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西双版纳叶下珠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开发



全 文 :热带农业科技 2004,27(3)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38-
西双版纳叶下珠属植物资源分布及开发
管志斌,张丽霞,彭建明
(中国医科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 景洪 666100)
关键词:叶下珠属;植物资源;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50X(2004)03-0038-02
收稿日期:2004-07-08
1 西双版纳叶下珠属植物资源分布
大戟科叶下珠属(Phyll-anthus)植物约有600
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北
温带。我国有叶下珠属植物33种和4个变种[1],主
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其中云南省有13种。经
调查西双版纳有7种(表1),5种可作药用,其中
苦味叶下珠和叶下珠是傣族民间的常用药,由于两
者形态较相似,民间应用常互以替代。
西双版纳叶下珠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1 一年生草本
2 茎略带红色,枝圆柱形,不具棱,全株无
毛,蒴果扁球形,表面光滑,种子具纵沟
纹⋯⋯⋯⋯⋯⋯⋯⋯⋯⋯⋯⋯⋯⋯⋯⋯苦味叶下珠
2 枝具翅状纵棱,上部被一纵列疏短柔毛,蒴
果圆球状,红色表面具小突刺,种子具横沟
纹⋯⋯⋯⋯⋯⋯⋯⋯⋯⋯⋯⋯⋯⋯⋯⋯⋯⋯叶下珠
1 灌木或乔木
3 乔木,枝条具纵细条纹,被黄褐色短柔毛,
叶片细纸质至革质,蒴果核果状⋯⋯⋯⋯⋯余甘子
3 灌木
4 幼枝、叶或花梗部分有毛
5 幼枝、叶或花梗淡黄色短柔毛或微毛,株高
达4m ,枝条淡褐色,叶片膜质至纸质椭圆形,卵
形至圆长形,蒴果浆果状⋯⋯⋯⋯⋯⋯小果叶下珠
5 幼枝被微柔毛和小苞片被睫毛外无毛,株
高0.5~1.5m,茎红棕色,枝淡绿色,叶二列膜质,
蒴果圆球状⋯⋯⋯⋯⋯⋯⋯⋯⋯⋯⋯⋯滇南叶下珠
4 全株无毛
6 蒴果浆果状,扁球形,枝条弯曲,褐色,叶
纸质⋯⋯⋯⋯⋯⋯⋯⋯⋯⋯⋯⋯⋯⋯⋯落萼叶下珠
6 蒴果圆球形,茎灰褐色,小枝柔细,互生或
2~3条自枝条突起处簇生,叶二列,纸质,宽椭圆
形 ⋯⋯⋯⋯⋯⋯⋯⋯⋯⋯⋯⋯⋯⋯⋯美丽叶下珠
2 几种叶下珠属植物药用功效
(1)苦味叶下珠(又名珠子草、坝贝菜、月下
珠、水米草)
全草药用,具有清肝解毒,利水通淋,苦补健
表1 西双版纳叶下珠属植物种类及分布
中文名 学 名 分 布
滇南叶下珠
P. pulcher Croiz.
(曾用名:P. asteranthus Croiz.)
景洪、勐海有分布,生于海拔 400~1 000m山坡灌木丛中或疏林下。
余甘子 P. emblica Linn. 全州有分布,生于海拔 300~2 300m的次生杂木林中。
落萼叶下珠 P. flexuosus (Sieb. et Zucc.) Muell.-Arg. 全州有分布,生于海拔 1 500m以下的林缘灌丛中。
苦味叶下珠 P. niruri Linn.(曾用名:P. amarus L.)
