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枇杷属植物性状的补充描述与商榷



全 文 :枇杷属植物性状的补充描述与商榷
杨向晖,林顺权 *,何小龙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 510642)
摘 要:在枇杷属种质资源搜集与调查的过程中,对所搜集和调查的枇杷属植物进行了详细的性状观察,补充了一
些枇杷属植物种类的叶片、花和果实的性状描述。此外,对广西枇杷的主要性状作了简要描述。专门调查、记载和统
计了枇杷属植物叶片性状的若干数据指标,并对叶片的调查及数据记录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枇杷属;性状;描述
中图分类号:S6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2007)02-151-06
ComplementarydescriptionofthebotanicalmorphologyofEriobotrya
YANGXiang-hui,LINShun-quan*,HEXiao-long
(ColegeofHorticultur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642China)
Abstract:BasedontheexplorationofthegermplasmofEriobotryaLindl.inChinaandobservationandcomparisonofthe
plantmorphologyofcolectedspeciesandvarieties,thedescriptionofthecharacteristicsofleaf,shoot,branch,flowerand
fruitofdiferentspeciesofEriobotryawassupplementedorrenewed.Themaincharacteristicsoftheleaf,flowerandfruitof
E.kwangsiensisChunwasalsobrieflydescribed.Atthesametime,someindexonleafinEriobotryaplantswereinvestigat-
ed,recordedandstatisticalyanalyzed,andthemeansofleaftraitsinvestigationanddaterecordwerediscussed.
Keywords:Eriobotrya;Characteristics;Description
枇杷属(EriobotryaLindl.)是起源于中国的蔷薇
科苹果亚科属植物[1]。林顺权等[2]和杨向晖等[3]近几年
的研究表明,有性状特征描述的枇杷属植物共有21
个种,其中中国原产的有 15个种(此外还有 6个变
种或变型)、东南亚原产的有 6个种(其中 1个种尚
有悬疑,E.angstissima就是E.bengalensisf.contracta
的可能性未排除),此外东南亚还分布有4个中国原
产种的变种或变型。在我国,枇杷属植物主要分布于
长江以南各省,分布区域相当广阔。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的差异,形成枇杷属植物的多样性,因此,如何对
不同分布地、不同种(变种或变型)的植物学特征、生
物学特性等进行记载,对于枇杷属植物资源的鉴定
和合理利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仅《植物志》[4]及《中国果树志·龙眼枇杷
卷》[5]对枇杷属植物性状进行过描述,然而,可能是
前人在野外调查受到季节的限制,一些枇杷属植物
的性状描述并不全面。例如:在《植物志》中,对12种
枇杷属植物的性状进行了描述,其中倒卵叶枇杷的
果实性状缺失,另外有4种变型:南亚枇杷窄叶变
型、南亚枇杷四柱变型、台湾枇杷武崴山变型和台湾
枇杷恒春变型仅有叶片长和宽的描述。《中国果树
志·龙眼枇杷卷》中枇杷属种的描述达到 14种,与
《植物志》相比,增加了 20世纪 80年代后发现的椭
圆枇杷与大渡河枇杷的性状描述,其余枇杷属植物
的性状描述基本与《植物志》的相同,但大花枇杷的
叶柄长度和南亚枇杷的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与 《植
物志》中不同。
我们在枇杷属植物地理分布的调查过程中,对
收集到并种植保存的枇杷属植物的性状进行了详细
的观察和记载,发现托叶的形状和着生方式在枇杷
属种间存在明显的不同,这在《植物志》与《中国果树
志·龙眼枇杷卷》并未提到。另外,我们对枇杷属植物
各种类叶片的长、宽、叶脉数和叶柄长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叶片的大小、叶柄长及叶脉数与《植物志》
