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总黄酮的含量比较



全 文 : 表 2  细辛挥发油对栖北散白蚁的驱避及熏蒸效果
浓度(%) 0.04 0.08 0.16 0.32 0.64 1.28 0.00
驱避率(%) 82.9* 79.3* 87.9* 80.9* 86.2* 87.8* 51.2
击倒率(%) 1.7 5.6 1.1 1.1 28.3* 52.2* 0.0
死亡率(%) 1.7 5.0 1.1 1.1 28.3* 49.4* 0.0
  注:驱避率为 8天内的平均值 ,击倒率和死亡率为第 10天平均
值;与 0.00%组比较, *P<0.01
2.2  甲基丁香酚对栖北散白蚁的毒效 表 3数据
经 χ2检验分析 , 甲基丁香酚 0.16%(P<0.05)、
0.64%(P<0.001)浓度对白蚁具有明显的驱避作
用 ,而且各浓度组击倒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
对照组(表 4),于实验开始 2 h即出现白蚁的击倒
现象 ,第一日即有白蚁死亡 。预实验显示甲基丁香
酚对白蚁的接触毒性极低 ,其击倒死亡现象是由于
甲基丁香酚对白蚁具有熏蒸毒性。这与预实验中所
示的细辛挥油的毒性特点一致 ,说明甲基丁香酚为
细辛抑杀白蚁的活性物质之一 。
 表 3  甲基丁香酚对栖北散白蚁的驱避效果
浓度(%)
1d
药膜蚁数 驱避率(%)
5d
药膜蚁数 驱避率(%)
10d
药膜蚁数 驱避率(%)
0.04 12.3  59.0 14.0 53.3 13.5 55.0
0.16 6.0 80.0 12.8 57.3 12.0 60.0
0.64 1.25 95.8 9.0 70.0 9.3 69.0
 表 4  甲基丁香酚对栖北散白蚁的驱避及熏蒸作用
浓度(%) 0.04 0.16 0.64 0.00
驱避率(%) 55.7 65.8* 78.3** 48.2
击倒率(%) 100.0** 100.0** 100.0** 0.0
死亡率(%) 100.0** 100.0** 100.0** 0.0
  注:表中驱避率为 10天内的平均值;与 0.00%浓度组比较 , *P
<0.05, **P<0.01
3 小结
实验结果表明细辛挥发油对栖北散白蚁具有较
强的驱避作用和一定的熏蒸活性 。甲基丁香酚为其
熏蒸作用的活性物质。至于细辛挥发油驱避作用的
活性物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期确定细辛抑杀白
蚁的有效部位群 ,并探讨环保型白蚁防治剂 。
参 考 文 献
[ 1] 谢伟 , 陆满文.细辛挥发油的化学与药理作用.宁夏医
学杂志 , 1995, (2):121-124.
[ 2] 冯素萍 .对细辛药理作用及应用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
中医正骨 , 1999, 11(2):41-42.
[ 3] 林树青 .我国白蚁危害与防治情况综述 .白蚁科技 ,
1987, 4(3):1-5.
[ 4] 林树青 , 高道蓉 .中国等翅目及其主要危害种类的治
理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0.
[ 5] 李桂祥 ,饶绮珍 , 田伟金 ,等 .中国堤坝白蚁防治简史及
现状 .白蚁科技 , 1998, 15(3):1-9.
