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美味牛肝菌风味活性物质



全 文 :研究与探讨
2013年第10期
Vol . 34 , No . 10 , 2013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及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
美味牛肝菌风味活性物质
曹 蓓,齐玉刚*,张春霞,刘安军,王丽霞,郑 捷,白 云,宋晓娣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天津 300457)
摘 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鉴定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成分及主要风味物质。通过实验鉴定出53种挥发性成
分,其中29种成分对美味牛肝菌的风味有贡献,还有3种呈味物质气相色谱检测不到。其中己醛、甲基吡嗪、3-甲硫基
丙醛、2,6-二甲基吡嗪、1-辛烯-3-醇、2-戊基呋喃、2-乙基-6-甲基吡嗪、3-辛烯-2-酮、苯乙醛等化合物是美味牛肝
菌主要的风味活性物质。
关键词:美味牛肝菌,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闻技术,挥发性化合物,特征风味化合物
Analysis of flavor components in Boletus edulis by
HS-SPME-GC-MS and GC-O
CAO Bei,QI Yu-gang*,ZHANG Chun-xia,LIU An-jun,WANG Li-xia,ZHENG Jie,BAI Yun,SONG Xiao-di
(Faculty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Volatile components of Boletus edulis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head space solid -phase micro -
extraction(HS-SPME). Volatile compounds and major flavor substances were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GC-MS),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 (GC-O). 53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experiment,among those total 29 volatile compounds and three unknown compounds
contributed to the flavor of boletus edulis. The primary flavor compounds were hexanal,methylpyrazine,3 -
(methylthio) propionaldehyde,2,6-dimethylpyrazine,1-octen-3-ol,2-pentylfuran,2-ethyl-6-methylpyrazin,
3-octen-2-one,benzeneacetaldehyde,and so on.
Key words:Boletus edulis;GC-MS;GC-O;volatile compounds;characteristic flavor compounds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 编 号:1002-0306(2013)10-0133-05
收稿日期:2012-11-16 * 通讯联系人
作者简介:曹蓓(198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功能食品。
基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10C26211200196);
天津市科技 计划项 目——中 小型 企业创 新基 金
(10ZXCXSH02600)。
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俗称大脚菇,属层菌
纲,伞菌目,牛肝菌科,牛肝菌属,子实体粘软多汁,
香滑可口,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糖类物质氨基酸和
多种矿物元素,其提取物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抗辐
射等功能[1]。除营养和药用外,可食用牛肝菌的的风
味也引人关注,其所特有的风味异于芳香植物和其
他菌类食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
念的转变,人们在追求摄入食品营养的同时,对食品
风味的追求日益增加。对于美味牛肝菌风味成分的
研究,对于阐明其呈味机理并且为开发新一代调味
品奠定理论基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有关
