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禾本科内生真菌研究15:禾本科内生真菌Epichloё yangzii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全 文 :吴正钢,汪 捷,谢薇薇,等. 禾本科内生真菌研究 15:禾本科内生真菌 Epichlo yangzii 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J]. 江苏农业科学,2011,40
(2) :17 - 20.
禾本科内生真菌研究 15:
禾本科内生真菌 Epichlo yangzii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吴正钢,汪 捷,谢薇薇,陈永敢,王志伟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系,江苏南京 210095)
摘要:为高效获得内生真菌 Epichlo yangzii Rnj5706 菌株的原生质体,分别检测酶系组合、稳渗剂、pH值、酶解温
度等因子对 E. yangzii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 E. yangzii原生质体的优化条件为液体培养 48 h的鲜菌
丝在 pH值 6. 8 含 0. 7 mol /L NaCl的酶解液(1. 5%崩溃酶、1. 0%蜗牛酶、1. 0%纤维素酶、2. 0%溶菌酶)中 32 ℃酶解
4 h,这时的原生质体得率为 39. 2 × 105 个 /mL酶解液。并比较不同保存时间下的原生质体的再生比率,表明随保存时
间延长,再生比率急剧下降。本研究关于 E. yangzii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方法,为内生真菌遗传操作等后续研究提
供了基础。
关键词:Epichlo yangzii;原生质体;制备;酶系组合;再生
中图分类号:Q813. 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2)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02 - 0017 - 04
(上接第 16 页)
[9]Banerjee U,Renfranz P J,Pollock J A,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
tion and expression of sevenless,a gene involved in neuronal pattern
formation in the Drosophila eye[J]. Cell,1987,49(2) :281 - 291.
[10]Hafen E,Basler K,Edstroem J E,et al. Sevenless,a cell specific ho-
meotic gene of Drosophila,encodes a putative transmembrane recep-
tor with a tyrosine kinase domain[J]. Science,1987,236(4797) :
55 - 63.
[11]Tomlinson A,Ready D F. Sevenless:a cell - specific homeotic muta-
tion of the Drosophila eye[J]. Science,1986,231(4736) :400
- 402.
[12]Almudi I,Corominas M,Serras F l. Competition between SOCS36E
and Drk modulates sevenless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activity[J]. J
Cell Sci,2010,123(22) :3857 - 3862.
[13]Olivier J P,Raabe T,Henkemeyer M,et al. A Drosophila SH2 - SH3
adaptor protein implicated in coupling the sevenless tyrosine kinase
to an activator of Ras 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Sos[J]. Cell,
1993,73(1) :179 - 191.
收稿日期:2011 - 03 - 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670008) ;教育部国家大学生
创新性试验计划(编号:GJ0816)。
作者简介:吴正钢(1987—) ,男,江苏南京人。E - mail:wuzheng-
gang2010@ gmail. com。
通信作者:王志伟,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资源研究。Tel: (025)
84395531;E - mail:zwwang@ njau. edu. cn。
致谢:南京农业大学纪燕玲老师和彭飞同学参与了部分工作,特
此感谢!
植物内生真菌(fungal endophytes)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
的部分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内部,但其
宿主植物不表现出外在病害症状的真菌。现已在 80 多个属
的几百种禾本科植物中发现有 Epichlo 和 Neotyphodium 内生
真菌的存在,这类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有密切的互利共生关
系,能给植物带来优异的促生长、促分蘖、抗旱、抗病虫、抗食
草动物等特性[1 - 2]。近年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禾本科植物
中也存在着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在我国