(2005-09-22收稿)
老鹳草属两种老鹳草总黄酮的含量比较
尹海波 ,康廷国 ,潘荣琛 ,王 冰
(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老鹳草的总黄酮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鼠掌老鹳草为 0.11%, 老鹳草为
0.15%,前一种在东北三省广泛分布 ,资源量大 , 可供开发利用。
关键词 老鹳草;鼠掌老鹳草;总黄酮
中图分类号:28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6-0541-02
作者简介:尹海波(1973-),男,辽宁沈阳人 ,讲师 ,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生药鉴定及中药的品质评价 , Tel:024-31207117。
  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 Erodiumstephanianum
Wild.、老鹳草 GeraniumwilfordiMaxim.或野老鹳
草 GeraniumcarolinianumL.的干燥地上部分 ,有祛
风湿 、通经络 、止泻痢的功效〔1〕。我国老鹳草属约
有 65种 ,资源丰富 ,在不同地区亦作老鹳草药用 〔2〕。
本实验分析鼠掌老鹳草总黄酮含量并与老鹳草比较
以期扩大药源。
1  材料与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4802型),槲皮素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110753-200412),
缓冲液:醋酸 -醋酸钠(PH4.5),显色剂:0.1 mol/L
三氯化铝醇溶液。
样品于 2005年 8月采自辽宁省鞍山市千山慈
祥观 ,由本院王冰教授鉴定为鼠掌老鹳草 Geranium
sibiricumL.和老鹳草 GeraniumwilfordiMaxim.,凭
证标本保存于辽宁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 。取样
·541·中药材第 29卷第 6期 2006年 6月
DOI :10.13863/j.issn1001-4454.2006.06.008
品的干燥地上部分 ,研成粉末 ,过 40目筛 。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粉末 2 g,石油醚
脱脂 ,残渣加入 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至黄酮反
应阴性为止 ,合并滤液 ,浓缩至小体积 ,用水分散后
上聚酰胺柱净化 ,蒸馏水洗至无色 ,再用甲醇洗出总
黄酮 ,洗脱液浓缩至小体积 ,定量转移至 50ml容量
瓶 ,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备用。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槲皮素对照品
1 mg,置 25ml容量瓶 ,加甲醇适量 ,水浴溶解 ,放冷
后用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作对照品溶液 。
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对照品 0.0、0.5、
1.0、1.5、2.0、2.5、3.0 ml,置 10 ml容量瓶 ,用少量
甲醇稀释 ,加入醋酸-醋酸钠缓冲液 1 ml及三氯化
铝醇溶液 1 ml,摇匀 ,用甲醇定容至刻度 ,放置 40
min,用第一管作空白 ,在波长 437 nm处测定吸收
度;得回归方程式为 y=6.9495x-0.0125, r=
0.9996。对照品槲皮素在 0.00 mg~ 0.12 mg范围
内线性关系良好 。
2.4  精密度考察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按对照品
溶液条件项下处理 ,在波长 437 nm处重复测定 6
次 ,结果 RSD=0.06%
2.5  稳定性考察 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 ,在波长
437nm处按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测定 ,结果吸收度
均值为 0.4192, RSD=0.8%。
2.6  重现性考察 取供试品溶液 ,在波长 437 nm
处测定吸收度 (n=3),结果吸收度均值为 0.113,
RSD=1.4%。
2.7 回归率测定 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 ,
采用纯品添加法测定回收率 ,在 437 nm处测定吸收
度(n=3),平均值 99.5%。
2.8 样品含量测定 制备的鼠掌老鹳草与老鹳草
样品液 ,用同法平行操作 4次 ,根据吸收度测定含
量 ,计算结果见表 1。
 表 1  两种老鹳草总黄酮含量
序号
老鹳草
样品量(g) 吸收度(A) 含量(%)
鼠掌老鹳草
样品量(g) 吸收度(A) 含量(%)
1 2.0011 0.3983 0.148 2.0092 0.2981 0.111
2 2.0008 0.414 0.154 2.0088 0.3001 0.112
3 2.0031 0.4046 0.15 1.9991 0.2946 0.111
4 2.0016 0.4113 0.152 2.0146 0.3094 0.115
平均 0.15 0.11
RSD(%) 1.7 1.7
3 讨论与结论
3.1 老鹳草抗菌痢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
本实验采用较为常用的分光光度法 ,以槲皮素计测
定总黄酮含量 ,方法稳定 、可靠 ,结果较为理想。
3.2 测定结果表明鼠掌老鹳草的总黄酮含量略低
于老鹳草 ,但鼠掌老鹳草广泛分布于东北三省 ,资源
丰富 ,建议可作为老鹳草的一种药用来源。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药典 .一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91.
[ 2] 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药鉴别手册 .第二册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2:141-147.
(2005-10-09收稿
2000-03-07修回)
·鉴别 ·
独脚金的显微结构鉴别
莫可元1 ,蔡 毅 2 ,蒋秋香 2 ,王进声2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广西南宁 530021;2.广西中医学院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 目的:为鉴别独脚金及制定完善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独脚金进行显微鉴别。结果:独脚
金根部次生构造不发达 ,最外一层为表皮细胞;茎的韧皮部外侧有纤维束 ,木质部呈三角形;等面叶;粉末中可见类
椭圆形 、黄棕色 、表面有网状纹理的种子 ,腺毛 、非腺毛易见。结论:以上显微特征对独脚金有鉴别意义。
关键词 独脚金;显微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6-0542-03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攻关项目(桂科攻 01610011)作者简介:莫可元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药剂科 ,邮编:530021;电话:0771-2817920, E-mail:kymo@163.com。
  独脚金是广西民间的常用草药 ,来源于玄参科
植物独脚金 Strigaasiatica(L.)O.Ktze.的全草 ,又
名独脚柑 、独角金 ,具有清肝 、健脾 、消食等功效 〔1〕。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小儿伤食疳积 、黄肿 、夜盲等。曾
·542· 中药材第 29卷第 6期 2006年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