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onvolvulate Asiabell(Codouopsis cnuvolvulacea)

鸡蛋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全 文 :鸡蛋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成都 610041)  陈巧鸿  杨培全* *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          刘卫健
摘 要 从鸡蛋参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的干燥块根中分得 9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
为: ( 2 E) -2-乙基 -二十九 -2-烯醛 (Ⅰ ) , 1, 2-丙二醇双十七酸酯 (Ⅱ ) ,豆甾烷醇 (Ⅲ ) ,α-菠甾醇 (Ⅳ ) ,α-菠甾酮
(Ⅴ ) ,二十五烷 (Ⅵ ) ,木栓酮 (Ⅶ ) ,β -香树脂醇乙酸酯 (Ⅷ )和羽扇豆醇乙酯 (Ⅸ )。其中Ⅰ 为一新化合物 ,Ⅱ ,Ⅲ ,
Ⅷ 和Ⅸ 为首次从党参属植物中分得。
关键词 藏药 鸡蛋参 三萜类化合物 植物甾醇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onvolvulate Asiabell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
Colleg e o f Pharmacy, West China Univ er sity o f Medical Sciences ( Chengdu 610041)  Ch en Qiaoh ong and Yang Peiquan
Pha rmaceutical Facto ry of T raditional Tibetan M edicine  Liu Weijian
Abstract   Nine compounds have been isolated f rom the 70% alcoho l ex tracts of the tubers of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Kurz. Thei r st ructures w 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spect ral da ta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s: ( 2E ) -2-ethyl-2-nonacosenal (Ⅰ ) , methyl-1, 2-ethyl-diheptadecano tate (Ⅱ ) , stigmastanol
(Ⅲ ) , α-spinasterol (Ⅳ ) , α-spinasterone (Ⅴ ) , pentaco sane (Ⅵ ) , f riedelin (Ⅶ ) , β -amyrin aceta te (Ⅷ )
and lupeol aceta te (Ⅸ ) . Compound Ⅰ is a novel compound, compound Ⅱ , Ⅲ , Ⅷ , Ⅸ were found in
genus Codonopsis Wall. fo r the fi rst time.
Key words   t radi tional Tibetan herb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Kur z.  triterpenoids  phy to sterols
  鸡蛋参 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Kurz. 是桔梗
科党参属植物 ,系一常用藏药 ,其藏药名为“尼哇”。
以干燥块根入药 ,生长于海拔 1 200~ 4 000 m的山
地草坡或灌木丛中。分布于西藏南部、四川西部、云
南等地。据藏医《晶珠本草》记载:尼哇治胸痛、感冒 ,
并止呕逆 ,开胃。现代藏医认为鸡蛋参味甘 ,性平 ,主
要用于清热、治感冒 [ 1, 2]。临床上用于治咳嗽、痰粘稠
咳吐不畅 ,气喘 ,喉热病 ,肺热病的藏成药“十味龙胆
丸”即含有鸡蛋参 [2 ]。 鸡蛋参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
道。本文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其块根中分
得 9个化合物 ,经鉴定分别为 ( 2E ) -2-乙基 -二十九 -
2-烯醛 (Ⅰ ) , 1, 2-丙二醇双十七酸酯 (Ⅱ ) ,豆甾烷醇
(Ⅲ ) ,α-菠甾酮 (Ⅴ ) ,二十五烷 (Ⅵ ) ,木栓酮 (Ⅶ ) ,β -
香树脂醇乙酸 (Ⅷ ) ,羽扇豆醇乙酯 (Ⅸ )。其中 ,化合
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Ⅱ ,Ⅲ ,Ⅷ ,Ⅸ 为首次从党参属植
物中获得。由上结果知 ,该植物所含主要化学成分为
三萜类和甾醇类 ,与目前报道的党参属植物的化学
成分类似。
化合物Ⅰ : 白色晶体 , mp 65℃~ 66℃。 IR提
示含有共轭不饱和醛基 , ( 1 693, 2 750, 1 637)。 EI-
