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Identification of Cornus officinalis from adulterant of Vitis vinifera

山茱萸掺伪品葡萄果肉的鉴定



全 文 :山茱萸掺伪品葡萄果肉的鉴定
朱山寅⒇
(浙江省嘉兴市药品检验所 ,浙江 嘉兴  314001)
摘 要: 目的 对伪品山茱萸—— 葡萄果肉的鉴定 ,为正品山茱萸的鉴别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薄
层色谱、紫外光谱的鉴别方法。结果 发现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 本研究提供的鉴别方法 ,能准确地把山茱
萸和葡萄果肉予以鉴别。
关键词: 葡萄果肉 ;性状 ;显微特征 ,薄层色谱 ;紫外光谱
中国分类号: R282. 71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8 0745 02
Identification of Cornus officinalis from adulterant of Vitis vinifera
ZHU Shan-yin
   ( Jiax ing Institute fo r Drug Contro l in Zhejiang Province, Jiaxing Zhejiang 314001, China)
Key words: Vitis vini fera L. property;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 TLC; UV spectnophotometry
  山茱萸为常用中药 ,《中国药典》收载为山茱萸
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 f icinal is Sieb. et Zucc. 的
干燥成熟果肉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的功效 (中
国药典 [ S] . 2000年版 . 一部 . )。笔者近期在工作中
发现一种掺伪品 ,经调查鉴定为葡萄科植物葡萄
Vitis v inif era L. 的果肉经加工而成 ,掺入山茱萸
中 ,其比例约占 10% ~ 20% ,严重影响了山茱萸的
质量。现将山茱萸及掺伪品的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
色谱、紫外光谱报道如下。
1 仪器与材料
1. 1 仪器: UV -265WF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
本岛津 ) ; CO-250超声波清洗器。
1. 2  材料: 山 茱萸 ( Cornus of f icinalis Sieb. et
Zucc. 果肉 )为本所标本 ;葡萄果肉 ( Vitis v ini fera
L. 果肉经加工而成 )药品检查中发现并经笔者鉴
定 ;熊果酸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硅
胶 G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 ;其它化学试剂均为分
析纯。
2 性状
山茱萸: 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 ,长 1~ 1. 5
cm,宽 0. 5~ 1 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 ,皱缩 ,有光
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 ,基部有果梗痕。质柔软 ,
气微 ,味酸、涩、微苦。
葡萄果肉: 呈不规则片状或扁球状 ,长 1~ 1. 5
cm,宽约 1 cm。外表面红褐色 ,皱缩 ,无光泽 ,表面破
裂不完整 ;内表面灰褐色 ,附有果肉 (中果皮 )。每果
有种子 2粒 ,种子长卵形 ,基部明显喙状 ,腹面具 2
沟 ,棕红色 ,光滑 ,不易碎。气微 ,味酸、微甜。
3 显微特征
山茱萸:粉末红褐色。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
形或类长方形 ,直径 16~ 30μm,垂周壁连珠状增
厚 ,外平周壁颗粒状角质增厚 ,胸腔含淡橙黄色物。
中果皮细胞橙棕色 ,多皱缩。 草酸钙簇晶少数 ,直径
12~ 32μm。 石细胞类方形、卵圆形或长方形 ,纹孔
明显 ,胞腔大 (图 1-A)。
A-山茱萸  B-葡萄果肉  1-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
2-果皮表皮细胞断面观  3-中果皮薄壁细胞  4-导管
图 1 山茱萸和葡萄果肉粉末显微特征图
葡萄果肉: 粉末紫红色。 果皮表面细胞棕色 ,表
·745·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8期
⒇ 收稿日期: 2000-10-30作者简价:朱山寅 ( 1958-) ,男 ,浙江嘉兴市人 ,主管中药师。 曾从事过药学教学工作 ,现任药检所中药室主任 ,主要从事中药的分析检验及药品质量控制的研究工作。 在专业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 28篇。 Tel: ( 0573) 2073235
面观多角形 ,直径 20~ 40μm,断面观呈扁方形 ,壁
薄 ,角质层厚 5~ 10μm。中果皮薄壁细胞无色 ,类圆
形或多角形 ,有间隙 ,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 ,方晶类
方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 ,大小不一 ,一个细胞中常
含数个结晶 ;导管主为螺纹导管 ,直径 5~ 10μm(见
图 1-B)。
4 薄层色谱鉴别
取山茱萸及掺伪品葡萄果肉粉末各 2 g,分别置
索氏提取器中 ,加乙醚 30 mL,加热回流 30 min,滤
过 ,弃去乙醚液 ,药渣加无水乙醇 20 mL,置水浴上
1-山茱萸  2-葡萄果肉
3-熊果酸
图 2 山茱萸和葡萄果
肉薄层色谱图
加热回流 30 min,滤过 ,滤
液蒸干 ,残渣加无水乙醇 1
mL溶解 ,作为供试液。另取
熊果酸对照品 ,加无水乙醇
制成每 1 mL含 1 mg的溶
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分别吸
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5μL,点
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以
正丁醇 -氯仿 -醋酸乙酯 ( 20
∶ 5∶ 8)为展开剂 ,展距 10
cm以上 ,取出 ,晾干 ,喷以醋
酐 -硫酸 ( 9∶ 1)溶液 ,在 110
℃烘 5 min,呈现紫红色斑
点。 结果见图 2。
5 紫外光谱鉴别
  取山茱萸及掺伪品葡萄果肉粉末各 1 g ,分别加
无水乙醇 20 mL,超声处理 20 min,滤过 , 取滤液 5
mL置 25 mL容量瓶中 ,稀释至刻度 ,按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 200年版一部附录 )在 200~ 400 nm波长
处分别扫描 ,测定吸收光谱。结果山茱萸在 221, 279
nm波长处有吸收峰 ,葡萄果肉在 238 nm处有一吸
收峰。结果见图 3
1-山茱萸  2-葡萄果肉
图 3 山茱萸和葡萄果肉紫外吸收光谱图
6 小结与讨论
伪品山茱萸 (葡萄果肉 )果皮外表面红褐色 ,味
酸微甜 ,粉末显微特征中有草酸钙方晶 ,薄层色谱显
示无熊果酸成分 ,紫外吸收光谱有区别。山茱萸与葡
萄果肉分属于不同科属 ,其生药鉴别、理化分析等均
不相同 ,故葡萄果肉不得作山茱萸使用。
黔北毛茛科药用植物的种类与分布
邓顺超 ,李成先⒇
(遵义市药品检验所 ,贵州 遵义  563002)
摘 要: 目的 搞清黔北地区毛茛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和药用价值。方法 在中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 ,对
黔北地区毛茛科药用植物的标本进行鉴定、整理和订正。 结果 整理出黔北地区可供入药用的毛茛科药用植物有
52种 (包括 5个变种 )。 结论 黔北是贵州毛茛科药用植物的主产区 ,达 57% ,分布广、产量大 ,部分可供大量开发
利用。
关键词: 黔北 ;毛茛科 ;种类 ;分布 ;药用价值
中国分类号: R282. 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8 0746 04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of medicinal plants of Ranunculaceae
in north area of Guizhou Province
DENG Shun-chao , L I Cheng-xian
   ( Zunyi Institute fo r Drug Contro l, Zunyi Guizhou 563002, China)
Key words: the north a rea of Guizhou province; Ranunculaceae; species; distribution; medicinal v alue
·746·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年第 32卷第 8期
⒇ 收稿日期: 200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