牛肝菌营养成分的研究较多[2-5],而对于其挥发性成
分研究较少。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方法是把
取样、萃取、富集、进样等过程在同一个装置完成。与
其他分离方法相比,此方法选择性好,不需要溶剂,
所需样品用量少,且操作简单、快速、费用低,并可与
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直接联用[6]。气相色谱-嗅觉测
量法(GC-O)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鉴定食品风味活
性物质的技术手段,这种方法弥补了气相色谱-质谱
联用技术(GC-MS)不能检测到一些阈值很低的痕量
风味物质的缺陷。本实验以美味牛肝菌为原料,通过
HS-SPME技术萃取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并将GC-
MS与GC-O方法结合起来,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进行定性、定量及风味活性成分分析,为牛肝菌调味
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美味牛肝菌干品 购于昆明农贸市场,将样品
133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13.10.013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2013年第10期
粉碎,过40目筛;C6~C20正构烷烃标准品 德国Sigma
公司。
4000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美国瓦里安
Varian技术有限公司;Sniffer系列嗅觉计 瑞士
Brechbuhler公司;手动固相微萃取进样器、65μm
PDMS/DVB萃取头、15mL顶空进样瓶 美国Supelco
公司;高速中药粉碎机 武义县屹立工具有限公司;
电子分析天平 上海精天电子仪器有限公司;HH-8
型数显恒温水浴锅 天津玻璃仪器厂。
1.2 实验方法
1.2.1 HS-SPME处理 称取样品粉末2.0g置于15mL
顶空样品瓶中,用聚四氟乙烯衬里的硅橡胶垫密封,
置于45℃水浴锅中平衡30min后,将经过老化处理的
固相微萃取头通过瓶盖的橡皮垫插入到样品瓶中大
约1cm处,推出纤维头。于45℃水浴中萃取30min后,
将萃取头迅速插入GC-MS联用仪的进样口,于250℃
下解析15min,同时启动仪器采集数据。
1.2.2 GC-MS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型号为
VF-5ms(30m×0.25mm×0.25μm),载气为高纯度氦气
(99.999%),流速为1mL/min,进样口温度为250℃,
进样时以分流方式进样。采用两段式程序升温:起
始温度为40℃,保持3min,然后以4.0℃min升温至
150℃,并保持1min,再以8℃/min升温至250℃,保持
6min。
质谱条件:电离源为EI,离子阱温度为220℃,
GC-MS传输线温度为280℃,EI电子能量为70eV,溶
剂延迟时间1.5min。扫描方式为全扫描(fμμ),范围
为43~500m/z。
1.2.3 定性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由Xaclbiur软件系
统完成,未知化合物经计算机检索同时与NSIT05谱
库(107k compounds)相匹配,仅当正反匹配度均
大于800(最大值为1000)的鉴定结果才予以报道。采
用相同的升温程序,以C6~C20的正构烷烃作为标准,
以其保留时间计算样品测试中的化合物的保留指
数,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与文献中的化合物的保
留指数(RI)相比较,与质谱数据库检索结果共同
定性。
化合物保留指数RI计算公式:
RI样品=RI前+(Rt样品-Rt前)×100/(Rt后-Rt前)
式中,RI样品—样品色谱峰的RI;RI前—样品色谱
峰前面烷烃标样的RI;Rt样品—样品色谱峰的Rt;
Rt前—前面烷烃标样的Rt;Rt后—后面烷烃标样的Rt;
Rt—色谱峰的保留时间。
1.2.4 定量分析 通过Xaclbiur工作站数据处理系
统,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各化
学成分在美味牛肝菌物质中的相对百分含量。
1.2.5 GC-O分析 样品前处理同样采用HS-SPME
方法,同1.2.1;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同1.2.2;色谱柱
与嗅闻口的分流比设置为1∶1。本实验选择5名有经
验的感官评价员进行嗅觉分析,记录风味特征和强
度。在实验过程中至少有3名感官评价员在同一嗅闻
时间处能得到相同的感官描述,则将该记录记入最
终结果,气味的强度以星号个数做记号。没有嗅闻到
气味不计星号,“*”表示该化合物气味微弱,“**”表
示该化合物气味中等,“***”表示该化合物气味强
烈。统计5位感官评价员对记入最终结果的每种化合
物所进行的星号标记,最后计算每种气味成分所得
星号的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作为该化合物气味