鹅观草属(Roegneria)、早熟禾属(Poa)等多种禾本科植物中
发现了 Epichlo和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1]。鹅观草属(禾
本科小麦族)主要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中国是鹅观
草属植物最丰富的地区[3 - 4]。E. yangzii 是目前鹅观草属植
物中唯一的 Epichlo真菌,这也是亚洲提出的第 1 个 Epichlo
新种,它和宿主植物的关系十分有趣[5]。原生质体是细胞去
除了坚韧的细胞壁后对渗透压极为敏感的球质体,最外层是
裸露的细胞质膜[6],是细胞融合、遗传转化等生物遗传分析
和育种中的重要材料。Epichlo 和 Neotyphodium 内生真菌生
长非常缓慢,Murray 等对 Neotyphodium lolii 的研究开启了内
生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利用的先河[7]。然而,生物多样性使
菌株间存在差异,也导致了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方法的差
异[8],特别是稳渗剂、酶和菌龄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得率的影
响很大[8 - 9]。本研究就崩溃酶及其复合酶系、菌龄和稳渗剂
等因素,探索适合内生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有效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1. 1. 1 菌株 内生真菌 E. yangzii Rnj5706 菌株,分离自南
京市月牙湖的鹅观草(R. kamoji) ,现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存号:AS5. 870)。
1. 1. 2 培养基 YEPD培养基:葡萄糖 20 g,蛋白胨 10 g,酵
母抽提物 10 g,加水定容至 1 L,并用滤纸过滤;用于培养制备
原生质体的菌丝,按 100 μg /mL 加入氨苄青霉素[10];液体再
生培养基:STC稳渗剂(1. 2 mol /L 山梨醇、10 mmol /L pH 值
7. 5 的 Tris - HCl、50 mmol /L CaCl2)中加入 1 g ∶ 20 mL 酵母
膏、7 g ∶ 100 mL 葡萄糖,用于培养原生质体,使其再生细胞
—71—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2 期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2.02.043
壁[11];固体再生培养基:CM 培养基中加入 10. 3% 蔗糖
和0. 8%琼脂,pH值自然,用于原生质体再生[10]。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内生真菌的培养 斜面培养:用接种针挑取小块菌接
种于 PDA斜面上,置于 28 ℃培养箱中暗培养 2 ~ 3 周。液体
培养:首先在长有内生真菌菌落的 PDA 斜面上加入 4 mL 无
菌水,刮取表面菌落,过滤并收集小的菌丝球,将收集到的菌
丝加入到装有 40 mL YEPD 的 100 mL 三角瓶中,于 28 ℃、
165 r /min摇床培养 2 d,得到液体培养的菌丝体。
1. 2. 2 原生质体的制备 制备方法参考宋庆涛等的方
法[12],并作适当修改。收集 0. 2 g 液体培养得到的菌丝,用
0. 7 mol /L NaCl 洗涤 3 次,加入 1 mL 混合酶液(1. 5%崩溃
酶 + 1%蜗牛酶 + 1%纤维素酶 + 0. 5%溶菌酶,以 0. 7 mol /L
NaCl作为稳渗剂配制) ,置于 32 ℃中水浴 4 h,每隔 15 ~
20 min轻柔颠倒振荡离心管;用 6 层擦镜纸过滤原生质体,
5 000 r /min离心 10 min[12 - 13],获得原生质体沉淀,弃去上清
液,加入 1 mL STC,再洗涤 2 次,保存备用。
1. 2. 3 原生质体得率统计 酶解相应时间后,取一定量的原
生质体,用 STC缓冲液进行适当稀释,在光学显微镜下通过
血球记数板计数,统计原生质体得率。
1. 2. 4 制备原生质体的影响因素 (1)混合酶系组分的影
响。在 32 ℃下,选取 0. 5%、1. 0%、1. 5% 崩溃酶,0. 5%、
1. 0%、2. 0%蜗牛酶,0. 5%、1. 0%、2. 0%纤维素酶和 0. 5%、
1. 0%、2. 0%溶菌酶,做 L9(3
4)正交试验。(2)酶解液的影
响。用浓度均为 0. 7 mol /L的 NaCl、KCl、MgSO4 和山梨醇(D
- Sorbitol)分别配制酶溶液,进行酶解试验,最后一次洗涤菌
丝时所用的稳渗剂和酶溶液中的稳渗剂保持一致[8]。(3)菌
龄的影响。供试菌株在 YEPD培养基中分别培养 2、3 d,其他
操作同上。在以上优化条件确定的基础上,依次研究酶解液
pH值、酶解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其他操作同上。
1. 2. 5 原生质体再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液体再生
法。吸取 0. 9 mL 液体再生培养基于 2 mL 离心管中,加入
0. 1 mL的原生质体悬浮液,混匀,于 28 ℃下培养 12 h;稀释到
合适浓度,吸取 0. 1 mL混合液,涂布到 CM再生培养基上,于
28 ℃下恒温暗培养 8 d;统计再生菌落数,它与涂布原生质体
数目的比值即为原生质体再生比率[14]。(2)双层平板再生
法。底层为 5 mL CM 培养基,加入 5 mL 的 CM 再生培养基
(混有 0. 2 mL稀释的原生质体悬浮液) ,培养 8 d,记录再生
菌落数,计算再生比率。(3)再生比率的计算。原生质体纯
化后,分别用 STC 稳渗剂和无菌水悬浮 2 h,适当调整密度,
每皿加入 0. 2 mL稀释液和再生培养基,混匀,重复 3 皿;培养
8 d,根据菌落数计算原生质体再生比率[15]。(4)保存时间对
