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全 文 :第 17卷 第 3期
2008年 9月
青 海 草 业
QINGHAIPRATACULTURE
      Vol.17.No.3
      Sep.2008
2008-06-06
文章编号:1008-1445(2008)03-0038-04
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王慧春
(青海师范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8)
摘要:蓼属(Polygonum)是蓼科中的一个药用大属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
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蓼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中图分类号:S432.4   文献标识码:A
  蓼属(Polygonum)是蓼科中的药用大属 ,全世
界大约 300多种。我国约有 120种 ,其中 81种供药
用 ,分布于全国各地。蓼属植物药理学活性多样 ,
是世界各国重要的传统药物资源。其中何首乌
(Polygonum.multiforumThunb.)、虎杖(P.cuspida-
tumSieb.EtZucc.)、红蓼 (又名荭草 , P.orientale
L.)、拳参 (P.bistortaL.)、蓼蓝 (P.tinctorium
Lour.)、萹蓄(P.aviculareL.)等均为著名常用中药
材 ,并为中国药典所收载。民间习用药材有赤胫散
(P.runicnatumBuch.Ham.exD.Don)、火炭母草
(P.chinensisL.)、杠板归(p.perfoliaturmL.)、分叉
蓼(P.divaricatumL)、支柱蓼(P.sufultumMaxim)
和水蓼 (p.hydropiperL.)等近 50种尚未被中国药
典所收录[ 1] 。
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 ,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及药理作用研究 ,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关蓼属
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报道日益增多。
本文主要对 90年代以来 ,国内外对该属药用植物
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综述。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
蓼属植物中黄酮类化合物分布较为广泛。黄
酮 、异黄酮及黄酮苷类是蓼属植物最主要的次生
代谢产物。黄酮苷类主要以单糖苷的形式存在 ,
包括氧苷型与碳苷型化合物 ,其中以氧苷型化合
物较为普遍 ,如芦丁 、金丝桃苷 、槲皮苷 、萹蓄苷等
的苷元通常在 3位与糖连接 ,少数在 7位 。常见
的苷元有槲皮素 、杨梅黄酮 、茨非醇 、滕黄菌素 、二
羟四氢黄酮 、5, 4, 7三羟黄酮 、异鼠李亭 、山奈酚 、
紫杉叶素等 ,连接的糖大都为葡萄糖 ,也有半乳
糖 、鼠李糖 、阿拉伯糖 、木糖等。
从该属植物分离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如
Ahmed等从酸模叶蓼(P.lapathifoliumL.)中分离
到 lapathinol等 11种以查耳酮为主的成分 [ 2] 。郑
旭东等从庆阳乌蓼(即萹蓄)中首次分离到 5, 7-
二羟基 -6, 7-二甲氧基黄酮等 5个黄酮类化合
物 [ 3] 。郑尚珍等[ 4]从红蓼植株中分离到槲皮素 -
3-0-α-L-鼠李糖苷等 5个黄酮苷类成分 ,从
种籽中分离出花旗松素 -3-0-β -D-葡糖苷 、
山柰素 -3-0-α-L-鼠李糖苷和柯伊利素 -7
-0-β -D-葡糖苷 3个黄酮苷化合物 ,其中花
旗松素 -3-0-β -D葡萄糖苷在蓼属植物中为
首次报道。杨国勋从红蓼果实中分离到槲皮素 、
花旗松素 、3, 5, 7-三羟基色原酮 ,其中 3 , 5, 7-三
羟基色原酮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 5] 。安红纲
等 [ 6]从圆穗蓼 (P.sphaerostachyumMeisn.)中分离
到 2个新黄酮苷 ,分别命名为圆穗蓼素 A和 B。
王嗣雷等[ 7]从圆穗蓼全草中首次分离到(-)-
表儿茶素 -5-0 -β -D-吡喃葡萄糖苷等 4个
38
黄酮类化合物。李勇军等 [ 8]从头花蓼中首次分离
到槲皮素 -3-0-(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
等 4个黄酮类化合物 。ZhaoFengPeng等[ 9]从水
蓼中提取出 6-羟基芹菜素等 10个黄酮类化合
物 。刘知秋等[ 10]从拳参根茎中分离到槲皮素 、槲
皮素 -5-0-β -D-吡喃葡萄糖苷 ,后者为首次
从蓼属植物中分得。王开金等 [ 11]从草血竭 (P.
