, 1996, 44: 2921-
2925.
[ 15 ]  Akiru U, Kunio M , Seigo F, et al . Studies on lupin alkaloids
V I. Is olation and s t ructu re of (+ ) -is omatrine [ J] . Chem
Ph arm Bul l, 1975, 23: 2560-2566.
醉鱼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陆江海 1 ,黄勤安 2 ,赵玉英 1 ,乔 梁 1 ,方怡鸥 1
( 1. 北京大学药学院 ,北京  100083;  2. 安徽皖南医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1)
摘 要: 目的 研究醉鱼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
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其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 10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 α-菠甾醇 (Ⅰ )、豆甾醇 (Ⅱ )、β -谷甾醇
(Ⅲ )、熊果酸 (Ⅳ )、齐墩果酸 (Ⅴ )、二萜类化合物 phenanthr ene (Ⅵ )、二十四烷酸 -α-单甘油酯 (Ⅶ )、二十九烷 (Ⅷ )、
蒙花苷 (Ⅸ )和 6-O-香草酰筋骨草苷 (Ⅹ )。 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醉鱼草 ;蒙花苷 ; 6-O-香草酰筋骨草苷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4 0296 03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Buddleja lindleyana
LU Jiang-hai1 , HUANG Qin-an2 , ZHAO Yu-ying1 , Q IAO Liang1 , FANG Yi-ou1
   ( 1. Colleg e of Pha rmacy , Beijing Univ er 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3, China; 2. Wannan Medical Co llege in
Anhui Pro vince , Wuhu Anhui 241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 tuents of Buddleja lindleyana Fort. . Methods  The
consti tuents w ere isola ted and purified by various chromato g raphic methods and st ructurally identi fed by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spect ral analy sis. Results  10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sα-spinasterol
(Ⅰ ) , stigmasterol (Ⅱ ) , β -si to stero l (Ⅲ ) , ursolic acid (Ⅳ ) , oleanolic acid (Ⅴ ) , phenanthrene (Ⅵ ) ,
g lycerol mono tet racosanoa te (Ⅶ ) , nonaco sane (Ⅷ ) , acaciin (Ⅸ ) a nd 6-O-vani lloy l-ajugo l (Ⅹ ) . Conclu-
sion  All these compounds w ere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fo r the fi rst time.
Key words: Budleja l indleyana For t. ; acaciin; 6-O-vani lloyl-a jugo l
  醉鱼草 Buddleja l indleyana For t. 为马钱科醉
鱼草属植物 ,药用全草 ,醉鱼草属植物分布于南美
洲、亚洲及非洲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共有约
100种 ,我国有 50余种 ,分布于全国各地并以西南