和《中国果树志·龙眼枇杷卷》记载的有很大差别。
为此,本文旨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
和完善枇杷属植物学性状,同时就枇杷属植物叶片
性状的调查及数据记录方法提出了新的看法。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枇杷属植物材料均为野外实生树,多选择成年
果 树 学 报 2007,24(2):151~156
JournalofFruitScience
收稿日期:2006-09-18 接受日期:2006-12-18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5006613,06300439)。
作者简介:杨向晖,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果树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利用研究。Tel:020-85288262,E-mail:gzyxh@scau.edu.cn
= 通讯作者。Authorforcorespondence.Tel:020-85288262,E-mail:loquat@scau.edu.cn
DOI:10.13925/j.cnki.gsxb.2007.02.005
果 树 学 报 24卷
树为采样对象,树龄为 10年以上,仅个别的树龄超
过100年。调查时间为春秋两季,一般为开花或坐果
季节,分多次进行实地考察取样。
1.2 方法
叶片性状的调查:随机选取成熟叶片30片,测
量其叶宽、叶长、叶柄长及叶脉数,并统计各项目的
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及相应的中数和众数。其
他性状均为观测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枇杷属植物学性状的补充描述
现以《植物志》和《中国果树志·枇杷卷》中枇杷
属植物的性状描述为主要依据,增加我们新调查到
的性状描述。具体如下:
2.1.1 大花枇杷 常绿乔木,小枝粗壮,幼时被有绒
毛,后脱落无毛。叶片集生顶端,厚革质,椭圆或长圆
披针形,长 10~26cm,宽 3~8cm,先端尾尖或渐尖;
叶片边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幼叶呈淡红色,两
面被绒毛,老叶两面光滑。具托叶,披针形,长约1.5
cm,边缘无齿。叶柄长约1.2~4.2cm。叶背网脉明显,
中脉在两面突起,叶脉8~13对。圆锥花序顶生,总
花梗和花梗被稀疏短绒毛,花梗粗壮,长 3~10mm;
花直径1.5~2.5cm,花瓣白色,倒卵形,长8~10mm,
微缺,无毛;雄蕊20枚,长 4~5mm;花柱 2~3枚,基
部合生,长 4mm,中部以下有白色长柔毛,子房无
毛。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果实直径1~1.5cm,核大,
味甜,可食率低。花期4-5月,果实成熟期11-12
月,成熟时果皮呈褐色或黄色,顶端有反折宿存萼
片。
2.1.2 倒卵叶枇杷 常绿乔木,高15~20m,小枝细
长,灰色,初生锈色绒毛,后脱落无毛。叶片集生于小
枝顶端,革质;长椭圆形,渐尖或尾尖,叶长 14~22
cm,叶宽3.7~6.0cm。幼叶两面被有绒毛,以后脱落,
老叶两面光亮无毛。叶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中
脉两面突起,叶脉11~18对。叶柄长1~2.2cm,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较开展,直径13cm;总花梗、花梗及
花萼均密生棕色绒毛;花梗粗壮,长2~4mm;花直径
1~1.5cm;萼片反转,外被棕色绒毛,花柱2~3枚,中
下部合生。花期4月。
2.1.3 香花枇杷 小乔木,高可达10m,小枝灰色,
粗壮,幼时密生棕色绒毛,不久脱落。叶片厚革质,长
椭圆形,长 12.0~23.5cm,宽 3.0~7.6cm,幼时两面
被毛,后脱落。老叶两面光滑,渐尖或尾尖。叶片中上
部有锯齿,中下部全缘。中脉两面突起,叶背网脉明
显,叶脉6~13对。具托叶,披针形,长1cm,边缘无
齿。叶柄较长,约 1~3cm。圆锥花序顶生,直径 15
cm,总花梗和花梗被棕色绒毛。花瓣白色,前端微
凹;柱头4~5枚,中部合生,基部被白色长绒毛。萼
片反转,外被棕色绒毛,内光滑。果实球形,直径1~
2cm,表面具颗粒状突起,果顶和果梗基部被绒毛,
反折宿存萼片。花期4月,果期9-10月。
2.1.4 台湾枇杷 常绿乔木,高5~12m,小枝粗壮,
棕褐色,幼嫩时呈绿色,密被棕色绒毛;叶片倒卵形,
