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复方藤茶的药理实验



全 文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 7 年 1 2月 第7 1卷 第 6期
J
o u r na lo fF u ji
a nCo l
e
g e
o fT C M D
c e e
b m
r e
0 2( 7 )
,
1 7 (6 )
复方藤茶的药理实验
姚 欣 , 周春权 , 林静瑜 ,倪 峰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福建 福州 35 0 0 3)
关键词 :藤茶 ; 急性毒性实验 ;杭 炎实验 ; 抗 菌实验 ;解热 实验
中图分类号 : R 2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4一 562 7 (2 0 7) 06 一 0 3 1一 03
藤茶 A呷 e lor s is 乡, s s e de n r心 a ( H an d一 Maz z )W .
T
.
w an g为葡萄科显齿蛇葡萄的茎叶 , 主要分布于
福建 、湖南 、 广西等地 。 其味甘淡 , 性凉 , 民间有数
百年的饮用历史 ,用于发热 、咽喉肿痛等症 。 现使
用先进工艺进行复方配伍 , 开发新剂型制成复方
藤茶 。 笔者对藤茶的抗炎 、解热 、抗菌等药理作用
进行实验研究 。
, 实验材料
,
.
1 药物和试剂 复方藤茶消炎胶囊由福州长
富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 批号 : 04 10以 ;二 甲苯 A R
级 , 由汕头市光华化学厂提供 ,批号 : 2X() 40 630 ;干
酵母 由湖北安 琪酵母 有 限公 司提供 , 批 号 :
20 50 52 2 H ;阿司匹林由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
公司提供 ,批号 :以 110 3 。
1
.
2 菌种 大肠埃希氏杆菌 A代C 2592 、 铜绿
假单胞菌 AT CC 27 8 53 、 肺炎克雷伯氏菌 A T CC
4 94 70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金黄色葡
萄球菌 AT C C 25 923 、 溶血葡萄球菌 G 群链球菌
链 、 铜绿假单胞菌由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检验
科提供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由福建省疾病
控制中心提供 ;痢疾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 金黄色
葡萄球菌由福建省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
1
.
3 动物 S D 大鼠 1 10 只 ,雄性 , 14 0一 160 9 ; I-
C R 小鼠 , 18 ~ 2 9 , 共 98 只 ,雌雄兼用 。 均由福建
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
2 急性毒性实验
2
.
, 方法 采用最大受试药物量实验方法 , 选 I-
CR 小鼠 4 0 只 , 雌雄各半 , 禁食不禁水 巧 h , 灌 胃
复方藤茶 (配制成 .0 7 3 9 / d 溶液 , 小鼠每 or g
体重灌胃 0 .4 而 ) , 最大剂量 29 3 岁 k g , 给药 l h
后给予饲料 , 连续 2 周观察动物体重 、外观 、 行为
活动 、 进食和粪便等 。 若有小鼠死亡及时尸检 , 发
现病变器官则需做病理组织学检查 。 2 周后处死
收稿 日期 : 2X() 7 一 o 一13
作者简介 :姚欣 ( 198 0一 ) , 男 ,研究实习员 。
小鼠 , 肉眼观察重要脏器是否有病变 。
.2 2 结果 2 周内小鼠活动自如 ,饮食情况良好 ,
皮毛光亮无异常 , 口 、鼻 、 眼无异常分泌物 , 体重无
异常变化 ,粪便正常 , 无死亡 。 2 周后小鼠处死解
剖 ,脏器无病变 。 未发现复方藤茶有毒性反应 。
3 抗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3 , 方法 CI R小鼠禁食不禁水 or h ,实验时称
重 , 随机分成 5 组 。 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
阳性对照组 (阿司匹林组 ) 给予 阿司匹林 0 .2 岁
kg ;复方藤茶低 、 中 、 高 3 组分别给予复方藤茶 1 、
2

4 9k/ g

l h 后在小鼠右耳外侧滴加二 甲苯 30
闪 ,再过 l h 后处死小鼠 , 用 8 m m 打孔器在左右
耳相同部位取下耳片 , 分别称重 , (右耳一左耳 )重
量差为肿胀度 l[] 。
肿胀抑制率:( 模型组肿胀度一给药组肿胀度 )
/模型组肿胀度 X 10 % 。
.3 2 结果 见表 1。
表 1 各组小鼠耳肿胀的比较 (无七 )
组 别 n 剂量 (岁 kg ) 肿胀度 ( m g ) 肿肤抑制率 (% )
模 型 组 12 / 10 . 1士 3 .7 4 /
阿司匹林组 12 0 . 2 5 . 4 6士 2 ` 7 4 , ) 4 5 . 7
藤茶低剂组 11 1 8 . 2 3士 3 74 18 . 2
藤茶中剂组 11 2 6 . 2 8士 3 17 2 ) 37 . 5
藤茶高剂组 12 4 5 . 3 0士2 77 , ) 4 7 . 3
注 :与模型组 比较 , l) P < .0 01 , 2) 尸< .0 05
对于小鼠耳廓肿胀 , 复方藤茶剂量在 1 9 / kg
时已经有一定抑制作用 ,剂量在 2 、 4 g/ kg 时效果
更为显著 ,药效和剂量呈正相关 。
4 抗棉球肉芽肿实验
4
.