paleaceumWal.)中分离到芦丁和槲皮素 -3-0
-葡萄糖醛酸以及表儿茶素及其二聚体和三聚体
共 6种 。张国英等 [ 12] 从江西宁都辣蓼中分离得
到金丝桃苷 、异鼠李素等 5个黄酮类化合物 ,其中
异鼠李素为首次从辣蓼中分离得到。
2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代容春等[ 13]用水浸提法提取萹蓄总黄酮 ,提
取率较低 ,且提取液在存放过程中易腐败变质 ,后
续的过滤 、浓缩和纯化等操作困难费时;乙醇浸提
法提取温度以 80℃为佳 ,温度高时 ,浸提液粘度减
少 ,扩散系数增加 ,浸提速度加快;采用低浓度的
乙醇作为提取溶剂 ,对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成本较低又安全 。进一步研究发现 ,甲醇比乙醇
提取效率好 [ 14] 。样品经过脱脂处理 ,会显著增高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15] 。陈怡等[ 16]研究了不同
提取方法对提取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索氏提取
效率较低 ,热回流提取所需溶剂量大 。超声提取
可以破坏药材细胞壁 ,有助于黄酮类化合物的释
放与溶出 ,且超声 60min提取效果最好 。超声功
率为 800W、超声时间为 105(35×3)min、提取温
度 40℃以及溶剂体积分数 65%是提取萹蓄总黄
酮的最佳条件[ 17] 。
3 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黄酮含量测定在中药材的品质鉴定 、制剂工
艺的评价及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目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
有:光谱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等。
近几年来 ,对于蓼属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主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 HPLC法。
3.1 紫外分光光度法
张丽艳等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在 412nm处
测头花蓼中总黄酮含量 ,芦丁在 5.328 ~ 26.64mg
· L-1范围内与吸收度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进
一步表明 ,不同采收期的头花蓼中总黄酮含量差
异明显 ,在 8, 9月份(花期)总黄酮含量达峰值以
后变化不大 ,因此认为采收头花蓼时 ,应在秋季采
收 [ 14] 。王祥培等[ 18]用紫外分光光法测得不同产
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存在一定的
差异 ,应注意生长环境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
常瑛等[ 19]用薄层层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辣
蓼进行含量侧定 。结果表明 ,芦丁确系辣蓼中主要
有效成分 ,同时建立 UV检测中浓度在 0.00808-
0.04848mg/ml范围内与吸收度间的良好线性关
系 ,辣蓼样品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 1.939%。
车京梅等 [ 20]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 25℃、
370nm处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6.36%。
王毅红等[ 21]以 80%乙醇为提取溶剂 ,芦丁为标准
品 ,用分光光度法于 510nm处测定赤胫散中总黄
酮含量为 3.33%。夏扎旦等[ 22]以芦丁为对照品 ,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何首乌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 。
得乙酸乙酯部位的黄酮含量最高 49.3%,石油醚
部位的黄酮含量最低 23%。代容春等[ 23]以 35%
乙醇为提取溶剂 ,聚酰胺吸附提纯 ,芦丁为标准
品 ,用分光光度法于 510nm处测定了萹蓄各部位
的总黄酮含量 。结果表明 ,萹蓄全草总黄酮含量
为 4.349%,根为 7.115%,茎为 5.454%, 叶为
3.544%。
3.2 HPLC法
张元桐等[ 20]采用 HPLC法 ,在 360nm检测波
长下 ,以甲醇 -0.5磷酸溶液(1:1)为流动相 ,色
谱柱为 Shimpack0DS(150mm×4.6mm),测定不
同产地 、不同炮制品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 , 27
件样品中槲皮素的含量为 0.1076 ~ 0.5864:炮制
