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海南岛绞股蓝属植物中总氨基酸分析
欧守珍① 何和明②
摘要 应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海南岛不同生境绞股蓝属 5 种植物中的总氨基酸
组分进行了含量测定与比值分析。结果表明:绞股蓝(54.11 %)>单叶绞股蓝(53.80 %)>光叶绞
股蓝(44.98 %)>喙果绞股蓝(35.58 %)>毛果绞股蓝(17.50 %)。各种样品均含有 17 种氨基酸 ,
Glu、Ser、Gly 和 Asp 含量最高 ,Met、Cys 、His 偏低;栽培的高于野生的 , 量值相比变化范围达 0.7 %~
2.709 %;5种绞股蓝游离氨基酸定量分析结果 , 以单叶绞股蓝和绞股蓝含量最高(13.405 %、12.
904 %)、喙果绞股蓝与光叶绞股蓝居中(11.48 %、11.163 %)、毛果绞股蓝稍为偏低(7.680 %)。
关键词 海南岛;绞股蓝;氨基酸
全世界绞股蓝属(Gynoslemma Bl.)约有 16种和 3变种 ,其中 14种分布于我国秦岭 、淮河 、
长江以南各省市[ 1] ,海南岛习见有 3种散生在中部 、西南部的琼中 、保亭 、东方和崖县低山丘陵
沟谷湿润处或溪边灌丛疏林缘 。
绞股蓝属植物种类虽不算多 ,但良莠不一和不同地区生境有别 ,营养成分 、化学性状和含
量变化随之而异 。本文就海南岛 5种绞股蓝(野生 、栽培)植物中总氨基酸组分和量值变化进
行定量分析 、对比 ,为开拓山区新药源 、综合利用绞股蓝属植物资源 ,提供一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处理
1993 ~ 1994年 11 ~ 12月笔者分别采样于琼中县南药场苗圃内 、万宁县兴隆药物所(栽培)
和保亭县偏低山沟谷灌丛林缘(野生),试样采集对把整株连根一起挖掘 ,根 、茎 、叶和果实分开
用清水洗净 、自然凉干 ,50 ℃恒温干燥 、粉碎过 20目筛备用 。
本研究试材经海南大学林英教授 ,郑文福医师鉴定为绞股蓝 Gynostemma pentaphyllum
Makino、单叶绞股蓝 G.simplieifolium Bl.喙果绞股蓝 G.yixingense(Z.P.Wang et Q.Z.Xie)C.
Y.Wu et S.K.Chem 、毛果绞股蓝 G.peutaphyllum (Thunb.)Makino var.dasycarpum C.Y.Wu ex
S.K.Chen 、光叶绞股蓝 G.laxum (Wall)Chen 5种。
1.2 仪器与试剂
日立 835-50型高速氨基酸自动分析仪;721型分光光度计;组织捣碎机 。HCl 、NaOH 、磺基
水杨酸。
1.3 测定方法
1.3.1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参照文献[ 2] 陈晓亮等方法 ,分别称取各种绞股蓝样品 80 mg ,经 60
27第 18卷第1 期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作者单位:①海南医学院 海口市 570102
②海南师院 海口市 571158
℃烘干 ,称样 50 mg于试管中 ,加入 6N HCl 15ml ,抽空(3 ~ 5 min)后封口 ,置于 110 ℃±1 ℃烘
箱中水解 24 h ,水解液过滤后用6N HCl定容至 50 ml ,吸取该水解液 1 ml ,在减压干燥器中干
燥 ,待干燥后加入 1 ml去离子水 ,再真空干燥 ,如此重复三次 ,最后加入 Beckman Na-s溶液 1
ml ,置仪器中待上机测定其氨基酸酸含量。实验数据用 t—检验法查证结果 。
1.3.2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适量吸取在温水浴中的试样液 ,加入磺基水杨酸 ,以 3 000 ~ 4
000转 分离心 10 min ,取上清液在 2N HCl中于 105 ℃水解 3 h ,然后上机测定其游离氨基酸含
量。
2 结果及分析
2.1 总氨基酸组成含量变化的动态
表1所示 5个样品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测定有 17种氨基酸 ,其量值相比 ,由高到低变
化程度以绞股蓝(54.11 %)>单叶绞股蓝(53.80 %)>光叶胶股蓝(44.98 %)>喙果绞股蓝
(35.58 %)>毛果绞股蓝(17.50 %)。各种绞股蓝中氨基酸组分的百分值 ,均以 Glu(谷)含量
最高 ,而Ser(丝)、Glu(甘)、Asp(天冬)Leu(亮)次之 ,Met(蛋)、Crs(胱)和His(组)偏低。
含量实测结果还表明 ,5种绞股蓝中总氨基酸 17种组分 ,栽培的品种均高于野生的品种 ,
其中光叶绞股蓝最高(2.709 %),绞股蓝(2.475 %)和喙果绞股蓝(2.268 %)居中 ,单叶绞股蓝
与毛果绞股蓝都低(0.78%、0.70 %)。
表 1 不同种绞股蓝中总氨基酸与游离氨基酸组分含量(%)
氨基酸 绞股蓝 毛果绞股蓝 单叶绞股蓝 喙果绞股蓝 光叶绞股蓝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
Asp 4.80 2.314 1.92 1.035 4.13 1.845 4.12 1.517 3.82 1.272