M S m /z(% ): 447( M - 1, 3) , 433( M - 15, 4) , 419
( M- 29, 8) ,低质量区为一系列 m /z递减 14的群
峰 ,符 合长 链脂 肪醛 的裂 解规 律。1HNM R δ
( CDCl3 ): 9. 33( 1H, s)为一醛基 H; 6. 41( 1H, t , J=
7. 2 Hz)为一烯氢 ,其一端与 -CH2-相连 ; 2. 19( 2H,
t , J= 7. 2 Hz)为与烯碳相连的 -CH2-, 2. 32( 2H, q, J
= 7. 6 Hz) ,为与烯碳相连 CH2 ,其另一端与 CH3相
连 ; 1. 45( 2H, m )为烯碳间位 -CH2-; 0. 85( 3H, t , J=
6. 8 Hz)为末端-CH3 ; 1. 22( br,多个 H)。由以上说明
该化合物含有如下片段: H-C= C-CHO, -CH2 CH3 , -
( CH2 ) n CH3 ,由烯碳两端分别所接的两个 -CH2-化学
位移角度裂解情况可知它们连接顺序为: CH3
( CH2 ) n-CH= C( CH2 CH3 ) CHO。按经验公式计算 [3 ]
2Z型烯氢δ值为 6. 65, 2 E型烯氢δ值为 6. 37。现
实测值为 6. 45,更接近于 2 E型。 再由 MS知分子
量为 448,推算出 n= 25,即分子式为 C31 H60O,与元
·84·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2期
Address: Ch en Qiaohong, College of Ph armacy, Wes t China Universi ty of Medical Sciences , Ch engd u陈巧鸿 女 , 1998年 7月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获理学硕士学位 ,现在该校攻读天然药物化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二萜生物碱的化学研究。
* * 通讯联系人
素分析结果相吻合。又由13 CNMRδ( CDCl3 ): 195. 3
(d)为醛基碳 , 155. 3( d) , 143. 8( s)为一对稀碳 , 14. 1
( q)为末端 CH3 ,其它碳的化学位移在 22~ 32范围 ,
故可确定化合物Ⅰ 为 ( 2E )-2-乙基 -二十九 -2-烯醛。
化合物Ⅰ的化学结构式见图 1。
图 1 化合物Ⅰ 的化学结构式
1 仪器和材料
熔点用电热熔点测定器 (第二军医大学研制 )测
定 ,温度计未校正 ;红外光谱用 Perkin-Elmer983型
红外光谱仪测定 ; EI-M S用 EI 70 eV , HP5988A型
质谱仪测定 ; 1 HNMR, 13 CNMR用 Bruker AC-E
200型及 Varian 400型超导核磁共振仪测定 ;薄层
层析及柱层析用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产品 ;氘
代试剂由火炬化工厂出品。 鸡蛋参块根 ,采集于西
藏。原植物承蒙西藏自治区药检所格桑索月副主任
药师鉴定。
2 提取和分离
鸡蛋参块根 9 kg ,粉粹后用 70%乙醇多次回流
提取 ,减压回收溶剂得浸膏 4 070 g ,于热水中悬浮 ,
分别用石油醚 ( 60℃~ 90℃ )、醋酸乙酯依次萃取 ,
减压回收溶剂 ,得 66 g石油醚萃取物和 35 g醋酸乙
酯萃取物。 石油醚提取物用常压柱层析 (硅胶 H,
160~ 250目 ) ,石油醚 -醋酸乙酯梯度洗脱 ,得 5个
部分 ,再分别经加压柱层析及重结晶 ,得化合物Ⅰ ,
Ⅱ ,Ⅴ ,Ⅵ ,Ⅶ ,Ⅷ ,Ⅸ ,醋酸乙酯提取物经反复柱层析
及重结晶得化合物Ⅲ ,Ⅳ。
3 鉴定
化合物Ⅰ : 白色晶体 , mp 65℃~ 66℃ ,元素分
析 (% ): C, 82. 77; H, 13. 43 (计算值: C, 82. 96; H,
13. 47)。 IR( KBr ) cm- 1: 1 693, 2 750 ( H-C= O ) ,
1 637 ( C= C)。 EI-M S( m /z): 447( M - 1) , 433( M-
15 ) , 419( M - 29) , 109, 99, 95, 85, 71, 57 (基峰 )。
1
HNM Rδ: ( CDCl3 ): 9. 33( 1H, s, H-C= O) , 6. 41
( 1H, t , J= 7. 2 Hz, H-3) , 2. 32( 2H, q, J= 7. 6 Hz,
H-1’ ) , 2. 19( 2H, t, J= 7. 2 Hz, H-4) , 1. 45( 2H, m ,
H-5) , 1. 22 [br, ( CH2 ) n ] , 0. 85( 3H, t , J= 6. 8 Hz,
CH3 )。13 C-NMRδ ( CDCl3 ): 195. 3 ( d, H-C= O ) ,
155. 3( d, C-3) , 143. 8( s, C-2) , 31. 9( t , C-4) , 29. 7
~ 22. 7 ( t , n× CH2 ) , 14. 1( q, CH3 )。
化合物Ⅱ : 白色颗粒 (石油醚 ) , IR 1 734信号
及 13 CNMR 173. 3( s) , 172. 8( s)处信号说明该化合
物为双酯类。碳谱 68. 8为一叔碳 , 62. 1为一仲碳 ,
提示含有如下片段: -CHOO C-及-CH2OO C-, 14. 1