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取含有原生质体的 STC 悬浮液,在
4 ℃下保存 0、12、24 h,分别取出一定的体积进行再生,方法
同液体再生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酶体系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以崩溃酶等复合酶为主要成分,比较 4 种不同酶的正
交组合。从表1可以看出,这4种酶在消解细胞壁时的作用强
表 1 不同酶体系对 E. yangzii Rnj5706 原生质体制备的正交试验
试验号
A:崩溃
酶(%)
B:蜗牛
酶(%)
C:纤维
素酶(%)
D:溶菌
酶(%)
原生质体得
率(万个 /mL)
1 0. 5 0. 5 1. 0 2. 0 1. 6
2 1. 0 0. 5 0. 5 0. 5 4. 0
3 1. 5 0. 5 2. 0 1. 0 14. 0
4 0. 5 1. 0 0. 5 1. 0 1. 7
5 1. 0 1. 0 2. 0 2. 0 8. 0
6 1. 5 1. 0 1. 0 0. 5 29. 0
7 0. 5 2. 0 2. 0 0. 5 2. 6
8 1. 0 2. 0 1. 0 1. 0 9. 0
9 1. 5 2. 0 0. 5 2. 0 27. 0
k1 1. 97 6. 53 13. 20 12. 20
k2 7. 00 12. 90 10. 90 11. 87
k3 23. 33 12. 87 8. 20 8. 23
R 21. 37 6. 37 5. 00 3. 97
度依次是崩溃酶 >蜗牛酶 >纤维素酶 >溶菌酶,优化配比为
1. 5%崩溃酶、1. 0%蜗牛酶、1. 0%纤维素酶、0. 2%溶菌酶。
说明复合酶系中的各酶能够有效互补,从而提高酶解率。
2. 2 稳渗剂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在 NaCl、KCl、MgSO4 和山梨醇等 4 种常用稳渗剂中,用
0. 7 mol /L无机盐作稳渗剂的效果比有机类化合物山梨醇好,
其中以 NaCl的效果最好,获得的原生质体最多(图 1)。说明
稳渗剂的选择,一方面与使用的酶的组合有关,另一方面与真
菌本身特性也有关。
2. 3 菌龄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
液体培养 48 h的菌丝酶解效果最好,培养时间少于 48 h
或大于 48 h,酶解产生的原生质体数量均明显低于 48 h 时
(图 2)。
2. 4 酶解条件(pH 值、温度、反应时间)对原生质体制备的
影响
在酶解反应中,最适pH值约为6 . 8,而在pH值为6 . 5 ~
—81—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2 期
7. 1 范围内影响较小,在此范围外影响较大(表 2)。适宜的
酶解温度是 32 ℃,获得原生质体最多,并且温度升高后得率
下降较快,说明这时蛋白酶活性增高,导致原生质体得率下降
(表 3)。反应时间也是影响到原生质体得率的重要因素,酶
解前 4 h 的原生质体数随时间呈上升趋势,4 h 时达到最大
值,然后原生质体数量开始缓慢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混合酶
含有的蛋白酶等成分对先释放出的原生质体造成损害,并高
于原生质体的生成速率(表 4)。
制备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优化条件:液体培养 48 h的鲜
表 2 pH值对 E. yangzii Rnj5706 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
pH值 原生质体产量(105 个 /mL)
5. 8 0. 3
6. 2 1. 2
6. 5 4. 1
6. 8 6. 1
7. 1 4. 5
7. 5 3. 6
表 3 酶解温度对 E. yangzii Rnj5706 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
酶解温度(℃) 原生质体产量(105 个 /mL)
28 4. 4
32 4. 9
35 3. 6
表 4 酶解时间对 E. yangzii Rnj5706 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
酶解时间(h) 原生质体产量(105 个 /mL)
1 8. 4
2 20. 8
3 27. 6
4 39. 2
5 35. 6
6 16. 0
7 20. 8
菌丝 pH 值 6. 8 含 0. 7 mol /L NaCl 的酶解液(1. 5%崩溃酶、
1. 0%蜗牛酶、1. 0%纤维素酶、2. 0%溶菌酶) (表 1)中 32 ℃
酶解 4 h,这时原生质体得率最高,达 39. 2 × 105 个 /mL。
2. 5 原生质体的再生
E. yangzii Rnj5706 原生质体的再生方式有 2 种:一种是
顶端释放,在原生质体上首先伸出 1 个突起物而使其失去球
形,随后该突起物(或称芽)逐渐增大并延伸成 1 条菌丝,随
着培养时间延长,发育成正常菌丝(图 3) ;另一种为原位释
放,原生质体类酵母状分裂后在酵母状串珠链的 1 端形成芽
管,进而长成菌丝。在试验初期采取 2 种再生方法,但由于双
层固体培养法过于繁琐,融化温度不易控制,再生的菌落数也
少于液体再生涂布平板法,因此后期均采用液体再生涂布平
板法。
2. 6 保存时间对原生质体再生比率的影响
刚制备好的原生质体活力相对最高,再生比率超过 3%。
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原生质体活力下降,再生率急剧下降
(图 4)。说明基于原生质体的试验最好使用现制备的原生质
体,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再生菌落。
2. 7 再生菌株的性状稳定性分析
在 PDA培养基上,对 200 个再生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
速度以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等进行调查,发现全部都和原
始菌株类似,没有观察到有明显变异的再生菌株。说明 E.
