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in two sequence rotation systems of spring wheat and pease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1月 第 17卷 第 1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Jan. 2009, 17(1): 1−6


* ACIAR项目(LWR2/1999/094)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5B06)资助
** 通讯作者: E-mail: zhangrz@gsau.edu.cn
蔡立群(1976~), 男, 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恢复生态学。E-mail: cailq@gsau.edu.cn
收稿日期: 2007-11-10 接受日期: 2008-03-27
DOI: 10.3724/SP.J.1011.2009.00001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蔡立群 齐 鹏 张仁陟** 李爱宗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兰州 730070)
摘 要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不同保护性耕作试验, 对春小麦、豌豆两种轮作次序下的土壤
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进行了测定, 并计算了各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表明: 经过 5
年的轮作后, 与传统耕作相比, 两种轮作次序下免耕秸秆覆盖和传统耕作结合秸秆还田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
提高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而免耕不覆盖处理除在 0~5 cm 提
高了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外, 其他各层次均降低了土壤有机碳库管理指数。说明仅依靠免耕而不结合秸秆
覆盖或还田对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管理来讲是不可持续的。
关键词 轮作 保护性耕作 土壤有机碳库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碳库管理指数
中图分类号: S153.6; S1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1-0001-06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in
two sequence rotation systems of spring wheat and pease
CAI Li-Qun, QI Peng, ZHANG Ren-Zhi, LI Ai-Zo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A 5-year conservation tillage experiment was conduced in Lijiabu, Dingxi City of Gansu Provinc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crop rotation and tillage on soil total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manage-
ment index.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mulching and conventional tillage, in which straw is plowed into
soil, increase soil organic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soil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under
both rotation sequences. Though zero-tillage increases soil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in 0 ~5 cm soil layer, it decreases index of
the other soil layers. The findings then suggest that zero-tillage without straw mulching or straw plowing into the soil is
non-sustainable for soil organic carbon management.
Key words Crop rotation, Conservation tillage, Soil organic carbon pool, Organic carbon, Active organic carbon,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Received Nov. 10, 2007; accepted March 27, 2008)
土壤有机碳是全球变化及碳循环研究值得关注
的重要问题[1]。同时, 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 土
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在土壤许多物理、化学和生
物学特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性, 也是土壤供
肥、保肥及耕性和缓冲性能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防治
土壤退化、评价土壤质量及健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