强度的最终结果。实验过程中感官评价员轮流分析,
以避免嗅觉疲劳。
2 结果与分析
2.1 美味牛肝菌的挥发性成分鉴定
美味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
图1。从图1可见,在此分析条件下得到的图谱分离
度和定量准确度均较好。通过NSIT05谱库进行匹配
度和图谱比较,初步确定样品中挥发性成分。同时,
根据Kovats计算式,得到各未知物的RI实验测得值。
然后在NSIT05谱库数据库以及相关网络数据库
(www.webbook.nist.gov)、(www.odour.org.uk)和相关文
献资料中检索各未知物的RI值,进行比较,进一步确
认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见表1。其中,C6~C20正构烷
烃标准品的保留时间与对应RI值的标准曲线如图2
所示。
由表1中可知,从美味牛肝菌中分离鉴定得到53
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由吡嗪类、烃类、醇类、酮类、
醛类、酸类、酯类、含硫类、呋喃等化合物组成。其中
含量最高的吡嗪类化合物有 12种,占总成分的
58.87%;其次酸类化合物有4种,占总成分的5.15%;
醛类化合物有5种,占总成分的4.73%;烃类化合物有
图1 美味牛肝菌挥发性成分GC-MS总离子流色谱图
Fig.1 GC-MS total ion chromatogram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Boletus edulis
min
10 20 30 40
3.0
2.5
2.0
1.5
1.0
0.5
0.0
M
Co
un
ts
图2 C6~C20正构烷烃标准品的保留指数-保留时间图
Fig.2 Retention index(RI)and retention time(RT)relations
of C6~C20 hydrocarbon standard compounds
正构烷烃保留指数(×10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0
40
30
20
10
0





m
in)
134
研究与探讨
2013年第10期
Vol . 34 , No . 10 , 2013
实验号 保留时间(min) 化合物名称 相对含量(%) 匹配度 保留指数 保留指数文献值
1 3.305 1-环丙基乙醇 0.031 911 639
2 5.393 二甲基-5-己烯-3-醇 0.260 885 749
3 6.508 己醛 2.537 930 803 802[7]
4 7.339 甲基吡嗪 1.795 930 826 833[8]
5 8.405 3-甲基丁酸 0.864 954 827 853[9]
6 8.702 2-甲基丁酸 0.786 954 863 863[10]
7 9.614 2-庚酮 0.171 800 887 882[10]
8 10.371 3-甲硫基丙醛 0.519 992 908 909[8]
9 10.502 2,6-二甲基吡嗪 30.090 994 911 925[8]
10 11.244 蒎烯 0.886 813 931 937[11]
11 12.078 丙位戊内酯 3.336 895 953 956[10]
12 12.521 苯甲醛 1.522 912 964 961[12]
13 13.139 1-辛烯-3-醇 2.059 992 981 980[10]
14 13.362 己酸 1.347 814 986
15 13.508 2-戊基呋喃 2.296 914 991 988[10]
16 13.851 2-乙基-6-甲基吡嗪 4.060 913 999 994[13]
17 13.992 2-乙基-3-甲基吡嗪 5.346 918 1002 1001[13]
18 14.052 2-噻吩甲醛 10.500 963 1004 1004[10]
19 14.635 异丙烯基吡嗪 1.907 874 1020 1028[14]
20 14.88 间异丙基甲苯 0.212 864 1026 1026[11]
21 15.057 柠檬烯 1.026 918 1031 1031[7]
22 15.38 4-羟基-2-酮丁酸 2.157 835 1039
23 15.443 3-辛烯-2-酮 0.013 845 1040 1036[9]
24 15.748 苯乙醛 0.231 911 1047 1045[12]
25 15.892 1-乙基-2-甲酰基吡咯 0.215 800 1052 1052[10]
26 16.133 甲酚 2.276 811 1057 1062[15]
27 16.503 2-乙酰基吡咯 1.963 911 1067 1064[16]
28 16.907 3-乙基-2,5-二甲基吡嗪 13.320 925 1078 1069[14]
29 17.166 2-乙基-3,5-二甲基吡嗪 0.337 910 1084 1083[14]
30 17.344 2-甲氧基苯酚 0.573 887 1089 1089[8]
31 17.809 1,1-二环戊烯 0.332 814 1101
32 18.143 5-甲基-5-辛烯-1-醇 0.066 804 1110
33 19.747 2,3-二乙基-5-甲基吡嗪 0.366 911 1153 1148[17]
34 19.866 3,5-二乙基-2-甲基吡嗪 0.135 911 1155 1152[17]