yangzii Rnj5706 菌株在本研究建立的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
系中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3 讨论
真菌细胞壁组分复杂,不同的培养条件和不同菌龄细胞
壁的结构和成分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在酶解真菌细胞壁的过
程中还涉及到多个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单独分析酶系组
成、菌龄、稳渗剂、酶解时间和酶解液 pH 值等多个因子对原
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得到制备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优化条件。
按照该条件进行原生质体的制备,原生质体得率可以达到
—91—吴正钢等:禾本科内生真菌研究 15:禾本科内生真菌 Epichlo yangzii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39. 2 × 105 个 /mL,获得的原生质体直径约为 5 ~ 10 μm。
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糖原、蛋白质、半纤维
素等。在形成原生质体的过程中,细胞壁被溶解酶酶解出孔
洞,原生质体就从这些孔洞中溢到周围的稳渗剂中。因此,细
胞壁溶解酶是真菌原生质体分离最直接的因素,在菌丝释放
原生质体的反应系统中起直接作用。在真菌原生质体制备
中,参与溶解细胞壁的酶有很多种,常用的酶有 NovozymTM
234、溶壁酶、崩溃酶、纤维素酶、蜗牛酶、溶菌酶等。纤维素
酶、溶菌酶等单一酶消解细胞壁不完全,一般只能形成少量原
生质体[16],而复合酶如崩溃酶内含昆布多糖酶、木聚糖酶和
纤维素酶,消解细胞壁的能力强,原生质体制备效果较好。但
针对不同菌株的原生质体制备,选择合适的酶以及组合可以
明显提高原生质体得率。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崩溃酶
作为主要细胞壁溶解酶,选择纤维素酶、蜗牛酶和溶菌酶组
合,原生质体得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研究水平。
在 4 种常用稳渗剂中,0. 7 mol /L NaCl 获得的原生质体
最多,可能由于 NaCl等有助于酶与底物结合,对酶反应起促
进作用[17]。液体培养 48 h 的菌丝酶解效果最好;少于或多
于 48 h,酶解产生的原生质体均低于 48 h时。说明幼嫩的菌
丝易形成原生质体,当菌丝培养时间过长时,菌丝细胞壁开始
老化增厚,成分发生变化,对降解酶产生耐受的结构,不容易
被酶解,所以原生质体释放量减少;但当菌丝培养时间过短
时,未产生足够的幼嫩菌丝,被酶解的大部分是接种的老菌
丝,原生质体释放量少,且长出的菌丝过于幼嫩,释放出的原
生质体大小不一,易被复合酶中的蛋白酶降解[8]。一方面 pH
值以及酶解温度直接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原生质体得率,
因为只有在最适 pH值和酶解温度时,酶的活性才最高,酶促
反应速率才最大;另一方面 pH 值和酶解温度还会影响真菌
的生理状态,酶解温度较低,不仅降低酶的活性,也降低细胞
膜的流动性,导致获得的原生质体少且小,但是原生质体的活
力比较高[17]。温度上升导致酶失活速率加快,蛋白酶活性增
加,导致原生质体活力下降。综合多种因素得出,制备内生真
菌 E. yangzii Rnj5706 菌株原生质体的优化条件。
真菌原生质体的释放有顶端释放、侧位释放、菌丝段端位
释放和原位释放等方式,在本研究中观察到顶端释放和原位
释放等 2 种主要释放方式。顶端释放主要是由于菌丝顶端部
位是细胞壁初形成的地方,组成的成分相对比较简单,是整个
菌丝中最薄弱、最幼嫩的部分,因此酶解初期,菌丝顶端壁被
酶解,出现孔洞而释放出 1 个或多个原生质体。而原位释放
是在酶解后期菌丝的细胞壁整个被酶解,原生质体在原位形
成自然的球状。在再生阶段,原生质体的再生有 4 种方式:先
萌发长出芽管,由芽管生长转化为菌丝体,以芽生的方式形成
酵母状的链,或细胞群,再生成菌丝;先萌发为短棒状粗菌丝,
而后转化为菌丝和不规则形状的物质,再生成菌丝[17],本试
验中主要观察到了前 2 种方式的再生过程。
本研究尝试了 2 种原生质体的再生方法,主要包括:(1)
双层固体培养法。先将原生质体包埋于半固体琼脂中,在还
没有凝固的情况下,倾注于底层的再生培养基上。这种方法
的缺点是操作繁琐,融化温度不易控制,温度过高会影响原生
质体活力,而温度降低会导致其在三角瓶中就开始凝固,不易
倒入培养皿中。(2)液体再生涂布平板法。先把原生质体悬
浮液转移到液体再生培养基中,使其在液相中再生一段时间,
再涂布到固体再生培养基上。该方法克服了双层固体培养法
的缺点,所得原生质体再生比率也能满足后续试验的需求,但
使用这种方法时须要注意液体培养时间,培养时间过长再生
菌株形成菌丝并出现菌丝交织,不能形成单菌落;时间过短则
影响再生比率。此外,涂布的量也须要加以注意,涂布原生质