义[1−3]。按照土壤有机碳的生物活性和周转速率, 研究
者通常将其分为土壤易变碳库和土壤稳定碳库[4]。研
究表明, 土壤易变碳占总碳的比例较小(其中土壤微
生物量碳所占比例更小), 但它们对土壤碳素的转化
及土壤肥力的变化有重大影响, 而且对耕作方式和
秸秆还田的反应十分敏感[4,5]。黄土高原干旱、半干
旱雨养农业区常年以传统耕作方式对土壤进行翻耕,
作物秸秆大量移出后常导致表土暴露, 土壤结构破
坏, 特别是加速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增加了土壤
侵蚀和养分流失, 使耕地质量日趋下降[6,7]。而国内
外广泛研究的以少、免耕为代表的各种保护性耕作
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措施在提高土壤有机物质输入量, 减少土壤有机质
矿化分解, 增加土壤水分有效性, 防止土壤侵蚀等
方面均具有明显效果[8−11]。
2001 年 8 月, 甘肃农业大学在位于黄土高原西
部的定西市李家堡镇设置了长期定位试验, 研究不
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
的影响, 以筛选出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并加以推
广。本研究测定了连续 5年麦-豆轮作后, 4种耕作措
施对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土壤微生物量碳及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旨在为深入了解半干旱地
区农业活动对土壤碳固定的调控机制, 评价土壤有机
碳库对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响应提供理论依据, 同
时为我国区域碳收支研究提供重要的观测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布设在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实验站。该区属
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丘陵沟壑区, 海拔 2 000 m 左
右, 年均太阳辐射 594.7 kJ·cm−2, 日照时数 2 476.6
h, 年均气温 6.4 ℃, ≥0 ℃积温 2 933.5 ℃, ≥10
℃积温 2 239.1 ℃, 无霜期 140 d。多年平均降水
390.9 mm, 年蒸发量 1 531 mm, 干燥度 2.53, 80%保
证率的降水量为 365 mm, 变异系数为 24.3%, 是典
型的雨养农业区。试验区农田土壤为典型的黄绵土,
土质绵软, 土层深厚, 质地均匀, 储水性能良好。试
验初期 0~200 cm土壤容重平均为 1.17g·cm−3, 凋
萎含水率 7.3%, 饱和含水率 21.9%。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春小麦 (Triticum aestivum)、豌豆
(Pisum sativum)双序列轮作(其中 2002年小麦→2003
年豌豆→2004 年小麦→2005 年豌豆→2006 年小麦
的序列被简称为 W→P→W 序列; 2002 年豌豆→
2003 年小麦→2004 年豌豆→2005 年小麦→2006 年
豌豆的序列被简称为 P→W→P序列), 共设 4个处理
(表 1), 4次重复, 合计 32个小区, 小区面积 4 m×20
m, 随机区组排列。
供试春小麦品种为“定西 35号”, 每年 3月中
旬播种, 播种量 187.5 kg·hm−2, 行距 20 cm, 各处
理均施 N 105 kg·hm−2 (尿素+二铵 ), P2O5 105
kg·hm−2(过磷酸钙+二铵)。豌豆品种为“绿农 1号”,
每年 4 月上旬播种, 播种量 180 kg· hm−2, 行距 24
cm, 各处理均施 N 20 kg·hm−2 (尿素+二铵), P2O5
105 kg·hm−2(过磷酸钙+二铵)。试验所用肥料均由
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免耕播种机在播种时同时施
入。2001 年 8 月试验布置时, 前茬作物为胡麻, 覆盖
处理所用材料为当年产的小麦秸秆 , 翻晒后切成 5
cm左右均匀撒布于小区内, 用量为 6 750 kg·hm−2。

表 1 试验处理描述
Tab. 1 Treatments description
代码
Code
处理 Treatment 操作方法 Description
T 传统耕作 Conventional tillage 作物收获后至冻结前 3耕 2耱, 翻耕深度依次为 20 cm、10 cm和 5 cm
NT 免耕不覆盖 Zero-tillage 全年不耕作, 播种时用免耕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播种和施肥, 收获后用 2, 4-D丁酯除草
TS 传统耕作+秸秆还田 T+ straw returning to soil 耕作同 T, 第一次耕作时将当年收获的所有秸秆脱粒后切成 5 cm左右翻埋入土
NTS 免耕+秸秆覆盖 NT+straw mulching 耕作同 NT, 收获脱粒后将当年所有秸秆切成 5 cm左右, 均匀覆盖于原小区

1.3 土样采集与制备
2006 年 8 月中旬所有作物收获后, 在各小区中
分别采集 0~5 cm、5~10 cm和 10~30 cm的混合
土样, 室内风干后研磨, 过 0.25 mm筛备用。
1.4 指标测定与数据计算
土壤总有机碳采用外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 [12],
活性有机碳采用水合热法 [12,13], 微生物量碳采用氯
仿熏蒸法[12]。碳库指数(CPI)=土壤有机碳含量/参考
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 碳库活度(A)=活性有机碳×
100/稳态碳(其中,稳态碳=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
碳库活度指数 (AI)=碳库活度 /参考土壤碳库活度 ,
碳库管理指数(CPMI)=碳库指数×碳库活度指数×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两种轮作次序下不同土
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影响的测定结果见图 1。由图 1
