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9(6):850— 852 2009年 11月
八角茴香春果和秋果以及不同
部位的莽草酸含量分析
袁经权1 ,许旭东3,许 娜3,胡晓茹3,王 硕 ,周小雷1,缪剑华
(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南宁 530023;2.暨南大学 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广州 510632;
3.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4)
摘 要 :采用 HPLC法对不同季节和不同部位的八角茴香药材主成分莽草酸的含量进行分析 ,发现枝条、叶
片、春果、秋果的莽草酸含量依次为2.64 、4.94 、8.63 、12.16 ;色谱条件:Venusil HIuC(5 m,4.6 mmX
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一0.5 三氟乙酸(9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rn。莽草酸进样量
在0.001~6 fi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莽草酸的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O.9984,平均回收率为98.4 ,相对标准
偏差(RSD)为 1.26 。该研究为制定八角茴香药材质量检测标准提供 了简便 、快速、准确的方法。
关键词:八角茴香 ;春果;秋果 ;枝叶;莽草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 :Q94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9)06—0850—03
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from spring
and autumn fruits as well as different
parts of Illicium rerum
YUAN Jing-Quan 一,XU Xu-Dong3,XU Na0,HU Xiao-Ru0,
Ⅵ NG Shuo1,ZHOU Xiao—Lei1,MIAO Jian-Hua1
(1.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Nanning 530023,China;2.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Natural Products,Jina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2,China;3.Institu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Beijing 100094,China)
Abstract:The content of shikimic acid from different seasons and parts of IlliciumOglU?Yt were analyzed by HPL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hikimic acid in leaves,branches,autumn fruits and spring fruits of I.veruTil were
2.64 ,4.94 ,8.63 ,12.16 ,successively.The chromatography conditions were as folows:Venusil HILIC col—
umn(4.6 mm×250 mm,5 m)with acetonitrile-0.5 trifluoroacetic acid(95:5,volume ratio)as mobile phase.The
flow rate was 1.0 mL ·min-1,and the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10 nm.The calibration curve of shikimic acid
for this method was y一 33122X+ 15O.17,r一0.9984 in the line range of 0.001—6 Pg.The method was simple,ac—
curate and could be used as a standard for the I.verum medicine material quality detected.
Key words:Illicium veT~m ;spring fruits;autumn fruits;leaves and branches;shikimic acid;HPLC
八角又称八角茴香,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Ili—
cium verum)干燥成熟果实,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
广东等地。八角茴香为我国药典收载品种,其味辛、
性温,有温5H散寒、理气止痛功效,用于寒疝腹痛、肾
虚腰痛等症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委员会,2005)。
八角化学成分比较丰富,赵利琴等(2007)总结报道
收稿日期:2009—06—03 修 回日期:2009—09—22