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13.5~20.5cm,宽4.4~6.4
cm,叶边缘有粗钝锯齿,近基部全缘,初生叶片两面
被白绒毛,不久脱落无毛。叶脉10~14对,中脉在叶
两面隆起。叶柄长1~2.5cm,初期被有棕色绒毛,后
脱落无毛。具托叶,披针形,不久脱落。圆锥花序顶
生,长6~8cm,直径10~12cm,总花梗和花梗均密生
棕色绒毛;花梗长 6~12mm;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
长 4~6mm,外面有绒毛;花直径 15~18mm;萼筒杯
状,直径6~7mm,外面密生棕色绒毛;萼片三角形,
长约 2mm,外面有棕色绒毛,内面无毛;花瓣白色,
圆形或倒卵形,直径7~9mm,先端微缺至深裂,无
毛;雄蕊 20枚,长约为花瓣的 1/2;花柱 3~5枚,在
中部合生,并有柔毛,子房无毛。果实近球形,直径
1.2~2cm,黄红色,无毛;种子 1~2粒,花期 5-6月,
果期6-8月。
2.1.5 台湾枇杷恒春变型 常绿乔木,小枝粗壮,青
绿色,被有绒毛,老枝棕褐色,无毛。幼叶两面被毛,
叶背被有幼小绒毛,叶片长14~21cm,宽4.5~8cm,
叶脉 8~11对,叶柄长 1.2~2.5cm,叶片中上部有波
状疏锯齿,中下部全缘。先端锐尖或圆钝。具托叶,长
条状,边缘光滑。
2.1.6 窄叶枇杷 常绿小乔木,丛枝性强。小枝纤
细,棕褐色,幼时绿色,被有绒毛,后脱落无毛。叶片
革质,披针形,长6.9~12.8cm,宽2.0~3.0cm,先端渐
尖,基部楔形。叶边缘有锐锯齿。叶脉13~17对,网
络明显,中脉在两面隆起。具托叶,呈半匙状,边缘有
齿,不易脱落。叶柄长0.5~0.9cm。圆锥花序顶生,长
2.5~4.5cm,总花梗和花梗密被锈色绒毛,花梗长2~
4mm;花直径15~18mm,花瓣白色。花柱2枚。花期
3-4月,果期7-8月。果实椭圆形,顶端有宿存萼片;
成熟时呈红色,味苦涩。种子多数为1粒。
2.1.7 小叶枇杷 常绿灌木,高2~4m,小枝灰白
色,无毛。叶片革质,倒卵形,长4.3~5.6cm,宽1.3~
2.0cm;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内弯锯
齿,叶脉 7~10对,中脉在两面隆起。具托叶,米粒
152
2期 杨向晖等:枇杷属植物性状的补充描述与商榷
状,边缘光滑,不久后脱落。叶柄长 0.3~1.0cm,无
毛。圆锥花序或总状花序,顶生,少花或多花,长1~
4cm,密被锈色绒毛;花直径约 5mm,花柱 3~4枚。
果实卵形,长约1cm,紫黑色,微被柔毛。
2.1.8 南亚枇杷 乔木,小枝粗壮,灰白色;初生嫩
枝被棕色绒毛,后脱落无毛。叶片长椭圆形,革质,长
9~18cm,宽4.0~7.6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边
缘有疏锯齿,近基部全缘。幼叶两面背棕色绒毛,老
叶叶面光滑。叶脉11~17对,叶脉在叶两面隆起;叶
柄肥厚,长1.0~2.5cm,初被有棕色绒毛,后脱落。具
托叶,长圆条状,边缘有稀浅齿,后脱落。圆锥花序顶
生,长和宽 8~12cm,被有绒毛;花梗长 3~5mm,萼
筒长 2~4mm,外面被有绒毛,萼片长 1mm,钝或稍
锐,花瓣白色,倒卵形或近圆形,长 4~5mm,顶端圆
形或微缺,无毛或内面基部有柔毛;花柱 2~3枚,基
部有毛。果实7月成熟,卵球形,黄色,内有球形种子
1~2粒。
2.1.9 大渡河枇杷 常绿乔木,小枝棕褐色,幼嫩时
密被棕色绒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叶片革质,长圆形
或椭圆形,长6~18cm,宽2.4~6.0cm,基部楔形。叶
边缘有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初被棕色绒毛,
后脱落无毛,叶背密被灰色绒毛。具托叶,剑形,紧贴
枝条生长,边缘光滑。叶柄长0.5~1.4cm,被有棕色
绒毛。叶脉9~16对,主脉在叶背面隆起。圆锥花序
顶生,花序较小,直径4~5cm,总花梗和花梗绒毛为
锈色,萼片三角形,密被锈色绒毛。花瓣白色,先端微
缺,花柱3~5枚。果实直径1.5~3cm。花期10-11
月,果期4-5月。
2.1.10 麻栗坡枇杷 乔木,高 10m,小枝粗壮,密
被锈色绒毛,不久后脱落。叶片革质,长圆形或长圆
倒卵形,长17~58cm,宽9~23cm,先端渐尖,基部渐
狭;边缘有疏生锯齿,上面光亮无毛,下面密被锈色
绒毛,中脉粗壮,被锈色绒毛,叶脉 15~27对,叶柄
粗大,长0.7~1.2cm,被有锈色绒毛。托叶呈长条状,
长约3cm,紧贴枝条。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
均密被锈色绒毛,花直径约1cm。萼筒杯状,外面被
锈色绒毛,内面无毛;花瓣白色,内面被锈色绒毛,外