Thr 2.73 0.720 0.89 0.192 2.67 0.527 1.84 0.721 2.51 0.621
Ser 5.67 0.859 1.03 0.433 6.03 0.763 2.13 0.637 5.13 0.733
Glu 7.28 2.231 2.08 0.675 6.53 1.794 5.06 1.456 6.52 1.525
Gly 5.08 1.446 1.07 0.173 5.68 0.967 1.67 0.314 4.78 0.853
Ala 3.07 0.928 1.25 0.248 2.89 0.677 1.83 0.571 1.76 0.482
Cys 0.78 0.080 0.57 0.092 0.83 0.073 0.52 0.065 0.49 0.046
Val 3.32 0.935 0.16 0.791 3.25 0.685 2.17 0.984 3.01 1.056
Met 0.74 0.208 0.13 0.065 0.62 0.218 0.50 0.076 0.32 0.049
Ile 2.51 0.782 0.25 0.049 2.25 0.547 2.26 0.643 2.00 0.690
Leu 4.12 1.565 1.95 0.875 5.24 1.460 3.02 0.723 3.82 1.078
Tyr 3.24 0.408 0.89 0.082 3.15 0.674 1.70 0.459 2.87 0.356
Phe 2.08 0.779 2.14 0.937 1.95 0.735 2.14 0.912 2.01 0.748
Lys 1.13 0.647 0.72 0.343 1.47 0.625 1.76 0.725 1.06 0.278
His 0.45 0.475 0.43 0.610 0.62 0.316 0.60 0.145 0.32 0.084
Arg 4.01 0.862 1.40 0.195 3.48 0.776 2.10 0.701 1.48 0.658
Pro 3.10 0.918 1.02 0.569 3.01 0.829 2.14 0.732 3.08 1.113
总量 54.11 12.904 17.50 7.680 53.80 13.405 35.58 11.481 44.88 11.163
2.2 游离氨基酸组分的含量
经测定分析含量得知 ,5个样品的 17种氨基酸组分中 ,游离氨基酸总量相比 ,单叶绞股蓝
28 海南岛绞股蓝属植物中总氨基酸分析
百分含量(13.405 ,占总氨基酸 24.92 %)>绞股蓝(12.904 ,占总量 23.85 %)>喙果绞股蓝
(11.481 ,占总量32.27 %)>光叶绞股蓝(11.163 ,占总量 24.82 %)>毛果绞股蓝(7.680 ,占总
量43.89 %)。表 1测得数据反映出 17种氨基酸的组分含量水平 ,均以 Asp(天冬)Glu(谷)和
Leu(亮)最高 ,以Cys(胱)、Met(蛋)含量最低 ,His(组)的含量也偏低见表 1。
3 讨论
上述定量分析结果 ,经药工考究与药典各项有关记述内容及要求相对比 ,绞股蓝同属 6种
植物虽然 17种氨基酸组分含量各不相同 ,但作为保健饮料 、营养剂食疗以及医疗药用 ,均以绞
股蓝(A)的质量为佳 ,疗效良好。单叶绞股蓝(C)次之 ,光叶绞股蓝(E)、喙果绞股蓝(D)再次 ,
而毛果绞股蓝(B)含量偏低 ,比其它种类的氨基酸含量低 1 ~ 2倍。
致谢 本研究部分样品得到福建省微生物研究所尤仲杰 、余辉同志的协助与测定。
参 考 文 献
1 丁树利 ,朱兆仪.中草药 , 1992 , 23(12):627
2 陈晓亮等.中成药研究 , 1987 , 10:29~ 30
3 聂剑初等.生物化学简介明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81 , 4~ 8
4 [ 美] A.H.恩斯明格等著.营养素.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1 , 173 ~ 130 、182 ~ 270
(上接第 33页)
(2)在试验条件下 ,K c1>Kc 2>Kc3 ,原因是绿原酸在酸性条件下较碱性条件下稳定。
(3)KA3>KA2>KA1 ,说明随着乙醇浓度提高 ,绿原酸提取率增高 。
(4)KB 3>KB2>KB 1 ,说明浸提温度提高 ,绿原酸提取率上升 ,且有一定的热稳定性。
综上分析 ,从杜仲叶提取绿原酸的最佳浸提条件为 70%乙醇 ,pH2.5浸提温度为 90℃,每
次提取时间为 0.5h ,共提取 3次 ,料液比分别为 1:12 ,1:10 ,1:8 ,经过上述方法提取后的绿原酸
的浸出率达85%以上 。
参 考 文 献
1 中草药学 , 1976 年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38~ 239
2 李家家 ,阎玉凝.杜仲皮与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中药通报 , 1986 , 11(8):41 ~ 42
3 王俊丽 ,陈至铃.杜仲的研究与应用.中草药.1993 , 24(12):655 ~ 656
4 戴宝合 ,杜 仲.野生植物资源学.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 , 1993:112 ~ 114
29第 18卷第1 期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