( q)为 -CH3 ,其余的碳信号都在 22~ 35范围内 ,且
都为 CH2 ,示含有长链脂肪酰基。 1 HNMRδ:
( CDCl3 ): 0. 86 ( 6 H, dt , J= 6. 8 Hz)为两个末端
CH3 , 1. 23( 52 H, br)示为 2× ( CH2 ) 13 , 1. 57与 1. 58
( 7 H, br )为 3位 CH3及两个酯羰基 β位的 CH2 ,
2. 29( 4H, t , J= 7. 6 Hz) ,为羰基旁 2个 CH2 , 4. 12( 1
H, dd, J1= 11. 6 Hz; J2= 6 Hz) , 4. 27( 1H, dd, J1=
11. 6 Hz; J2= 4. 4 Hz) ,为 1位 CH2 , 5. 52( 1H, m )为
2位 CH。 EI-M S m /z: 580( M+ ) ;低质量区出现一系
列相差 14( CH2 )的群峰 ,符合长链酯的裂解规律。同
时 311, 268等峰的存在在可说明为双十七酸酯。 综
上可确定化合物Ⅱ为 1, 2-丙二醇双十七酸酯。
化合物 Ⅲ : 白色固体 , mp 134℃~ 136℃ ,
Liebermann-Burcha rd反应呈阳性。 IR谱 3 432处
有羟基峰。 EI-M S显示分子离子峰 M+ ( m /z) 416。
其质谱和 1HNMR与 5α-豆甾烷醇文献值完全一
致 [4, 5 ]。故确定为 5α-豆甾烷醇。
化合物Ⅳ: 无色针晶 , mp 162℃~ 164℃ ,
Liebermann-Burcha rd反应呈阳性 ,与 α-菠甾醇标
准品在硅胶 T LC上的 Rf值在两个溶剂系统中一
致 ,且混合熔点不下降。 IR、 EI-M S、 1HNM R、13 C-
NM R与文献值 [6, 7 ]完全一致。 因此确定为 α-菠甾
醇。
化合物Ⅴ : 白色颗粒 , mp 168℃~ 170℃ ,
Liebermann-Burcha rd反应呈阳性 ,与 α-菠甾酮标
准品在硅胶 T LC上的 Rf值于多种溶剂系统中一
致 ,且混合熔点不下降。 IR、 EI-M S与文献值 [6 ]一
致。 1HNM Rδ( CDCl3 ): 5. 17( 1 H, br, H-7) , 5. 12( 1
H, dd, J1= 15. 2 Hz, J2= 6. 4 Hz, H-22) , 5. 01( 1H,
dd, J1= 15. 2 Hz, J2= 8 Hz, H-23) , 2. 2~ 2. 5( 4H,
m, CH2 -2, CH2-4)。故可确定为α-菠甾酮。
化合物Ⅵ :白色针晶 (丙酮 ) , mp 49℃~ 50℃ ,
IR( KBr ) cm
- 1: 2 918, 2 818, 1 464, 1 377, 724提示
为一饱和长链烷烃。 EI-M S给出分子离子峰 352
( M
+
) ;低质量区有一系列 m /z递减 14( CH2 )的群
峰 ,符合饱和长链烷烃的裂解规律。1 HHNMRδ
( CDCl3 ): 0. 87( 2× CH3 ) , t , J= 6. 8 Hz) , 1. 24( br )
为 23× CH2 ,综上可确定该化合物为二十五烷。
化合物Ⅶ : 白色针晶 (石油醚 ) , mp 260℃~ 262
℃ ,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紫红色。与木栓酮标
准品在 TLC上的 Rf值一致 ,且混合熔点不下降。
IR、 EI-M S、 1 HNMR与木栓酮的文献值 [4, 6, 8 ]完全一
致。 因此确定为木栓酮。
·85·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2期
化合物Ⅷ :无色针晶 (石油醚 ) , mp 234℃~ 235
℃ , Liebermann-Burcha rd反应紫红色。1HNMRδ:
( CDCl3 ): 0. 80( 3H, s, CH3 ) , 0. 84( 6H, s, 2× CH3 ) ,
0. 85( 9H, s, 3× CH3 ) , 0. 94( 3H, s, CH3 ) , 1. 10( 3H,
s, CH3 )为 8个甲基。13 CNMR中有 32个碳峰 , 30~
42范围内有 6个季碳 ,提示该化合物为齐墩果烷五
环三萜化合物。 IR提示含有酯羰基 ( 1 738)。1H-
NMR 2. 03处有一酰甲基 ,碳谱中 171( s) , 21. 3( q)
峰的存在 ,说明化合物中含有 CH3 COO-基团 , IR谱
1 656 cm
- 1信号示有一双键 , 1 HNM R 5. 16( 1H, t )
示为环内双键 (因 δ> 5)。13 CNM R 145( s) , 121( d)
信号的存在 ,提示该化合物为△12 -齐墩果烯类衍生
物。根据以上分析为 β -香树脂醇乙酸酯。且 EI-M S
与文献值 [4 ]完全一致 ,故可确定为 β -香树脂醇乙酸
酯。
化合物Ⅸ : 白色针羽晶 , mp 210℃~ 211℃ ,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紫红色。 IR( KBr ) cm- 1:
1 735( -COOR) , 1 240, 1 638( C= C)。EI-M S( m /z):
468 ( M+ ) , 453 ( M - CH3 ) , 249, 218, 203,
189。1 HNMRδ: ( CDCl3 ): 4. 66( 1H, br, H-30) , 4. 54
( 1H, br, H-30) , 4. 45 ( 1H, m, H-3) , 2. 03 ( 3H, s,