面无毛,基部有短爪;花柱 3~5枚,离生,被有白色
长柔毛。花期9-10月,果实成熟期4-5月。
2.1.11 广西枇杷 常绿乔木,高 15~30m,小枝棕
褐色,初生嫩枝被棕色绒毛,后脱落无毛。叶片革质,
长椭圆形,先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呈不对称楔形;长
8.5~18.0cm,宽3.4~6.8cm。初生叶片两面有棕色绒
毛,后脱落无毛。叶边缘有内弯锯齿,间隔1.0cm(多
数)。具托叶,半圆刀形,边缘有锯齿,后脱落。中脉在
两面隆起,叶脉 9~10对;叶柄长 1.0~1.9cm,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被有白色短绒毛,花序
较小,长 10cm,宽 8cm。花瓣白色,萼片基部有短
爪,后脱落。雄蕊多数,直立。柱头2~4枚,中下部合
生。花期4-5月,果实成熟期9-10月,成熟时呈黄
色,球形,直径为1~1.5cm,味甜。内有种子1粒,少
数为2粒。
2.2 枇杷属植物叶片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在枇杷属植物的形态学性状中,除了柱头数等
花器官作为分类主要依据外,较重要的性状就是叶
片的形态和结构。例如在中国原产的种类中,以叶片
特征命名的就有:小叶枇杷、窄叶枇杷、椭圆(叶)枇
杷、倒卵叶枇杷、齿叶枇杷和栎叶枇杷,此外还有南
亚枇杷的窄叶变型。东南亚原产的枇杷中有宽叶枇
杷、椭圆枇杷长叶柄变型。可见,叶片的形态结构在
枇杷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多数植物学家在发表
新种时,都描述了叶片形状、叶片长和宽度、叶柄长
短、侧脉对数、叶缘锯齿等,为后人识别种类提供了
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些植物
学家当时见到的新种的个体总是有限的,描述出来
的叶片形状也就有局限性;有关枇杷属植物叶片性
状的数值描述多取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方法,也就是
说取一个范围来衡量性状的变化,然而,我们在实际
调查中,发现测量的数值往往不在原来的记录范围
之内,这给我们准确识别种类带来困难。
为了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我们对所有调
查的种类都随机取30片叶片,对叶片的有关性状一
一计数记录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为了比
较起见,同时也将《植物志》及《中国果树志·龙眼枇
杷卷》的数据一并列于表1中。
从表1可以看出:变异系数的大小可以衡量平
均数的可靠程度,它的数值越大表明其平均数的可
靠程度越低。在叶片长、叶宽、叶柄长和叶脉数中,以
叶柄长的变异系数最大,而叶脉数的变异系数最小,
说明叶柄长度变化最大,用它作为鉴别性状不可靠;
相反,叶脉数最稳定,作为鉴别性状较为可靠。
从表1还可以看出,中位数与平均数接近,也能
较好的反映数值的特征,而且中位数与平均数相比,
它具有计算简便,不受特大或特小极端数影响的特
点;众数也是地位特征数,不受极端变量取值的影
响,但当数值为连续性变量时,需要构制频数表,而
且众数的大小与组距设定有关,不同的组距将导致
众数的不同,而且众数与平均数及中位数相差较大,
153
果 树 学 报 24卷
表1 野生枇杷叶片性状的统计数据一览表
Table1ThestatisticaldataofthecharactersofleafinEriobotryaplants
枇杷属
Eriobotrya
性状
Character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数
AV
标准差
Sd
变异系数
CV
中数
Md
众数
(组距)
Mo(GD)
植物志
Thefloraof
China
枇杷卷
Fruitfloraof
China·
loquat
香花枇杷
Fragrnatloquat
大花枇杷
Bigflowloquat
小叶枇杷
Seguinloquat
窄叶枇杷
Henryloquat
广西枇杷
Kwangsiensis
loquat
大渡河枇杷
Daduheloquat
栎叶枇杷
Oakleafloquat
南亚枇杷
Benaglloquat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7.6
23.5
3.0
13.0
7.5
26.2
4.2
13.0
2.0
5.6
1.0
10.0
3.0
12.8
0.9
17.0
6.8
18.3
1.9
14.0
5.9
18.0
1.4
16.0
7.8
18.3
2.7
13.0
7.6
18.2
2.5
3.0
12.0
1.0