可知: 在 W→P→W序列下, 0~5 cm土层 NTS、NT
处理间总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 但分别比 T 处理
高 0.68 g·kg−1和 0.56 g·kg−1, 比 TS 处理高 0.39
g·kg−1和 0.27 g·kg−1, 且差异达显著水平, 但 T、
TS处理间总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 5~10 cm土层
NT、NTS、TS处理总有机碳含量相近, 但分别比 T
处理高 0.69 g·kg−1、0.73 g·kg−1、0.36 g·kg−1, 且
均差异显著; 10~30 cm土层 NTS、TS处理与 NT、
第 1期 蔡立群等: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3


T处理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0~30 cm土层土壤
总有机碳含量排序为NTS> NT > TS >T, NTS处理依
次比其他处理高 0. 8 %、2.4%、4.3%。
在 P→W→P 序列下, 0~5 cm 土层 NTS 和 TS
处理总有机碳含量均在 11.16 g·kg−1左右且差异不
显著, NT 与 T 处理总有机碳含量均在 9.30 g·kg−1
左右, 差异也不显著, 但 NTS和 TS处理与 NT和 T
处理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极显著; 5~10 cm土层各处
理间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 其中 TS处理与 NTS、
T、NT处理差异极显著, NTS、TS处理总有机碳含
量分别比 T处理高 0.97 g·kg−1、1.58 g·kg−1; 10~
30 cm土层 TS处理与 NTS、NT、T处理总有机碳含
量差异显著, 且与 NT 处理的总有机碳含量差异极
显著, NTS、NT、T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总之, 0~
30 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排序为 TS>NTS> T > NT,
TS处理依次比其他处理高 4.8%、14.2%、19.3%。

图 1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两种轮作次序下不同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in two sequence rotation systems with spring wheat (W) and
pease (P) at different soil depth
同一轮作次序内相同图例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 LSD0.01和 LSD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Different capital and small letters in same phase stand
for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LSD0.01 and LSD0.05 respectively.. The same below.

2.2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
农业生产措施引起土壤碳库的最初变化主要是易
分解、矿化的那部分碳, 即活性有机碳部分[14]。因此,
土壤活性有机碳常常作为土壤潜在生产力以及由土壤
管理措施引起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早期指标[15]。
从图 2可知: 在 W→P→W序列下, 0~5 cm土
层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排列顺序为 NTS>NT>TS>T,
且 NTS、TS、T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5~10 cm土层
TS处理活性有机碳含量最高, 其次是 NTS、T、NT
处理, 其中 NTS、TS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 T处理
高 0.16 g·kg−1和 0.25 g·kg−1, 比 NT 处理高 0.39
g·kg−1和 0.30 g·kg−1, NTS、TS处理与 NT处理差
异极显著; 10~30 cm土层活性有机碳含量的排列顺
序为 NTS> TS > T > NT, 各处理间差异显著, 其中
NTS和TS处理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T处理高 0.36
g·kg−1和 0.14 g·kg−1, 且 NTS、NT、TS处理间差
异极显著。
P→W→P序列中, 0~5 cm土层 NTS、NT和 TS
处理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 T 处理高 0.35
g· kg−1、0.72 g·kg−1和 0.69 g·kg−1, 且差异极显著;
5~10 cm土层 NTS和 TS处理活性有机碳含量分别比
T处理高 0.29 g·kg−1和 0.63 g·kg−1, 比 NT处理高
0.43 g·kg−1、0.77 g·kg−1, TS处理与 T、NT处理差
异极显著, NT与 T处理差异不显著; 10~30 cm土层
NTS 和 TS 处理活性有机碳含量相近, 且分别比 T 处
理高 0.26 g·kg−1和 0.27 g·kg−1, 比 NT处理高 0.34
g·kg−1和 0.35 g·kg−1,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2.3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
由图 3可知: 在 W→P→W序列下, 0~5 cm土
层土壤微生物量碳由高到低依次为 NTS>TS>NT>T,
NTS、TS 和 NT 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比 T
处理高 185.21 mg·kg−1、110.78 mg·kg−1和 73.42
mg·kg−1, 且差异均极显著; 5~10 cm土层各处理土