35 20.372 马卞烯酮 0.154 900 1169
36 20.649 葵酮 0.075 815 1176
37 21.238 4-甲基愈创木酚 0.355 991 1192 1190[16]
38 22.684 3-戊基-2,4-二戊烯-1-醇 0.248 800 1233
39 23.277 2-甲基-5-丙基吡嗪 0.180 911 1250 1246[17]
40 24.235 4-乙基愈创木酚 0.173 981 1277 1277[16]
41 24.416 3,5,5-三甲基-3-环己烯-1-酮 0.259 800 1282
42 24.809 2-十一酮 1.819 874 1293 1292[9]
43 25.494 2,5-二甲基-3-异戊基吡嗪 1.082 874 1314 1314[17]
44 27.885 联苯 0.173 911 1386
45 28.054 2-十三烯醛 0.403 941 1392
46 28.814 长叶烯 0.324 914 1414 1409[10]
47 29.934 2-丁基-3,5-二甲基吡嗪 0.256 911 1450 1449[17]
48 30.102 愈创木烯 0.070 974 1455 1455[13]
49 31.354 巴伦西亚橘烯 0.497 900 1494
50 33.334 橙花叔醇 0.284 978 1566 1566[12]
51 41.167 棕榈酸异丙酯 0.026 913 -
52 41.356 氧化丁香烯 0.051 907 -
53 42.862 9,17-环癸二烯醛 0.033 908 -
表1 牛肝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及鉴定结果
Table 1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of Boletus
135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研究与探讨
2013年第10期
实验号
保留时间
(min) 化合物名称
由感官评价员确
定的风味特征
气味
强度
实验号
保留时间
(min) 化合物名称
由感官评价员确
定的风味特征
气味
强度
1 6.495 己醛 青草味 *** 17 14.780 未知化合物b 酱香味 ***
2 7.319 甲基吡嗪 坚果香味 *** 18 15.030 柠檬烯 橙皮、清香、花香 *
3 8.634 2-甲基丁酸 酸臭味 * 19 15.428 3-辛烯-2-酮 蘑菇味 ***
4 9.607 2-庚酮 水果香 ** 20 15.718 苯乙醛 花香 ***
5 10.339 3-甲硫基丙醛 烤肉味、焦香 *** 21 16.477 2-乙酰基吡咯 烤面包香味 ***
6 10.469 2,6-二甲基吡嗪 烤坚果味、烤肉香 *** 22 16.884 3-乙基-2,5-二甲基吡嗪 烤香,可可味 **
7 10.632 未知化合物a 花生味 * 23 17.323 2-甲氧基苯酚 药香味 *
8 11.215 蒎烯 松油 * 24 18.563 未知化合物c 药味 *
9 12.048 丙位戊内酯 药香 * 25 19.723 2,3-二乙基-5-甲基吡嗪 焦香味 **
10 12.497 苯甲醛 杏仁味 ** 26 21.212 4-甲基愈创木酚 烟熏味 **
11 13.117 1-辛烯-3-醇 蘑菇味、土腥味 *** 27 23.261 2-甲基-5-丙基吡嗪 炒花生香气 *
12 13.330 己酸 酸败味 * 28 24.228 4-乙基愈创木酚 烟熏味 *
13 13.479 2-戊基呋喃 豆香 *** 29 24.781 2-十一酮 花香、果香 ***
14 13.828 2-乙基-6-甲基吡嗪 烤香、坚果香 *** 30 25.461 2,5-二甲基-3-异戊基
吡嗪
淡糊香 **
15 14.032 2-噻吩甲醛 硫化物气味 ** 31 28.788 长叶烯 松油味 *
16 14.608 异丙烯基吡嗪 焦香味 * 32 33.316 橙花叔醇 甘草味 *
表2 美味牛肝菌中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的分析及鉴定结果
Table 2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specific volatile components in Boletus edulis
9种,占总成分的3.57%;酯类化合物有2种,占总成分
的3.36%;醇类化合物有6种,占总成分的2.95%;酮类
化合物有6种,占总物质的2.49%;同时,一些杂环及
其他化合物含量也很高,如2-噻吩甲醛(10.50%)、2-
正戊己呋喃(2.296%)、2-乙酰基吡咯(1.963%)等。在
这53种挥发性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2,6-二甲
基吡嗪、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噻吩甲醛、2-乙
基-3-甲基吡嗪、2-乙基-6-甲基吡嗪、丙位戊内酯、
己醛、2-戊基呋喃、甲酚、4-羟基-2-酮丁酸、1-辛
烯-3-醇、2-乙酰基吡咯、异丙烯基吡嗪、2-十一酮、
甲基吡嗪、苯甲醛、己酸、2,5-二甲基-3-异戊基吡嗪
和柠檬烯。
2.2 美味牛肝菌的特征性风味物质鉴定
仅通过各挥发性物质的相对含量不能确定美味