品水红花子槲皮素含量明显高于生品。谢周涛等
[ 24]在检测波长为 310nm,以甲醇 0 2%磷酸为流动
相梯度洗脱 , DiamonsilTMCl8柱(250mm×4.6mm,
5μm)为色谱柱 ,对不同产地水红花子进行 HPLC
指纹图谱研究。罗杰等 [ 25] 采用 HPLC法 , 在
360nm检测波长下 ,以甲醇 -0.4%磷酸(35:65)
为流动相 , C18硅胶为固定相 , DAD为检测器 ,测
得水辣蓼中芦丁含量为 0.0786%。
4 黄酮类化合物生物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蓼属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
成分 ,具有各种生物活性[ 1] ,如头花蓼中的黄酮类
成分具有解毒 、散瘀 、利尿通淋的功能 。辣蓼中的
39
  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王慧春
芦丁具有抗炎作用 、止血作用。萹蓄中的萹蓄苷
具有抗病毒 、抗炎和利尿降压的作用 ,槲皮苷具有
抗病毒作用 ,可作为抗炎和利尿剂。酸模叶蓼的
酰化黄酮醇苷具有抗补体活性。水蓼中的黄酮类
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草血竭中的表儿
茶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有清除 DPPH自由基的活
性 。另外 ,水蓼中的黄酮硫酸盐对醛糖还原酶及
相关的酶有抑制作用 。
5 展望
目前对蓼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相对集
中在红蓼 、虎杖 、拳参 、萹蓄等常用中草药上 。而
该属植物中还有很多是民族 、民间药用植物 ,它们
有明显的药用价值 ,且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开发
与利用前景 。因此有必要配合药理 ,对该属植物
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王开金 ,张颖君 ,杨崇仁.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 2006,
18:151 ~ 164.
[ 2] AhmedM, KhaleduzzamanM, IslamMS.Isoflavan-4-Ol, dihydrochalconeandchalconederivativesfrom
Polygonumlapathifolium[ J] .Phytochemistry, 1990, 29(6):2009-2011.
[ 3]郑旭东 ,苏跃增 ,沈序维 ,等.庆阳乌蓼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1999, 35(2):47 ~ 49.
[ 4]郑尚珍 ,王定勇 ,刘武霞 ,等.红蓼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35
(4):37 ~ 41;42 ~ 45.
[ 5]杨国勋 ,宋蕾 ,李奎莲 ,等.红蓼果实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3, 38(5):338 ~ 340.
[ 6]安红纲 ,郑尚珍 ,沈彤 ,等.圆穗蓼中的新黄酮苷成分 [ J] .植物学报 , 2000, 42(11):1197 ~ 1200.
[ 7]王嗣雷 ,王定海 ,封土兰.圆穗蓼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药材 , 2004, 27(6):41l~ 413.
[ 8]李勇军 ,骆宏丰 ,王永林 ,等.头花蓼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0, 35(5):300 ~
302.
[ 9] ZhaoFengPeng, DieterStrack, AlfredBaumert, eta1.AntioxidantavonoidsfromleavesofPolyonumhy-
dropiperL.[ J] .Phytochemistry, 2003, 62:219 ~ 228.
[ 10]刘知秋 ,陈发奎 ,吴立军 ,等.拳参的化学成分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4, 21(3):187 ~ 189.
[ 11] WangKJ, ZhangYJ, YangCR.AntioxidantphenoliccompoundsfromRhizomesofPolygonumpaleaceum
[ J] .Ethnopharmacology, 2004, 96:483 ~ 487.
[ 12]张国英 ,曾韬.辣蓼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林产化学与工业 , 2005, 25(3):21 ~ 24.
[ 13]代容春 ,何文锦 ,刘萍 ,等 ,萹蓄总黄酮提取方法的比较 [ 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03, 12(3):53
~ 54.