景洪、勐腊有分布,生于海拔 500~1 100m的路旁、山坡、旷野草地、
河流两岸。
小果叶下珠 P. reticulates Poir. 全州有分布,生于海拔 200~400m的路边林下灌木丛中、岩石上。
美丽叶下珠 P. sootepensis Craib 勐海有分布,生于海拔 480~1 300m的山坡灌丛或荒芜地。
叶下珠 P. urinaria Linn. 全州有分布,生于海拔 100~1 900m的田边草丛、旷地、山坡路旁。

DOI:10.16005/j.cnki.tast.2004.03.013
热带农业科技 2004,27(3)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39-
胃,收敛止痢、止痛,利胆退黄,杀虫止痒,止咳
平喘祛痰,通经催乳等功效。长期以来,傣族民间
用之浸泡当茶饮,用于解暑清肝火、止咳祛痰,新
鲜植物渍汁外涂治疗皮肤病、虫蛇咬伤。研究表明,
苦味叶下珠含大量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
理作用,对乙肝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降酶
保肝、防止肝纤维化等作用,还可用于癌症的早期
治疗[3]。
(2)叶下珠〔又名珍珠草、阴阳草、芽害巴(傣
语)〕
药用历史悠久。全草有清火解毒,利尿通淋,凉
血止血,收敛止泻,排石之效,可治赤目肿痛、肠
炎腹泻、痢疾、肝炎、小儿疳积、肾炎水肿、尿路
感染等症。傣族民间常取叶下珠15g,煎汤内服治
腹泻下痢;取本品15g,配野芦谷根20g,煎汤内服
治小便热痛,尿中夹有砂石;取鲜品适量,捣烂外
敷伤处,治外伤出血。
(3)余甘子〔名滇橄榄、麻夯板(傣语)〕
果实可供药食两用,鲜果肉每100g中含维生素
C 540~1 814mg,因而被视为高VC食品,具有生
津止渴,润肺化痰,治咳嗽、喉痛,解河豚鱼中毒
等功效;树根、树皮和叶能清热解毒,治皮炎、湿
疹、风湿痛等。余甘子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被广泛应
用,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常取鲜余甘子适量含服,
治咽喉肿痛、咳嗽、口舌生疮;取其根或树皮15g,
煎汤内服治腹泻呈水样便;取叶、树皮适量,煎水
外洗,治皮肤瘙痒;取树皮适量,烧炭碾粉,撒于
患部,治水火烫伤、黄水疮。
(4)小果叶下珠(又名龙眼睛、山兵豆)
根药用,有消炎、收敛、止泻之效,可治痢疾、
肠结核、肝炎、肾炎、小儿疳积。
(5)落萼叶下珠
根入药,治小儿疳积。
3 西双版纳叶下株属植物资源开发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统计,目前全世界乙肝
病毒携带者达4~5亿人,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
肝病毒感染。我国有近10%的人口患此病,且多年
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自1982年印
度学者Thyagarajin等发现苦味叶下珠具有杀灭乙
肝病毒活性以来[2],引起了人们对该属植物的广泛
关注。现代医药研究表明,苦味叶下珠及同属的一
些植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和对肝损伤的保
护作用,并对肝癌细胞株PLC/PRF/5产生HbsAg的
作用[3-6],这些研究给病毒性肝炎治疗带来新的希
望。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地区,有着丰富的叶下珠属
植物资源,民间有长期药用传统,因此具有药用叶
下株植物研究与开发的优越条件。初步研究表明,
叶下珠属植物中苦味叶下珠治疗乙肝效果优于其它
种,其中西双版纳产的苦味叶下珠疗效又优于其它
地区的苦味叶下珠。现在以苦味叶下珠为主要原
料,由兰州肝病研究所研制,西双版纳制药厂生产
的“珠子肝泰胶囊”,具有保肝、抗病毒、调节免疫、
防肝纤维化等功效,并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该药
疗效显著,已被国家推荐为治疗肝病的首选药物之
一。该药自1999年上市以来,销量成倍增长,因此
对原材料的需求也成倍增长,仅靠野生资源已远远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经调查,西双版纳野生苦味叶
下珠的年产量已不足20t,真正可以收集利用的原
料不足10t,而仅西双版纳制药厂每年原料缺口达
数十吨,州外制药企业对西双版纳产苦味叶下珠原
料年需要量更达数百吨以上。不言而喻,充足的原
料供给成为苦味叶下珠药业发展的关键。由此迫切
需要西双版纳苦味叶下珠种植业的兴起和同步开展
其栽培技术的研究,把西双版纳苦味叶下珠的资源
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苦味叶下珠的开发推进到
一个保护和利用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4卷
(1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93-94
[2] Thyagarajin S P,Thiru eelakantan K,Subramanian S,et
al..In vitro inactivation of HbsAg by Eclipta alba Hassk and
Phyllanthus nirui Linn.[J].Ind. J. Med. Res,1982,76
(suppl):124-127
[3] 张绪清.苦味叶下珠的治疗作用[J].国外医药-植物药
分册,1992,7(3):99-101
[4] 徐大文.苦味叶下珠抗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J].天津医
药,1994,12:717
[5] 纪徐淮.苦味叶下珠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株PLC/PRF/5产
生HbsAg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8):496
[6] 罗文继,阮细发,杨义雄.叶下珠研究概述[J].海峡药
学,1998,10(1):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