·29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收稿日期: 2000-05-26作者简介:陆江海 ( 1969-) ,上海奉贤人 ,工程师、硕士。 1995年中山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 ,现在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化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通讯地址:北京大学药学院植化室 (邮编: 100083)   Tel: 010-62091592
* 通讯联系人
分布最多 [1 ]。 醉鱼草性温、辛苦、有毒 ,具祛风杀虫、
活血之功效 ,主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风湿关节
痛、蛔虫、钩虫病、跌打损伤、出血、痄腮、瘰疬、风寒
牙痛等 [2 ]。对醉鱼草属植物的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
种类较多 [3 ] ,但对醉鱼草的化学成分及活性研究未
见报道。 本文报道从醉鱼草中分离得到 10个化合
物 ,用波谱及化学方法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分
别是α-菠甾醇 (α-spinasterol ,Ⅰ )、豆甾醇 ( stigmas-
terol,Ⅱ )、β-谷甾醇 (β -stostero l,Ⅲ )、熊果酸 ( urso-
lic acid,Ⅳ )、齐墩果酸 ( o leanolic acid,Ⅴ )、二萜类
化合物 phenanthrene(Ⅵ )、二十四烷酸-α-单甘油酯
( tet racosanoic acid2, 3-dihydroxypropy ester,Ⅶ ) ,
二十九烷 ( 1-nonacosane,Ⅷ )、黄酮双糖苷类化合物
蒙花苷 ( acaciin,Ⅸ )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 6-氧 -
香草酰筋骨草苷 ( 6-O-vanilloy l-ajugol,Ⅹ )。这些化
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及材料
熔点用 X T-4A显微熔点仪测定 ,温度计未校
正。 EIM S用 AEIM S-50质谱仪测定 , NMR用
Bruker-Am500型核磁共振光谱仪测定。 柱层及薄
层用硅胶购自青岛海洋化工厂。 薄层色谱定位用
UV 254 nm或 365 nm紫外分析仪 ,显色剂主要为
5%磷钼酸醇溶液。醉鱼草采自广西鹿寨县 ,由北京
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室陈虎彪教授鉴定 ,标本存
于生药研究室标本室。
2 提取和分离
醉鱼草全草粗粉 13. 5 kg ,用 10倍 95% EtO H
渗漉提取 ,渗漉液回收乙醇 ,将所得浸膏悬浮于水
中 ,依次用石油醚 ,乙酸乙酯 ,正丁醇萃取。石油醚提
取物 300 g经硅胶柱层析 ,以石油醚 -丙酮梯度洗脱
(石油醚 -丙酮 99∶ 1→ 93∶ 7)共得 10个流份 ( Frl~
10)后将硅胶柱分为 9段 ( Fr11~ 9)。 Fr16经硅胶柱
层析以石油醚 -丙酮梯度洗脱 (石油醚 -丙酮 95∶ 5~
85∶ 15)得白色固体 ,经丙酮反复重结晶得无色针状
晶体化合物 (Ⅰ ~ Ⅲ ) , Fr3得到白色固体 ,以正己烷
为展开剂经制备薄层分别得到一无色油状化合物Ⅵ
和一白色固体 ,此固体再经乙醇重结晶得化合物Ⅷ 。
Fr18经硅胶柱层析以石油醚 -乙酸乙酯 ( 90∶ 10→
75∶ 25)梯度洗脱 ,从洗脱物第 117至 146份得内色
固体 ,用丙酮洗去色素 ,再以氯仿 -甲醇 ( 98∶ 2)为展
开剂经制备薄层纯化得化合物Ⅳ和Ⅴ。乙酸乙酯提
取物经硅胶柱层析以氯仿 ,丙酮梯度洗脱 (氯仿-丙
酮 99∶ 1~ 20∶ 80)共得 26个流分 ( Fr1~ 26) , Fr17
析出固体 ,后经丙酮反复重结晶得化合物Ⅶ 。 Fr24
得到一棕色固体 ,再以甲醇为洗脱剂两次 Sephades
LH-20纯化得化合物Ⅹ 。 Fr26到一淡棕色固体 ,热
甲醇洗去色素得到化合物Ⅸ 。
3 结构鉴定
化合物 Ⅰ ~ Ⅲ : 无色针状晶体 , M olish 和
Liebarman-Burchard反应均为阳性 , 1HNM R和
13 CNM R提示为混合物 ,且与文献 [4 ]报道的混合物
形式鉴定的甾醇类化合物的 1HNMR和 13 CNM R数
据对照完全一致 ,确定化合物Ⅰ ~ Ⅲ分别为α-菠甾
醇、豆甾醇和 β -谷甾醇。
化合物Ⅳ ,Ⅴ : 白色固体 , Liebarman-Burchard
反应均为阳性 , 1 HNMR和 13 CNMR提示为混合物 ,
且与文献 [5 ]报道的熊果酸、齐墩果酸的 1HNMR和 13
CNMR数据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Ⅳ ,Ⅴ为熊果酸和
齐墩果酸。
化合物Ⅵ : 无色油状物 , EIM S ( m /z): 270
[M ]
+ 。 其 1H和 13 CNMR数据与文献 [6 ]报道的二萜