6.0
3.0
10.0
1.2
8.0
1.3
4.3
0.3
7.0
2.0
6.9
0.5
13.0
3.4
8.5
1.0
9.0
2.4
5.7
0.5
9.0
4.2
11.5
0.9
9.0
4.0
9.1
1.0
4.99
17.39
1.93
8.77
4.99
17.35
2.60
10.17
1.60
4.96
0.59
8.23
2.39
9.45
0.62
15.01
5.03
14.33
1.40
11.23
4.12
12.25
0.88
12.4
6.13
15.30
1.67
11.33
5.32
14.17
1.89
1.2359
3.0236
0.5160
1.4782
1.1627
4.2223
0.8596
1.1472
0.1671
0.3479
0.1647
0.7739
0.3209
1.4429
0.0858
1.3629
0.7420
2.1641
0.2798
1.3566
0.9128
2.9647
0.3196
1.7927
0.9256
1.4915
0.3423
1.0613
1.2360
2.9227
0.5760
24.77
17.39
26.74
16.86
23.30
24.34
33.06
11.28
10.44
7.01
27.92
9.40
13.43
15.27
13.84
9.08
14.75
15.10
19.48
12.08
22.16
24.20
36.32
14.46
15.10
9.75
20.50
9.37
23.23
20.63
30.48
5.95
17.30
2.00
9.00
4.80
17.70
2.50
10.0
1.55
5.00
0.60
8.00
2.30
9.25
0.60
15.00
5.00
14.15
1.45
11.00
4.10
11.95
0.80
12.50
6.25
15.50
1.65
11.00
5.40
14.45
2.10
4.4(1)
16.5(2)
1.9(0.4)
9.0
4.4(1)
17.9(4)
2.3(0.8)
11.0
1.54(0.1)
5.25(0.3)
0.64(0.1)
8.0
2.25(0.2)
9.2(1)
0.63(0.09)
16.0
5.24(0.5)
13.40(2)
1.10(0.2)
12.00
4.34(0.3)
12.34(0.7)
0.84(0.1)
13.00
6.69(0.4)
15.89(0.8)
1.69(0.2)
11.00
5.50(1)
14.60(2)
2.30(0.4)
2.5~5.0
7.0~15.0
1.5~3.0
9.0~11.0
2.5~7.0
5.0~11.0
1.5~4.0
7.0~14.0
1.2~2.0
3.0~6.0
1.0~1.5
10.0
0.8~2.7
5.0~11.0
0.5~1.3
16.0~20.0
3.5~7.5
7.0~15.0
1.5~3.0
10.0~12.0
8.0~12.0
8.0~12.0
2.0~4.0
7.0~15.0
1.5~3.0
7.0~18.0
1.5~2.5
3.0~6.0
1.0~1.5
5.0~11.0
0.5~1.3
10.0~24.0
7.0~15.0
1.5~3.0
10.0~12.0
4.0~8.0
10.0~20.0
2.0~4.0
154
2期
枇杷属
Eriobotrya
性状
Character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数
AV
标准差
Sd
变异系数
CV
中数
Md
众数
(组距)
Mo(GD)
植物志
Thefloraof
China
枇杷卷
Fruitfloraof
China·
loquat
麻栗坡枇杷
Malipoloquat
台湾枇杷
Taiwanloquat
恒春变型
Kokshunloquat
倒卵叶枇杷
Obovateloquat
椭圆枇杷
Tibetloquat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um.of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17.0
23.0
58.2
1.2
27.0
6.4
20.5
2.5
14.0
7.7
20.6
2.5
11.0
5.8
22.2
2.2
18.0
15.0
38.0
3.2
22.0
11.0
9.0
16.7
0.7
15.0
4.4
13.5
0.9
10.0
4.5
14.0
1.2
8.0
3.7
14.3
1.3
11.0
8.8
19.5
1.5
18.0
13.35
13.00
34.97
0.99
21.74
5.59
16.24
1.3867
11.7
5.75
16.67
1.65
10.03
4.60
18.66
1.63
14.40
12.46
29.69
2.274
19.0
1.5206
3.38
10.0084
0.1100
4.1001
0.7595
1.5851