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排列顺序是 NTS>NT>TS>T,
其中 NTS和 NT处理的微生物量碳含量极显著地高
于 T处理; 10~30 cm 土层 TS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
含量最高 , 达 177.05 mg·kg−1, 其次为 NTS 和
NT 处理, T 处理最低, 仅为 100.11 mg·kg−1, 且
T 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极显著低于 TS 和 NTS
处理。
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图 2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两种轮作次序下不同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in two sequence rotation systems with spring wheat
(W) and pease (P) at different soil depth


图 3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两种轮作次序下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in two sequence rotation systems with spring
wheat and pease at different depth
P→W→P 轮作序列, 0~5 cm 土层各处理土壤
微生物量碳含量的排列顺序为 NTS>NT>TS>T, 其
中 NTS、NT和 TS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极
显著高于 T 处理, 差异分别达 258.17 mg·kg−1、
91.91 mg·kg−1和 67.14 mg·kg−1; 5~10 cm 土层
NTS、NT 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极显著地高
于 T处理; 10~30 cm 土层 NTS处理微生物量碳含量
最高, 达 166.34 mg·kg−1, 其次为 TS 处理, 再次是
NT处理, T处理最低, 仅为 121.97 mg·kg−1, 且 T处
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极显著低于 NTS和 TS处理。
2.4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是反映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灵
敏而有效的指标[5], 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分析, 可
为增加土壤活性碳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提供量化依据。
根据碳库管理指数研究的要求, 需设定参考农
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做为碳库指数测算的标准。为更
清楚地反映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本研
究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传统耕作模式(T 处理)
为参考耕作模式 , 对不同轮作次序下其他耕作方
式、不同层次的碳库活度(A)、碳库活度指数(CPI)、
碳库指数(AI)、碳库管理指数(CPMI)进行了计算, 结
果见表 2。
由表 2可知: W→P→W轮作序列下, 0~5 cm土
层 A、CPI、AI和 CPMI均呈 NTS>NT>TS>T趋势, 与
第 1期 蔡立群等: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麦-豆轮作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5


表 2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两种轮作次序下不同层次土壤碳库指数的影响
Tab. 2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easures on carbon pool indexes in two sequence rotation systems with spring wheat and
pease of different soil depth
轮作序列
Rotation
sequence
层次
Depth
(cm)
处理
Treatment
碳库活度(A)
Carbon pool
activity
碳库活度指数 (AI)
Carbon pool
active index
碳库指数(CPI)
Carbon pool index
碳库管理指数 (CPMI)
Carbon pool
management index
T 31.97 1.00 1.00 100.00
NTS 43.80 1.37 1.06 145.63
NT 39.26 1.23 1.05 129.20
0~5
TS 36.29 1.14 1.03 116.57
T 31.06 1.00 1.00 100.00
NTS 35.24 1.13 0.97 110.09
NT 29.71 0.96 0.97 93.11
5~10
TS 33.68 1.08 1.04 112.33
T 26.76 1.00 1.00 100.00
NTS 35.30 1.32 0.95 124.78
NT 25.54 0.95 0.97 92.25
W→P→W
10~30
TS 29.00 1.08 1.00 108.56
T 29.58 1.00 1.00 100.00
NTS 29.13 0.98 1.17 115.27
NT 48.55 1.64 0.95 155.66
0~5
TS 34.73 1.17 1.16 136.50
T 27.64 1.00 1.00 100.00
NTS 30.42 1.13 1.03 116.55
NT 27.08 0.99 0.97 96.80
5~10
TS 33.61 1.01 1.13 113.72
T 27.70 1.00 1.00 100.00
NTS 31.34 1.10 1.06 116.97