牛肝菌的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还需要利用GC-O来
鉴定对风味有贡献的物质,分析鉴定结果列于表2。
如表2所示,在53种已定性的美味牛肝菌挥发
性成分中,有29种可被感官评价员嗅闻到,此外还
有3种未知化合物呈现特殊气味,但是不能被GC-MS
检测到,这是因为这些化合物阈值较低,且在样品
中的含量极低,不能为质谱所鉴定。分析结果表明,
美味牛肝菌的特征性风味主要以坚果香、烤肉香、
蘑菇味、花香、烤面包香味等风味特征为主。这些风
味主要由吡嗪类、醛类、醇类、酮类等化合物释放出
来的。
吡嗪类化合物是美味牛肝菌中鉴定出来的种类
最多、含量最丰富的挥发性化合物,且由于其阈值较
低,普遍带有令人愉悦的坚果、烧烤等气味,对美味
牛肝菌特征性风味的贡献很大。吡嗪类化合物是美
味牛肝菌中的糖及其分解产物与氨基酸发生了美拉
德反应的产物[18],样品中检测到大量这类化合物,可
能是美味牛肝菌在干制过程中发生了美拉德反应。
Thomas[19]在干制牛肝菌中也检测到了9种吡嗪类化
合物,其中有4种与本实验检测到的一致。2-戊基呋
喃也是阈值很低(4×10-9g/mL)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具
有豆香、果香、泥土、青香及类似蔬菜的香韵[20],对美
味牛肝菌的香气也有很大贡献。
醛类化合物也是美味牛肝菌香气的重要的成
分,如样品中检测到的己醛、苯甲醛、苯乙醛等。这
些醛类化合物主要是脂质的氧化或氨基酸的strecker
降解生成的[21],一般阈值都较低,己醛的阈值为4.5×
10-9g/mL[22],是中等分子质量的醛,具有清香、酯香风
味,在样品中提供了青草香气。苯甲醛、苯乙醛属于
芳香醛,由苯丙氨酸降解生成[23],具有令人愉悦的杏
仁香和花香。酮类化合物的生成和醛类化合物类似,
具有独特的清香和果香风味,且阈值较低[24],对美味
牛肝菌的花香、果香风味有贡献。
醇类化合物多为脂质氧化或羰基化合物还原生
成的,通常具有芳香、植物香、酸败和土腥味,因其自
身的阈值对食品风味的贡献很小,但某些不饱和醇
类却是食品香气的重要组成部分。1-辛烯-3-醇是八
碳化合物的代表,八碳化合物对食用菌的风味有着
直接的影响,这些短链的八碳化合物,是由不饱和脂
肪酸,尤其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经脂肪氧化酶催
化转变而成的。1-辛烯-3-醇具有浓郁的蘑菇风味,
素有“蘑菇醇”称号,它几乎存在于所有品种的食用
菌中,在美味牛肝菌中,1-辛烯-3-醇相对含量为
2.059%,且气味强度很大,对其呈味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
一般来讲,饱和烃类化合物的阈值都较高,对食
品的风味贡献不大。但是萜烯类化合物相对饱和烃
类阈值较小,具有一定风味。如长叶烯具有松节油香
136
研究与探讨
2013年第10期
Vol . 34 , No . 10 , 2013
气,柠檬烯具有橙皮清香,对美味牛肝菌的风味呈现
均有一定贡献。
在美味牛肝菌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中还有一类
含硫化合物,如3-甲硫基丙醛、2-噻吩甲醛,这类化
合物是含硫氨基酸降解产生的,呈现一种硫化物气
味。此外,还有一些酸类、酯类、酚类及一些未知化合
物在牛肝菌香气中起着调和互补的作用,共同构成
了美味牛肝菌的风味特征。
3 结论
本研究使用HS-SPME方法对美味牛肝菌的挥发
性成分进行提取,再通过GC-MS对其挥发性成分进
行了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鉴定出53种化合物,其中
有12种吡嗪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性成分的58.87%,
是美味牛肝菌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美味牛肝菌挥发
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2,6-二甲基吡嗪
(30.09%)、3-乙基-2,5-二甲基吡嗪(13.32%)、2-噻
吩甲醛(10.50%)、2-乙基-3-甲基吡嗪(5.35%)、2-
乙基-6-甲基吡嗪(4.06%)、丙位戊内酯(3.34%)、己
醛(2.54%)、2-正戊基呋喃(2.30%)等。
通过GC-O方法鉴定美味牛肝菌的特征性挥发
性物质,共得到32种特征性香气成分,其中有3种物
质不能通过GC-MS检测到。通过对美味牛肝菌特征
性挥发性化合物的气味强度进行记录,气味强度较
大的主要有己醛(青草味)、甲基吡嗪(坚果香味)、3-
甲硫基丙醛(焦香)、2,6-二甲基吡嗪(烤肉香)、1-辛
烯-3-醇(蘑菇味)、2-戊基呋喃(豆香)、2-乙基-6-
甲基吡嗪(烤香)、3-辛烯-2-酮(蘑菇味)、苯乙醛(花
香)等化合物,它们对美味牛肝菌的整体风味贡献很
大,是主要的挥发性风味活性物质。
参考文献
[1] Hiroyuki T,Tomonori N,Hiroyuki W. Energy value and
digestibility of dietary oil containing mainly 1,3-diacylglycerol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riacylglycerol[J]. Lipids,2001,36(8):
379-382.
