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resibufogenin in YATONG YILI PILL by tri-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ry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牙痛一粒丸中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全 文 :色,未见生物碱斑点;给剩余供试品液中加入改良碘
化铋钾试液 2 滴, 均显阴性。表明培养基中无生物
碱,生物碱仅存在于培养物组织中。
3 讨论
3. 1 对愈伤组织和芽两种培养物中总生物碱和西
贝母碱进行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 , 芽中总生物
表 2 愈伤组织与芽中总生物碱和西贝母碱含量比较
部位 总生物碱( % x±s) 西贝母碱( % x±s)
愈伤组织 0. 073±0. 009 0. 007±0. 005
芽 0. 179±0. 024* * 0. 058±0. 005* *
  与愈伤组织比较: * * P < 0. 01
碱和西贝母碱含量明显高于愈伤组织,两者之间有
极显著差异( P< 0. 01) , 其中 ER 培养基中两者含
量最高。芽中总生物碱和西贝母碱含量比药材中两
者含量均高(伊贝母鳞茎中总生物碱和西贝母碱含
量分别为 0. 14%和 0. 04% [ 2] ) ,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3. 2 培养基中无生物碱,与高山林等人在暗紫贝母
培养中所得结论一致 [ 3]。这对培养方法有选择性意
义, 如固定化培养、连续发酵培养在技术上存在限
制,同时对一般工艺亦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文杰 . 贝母[ M ]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
[2] 沙振方,孙文基,范 伟,等 . 几种贝母中总生物碱和西贝素的
含量测定[ J ] . 中草药, 1988, 11( 1) : 35-37.
[3] 高山林,朱丹妮,蔡朝辉,等 . 暗紫贝母鳞茎器官培养生长特征
和生物碱累积研究[ J ]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2, 23( 3) : 144-
147.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牙痛一粒丸中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宋宝鹏1, 王志光2
( 1. 鸡西市药品检验所, 黑江龙 鸡西 158100;  2. 鸡西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黑龙江 鸡西 158100)
摘 要: 目的 测定牙痛一粒丸中脂蟾毒配基的含量。方法 利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结果 对样品未经分离,直
接测定, 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98. 7% , RS D 为 0. 83%。结论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指标之一。
关键词: 三波长分光光度法;脂蟾毒配基; 牙痛一粒丸
中图分类号: R927.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253 2670( 2001) 01 0033 02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of resibufogenin in YATONG YILI PILL by
tri-wavelength spectrophotometry
SONG Bao-peng 1, WANG Zhi-guang2
   ( 1. Jixi I nstitute for D rug Contr ol, Jix i Heilong jiang 158100, China ; 2. Depa rtment o f Pharm acy , Jix i P eoples
Hospital, Jix i Heilong jiang 158100, China)
Key words : t ri-w avelength spect rophotometry ; resibufog enin; YAT ONG YILI PILL
  牙痛一粒丸由蟾酥、朱砂、雄黄和甘草 4味药材
制备而成,是用于治疗风火牙痛、牙龈肿痛和龋齿引
起肿痛的常用中成药。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一部仅对蟾酥等药材作薄层定性鉴别,无定量
控制指标。本文利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蟾酥中
脂蟾毒配基的含量,作为控制该药质量的指标之一。
1 仪器与药品
岛津 VU-265 自动记录分光光度计 (日本)、
SP5200超声清洗器。脂蟾毒配基(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 ,试剂均为分析纯。牙痛一粒丸及原料药
材均为市售品。药材经鉴定均为正品。
2 方法与结果
2. 1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称定样品细粉 0. 5 g ,
加石油醚( 60 ℃~90 ℃) 20 mL,超声提取 10 min,