基金项 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西部开发”重大项目(2005BA901A∞)[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Technologies R& D Program of China
(2005BA901A09)
作者简介:袁经权(1967一),男 ,广西玉林市人,博士研究生,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及新药研究,(E—mail)yjqgx@163.corn。
通讯作者(Author for∞rrespondence,E—mail:mjhl 962@rip.163.com)
6期 袁经权等 :八角茴香春果和秋果以及不同部位的莽草酸含量分析 851
其富含单萜 、倍半萜 、二萜和三萜。而含量最大并且
最具八角特色成分有两种 ,一是反式茴香醚,八角产
业提炼精油一般达 1O 左右 ,其 中反式茴香醚为主
要成分 ,李寿芬等(2000)报道反式茴香 醚占精油 比
例高达 93.5 ;二是莽草酸,王晓强等(2001)、黄雪
梅等(2008)报道 莽 草 酸 含 量 占八 角 果 实 8%~
1O ,为 自然界中莽草酸含量较高植 物。八角每年
开花结果两次 ,第一次开花在 3~4月 ,8~9月果实
成熟,果实棕红色,个大 ,称为“大红”,俗称“正造”,
即秋果 ,质量好 ,产量高 ;秋果收获后 当月又第二次
开花,至第二年 3~4月果实成熟 ,俗称“角花”,即春
果 ,果实瘦弱 、品质差 ,产量低。2005年瑞士 Roche
公布其莽草酸原料来 自中国八角茴香的春果 ,但是
春果农业产量太低,难 以供应全球莽草酸市场需求 ,
尤其是区域性或全球性流感爆发时期达非的原料需
要。所以亟待评价八角茴香不同季节和不同部位的
莽草酸含量 ,满足莽草酸产业有针对性地利用八角
资源,但迄今未发现八角茴香各个部位以及春果和
秋果的莽草酸含量分析的报道。为此我们不但尝试
建立新的莽草酸含量分析方法 ,而且分别测定枝条 、
叶片、春果和秋果的莽草酸含量 ,基本摸清八角茴香
中各部位和各季节果实的莽草酸含量 ,为有针对性
地开发八角中的莽草酸提供了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LUMTECH二元高压液相色谱仪 ,四通道 自外
多波长检测器;化学工作站 EastChrom。H66025
型超声清洗仪(无锡市超声电子设备厂)。甲醇为色
谱纯(Fisher公司);乙腈为色谱纯(Fisher公司);三
氟乙酸为色谱纯 (Fisher公司)。对照品 :莽草酸对
照品($5375)购 自美 国 SIGMA公 司,熔点 185℃,
纯度 99 ;枝条、叶片和秋果 2006年 lO月采集 ,春
果 2007年 5月采集 ,产地均是广西上林县 白圩镇,
样品由广西药用植物研究所资源保护中心余丽莹副
研究员鉴定为木兰科植物八角(Illicium verum)的
果实和枝叶。
2 方法与结果
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莽草酸对照品真空干燥 48 h,精密称取 1.2
mg,用 甲醇超声溶解,并定容于 2 mL量瓶 中,制成
0.6 mg·mL 对照品溶液 。
2.2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干燥 的八角春果 、秋果、枝条、叶
片粉末(k2 60目筛)约 0.5 g,精密加入 50 mL甲醇
加热回流 2 h,过滤,滤渣再按上述方法提取 2次,滤
液定容于 200 mL容量瓶 ,取 5 mL上清液,以 0.45
m微孔滤膜滤过 ,滤液作为样品供试液。
2.3液相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实验
色谱柱为 Agela公 司 Venusil HILIC(4.6 mm
×250 mm,5 m);流动相 :乙腈一0.5 Vo三氟 乙酸
(95:5);流速:I.o mL·min~;测定波长为 210 nm。
柱温 :室温。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进样 lO
L,莽草酸的保留时间约为 8.3 rain(图 1)。
一 . 八
V
4 6 8 1 0 1 2
t/mi n
广 一
2 4 6 8 1 0 1 2
图 l 对照品(A)和广西上林县八角
茴香秋果样品(B)的 HPLC色谱图
Fig.1 HPLC chromatograms of the reference
substance(A)and the fruits of Illicium vet“Ⅲ
from Shanglin County。Guangxi(B)
2.4标准 曲线的制备
精密量取莽草酸标准品(0.6 mg·mL- ),分别
稀释为 0.4,0.2,0.1,0.08,0.06,0.04,0.02,0.01,
0.005,0.O01,0.0005,0.0001 mg·mL- ,甲醇为空
白对照,分别吸取 10 L进样测定。以对照品浓度
为横坐标 ,对照 品峰 面积 为纵坐标,结果经 回归分
析 ,莽草酸在 0.001~6 g内有 良好的线性关系 ,回
归方程为 y一33122X十l50.17,r一0.9984。
2.5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莽草酸对照品溶液 1O L,重复进样6
次,测得色谱峰峰面积平均值 为 30880,RSD 为
852 广 西 植 物 29卷
1.03 ,符合分析要求。
2.6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广西上林县产八角茴香秋果粉末约
0.1 g,在其中精密加入莽草酸对照品约 5 mg,以下
按样品供试液制备及样品测定,其平均回收率为
98.4 ,RSD为 1.26 9/6,符合分析要求。
2.7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品种样品(广西上林县产八角茴香秋果)
粉末 ,按样品测定法重复测定 5次,测得莽草酸含量
平均值为 12.16 ,RSD为 1.32 ,符合要求。
