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03-03-15
海南岛叶下珠属 4种植物花粉形态学及活性酶比值分析
丘昭琪1 何和明2
(1.海南省海口市第十中学 , 海南 海口 570102 2.海南师范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00)
摘 要 本研究用醋酸酐分解法处理叶下珠属 4种植物花粉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作形态学详尽观测和序
列分析4 种花粉所含 8 种活性酶组分含量总比值变化。结果表明 4 种植物花粉的外部形态 、内部结构都有明显的
差异 ,萌发孔 、内外壁 的形态和表面纹饰特征变化异常;花粉的活性酶比值变化 , 以叶下珠(214.87)>海南叶下珠
(203.46)>崖县叶下珠(196.06)>沙地叶下珠(194.22)。这与种(源)质变异 、产地生境不一 ,相关密切。
关键词 叶下珠属;海南岛;形态学;酶活性比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别名珍珠草 、叶
下珍珠 ,系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一年生药
用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少数为北
温带地域 ,在我国广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海南岛地
理位置特殊 ,水热条件优越 ,岛内叶下珠属(Phyllan-
thus)植物外形及内部结构变异多样 ,致使植株花粉
酶类活性物质含量变化异常。本文对叶下珠属 4种
植物花粉形态及活性酶类含量进行观测与分析 ,为
开拓南药用植物资源及临床应用 ,提供新的实用生
化指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以多点法在海南岛北部(海口农科所)、
中部(屯昌乌坡)和西南部(万宁兴隆)试验区分别观
测 ,随机采集一年生且花期基本相近的 4种叶下珠
花粉处理后带回实验室备用。
1.2 方法
1.2.1 样品处理 叶下珠开花时节笔者利用采粉
器在各试区聚集不同植株花粉 ,经除杂 、外观 、筛选 、
镜检取得纯花粉团粒 , 放在 40℃的恒温箱烘干
(48 h),让花粉干燥后散出 ,并过筛(100目),然后再
装入恒温箱干燥24 h ,冷却后用醋酸酐法分解 ,供光
学显微镜 、扫描电镜观测用。
1.2.2 酶液制备测定 精确称取预冷样品1 g ,按 1
g FW(鲜重)加入 0.1 mol/L 磷酸钠缓冲液 , pH6 ~
6.5 ,放入高速捣碎机研磨 3 ~ 4 min ,间歇 1 min防止
过热 ,把花粒液过滤后 ,以3 000 ~ 4 000 r·min-1离心
20 min(4℃),用吸管取出上清滤液贮存于水浴中 ,
即为制备的酶液 。以动力法测定其含量 ,按比例吸
取 2 ~ 3 μL酶液注入反应杯中 ,置于 Colas Fara Ⅱ型
瑞士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连续检测 ,含量以 V/
L为单位表示 。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下珠属4种植物花粉形态的比较分析
叶下珠属植物约有 600余种 ,我国共有 33种 4
变种。笔者在海南岛各试区随机取样株有海南叶下
珠(Phyllanthus hainanensis)、崖县叶下珠(P.pachy-
phyllus)、叶下珠(P.urinaria)和沙地叶下珠(P .are-
narins)共 4种 ,其花粉粒湿润时近球形或长球形 ,干
燥后皱缩如圆球形或近扁球形 ,具有内外两层壁 ,但
种源和产地生境不一 ,形态及结构均有差异 ,现将其
上述 4种植珠花粉依其萌发孔与外壁形态特征 ,分
述如下:
①海南叶下珠花粉状如圆球形 , 直径 20 ~
31μm ,周孔10 ~ 20个呈规律性地排列于外壁表面 ,
孔的结构复杂多样 ,外孔口圆形 ,而内孔透镜状 ,比
外孔稍为窄些 ,外壁具半被层 ,表面为网状纹饰 ,网
内有瘤状突起 ,与同属的云南叶下珠(P.forrestii)、
红叶下珠(P.ruber)相似(图 1)。
—53—
第 23 卷第 1期
2004 年 2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Vol.23 No.1Feb.2004
图 1 海南叶下珠(Phyllanthus hainanensis)
②崖县叶下珠的花粉呈圆球形—近扁球形 ,花
粉粒大小为22(21 ~ 23)×26(25 ~ 28)μm 。具有沟
孔6个 ,有时 4 、5个 ,沟形细且短 ,呈裂隙状 ,位于被
层下或被层内 ,外孔口比内孔口较为稍大些 ,沿着赤
道排列或偏向于花粉粒—(极)端 , 外壁厚 2.5 ~
3.5 μm ,具半被层 ,壁表面有网状至拟网状纹饰(图
2)。
图 2 崖县叶下珠(P.pachyphyllus)
③叶下珠的花粉粒为长球形 —亚圆球形 ,其大
小为(18 ~ 27)×(16 ~ 20)μm。具有沟孔 5个 ,外壁
有穿孔的被层或半被层 ,表面为沟状拟网至网状纹
饰(图 3)。
④沙地叶下珠的花粉粒呈近球形或长球形 。大
