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藏医药中的姜科药用植物资源



全 文 :— 20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23卷第5期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s
·资源与鉴定·
藏医药是藏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医药
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
藏区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藏医
药的组成中,除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高山雪原天然药
物外,还吸收接纳了印度医药学和汉医药学的经验,
将不同来源的药物按藏医药学的理论整理融合,为我
所用,形成我国民族医药的一大特色。藏医药中的姜
科药用植物,大多来源于印度阿育吠陀 (Ayuvida)医
药,大多具有芳香性,是藏药中健胃暖胃和清热解毒
的重要药物。
藏药中通常使用的姜科药用植物可分为根茎和果
实两大类。根茎类主要是姜类的 ka-ya和 ka-mar,果
实主要是豆蔻类的 “苏麦 ”(sug-mel)和 ga-go-la。由于
藏药中的姜科药用植物大多为外来种类,随产地和来
源的不同,有许多的类似物或代用品,药物名称也随
各地藏医的习惯而多样化,再加上历史沿革,同名异
物、同物异名、一物多源等混乱状况比较普遍。由于
藏药多数种类在西藏地区不产,西藏本草古籍对一些
藏药植物形态性状的描述简略而含糊,给品种的鉴定
和临床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本文对藏药中的姜科
植物资源进行归纳和整理,以澄清混乱的现象 [1-10]。
1 红豆蔻 Aplinia galanga (L.) Willd.
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区,亦
分布于印度及东南亚各地。为 “嘎哥拉 ”(ga-go-la)的
代用品入药。在四川德格地区作为藏药 “苏麦 ”(sug-
mel)使用,亦称 ka-mar。根茎具有散寒、暖胃、止
痛功效,主治消化不良,肺脓肿等症,常与高良姜混
用。果实具有散寒燥湿,健胃消食功效。
2 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产于我国华南地区。藏语称 “果拉曼巴 ”(guo-
la-man-ba)或 go-la-gar-bo,青海藏医用作藏药 “嘎哥
藏医药中的姜科药用植物资源
邵艳红 2,张颖君 1,杨崇仁 1,2﹡
(1.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04;
2. 云南维和生物技术实验室,云南 玉溪 653100)
关键词:藏药;姜科植物;资源
中图分类号:S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09)05-0020-02
拉 ”(ga-go-la)的来源。果实具有暖胃、助消化功效,
治胃寒,消化不良等症。
3 高良姜 Alpinia offi cinarum Hance
藏 语 称 ka-mar,tong-cha 或 siling( 西 宁 )
gamar,各地藏医常将姜或山奈混用。产于我国华南
地区,根茎入药,暖胃开胃、止泻止呕、舒胸,治 “培
根 ”和 “龙 ”的合并症,肺脓;胃寒,消化不良,泻
痢,呕吐等症。
4 益智 Alpinia oxyphylla Miq.
产我国华南地区。藏语称 “苏麦曼巴 ”(su-mai-
man-ba),sug-mel-nag-bo或 yi-zi-ring(益智仁 )(德
格县藏医院)。在藏药中作为 “苏麦 ”的代用品(青
海)。果实药用,暖胃温脾,治肾寒,淋病,消化不良。
5 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
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爪哇)。我国海南与云南西
双版纳也有栽培。为 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
豆蔻品种之一。系藏药 “苏麦 ”的来源之一,又称
sug-mel-gar-bo。果实药用,化湿除痞、行气温中、
开胃消食。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寒湿呕逆、食
积不消等症。
6 白 豆 蔻 Amomum kravanh Pierre ex Gagnep. (A.
cardamomum L.)
原产泰国、柬埔寨,我国云南、广东、海南有
引种栽培, 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豆蔻品种之
一,其药用部位和功效同爪哇白豆蔻。为藏药 “苏麦 ”
(sur-mel)的主要来源,亦称 sur-mel-gar-bu。
7 香豆蔻 Amomum subulatum Roxb.
产于西藏南部,以及云南和广西南部,亦分布
于孟加拉、印度和尼泊尔。药用部位和功效同爪哇
白豆蔻。藏语称 ka-ko-la,或 lho-moen-ga-go-la-mug-
bo,是藏药 “嘎哥拉 ”(ga-go-la)的代用品。该药又被
鉴定为 A. globoswm Lour.(果山姜 Alphinia globosa
Horan.的异名 )。
8 草果 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收稿日期: 2009-01-18
*通迅作者:杨崇仁,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DOI:10.13728/j.1673-6427.2009.05.011
— 21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23卷第5期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edicines
主产于云南、广西和贵州南部,越南亦有分布,
常用作调味料。藏语称 “果拉莫保 ”(guo-la-mo-bao),
是藏药 “嘎哥拉 ”(ga-go-la)的正品。《四部医典》、《蓝
琉璃》等均有记载。果实暖胃,助消化,治胃寒,消
化不良。
9 阳春砂仁 Amomum villosum Lour.