离心,残渣加氯仿30 mL,超声提取50 m in,过滤, 残
渣用氯仿 20 mL 冲洗,合并滤液,蒸干,残渣用乙醇
定容至 100 mL 后, 精取 2. 5 mL 用乙醇定容至 25
mL,得供试品溶液。
2. 2 空白对照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按药典处方配制
的样品细粉 0. 5 g ,加石油醚( 60℃~90℃) 20 mL,
超声提取 10 min,离心, 残渣加氯仿 30 mL,超声提
取 50 min, 过滤, 残渣用氯仿 20 mL 冲洗, 合并滤
·33·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 年第 32卷第 1期
 收稿日期: 2000-05-18作者简介:宋宝鹏( 1967-) ,男,辽宁东沟人,主管药师,理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 1990~至今在黑龙江鸡西市药品检验所,主要进行中药质量标准研究。T el : ( 0467) 2364391
液,浓缩至 1 mL,作为供试品液,另取脂蟾毒配基对
照品适量,加氯仿制成每 2 mL 含 1 mg 的溶液,作
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实验,吸取上述两种溶
液各 10 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F 254薄层板上, 以
环己烷-氯仿-丙酮( 4∶3∶3)为展开剂(中华人民共
和国药典 . 1995: 421) , 展开, 取出, 晾干, 置紫外光
灯( 254 nm )下检视, 定位, 刮取除脂蟾毒配基以外
的所有斑点, 用乙醇洗脱, 洗脱液定容至 10 mL,得
空白对照液。
2.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脂蟾毒配基适
量,加乙醇制成 0. 1 mg / mL 的对照品溶液。
2. 4 标准曲线的制备:分别取脂蟾毒配基对照品溶
液 0. 5, 1. 0, 2. 0, 4. 0, 6. 0 mL 于容量瓶中, 加乙醇
至刻度,摇匀,分别测定 320. 0, 299. 0, 280. 0 nm 波
长处的吸光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A 值。
A= A2-( 2-3) A 1+ ( 1-2) A31-3
以 A 值为横坐标,相应的浓度为纵坐标, 进行
线性回归, 得回归方程: C= 0. 165 6A - 0. 000 1,
r= 0. 999 9, 表明浓度在 0. 005~0. 06 mg/ mL 范围
内线性关系良好。
2. 5 样品测定:取供试品溶液测定 320. 0, 299. 0,
280. 0 nm 波长处的吸光度, 根据公式计算 A 值,
将其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即可得出脂蟾毒配基含量,
测定结果见表 1。
2. 6 回收率实验:精密称取已测知脂蟾毒配基含量
的牙痛一粒丸细粉约 0. 5 g ,定量加入脂蟾毒配基对
照品 3 mg , 然后依法测定脂蟾毒配基含量,其结果
平均回收率为 98. 76%, RSD 为 0. 83% ( n= 5)。
表 1 脂蟾毒配基含量测定结果
编号 厂家 批号 含量( % )
1 2 平均值
1 A 981208 0. 70 0. 69 0. 70
2 A 980514 0. 81 0. 82 0. 82
3 B 950813 4. 43 4. 42 4. 42
4 B 970621 1. 16 1. 15 1. 16
2. 7 精密度实验:取同一批样品依法测定, 平均含
量为 1. 16% , RSD 为 0. 88% ( n= 5)。
3 讨论
3. 1 测定波长与组合波长的选择:测定对照品溶液
及空白对照液 UV 图谱,结果见图1。根据图 1,用作
图法粗选三波长, 然后在此三波长处测定空白对照
液的吸光度(测定时用硅胶 GF 254的乙醇洗脱液作空
白对照) , 结果在 1= 320. 0 nm, 2= 299. 0 nm, 3=
280. 0 nm 波长处空白对照液的 A 为零,因此选定
该波长组为测定波长。
1-脂蟾毒配基 2-空白对照
图 1 样品 UV 图谱
3. 2 不同浓度空白对照液对测定的影响:配制不同
浓度的空白对照液, 在选定的三波长 320. 0, 299. 0,
280. 0 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计算 A 值, 结果表
明,用三波长法测定基本能消除干扰。
3. 3 样品提取时间及稳定性实验: 取供试品溶液,
间隔10 min 测定, 结果 50 m in已提取完全。24 h 后
测定三波长的吸光度, A值基本无变化, 表明提取
液稳定性良好。
3. 4 提取方法的选择:实验确定先用石油醚( 60 ℃
~90 ℃)提取脂溶性杂质,再用氯仿提取。
敬 告 读 者
  《中草药》杂志编辑部尚存部分过刊合订本,包括: 1974~1976年, 1978年, 1979年, 1985年, 1986
年, 1988~1990年, 1992~1994年( 80元/年) ; 1995~1997 年( 110元/年) ; 1998年( 120元) ; 1999 年
( 135元) ; 1996年增刊( 50元) ; 1997年增刊( 45元) ; 1998年增刊( 55元) ; 1999年增刊( 70 元) ; 2000
年增刊( 70元)。欢迎来函来电订购, 电话: ( 022) 27474913; 23006821(传真)
·34· 中草药 Chinese T 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 s 2001 年第 32卷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