NT 27.52 0.98 0.95 92.84
P→W→P
10~30
TS 27.79 1.22 1.13 137.12

对照 T处理相比, NTS、NT、TS处理的 CPMI分别
提高 45.63%、29.20%和 16.57%。5~10 cm土层各
处理 A 的顺序是 NTS>TS>NT>T, CPI 为 TS>T>
NTS>NT, AI是 NTS>TS>T>NT, CPMI是 TS>NTS>
T>NT; TS、NTS处理的 CPMI分别比 T提高 12.33%
和 10.09%, 而 NT处理比 T降低 6.99%。10~30 cm
土壤各处理 A 的顺序是 NTS>TS>NT>T, CPI 为
TS=T>NT>NTS, AI 是 NTS>TS>T>NT, CPMI 是
TS>NTS>T>NT; 与对照 T处理相比, NTS、TS处理
的 CPMI 分别提高 24.78%和 8.56%, 但 NT 降低
7.75%。
P→W→P轮作序列下, 0~5 cm土层各处理 A的
顺序是 NT>TS>T> NTS, CPI为 NTS>TS>T>NT, AI
是 NT>TS>T>NTS, CPMI是 NT >TS>NTS>T; 与对
照 T 相比, NTS、NT、TS 处理的 CPMI 分别提高
15.27%、55.66%和 36.50%。5~10 cm土层各处理 A
顺序是 TS>NTS>T>NT, CPI 为 TS>NTS>NT>T, AI
是 NTS>TS>T>NT, CPMI 是 NTS>TS>T>NT; 与对
照 T相比, NTS、TS处理的 CPMI分别提高 16.55%
和 13.72%, 但 NT降低 3.20%。10~30 cm土层各处
理 A 的顺序是 NTS>TS>T>NT, CPI 为 TS>NTS>
T>NT, AI是 TS>NTS>T>NT, CPMI是 TS>NTS>T>
NT; 与对照 T相比, NTS、TS处理的 CPMI分别提
高 16.97%和 37.12%, 但 NT降低 7.16%。
3 结论与讨论
0~30 cm土层中, 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总有
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在 W→P→W 轮作序列
中大于其他处理, 而秸秆还田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
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在 P→W→P次序中大于其他处
理; 两种轮作次序下, 传统耕作处理土壤活性有机
碳含量均是最小。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因素主要有
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 传统耕作导致土壤团聚体破
碎, 使潜在生物有效碳库裸露, 活泼的有机碳不断
被矿化而损失, 同时又没有大量新的外源有机物补
充, 从而使矿化过程中新产生的易变土壤碳不能及
时地成为有机-无机复合中心而形成新的各级团聚
体稳定下来; 另一方面, 测试年份 P→W→P 序列种
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植的作物是豌豆, 其前茬作物——春小麦的秸秆产
量较 W→P→W 序列的前茬作物——豌豆的秸秆产
量高[16], 秸秆还田后导致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
含量呈现此趋势, 这与张付申的研究结果相同[17]。
两种轮作次序下, 免耕秸秆覆盖、免耕不覆盖和
秸秆还田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传统耕作处
理, 这种趋势在表层尤为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免耕处
理不扰动土层, 作物残体和根系主要集中积累分布在
0~5 cm土层, 覆盖处理由于进行秸秆还田, 向土壤微
生物提供了足够的碳源和能源, 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
繁衍, 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 提高了微生物的活
性[18−21], 从而将秸秆中的碳同化为微生物量碳。但是
传统耕作使有机物质均匀地分布于整个 0~20 cm 耕
层中, 同时投入的外源有机物较少, 再加上翻耕引起
土壤有机物的矿化, 使提供给微生物进行繁殖的碳源
和能源较少, 因此, 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含量较少。
各土层中, 有秸秆参与的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
指数均高于传统耕作处理, 表明对土壤进行秸秆覆
盖或还田有利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高; 免耕不
覆盖处理能提高 0~5 cm 土层碳库管理指数, 但 5
cm以下各层却均有降低碳库管理指数的效应, 说明
仅依靠免耕而不结合秸秆覆盖或还田对土壤有机碳
库的管理来讲是不可持续的 , 这与沈宏、李琳、
Stockfisch等的研究结果一致[3,13,22]。
土壤有机碳对全球碳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被认
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23]。West等
的研究认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有机质输入和耕
作程度呈线性相关[24]。本研究对不同耕作措施对麦-
豆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库影响的研究结果仅表明,
0~30 cm各土层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
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表
现均与保护性耕作措施中是否有秸秆覆盖及还田有
很大的联系, 但其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许信旺 , 潘根新 . 安徽水稻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与