产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云南,2005年版《中
国药典》收载的砂仁品种之一。藏语称 sug-mel-nag-
bo,是藏药 “苏麦 ”的代用品。果实药用,功效化湿
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脾胃虚
寒、呕吐泄泻、胎动不安等症。
10 缩 砂 密 ( 砂 仁 ) Amomum villosum Lour. var.
xanthioides (Wall. ex Bak.) T. L. Wuet Senjen
分布于印度至中南半岛,以及我国云南南部,
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砂仁品种之一。藏语
称 sug-mel-nag-bo,常与小豆蔻混用。药用部位和功
效主治同阳春砂仁。
11 姜黄 Curcuma longa L.(C. domestica Valeton)
产西藏南部 (墨脱 )、四川、云南、广西、广东、
海南、福建等省区。印度至东南亚均有分布或栽培。
藏语称“永哇” (yong-wa)或“芸哇” ,又名“朵赛尔”,
yung-ba, yuvati或 ka-ser。根茎 (块茎 )药用,清热解
毒,主治中毒、溃疡、炎肿、痈疮、尿涩不利等症。
各地藏医有时将其与姜、高良姜或山奈混用。
12 郁金 Curcuma aromatica Salisb.
西藏东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江西等省区,以及东南亚均有分布。藏语称 yung-
wa,与姜黄混用。
13 小 豆 蔻 ( 三 角 蔻、 印 度 豆 蔻 ) Elettaria
cardamomum Maton(Amomun cardamomum L.,A.
repens Sonner)
产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印尼。为藏药
“苏麦 ”(sug-mel)或 “苏合买 ” 的上品,又称 sug-
smel, sug-mee 或 e-la-lom-ba; 梵 语 称 sugeemeel,
sugakame;尼泊尔称 sukumel。果实味辛性温,温肾、
暖胃。治肾病、肾寒、胃寒,消化不良,胃痛。苏麦
在《四部医典》、《蓝琉璃》、《晶珠本草》等均有记载。
14 长形豆蔻 (斯里兰卡小豆蔻 ) Elettaria major
Smith (E. cardamomum Maton var. major Thw.)
产于斯里兰卡。为藏药 “苏麦 ”的来源之一。
15 密花姜花 Hedychium densifl orum Wall.
产于西藏中南部,以及尼泊尔、锡金、不丹、
印度东北部。藏语称 ka-mar-cab或 “噶玛尔 ”,为高
良姜代用品。
16 西藏大豆蔻 Hornstedtia tibetica T. L. Wu et Senjen
特产于西藏南部,墨脱地区作为藏药 “苏麦 ”
使用,又称 moen-sug。
17 山奈 Kaempferia galanga L.
分布于我国南部至南亚及东南亚各地。常作调
味料或作药用。藏语称 “嘎加 ”(ga-jia)或 “满嘎 ”,
又称 sga-skya,ka-ya,maen-ka,maenga等。根茎破血、
化血,暖胃,治 “培根 ”粘液,“培根 ”、“龙 ”的合
并症。可鲜用或干用。在西藏民间,山奈常与姜或高
良姜混用。
18 耳叶象牙参 Roscoea auriculata K. Schum.
分布于西藏南部,以及锡金、不丹、尼泊尔和
印度西北部。藏语称 xang-ya-shin(象牙参 ),根暖胃,
消炎止痛。治肾寒呕吐,噎膈,腹痛。
19 西 藏 象 牙 参 Roscorea tibetica Batatin(R.
intermedia Gagnep.)
产于西藏东南部至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藏
语称 ba-ya-ca或 ba-ya-maen-ba(迪庆)。全草或根养
肺,治肺炎咳嗽,肺脓疡,肺心病。
20 姜 Zingiber offi cinale Rosc.
广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中部以南各省区广
为栽培。为药食两用植物,亦用作调味料。藏语称 “嘎
加 ” 或 “尕架 ” ,又称 sga, man-sga, bca-sga, maen-
ka,ka-gya,gagya,sgaska,sman-sga等。其根茎可
鲜用或干用,鲜姜又称 ke-u-ser ,ke-ser,ka-loen-ba
或 ja-ka。干姜称 “曼嘎 ”(man-ga)。通常,以鲜姜为食,
干姜为药。干姜常用于藏药中,有开胃舒胸,止呕止
泻等功效,治 “培根 ”病和 “龙 ”病。
参考文献
[1] 帝玛尔 , 丹增彭措(毛继祖等译注). 晶珠本草 [M]【. 上海: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1986.
[2]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中国
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新华本草纲要
( 第三卷 ) [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 . 中国藏药 [M]. 上海: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吴征镒 . 西藏植物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 杨竟生,初称江措 . 迪庆藏药 [M]. 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
[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云南植物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3.
[7]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藏药志 [M]. 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
1991.
[8] Kletter Kriechbaum. Tibetan Medicinal Plants[M]. Stuttgart CRC Press:
Medipharm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1.
[9] Parfionovitch Y., G. Dorje, F. Meyer. Tibetan Medical Paintings[M]. London:
Serindia Publications, 1992.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 . 中国药典 ( 一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