类化合物 phenanth rene一致 ,故确定化合物Ⅵ 为
phenanth rene。
化合物Ⅶ : 白色固体 , mp 86℃~ 87℃ , EIM S
m /z: 443[ M+ 1]
+
,其 1H 13 CNM R数据与文献 [7 ]报
道的二十四烷酸 -α-单甘油酯数据一致 ,故确定为二
十四烷酸 -α-单甘油酯。
化合物Ⅷ : 白色固体 , mp 59℃~ 61℃ , EIM S
( m /z): 408 [M ]
+ , 393 [M - CH3 ]
+ ,一系列失去 14
amu 的 碎 片 峰 , 85 [ C6H13 ]+ , 71 [ C5 H11 ]+ , 57
[ C4 H9 ]
+ , 43 [C3H7 ]
+ , 1 HNMR( CDCl3 ): 0. 88 ( t , 6
H, 2× CH3 ) , 1. 26( br. s, n× CH2 )。根据以上数据确
定化合物Ⅷ为二十九烷。
化合物 Ⅸ : 白色粉末 , mp 270℃~ 272℃ ,
EIM S( m /z): 284 [M ]+ 。其 1H和 13CNMR数据与文
献 [8 ]报道的蒙花苷一致。 故确定为蒙花苷。
化合物Ⅹ : 白色固体 , EIM S ( m /z): 498 [M ]+ 。
1
HNMR( CD3COCD3 ): 7. 58( 1H, d, J= 2. 0 Hz, H-
2″) , 7. 57( 1H, dd, J= 8. 8, 2. 0 Hz, H-6″) , 5. 54( 1H,
d, J= 8. 8 Hz, H-5″) , 5. 02 ( 2H, m , H-4, 6) , 4. 69
( 1H, d, J= 7. 8 Hz, H-1′) , 3. 89 ( 3H, s, OCH3 ) ,
3. 24~ 4. 0( 6H, m ) , 2. 99( 1H, dd, J= 9. 3 2. 1 Hz,
H-5) , 2. 65( 1H, d, J= 9. 5, 2. 4 Hz, H-9) , 2. 28( 1H,
dd, J= 14. 4, 6. 4 Hz, H-7) , 2. 06( 1H, dd, J= 14. 2,
3. 9 Hz, H-7) , 1. 41( 3H, s, H-10) ,
13
CNMR环烯醚
萜苷元 ( C-1, C-3~ C-10): 92. 9, 140. 5, 104. 5,
38. 7, 78. 9, 47. 8, 78. 3, 51. 2, 26. 0, 香 草 酰 基
( C-1′~ C-7′): 122. 7, 113. 6, 148. 1, 152. 2, 115. 5,
·297·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124. 7, 166. 6, 56. 4 ( OCH3 ) ,葡萄糖 ( C-1″~ C-6″):
98. 9, 74. 3, 77. 6, 71. 3, 77. 4, 62. 6,其 1 H和 13 CNMR
数据与文献 [9 ]报道的 6-氧-香草酰筋骨草苷一致。故
确定为 6-氧 -香草酰筋骨草苷。
参考文献:
[1 ]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 秦岭植物志 [ M ] . 第一卷 . 第
四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3.
[2 ]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辞典 [ M ] .下册 . 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 , 1979.
[3 ] 张虎翼 ,潘竟先 ,陈雅妍 . 醉鱼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 J] .国外医药· 植物药分册 , 1995, 10( 5) , 195-198.
[4 ]  Kojimah H, Noriko Sato, Akik o Het al . Sterol glucoside f rom
Prun ella Vulgaris [ J ] . Ph ytochemis t ry, 1990, 29 ( 7 ) , 2351-
2355.
[ 5]  Sh ashi B, Mahato, Asish P, Kundu. 13CNM R sp ectra of pen-
tacyclic t ri terpenoid s [ J] . Ph ytochemis try, 1994, 37( 6): 1517-
1775.
[ 6 ] 龚运淮 . 天然有机化合物的 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 [M ] . 昆
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86.
[7 ] 胡旺云 ,罗士德 ,蔡建勋 . 大果麻滕化学成分研究 [ J ] . 中草
药 , 1994, 25( 2): 59-60.