小为(18 ~ 26)×(14 ~ 18), 具有沟孔 4 个 , 沟形短
些 ,内孔的横向延伸程度较小 ,外壁的穿孔比被层上
的孔稍为大些 ,表面为小网状纹饰(图 4)。
图 3 叶下珠
(P.vrinaria L.) 图 4 沙地叶下珠(P.arenarins)
2.2 叶下珠属 4种植物花粉酶类活性组分的含量
变化
由于物种多样 ,叶下珠属不同种类植珠花粉酶类
活性物质含量随之而异。经取样检测结果列于表1。
表 1 叶下珠属 4 种植物花粉活性酶组成含量▲ n=3 V/ L
序号 花粉 GPT AST ALP LDH CK β-HBDH AMY γ-GT 总量(T) 平均值(x-) RSD
A 海南叶下珠 40.83 128.54 1.07 0.93 1.49 28.46 1.46 0.68 203.46 25.43 127.86
B 崖县叶下珠 38.72 121.82 1.18 1.05 1.56 29.87 1.27 0.59 196.06 24.51 121.23
C 叶下珠 45.41 132.17 1.04 1.26 1.78 30.65 1.94 0.63 214.88 26.86 131.54
D 沙地叶下珠 37.26 125.31 0.96 1.02 1.34 26.59 1.19 0.57 194.24 24.28 124.74
▲ 表内测得的数值为 3次平均值 , 以下表同。
表 1可以看出 ,叶下珠属4种植物花粉所含8种酶
的活性物质组分总量相比(V/L)结果 ,依序以叶下珠
(c)214.88>海南叶下珠(A)203.46>崖县叶下珠(B)
196.06>沙地叶下珠(D)194.24 ,其中各组成含量水平变
化程度均以AST(121.82 ~ 132.17)为最高 ,GPT(38.72 ~
45.41)、β-HBDH(26.59 ~ 30.65)次之 ,AMY(1.19 ~ 1.
94)、CK(1.34~ 1.78)再次 ,LDH(0.93 ~ 1.26)、γ-GT(0.
57 ~ 0.68)都处于低谷状态。种间花粉活性酶组分的
RSD值比都以(C)>(A)>(D)>(B),经 t 值检验结果
表明 ,种间花粉酶的活比差异显著 S ,P <0.01。
2.3 不同产地同种植物花粉活性酶组分含量差异程度
地理特殊的海南岛 ,水热条件变化具有明显的
地带性规律 ,东湿西干 ,雨季 、旱季分明 、干湿交替明
显 ,由南到北气温差异悬殊 ,对叶下珠属植物生长 、
发育 、开花和吐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花粉活性酶
的组分含量也随之而异 。各试区的海南叶下珠实测
结果详见表 2。
从表2测定的数值不难看出同一种叶下珠植株
的花粉由于生境不一 ,物候各异 ,其花粉酶的活性物
质组分总值变幅大小 ,以万宁兴隆(Ⅱ, 210.60)>屯
昌乌坡(Ⅲ ,204.84)>海口农科所(Ⅰ, 203.44),前者
与后两者产的花粉量值相比 , 则高出 2.81%、
3.52%,各组分含量变化范围(Ⅱ)0.74 ~ 130.46 ,(Ⅲ)
0.68 ~ 129.48 ,(Ⅰ)0.67 ~ 128.60。(下转第 59页)
—54—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3 卷
2.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样品5份 ,按样品溶液
的制备方法制备测定 ,结果左旋紫草素含量分别为
0.703 ,0.716 ,0.695 ,0.673 ,0.725mg/g , RSD=3.09%。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样品(批号:
021123 ,含量 0.702 mg/g)一定量 ,加入适量对照品 ,
按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测定 ,结果见表1。
表 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n =5)
编号 加入量(μg) 测得量(μg) 回收率(%) X(%) RSD(%)
1 184 171.6 93.26
2 184 184.5 97.93
3 184 181.0 98.37 97.76 2.95
4 92 93.2 101.30
5 92 90.1 97.93
2.9 样品含量测定 分别精密称取紫草涂膜剂 ,按
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及色谱条件进行测定 ,外标法计
算含量 ,结果见表 2。
表 2 紫草涂膜剂中紫草素含量
样品序号 紫草素含量(mg/ g) RSD(%)
021123 0.705 3.00
121126 0.683 1.20
021204 0.664 2.81
3 小结
目前 ,制剂中紫草素的含量测定常采用比色
法[ 6] ,也有薄层扫描法测定紫草素的报道[ 7] 。本文
采用高效液相色普法测定制剂中紫草素的含量 ,结
果准确 ,重现性好 ,灵敏度高 ,可作为紫草涂膜剂质
量标准含量测定项下的测定方法 。
试验中曾试用多种溶剂处理样品 ,但未找到同
时完全溶解紫草素和辅料的溶剂系统 ,故采用对紫
草素溶解效果好的甲醇为溶剂 ,反复冲洗不溶物中
残留紫草素的方法处理了样品。
参考文献:
[ 1] 叶碧波 , 胡 明.紫草的研究概况.中国中医药科技 , 1997 , 4
(5):320-321.