碳库估算[J]. 池州师专学报, 2005, 19(5): 1−5
[2] 李小刚. 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J]. 土壤学报,
2000, 37(2): 262−270
[3] 沈宏 , 曹志洪 , 胡正义 .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
效应[J]. 生态学杂志, 1999, 18(3): 32−38
[4] 邵月红 , 潘剑君 , 孙波 . 不同森林植被下土壤有机碳的分
解特征及碳库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3): 24−28
[5] Dalal R. C., Mayer R. J. Long-term trends in fertility of soils
under continuous cultivation and cereal cropping in Southern
Queens-land: Loss of organic carbon from different density
fractions[J]. Aust. J. Soil Res.,1986, 24: 301−309
[6] 张海林, 高旺盛, 陈阜, 等.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
势及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10(1): 16−20
[7] 孙波 , 赵其国 , 张桃林, 等. 土壤质量与持续环境. Ⅲ. 土
壤质量评价的生物学指标[J]. 土壤, 1997, 29(5): 225−234
[8] 王长生, 王遵义, 苏成贵, 等.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现状
[J]. 农业机械学报,2004, 35(1): 167−169
[9] 吴崇友 , 金诚谦 , 魏佩敏 , 等 . 保护性耕作的本质和发展
[J]. 中国农机化, 2003 (6): 8−11
[10] 章秀福, 王丹英, 符冠富, 等. 南方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研究
进展与研究对策[J]. 土壤通报, 2006, 37(2): 346−351
[11] 王燕, 王小彬, 刘爽, 等. 保护性耕作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
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3): 766−771
[12]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30−34
[13] 李琳, 李素娟.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20(3): 106−109
[14] 姜培坤. 不同林分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库研究[J]. 林业科学,
2005, 41(1): 11−13
[15] Lai R., Follett R. F., Kimble J.M., et al. Managing U. S.
cropland to sequester carbon in soil[J].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99, 54(1): 374−381
[16] 孙利军 , 张仁陟 , 蔡立群 .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
经济适应性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24(5): 18−19
[17] 张付申. 长期施肥条件下娄土和黄绵土有机质氧化稳定的
研究[J]. 土壤肥料, 1996 (6): 32−34
[18] 彭佩钦, 张文菊. 洞庭湖典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
氮及其垂直分布[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19 (1): 49−53
[19] 张超兰 , 徐建民 . 添加莠去津的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对外
源有机无机物质的响应[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18 (4):
57−60
[20] 王继红, 刘景双, 于君宝, 等. 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
系统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4,
18(1): 35−38
[21] 张洁 , 姚宇卿 , 吕军杰 , 等 .半湿润偏旱区坡耕地保护性耕
作土壤碳素转化及增产机理[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16(2): 297−301
[22] Stockfisch N., Forstreuter T., Ehlers W. Ploughing effects on soil
organic matter after twenty years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Lower
Saxony, Germany[J]. Soil Till. Res.,1999, 52(1/2): 91−101
[23] 刘巽浩, 高旺盛, 朱文珊. 秆秸还田的机理与技术模式[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24] West T. O., Marland G. 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mission, and net carbon flux from agriculture: com-
paring tillage pract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 2002, 91: 217−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