Ac) , 1. 66( 3H, s, CH3-29) , 1. 00( 3H, s, CH3 ) , 0. 91
( 3H, s, CH3 ) , 0. 83( 3H, s, CH3 ) , 0. 82( 3H, s, CH3 ) ,
0. 81( 3H, s, CH3 ) , 0. 76( 3H, s, CH3 )。13 CNMR与羽
扇豆醇乙酯的文献值 [ 9]完全一致 ,故可确定为羽扇
豆醇乙酯。
致谢:元素分析由中科院成都分院有机所代测 ,
其它光谱数据由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中心测试室代
测。
参 考 文 献
1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所编著 .藏药志 .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
1991: 99
2 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 ,等主编 . 中国藏药 . Vol. 3,上海: 科学技
术出版社 , 1997: 103
3 于德泉 ,等 .分析化学手册 V.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 , 1989: 48, 823
4 丛浦珠 . 质谱学在天然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1: 754, 689, 692
5  Rubins teinⅠ , et al . Phytoch emis t ry, 1976, 15: 195
6 王建忠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1996, 8(2) : 8
7 陈业高 ,等 .中国中药杂志 , 1995, 20( 10): 610
8  Bud zikiew ice H, et al . J Am Chem Soc, 1963; 85, 3697
9  Sh olichin M , et al . Chem Ph arm Bul l, 1980, 28(3) : 1006
( 1999-02-03收稿 )
Minor Phenolic Constituents of Chinaberry-tree (Melia azedarach)
Depar tment of Ph yto chemistry , China Pha rmaceutical Unive rsity ( Nanjing 210009)  Li Shish eng , Deng Jing zhen and
Zhao Shouxun
Abstract   Five mino r ferulic acid esters (Ⅰ ~ Ⅴ ) w ere identified in a pet ro l ex t ract of Melia
azedarach stem bark, one (Ⅰ ) of w hich w as isolated w ith no impuri ty fo r th e fi rst time. By chemical and
spect ral methods, thei r st ructures w ere elucidated as hexacosy lferulate (Ⅰ ) ; tet racosylferulate (Ⅱ ) ;
pentaco sylferula te (Ⅲ ) ; heptacosylferula te (Ⅳ ) a nd octacosylferulate (Ⅴ ) , respectively.
Key words   Melia azedarach L.   hexaco syl ferulate  tet racosylferulate  pentaco sy lferulate 
heptaco syl ferulate  octaco sylferula te
摘 要 从苦楝茎皮中提取分离并鉴定了 5个微量酚性化合物。 它们的结构分别为阿魏酸二十六醇酯 (Ⅰ )、
阿魏酸二十四醇酯 (Ⅱ )、阿魏酸二十五醇酯 (Ⅲ )、阿魏酸二十七醇酯 (Ⅳ )、阿魏酸二十八醇酯 (Ⅴ )。均为从苦
楝中首次分离得到。
关键词 苦楝 阿魏酸二十六醇酯 (Ⅰ ) 阿魏酸二十四醇酯 (Ⅱ ) 阿魏酸二十五醇酯 (Ⅲ ) 阿魏酸二十七
醇酯 (Ⅳ ) 阿魏酸二十八醇酯 (Ⅴ )
Introduction
Melia azedarach L ( Meliaceas ) i s widely
dist ributed in Asia, Africa and o ther t ropical
regions o f the w o rld. Di fferent pa rts of the tree
have long been used as a t radi tional fo lk medicine
fo r the t reatment of a va riety of human ai lments
·86· 中草药  Ch inese Tradi 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0年第 31卷第 2期
李石生 ,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 (南京 21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