0.3812
0.8442
0.7780
1.6437
0.3481
0.8087
0.6059
2.5651
0.3352
2.4727
1.5163
4.0155
0.5152
1.1547
11.39
26.00
28.62
11.11
18.86
13.59
9.76
27.49
27.49
9.86
13.52
21.1
8.06
13.71
13.75
20.52
17.17
12.17
13.52
22.66
6.415
13.00
13.00
34.00
1.00
22.00
5.60
16.25
1.30
12.00
5.75
16.55
1.70
10.00
4.70
19.10
1.650
14.00
12.30
30.10
2.20
19.00
13.00
10.0(3)
42.2(3)
1.04(0.1)
24.0
5.64(0.5)
15.74(1.5)
1.34(0.3)
11.00
5.24(0.5)
16.64(1.5)
1.74(0.3)
10.0
4.94(0.5)
21.2(2)
1.64(0.1)
14.00
11.8(2)
28.5(2)
1.75(0.5)
18.00
10.0~16.0
10.0~15.0
30.0~40.0
1.0
20.0~25.0
3.0~7.0
10.0~19.0
2.0~4.0
10.0~12.0
3.0~6.0
7.0~14.0
2.0~6.0
5.0~15.0
1.5~3.0
10.0~14.0
10.0
10.0~15.0
30.0~40.0
1.0
20.0~25.0
10.0~19.0
2.0~4.0
2.0~6.0
5.0~15.0
1.5~3.0
10.0~14.0
8.0~9.0
18.0~25.0
2.0~4.0
15.0~20.0
续表1Table1continued
杨向晖等:枇杷属植物性状的补充描述与商榷
注:GD-组距;Md-中数;Mo-众数。下同。 Note:GD-Groupdistance;Md-Medium;Mo-Mode.Thesameasbelow.
作为性状的特征数不合适。
应用前述的方法,我们对3个不同来源的栎叶
枇杷(云南建水、云南石屏和四川汉源)及 3个不同
来源的广西枇杷(广东乳源、广西马井、广西象州)进
行了验证,结果列于表2。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来
源的单株叶片性状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上存在比较大
的差异,但其平均数和中位数都相差较小,可以作为
种间鉴定的数据,这也证实了我们的方法的可靠性。
3 讨 论
枇杷是起源于我国的特色果树,我国的枇杷栽
培面积和产量均为全世界第一,而且我国野生枇杷
种质资源也是最为丰富,但我国在枇杷上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普通枇杷上,有关野生枇杷的研究极少。我
们在对野生枇杷进行调查与收集的过程中,对野生
枇杷的植物学性状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与测量,并
补充了一些枇杷属植物种类的叶片、花和果实的性
状描述。另外,由前所述,枇杷属植物叶片的形态结
构在枇杷属植物的分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不
同的取样方法,甚至于用不同的参数来描述叶片的
性状特征都可能造成极大的偏差,为我们识别枇杷
属植物带来了困难。因此,我们认为,至少是对枇杷
属植物而言,在描述叶片性状时,如果在记载极值的
同时,能够按照我们所述的方法随机取30片叶,进
155
表2 同种不同来源单株叶片性状统计表
Table2Thestatisticaldataofthecharactersofleafofindividualloquatplantsfromdiferentsite
枇杷属
Eriobotrya
性状
Character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in
平均数
AV
标准差
Sd
变异系数
CV
中数
Md
众数(组距)
Mo(GD)
广西枇杷(乳源)
Kwangsiensis
Louqat
(Ruanyuan)
广西枇杷(马井)
Kwangsiensis
Loquat
(Majing)
广西枇杷(象州)
Kwangsiensis
Loquat
(Xiangzhou)
栎叶枇杷(汉源)
Oakleafloquat
(Hanyuan)
栎叶枇杷(石屏)
Oakleafloquat
(Shiping)
栎叶枇杷(建水)
Oakleafloquat
(Jianshui)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um.of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um.ofvein(Pair)