体悬浮液溶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菌落的计数。本研究成功
地实现了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这套
制备和再生方法具有简便、高产的特点,为今后的遗传法分析
和分子育种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南志标,李春杰. 禾草 -内生真菌共生体在草地农业系统中的作
用[J]. 生态学报,2004,24(3) :605 - 616.
[2]王志伟,纪燕玲,陈永敢,等. 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资源及其物种
多样性[J]. 生态学报,2010,30(17) :4771 - 4781.
[3]蔡联炳. 中国鹅观草属的分类研究[J]. 植物分类学报,1997,35
(2) :148 - 177.
[4]蔡联炳. 鹅观草属的地理分布[J].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4) :
913 - 923.
[5]李 伟. 我国禾本科植物中 Epichlo 属内生真菌的分类学研究
[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97 - 98.
[6]王志伟,纪燕玲,陈永敢. 禾本科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在农业上的
应用潜力[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5) :
144 - 154.
[7]Murray F R,Latch G C,Scott D B. Surrogate transformation of peren-
nial ryegrass,Lolium perenne,using genetically modified Acremonium
[J]. Mol Gen Genet,1992,233(1 /2) :1 - 9.
[8]伏建国,强 胜,朱云枝. 链格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限制性内
切酶介导整合(REMI)转化的致病性诱变[J]. 菌物学报,2005,
24(3) :407 - 413.
[9]Farina J I,Molina O E,Figueroa L I C. Form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protoplasts in Sclerotium rolfsii ATCC 201126[J]. Journal of Applied
Microbiology,2004,96(2) :254 - 262.
[10]张 磊. 草酸青霉菌 P8(Penicillium oxalicum)的 GFP 和潮霉素
抗性基因标记及其作物根际定殖的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
大学,2005:52 - 53.
[11]周益军,范永坚,王金生,等. 稻瘟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菌株的致病性[J]. 江苏农业学报,2000,16(2) :83 - 87.
[12]宋庆涛,张国珍,董金皋. 玉米大斑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J]. 微生物学通报,2003,30(2) :41 - 44.
[13]林 玲,史建荣,陈怀谷,等. 禾谷镰孢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
生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1) :88 - 91.
[14]王淑珍,高 雁,范 俊,等. 松茸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研究
[J]. 食用菌,2002(3) :6 - 8.
[15]张志光.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M].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
[16]周选围,王子楠,魏雅敏,等. 红豆杉内生真菌发酵培养基和原
生质体制备酶系统的筛选[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
(2) :176 - 181.
[17]Harris G M. Protoplasts from Gibberella fujikuroi[J]. Phytopatholo-
gy,1982,72:1403 - 1407.
—02—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年第 40 卷第 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