[2] 李志洲. 美味牛肝菌多糖的抗氧化性[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7,33(4):49-51.
[3] 吴学谦,李海波,吴庆其,等. 黄靛牛肝菌子实体营养成分
分析评价[J]. 食用菌学报,2005,12(2):19-23.
[4] 张春霞,纪开萍,何明霞,等. 暗褐网柄牛肝菌子实体营养
成分分析[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6):702-
704.
[5] Sandrina A,Heleno,Lillian Barros,et al. Targeted metabolites
analysis in wild Boletus species [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44:1343-1348.
[6] 田宏哲,杨丙成,观文娜. 微柱固相萃取-毛细管液相色谱
在线联用技术[J]. 分析化学,2006,34(6):759-763.
[7] Gez E,Ledbitter C A,Hartsell P L. Volatile compounds in
apricot,plum,and thier interspecific hybrids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1993,41:1669-1676.
[8] Madruga M. LRI -values of authentic compounds on DB5
column(GC-MS)[M]. Reading: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
[9] Taylor A. LRI-values on DB1 column and odours of authentic
compounds[M]. Nottingham:University of Nottingham,1994.
[10] Leseigneur A,Heinen P. LRI-values of authentic compounds
on DB5 column(GC)[M]. Reading:University of Reading,1990.
[11] Hartman T G . Volatile compounds generated from the
Maillard reaction of pro-gly,gly-pro,and a mixture of glycine
and proline with glucose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1992,40,1878-1880.
[12] Adams R P.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M]. Carol Stream:Allure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95.
[13] Beal A D,Mottram D S. Compounds contribut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aroma of malted barley[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1994,42:2880-2884.
[14] Jennings W,Shibamoto T.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lavor and
Fragrance Volatiles by Glass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M].
London:Academic Press,1980.
[15] Ramarathnam N,Rubin L J,Diosady L L. Studies on meat
flavor - A novel method for trapping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uncured and cured pork[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
1993,41:933-988.
[16] Shibamoto T,Kamiya Y,Mihara S.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cooked meat:Sukiyaki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1981,29:57-63.
[17] Yu T H,Chi T H. Volatile compounds generated from thermal
reaction of methionine and methionine sulfoxide with or without
glucose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1995,43:
1641-1646.
[18] Alasalvar C,Shahidi F,Cadwallader K R. Comparison of
natural and roasted Turkish tombul hazelnut(Corylus avellana
L.)volatiles and flavor by DHA/GC/MS and descriptive sensory
analysi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3,51
(17):5067-5072.
[19] Thomas A F. An analysis of the flavor of dried mushroom,
Boletus eduli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1973,21(6):955-958.
[20] Andres A I,Cava R,Ruiz J. Monitoring volatile compounds
during dry-cured ham ripening by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coupled to a new direct-extraction device [J]. Chromatogr A,
2002,963:83-88.
[21] Noleau I,Toulemonde B. Volatile components of roast chicken
fat[J]. Lebensm Wiss Technol,1987,20(1):37-41.
[22] Mani V. Application of solid phase micro -extraction [M].
UK:Cambridge,1999:57.
[23] Mason M E,Johnson B,Hamming M C. Volatile components
of roasted peanuts - The major monocarbonyls and some
noncarbonyl components [J]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67,15:66-70.
[24] Alasalvar C,Taylor K D A,Shahidi F. Comparison of volatiles
of cultured and wild sea bream(Sparus aurata)during storage in
ice by dynamic headspace analysis 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J] .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53(7):2616-2622.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