2.8样品的测定
按上述样品液制备方法制备各样品供试液,精
密吸取样品供试液 l0 L,莽草酸对照品溶液 1o
L,分别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测定色谱峰峰面积 ,
计算含量,结果见表 l。
表 1 八角各部位、春果和秋果的莽草酸含量
分析结果 (产地:广西上林县)
Table 1 Determination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parts,
spring and autumn fruits of J.vsrum
墨集时间Time 2o06—1o 2。o7一o5Y ear—Month) ⋯
部位 Part 枝条 叶片 秋果 春果
含量 Content( ) 2.64 4.94 12.16 8.63
3 讨论
(1)八角茴香药材在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并没
有莽草酸含量测定项,本文提出了以莽草酸作为有
效成分定量分析八角茴香质量的方法 ,方法快速、简
便 ,准确性和重复性 良好 ,可作为有效分析方法测定
八角茴香甚至其他富含莽草酸的药材质量分析。
(2)开展了八角不同部位的莽草酸含量分析,从上林
县的八角不同部位结果分析初步看出,八角各部位
中,莽草酸含量最高的是果实,其次为叶片,枝条含
量最低。可见,八角果实是最佳的莽草酸提取原料,
生产企业应把八角果实作为主要的莽草酸生产原
料 ,枝叶则可作为八角果实缺乏时的原料补充 。(3)
开展了八角不同季节果实的莽草酸含量分析,从上
林县的八角春果和秋果的结果分析初步看出,秋果
不仅是提取精油的主要原料 ,还是提取莽草酸的最
主要原料。(4)王晓强等(2001)采用 NH。键合相硅
胶柱,以乙腈一2 H。PO (95:5)为流动相对八角属
部分植物果实的莽草酸成分进行高效液相分析;高
智席等(2005)、边青泉等(2007)、李伟等(2008)、黄
雪梅等(2008)也先后对不同植物的莽草酸进行了含
量分析;本研究在对八角茴香的莽草酸含量进行分
析过程中,发现应用 NH。键合相硅胶柱分析莽草酸
含量时,莽草酸保留时间较短且峰型拖尾,后用 Ve—
nusil HILIC柱进行分析,莽草酸的峰型拖尾明显减
少,此外,我们还尝试三氟乙酸在莽草酸分析上的应
用,将流动相改用三氟乙酸代替磷酸后,峰型更为对
称。本研究在色谱柱和流动相选用上有所不同,而
且出峰时间相对比较合适 。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2005.中国药典(一部)[M].4
Bian QQ(边清泉),Wang H(汪红 ),Luo Y(罗英 ),et a1.2007.
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in diferent plants by HPLC
(HPLC测定不同植物 中莽 草酸 的含 量)EJ].China J Chin
Mat Med(中国中药杂志),32(14):1 485一】487
Oao ZX(高智 席),Zhou GM(周光 明),Huang C(黄成),et a1.
2005.Rapid determination of rudimental shikimic acid in .TO—
dium distichum by Ion-improved Reversed—Phase HPLC(离子
增强一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落羽杉中莽草酸)[J].
J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Nat Sc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30(6):1 082—1 085
HuangXM(黄 雪梅 ),Qin XL(覃小 玲),Jiang WZ(蒋伟 哲).
2008.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in fructus anisi stelati(八
角茴香中莽草酸的含量测定 )[ I].Chin H c” Ph 一, J(中国
医院药学杂志),28(2):13O~l32
Li SF(李寿芬).Liu SH(刘绍华).2000 岑溪优质八角精油的
化学成分EJ3.Guihaia(广西植物),20(1):69~7(-
Li W(李伟),Cao Y(曹庸 ),Wwi H(魏华),et a1.2008.Re—
versed-Phase lIJ,LC 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in lllicium
werlglyl(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八角茴香果实中的莽草酸)[J].
J Jishou Univ(Nat Sci Hdi)(吉首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9(4):1O4—106
Wang XQ(王晓强),GuoYJ(郭亚踺),Yang CS(杨春澍).2001.
Determination of shikimic acid in fruit of Ilicaceae plants by
HPLC with diode-array detection(高效液相法测定八角属部分
植物果实中莽草酸的含量)EJ2.China J Chin Mater Med(中
国中药杂志),26(7):44 7—449
Zhao LQ(赵利琴),Luo YM(罗玉明).2007. Ihe terpenoids and
their chemotaxonomic significance in Ilicium(八角属萜类成分及
其化学分类意义)EJ].Guihaia(广西植物),27(2):272-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