[ 2] 周灵珊,王风华.紫草的临床应用.内蒙古中医药,1998, 4:39-40.
[ 3] 熊晓刚.紫草在皮肤病临床应用举隅.甘肃中医 ,2000 , 5:55.
[ 4] 胡 英.简述紫草在皮肤病中的应用.时诊国医国药,1998,9(4):306.
[ 5] 马 瑛 ,王嗣芩.黄 猛 , HPLC测定紫草中紫草素含量.中国药
学志 , 2000 , 35(2):98.
[ 6] 刘小平 ,王国珍.紫草涂膜剂的质量研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1987 ,17(2):82.
[ 7] 刘 芳 ,王小平 ,伍伟祯.薄层扫描法测定烧伤膏中左旋紫草素
的含量.基层中药杂志 , 2001, 15(2):21.
(上接第 54页)
表 2 不同产地海南叶下珠花粉酶类活性物质含量 V/ L n=3
序号 取样点 ALP AST LDH β-HBDH GPT G-GT AMY CK 总量(T) 平均值(x)
Ⅰ 海口农科所 1.07 128.60 0.95 28.40 40.84 0.67 1.45 1.46 203.44 25.43
Ⅱ 万宁兴隆 1.14 130.46 1.26 29.64 43.62 0.74 1.98 1.76 210.60 26.33
Ⅲ 屯昌乌坡 1.12 129.48 1.09 27.59 41.46 0.68 1.85 1.56 204.83 25.60
表2还反映出(Ⅱ)活性酶总量值中各组分含量
差异程度依下列顺序递减 ,以 AST(130.46 ,占总量
61.95%)>GPT(43.62 ,占总量 20.71%)>β-HBDH
(29.64 ,占总量14.07)>AMY(1.98 ,占总量 0.94%)
>CK(1.76 ,占总量 0.84%)>LDH(1.26 ,占总量
0.60%)>ALP(1.14 , 占总量 0.54%)>G -GT
(0.74 ,占总量 0.35%);(Ⅲ)活性酶类组分变化也是
如此 ,其含量仍以 AST(129.48占总量 63.21%)最
高 ,GPT(41.46)次之 、β -HBDH(27.59)再次 ,余者递
减顺序与(Ⅱ)基本相近。至于(Ⅰ)活性酶类组分的
含量变化还是以 AST(128.60 ,占总量 63.21%)最
高 ,GPT 、β-HBDH 次之 ,余者均与(Ⅱ)(Ⅲ)递减依
序相似 ,最后以 G-GT(0.67)为最低 ,占总量值 0.
33%。三者经 t值检验得知不同产地同种植株花粉
活性酶类含量差异显著(S ,P<0.01)。
致谢:本研究原材料得到海南大学林英教授的鉴定;
花粉观测由福建省科学院扫描电镜中心的黎尤中同
志协助 。
参考文献:
[ 1] Erdtonan , G., Pollen Morphology and plant Taxonomy:Angiospes-
perns.The chronica Botanica Co.U.S.A.1952.
[ 2] Kohler , E., Die Pollenmorphologie der biovothen Euphorbiaceae and
Bedutung f iir die Taxonomie.Grawa Palynol , 1965 , 6:26-120.
[ 3] Punt , W., Pollen morphology of the genus phyllanthus (Euphor-
biaceae).Rer.Palaeobot.palynol., 1967 , 3:141-150.
—59—
第 1期 张善玉等:HPLC 法测定紫草涂膜剂中紫草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