叶宽
Thewidthofleaf(cm)
叶长
Thelengthofleaf(cm)
叶柄长
Thelengthofpetiole(cm)
叶脉数
TheNo.oflateralvein(Pair)
5.5
19.8
2.5
13.0
6.0
21.5
2.5
13.0
6.8
18.3
1.9
14.0
8.0
21.8
2.3
12.0
7.3
19.2
2.0
13.0
7.8
18.3
2.7
13.0
2.7
10.3
1.0
8.0
3.2
11.4
1.0
8.0
3.4
8.5
1.0
9.0
3.6
11.3
1.4
8.0
4.7
11.5
1.0
7.0
4.2
11.5
0.9
9.0
4.21
14.93
1.86
10.37
4.16
15.75
1.71
10.32
5.03
14.33
1.40
11.23
5.43
15.83
1.85
10.25
5.97
13.96
1.55
10.97
6.13
15.30
1.67
11.33
0.7096
2.2566
0.4149
1.0662
0.7378
2.6722
0.4994
1.3934
0.7420
2.1641
0.2798
1.3566
0.9112
2.1771
0.2527
1.2181
0.6255
3.059
0.2285
1.3257
0.9256
1.4915
0.3423
1.0613
16.86
15.11
22.31
10.28
17.74
16.97
29.20
13.50
14.75
15.10
19.48
12.08
16.78
13.75
13.66
11.88
10.48
21.91
14.74
12.08
15.10
9.75
20.50
9.37
4.20
15.10
2.00
10.00
4.10
15.60
1.70
10.50
5.00
14.15
1.45
11.00
5.45
15.45
1.90
10.00
6.00
14.4
1.55
11.00
6.25
15.50
1.65
11.00
4.14(0.3)
15.7(1)
2.04(0.1)
11.00
3.35(0.3)
16.8(0.6)
1.24(0.1)
11.00
5.24(0.5)
13.40(2)
1.10(0.2)
12.00
5.34(0.5)
15.24(0.5)
2.04(0.1)
10.00
6.49(0.3)
15.15(1.5)
1.54(0.1)
11.00
6.69(0.4)
15.89(0.8)
1.69(0.2)
11.00
果 树 学 报 24卷
行统计分析后,记载平均值和中位数,这对后人识别
种类有很大的帮助。不过,我们也认为:所谓的“随机
取样”还是有一定的误差的,在找出 2个极值后,取
样者很难做到完全随机,总是会大大小小各取数片,
这样倒是实际上保证了取样的代表性,但是,却背离
了科学意义上的“随机性”。怎样才更合理,有待进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LINDLEYJ.DescriptionasEriobotryajaponica[J].TransLinnSoc,
1822,991:102.
[2]LINSQ,YANGXH,LIUCM,HUYL,HEYH,HUGB,
ZHANGHL,HEXL,LIUYX,LIUZL(林顺权,杨向晖,刘成
明,胡又厘,何业华,胡桂兵,张海岚,何小龙,刘月学,刘宗莉).
PhysicalgeographydistributionofloquatinChina[J].ActaHorticul-
turaeSinica(园艺学报),2004,31(5):569-573.(inChinese)
[3]YANGXH,GLAKPEK,LINSQ,HUYL,HEYH,NGUYEN
ThicamNhung,LIUYX,HUGB,LIUCM(杨向晖,格拉贝,林
顺权,胡又厘,何业华,阮氏锦绒,刘月学,胡桂兵,刘成明).Taxa
ofgenusEriobotryaplantsaroundworldandspecializingsoutheast-
ernAsia[J].JournalofFruitScience(果树学报),2005,22(1):55-
59.(inChinese)
[4]YUDX(俞德浚).Florareipublicaepopularissinicae(中国植物
志)[M].Beijing:SciencePress,1974:260-275.(inChinese)
[5]QIUWL,ZHANGHZ(邱武陵,章恢志).FruitfloraofChina·lon-
ganandloquat(中国果树志·龙眼枇杷卷)[M].Beijing:China
forestrypress,1996:98-117.(inChinese)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