[ 14]张丽艳 ,杨玉琴 ,高言明 ,等.贵州不同产地 ,不同物候期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动态变化研究 [ J] .中国
中药杂志 , 2003 , 28(9):889 ~ 890.
[ 15]张元桐 ,翟延君 ,曲静 ,等.HPLC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 [ J] .中成药 , 2006, 28(2):236 ~
238.
[ 16]陈怡 ,杭太俊 ,许欣欣.不同产地虎杖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 2006, 14(6):
399 ~ 401.
[ 17]袁春玲 ,郭伟英.超声循环法提取萹蓄总黄酮 [ J] .中草药 , 2006, 37(9):1336 ~ 1338.
[ 18]王祥培 ,万德光 ,王祥森 ,等.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中总黄酮的含量分析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17(9):1713 ~ 1714.
[ 19]常瑛 ,王四旺 ,张超 ,等.辣蓼中芦丁的薄层及紫外光谱鉴别 [ 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2006, 6(10):46
40
青海草业  2008年  第 17卷  第 3期
~ 48.
[ 20]车京梅 ,马超 ,金莉莉 ,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红花子中槲皮素的含量 [ J] .时珍国医国药 , 2006,
17(3):369.
[ 21]王毅红 ,王绪英.赤胫散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27(5):44 ~ 45.
[ 22]夏扎旦 ,萨提瓦力地·赫力力 ,买合布白·阿不都热依木 ,等.分光光度法测定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
何首乌的总黄酮含量 [ J] .食品科学 , 2006, 27(12):704 ~ 705.
[ 23]代容春 ,何文锦 ,陈培泉 , 等.萹蓄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3 , 22(6):66 ~ 68.
[ 24]谢周涛 ,何再安 ,楼一层 ,等.水红花子黄酮类成分的 HPLC指纹图谱研究 [ J] .中药材 , 2006 , 29
(10):1026 ~ 1028.
[ 25]罗杰 ,陆霞.HPLC法测定水辣蓼中芦丁的含量 [ J] .中草药 , 35(3), 2004, 285 ~ 286.
RECENTADVANCEONFLAVONECONSTITUENTSOFGENUSPOLYGONUM
WANGHui-chun
(ColegeofLifeandGeography, QinghaiNormalUniversity, Xining810008, China)
Abstract:ThegenusPolygonum(Polygonaceae)containsrichmedicinalplants.Inthispaper, thestudieson
flavoneconstituentsandbioactivityofgenusPolygonummainlyfrom1990 werereviewed.
Keywords:Polygonum;Flavoneconstituents;Bioactivity
(上接第 37页)
因此要继续筛选 、培育适合青海高寒牧区栽
培的牧草品种以及品种组合搭配方法 ,为西部大
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飞播草地建设奠定扎实的基
础 。
4.3 老播区牧草老化 、退化 、死亡面积逐年扩大 ,
更新技术亟待改进。
青海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进行飞播牧草 ,
建立人工草地和草地改良工作 ,至今仍有较大面
积的保留面积 ,目前大多数播区已利用多年 ,急
需更新的面积很大 ,近年来 ,虽然我们在补播更
新改造方面做了大量尝试 ,但由于投入经费有
限 ,技术手段落后等因素的限制 ,进展缓慢 ,收效
甚微 。建议各播区加快改造更新步伐 ,巩固飞播
成效 。
PLANTINGGRASSBYAIRDURING“SHIWUPERIOD”INQINGHAIPROVINCE
LIHong
(QinghaiProvincialGraslandStation, XiningQinghai810008, China)
Abstract:Totalareaofplantinggrassbyairwere1.4193×104 hafrom2001to2005inQinghaiprovince, the
coverofvegetataionincreasedfrom20% ~ 40% to70% ~ 80%, yieldofgrassincreased4or6 times.
Keywords:“shiwuperiod”;Plantinggrassbyair
41
  蓼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研究 王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