, 方法 大鼠称重 ,用 .0 3% 戊巴 比妥钠 ( 30 ~
40 m酬 kg )腹腔注射麻醉 , 腹部做一小切 口 , 将已
称重的棉球高压灭菌 , 每个棉球再加氨节青霉素
or m g /时 , 50 ℃烤干后 , 植人大鼠 2 侧腹股沟皮
DOI : 10. 13261 /j . cnki . jf utcm. 001935
2 3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第 7 1卷
下 ,然后缝合伤口 ,随机分成 5 组 。 手术次日开始
灌胃给药连续 7 d , 模型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 ; 阳
性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 10 m g / kg ;低 、 中 、高 3
个给药组分别给予复方藤茶 .0 5 、 1 . 0 、 2 . 0 9 / kg 。 术
后第 s d , 大鼠称重处死 ,剪开腹股沟 ,脱离棉球的
肉芽组织 , 于 5 0~ 60℃干燥 4 h 后称重 。
.4 2 结果 见表 o2
表 2 各组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比较《无七 )
组 别 n 剂量 ( g / k g ) 肉芽肿重量 (m g ) 抑制率 (% )
模型组 1 / 81 . 6士 .6 0 8 /
氢化可的松组 10 1 x 10心 58 . 5士 4 . 6() , , 28 . 30
藤茶低剂组 1 1 0 . 5 74 . 3士 6 . 3 52 , 8 . 95
藤茶中剂组 10 1 72 . 8士 4 . 5 3 , , 10 . 80
藤茶高剂组 10 2 72 . 9士 4 . 84 , , 10 . 60
注 : 与模型组比较 , l) 尸< .0 01 , 2) P < .0 05
复方藤茶在 .0 5 9 / k g 的较低剂量时已经有明
显抑制大鼠肉芽组织增生的作用 ,剂量增加到 1. 0
g / kg 以上时作用进一步增强 。
5 解热实验
.5 1 方法 大鼠适应性饲养 Z d 后 ,测量其肛门
处温度作为正常体温 , 每天上 、 下午各 l 次 ,连续
3 d
。 实验前大鼠禁食不禁水 10 h , 实验时先测量
正常体温 , 每隔 1 h l 次 ,连续 2 次 。选用体温合格
者 , 在背部皮下注射 巧% 的干酵母生理盐水混悬
液 ,在 l 、 2 、 4 、 5 、 6 h 分别测肛温 l 次 , 随机分成 5
组 。 注射干酵母致热后 6 h (即体温升到高峰 )分别
灌胃给药 1 次 ,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 ;阳性
对照组给予 阿司匹林 0 . 1 9 / k ;g 低 、 中 、 高 3 组 分
别给予复方藤茶 1 . 0 、 .2 0 、 3 . 0 9 / k g 。 以后每隔 l h
测肛温 1 次 ,连续 4 次 ,记录体温变化川 。
.5 2 结果 见表 3 。
表 3 各组大鼠干酵母致热后体温变化的比较 (无七 )
组 别 剂量 (岁k g ) 致热 6 h 后体温 (℃ ) 给药 4 h 后体温降低 (℃ )
39
.
40 士0 . 2 69
39
.
19士0 . 24 7
3 9
.
3 3士0 . 24 7
3 9
.
6 1士0 . 2 53
39
.
5 7士0 . 154
0
.
l 6() 士 0 . 178
1
.
120 士0 . 32 9 , )
0
.
664 士 0 . 2 18 , )
0
.
82 0士 0 . 43 9 ,、
1
.口X】士.0 34 , )
\.011230
lC内jZ八」
. .且.t`1月模 型 组
阿司匹林组
藤茶低剂组
藤茶中剂组
藤茶高剂组
注 : 与模型组比较 , l) 尸< .0 01
注射干酵母致热后 6 h , 各组大鼠体温均升
高 ,程度基本一致 ,无显著差异 。 给药后 4 h 模型
组体温略有下降 , 而复方藤茶的 3 个剂量组体温
均明显下降 ,且剂量越大 ,降温越显著 。
6 体外抑菌实验
6
.
, 方法 采用平皿稀释法 ,将传代 18 ~ 24 h 各
种细菌配制成 .0 5 麦氏比浊悬液 , 吸取 15 闪接种
于 M . H 含药平板 , 37 ℃培养观察细菌是否生长 ,
24 h 后记录最小抑菌浓度 ( M IC ) 。
.6 2 复方藤茶对各种常见菌抑制效果 见表 4 。
表 4 复方藤茶对各种常见菌抑菌效果
菌 种 来 源 MI C ( m留iln )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肺炎
克雷伯菌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痢疾杆菌
溶血葡萄球菌
G 群链球菌
福建省协和 医院检验科
福建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中科院微生物所
中科院微生物所
中科院微生物所
福建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福建省协和医院检验科
福建省疾控中心
福建省疾控中心
福建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
福建省协和 医院检验科
福建省协和 医院检验科
0
.