[ 8]  Hong Cai , M ichinori Kubo, Hideki Tosa et al . Study on Anti-
Cataract Drugs f rom Natural Sources [ J ] . Biol Ph arm Bul l,
1995, 18( 3): 403-406.
[ 9]  Toshi M iyase, Chiko Akahori, Hi romi Kohsak a et al . Acylat-
ed Iridoid Glycosides f rom Budd leja japonica Hems l [ J ]. Chem
Pharm Bull , 1991, 39( 1): 2944-2951.
垂枝赤桉的化学成分研究
顾正兵 ,闫 露 ,徐一新 ,梁华清 ,陈海生 ,张卫东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天然药化教研室 ,上海  200433)
摘 要: 目的 研究垂枝赤桉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等
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 6个化合物 ,分别为 5-羟基 -4′, 7-二甲氧基 -6, 8-二甲基黄酮 (Ⅰ )、 4′, 5-二羟基 -7-
甲氧基 -6, 8-二甲基黄酮 (Ⅱ )、槲皮素 (Ⅲ )、 4′, 3, 5, 7-四羟基黄酮 (Ⅳ )、 3β-羟基 -乌索 -11-烯 -28, 13β -内酯 (Ⅴ )和齐
墩果酸 (Ⅵ )。 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初步药理实验表明Ⅴ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关键词: 垂枝赤桉 ;黄酮 ;三萜皂苷元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4 0298 02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var. pendula
GU Zheng-bing , YAN Lu, XU Yi-xin, LIANG Hua-qing , C HEN Hai-sheng , ZHANG Wei-dong
   ( Depa rtment o f Na tural Pharmaceutical Chemist ry , Second Milita ry M edical Univ 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Key words: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var. pendula Blak. et Jacobs. ; f lav one; t riterpenoid sapogenin
  垂枝赤桉系桃金娘科桉属植物 ,分布于我国西
南部或南部等地。桉叶和幼枝富含挥发油 ,挥发油有
消炎杀菌、解热防腐、驱风止痛等功效。桉属植物在
我国资源丰富 ,但国内对其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限于
挥发油 ,系统研究报道很少。有报道从大叶桉中分得
一种抗疟成分大叶桉酚甲 [1 ]。 为进一步开发并利用
桉叶资源 ,我们选择了栽培面积较广的垂枝赤桉进
行化学成分研究 ,从中分得 6个化合物 ,经理化常数
测定和光谱解析 ,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图 1)。我们研
究发现垂枝赤桉叶中三萜皂苷元含量较高 ,约占生
药的 2% ,该发现尚未见报道。已知三萜皂苷元具有
广泛的生理活性 ,本研究亦为垂枝赤桉及桉属植物
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化学成分方面的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剂
熔点用 IMD 83-1型电热熔点测定仪 (温度计
未校正 ) ; IR用日立 270-50P红外光谱仪 ; M S用
Varian MA T212型质谱仪 ; NM R用 Bruker-spec-
trospin AC-300P型及 Bruker AM 400型核磁共振
仪。柱层析硅胶: 100~ 200目 (青岛海洋化工厂产 ) ;
HPT LC(青岛海洋化工厂 ) ;显色剂为 H2 SO4 ( 5% )-
乙醇液 ;其它试剂均为化学纯或分析纯 ;垂枝赤桉采
自江西省贵溪市 ,由贵溪市林业局朱妙常老师 (中国
桉树协会理事 )鉴定。
2 提取和分离
垂枝赤桉叶晾干 ,取 4 kg ,用 95% EtO H渗漉提
取 ,浸出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以水混悬 ,依次用石油
醚、氯仿、正丁醇萃取。石油醚浸膏、氯仿浸膏经反复
硅胶柱层析 ,正丁醇浸膏经大孔树脂去糖后再经硅胶
·298·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4期
收稿日期: 2000-03-27作者简介:顾正兵 ,男 , 1975年 12月生 , 1998年 7月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获药学硕士学位。 现为第二军医大学国际合作肿瘤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及基因工程产品的分离纯化。已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工作。
*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心药房 ,西安 7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