156
0
.
6 25
2
.
5X()
.2 5 0
0
.
3 10
1
.
2 50
0
.
6 25
5
.
0 1】)
10
.
0《X)
7 结 论
本实验均使用经典的药理学方法 , 对藤茶进
行实验研究 。 结果显示 : 无论对于小鼠耳肿胀还是
大 鼠棉球肉芽肿 , 复方藤茶均有 良好的抗炎作用 ;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 7 年 12 月 第 17 卷 第 6 期
J
o u m公 o f F uj i an C o l e g e o f T C M D e c e mb e r 2 00 7
,
1 7 (6 )
正交设计优选川芍中川芍秦提取工艺
宋 煌 ’ , 陈建忠 ’ , 陆晓红 ’
l(
.福建中医学院药学系 , 福建 福州 35 01 0 8 ; 2 . 上海市祟明食品药品检验所 , 上海 20 21 50 )
关键词 : 川芍嗓 ;提取 ;正 交
中图分类号 : R 2 8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一5 627 ( 20 7 )0 6一00 3 3一0 2
川芍为伞形科植物川夸 乙£加 ict u m c hu atIL -
必ng H o rt . 的干燥根茎 , 具有活血行气 , 祛风止痛等
功效 。 川芍嚓是川芍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 具有抗
血小板聚集 、 降低血液粘度 、 改善微循环 、扩张血
管 、增加冠脉及脑血流量 、抗菌和钙离子拮抗等多
种药理作用川 , 具有 良好的开发前景 。
本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高效液相色谱
法 (H PCL ) , 以川芍嗓含量为评价指标 ,对川芍嗓
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1
.
1 材料 川芍饮片购于福建省中医药科技开
发总公司 , 经鉴定为伞形科植物川芍 L乙乡” t ic u m
hc
~
访gn Hort 的干燥根 , 粉碎成粗粉 , 备用 ;盐
酸川苔嚓对照品 (批号 1108 17一2 0 305 )购于中国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甲醇为色谱纯 ,其它试剂为
分析纯 。
,
.
2 仪器 岛津 比一 10A T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由
日本岛津公司提供 , R E一52 旋转蒸发器由上海亚
荣生化仪器厂生产 。
2 方法与结果
2
.
, 川芍嗓的测定
.2 1
.
1 色谱分 析条件 色谱 柱 : H yeP sr il C 18
( 4
.
6 m m X 25 0 m m
,
5 林m ) ;柱温 25 ℃ ;检测波长
2 93
n m ; 流动相 : 甲醇一水 ( 40 : 60 ) : 流速 0 . 8 m l /
m i n ;进样量 2 0 卜l 。 色谱图见图 1 。
圈 1 HP LC 图谱
注 : A 川芍提取物 ; B 盐酸川芍嗓对照品 ; * 盐酸川芍嗦
2
.
1
.
2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川芍嚓适
量 ,加甲醇制成 0 . 156 m酬耐 对照品储备液 。
2
.
1
.
3 供试品溶液制备及测定 取川芍药粉 50
g 按试验设计进行提取 , 将各所得提取液过滤 , 滤
液浓缩 至干 ,加无水乙醇定容于 25 耐 容量瓶中 ,
摇匀 , 用前用 .0 45 而 滤膜滤过 , 即得供试品溶液 。
收稿日期 : 2X() 7一03 一 2 6
作者简介 :宋煌 ( 19 7 8一 ) , 女 , 讲师 ,硕士 。
洲心翻洲川` 匀峭 , ` 刀卜O 侣 1 嘴曰峨二 卜洲 . 冲 叫 , , ` 习心 . 二 卜卜 . 翻 峭阅. 1 .峭 闷口 1 , 。 . 匀. 。司王 】. . . 吐匆 。 .峨 】. 峭月口】 . ` 闷口 翻. `
对大鼠注射干酵母所致体温升高也有显著的降温
作用 ; 而且复方藤茶对一些常见菌群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 , 尤其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 铜绿假单胞
菌 、 溶血葡萄球菌等医院常见菌群都有较强 的效
果 。 此外 , 还有研究表明藤茶及其主要成分二氢杨
梅素 ( d ih y dor m y ir e e t i n )等具有降血脂 、 抗氧化 、祛
痰 、止咳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3] 。 基于藤茶以
上已知的药理作用和功效 , 可见复方藤茶消炎胶
囊作为中药新药具有较好研究开发 和应用前景 ,
其临床前实验我们将在今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参考文献 :
〔l] 徐叔云 , 卞如滚 , 陈修 . 药理实验方法学【M ].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1 99 1 : 7 1 9一 7 2 2 .
【2] 李仪奎 ,王钦茂 .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 ] . 上海 : 上海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9 1 : 2 7 1 .
〔3] 何桂霞 ,杨伟丽 , 裴刚 , 等 . 二氢杨梅素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的
研究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X() 3 , 2 8 ( 1 2 ) : 1 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