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藤壶科DNA分类研究



全 文 : 82 海洋科学 / 2012年 / 第 36卷 / 第 9期
藤壶科 DNA分类研究
原 帅1,2 , 安建梅1, 沙忠利2
(1.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4; 2.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 山东 青岛 266071)
摘要: 围胸总目藤壶科的分类系统经历了二亚科系统(小藤壶亚科 Chthamalinae,藤壶亚科 Balaninae)、
三亚科系统[藤壶亚科(Balaninae), 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凹藤壶亚科(Concavinae)], 现在采用的
是四亚科系统[藤壶亚科(Balaniae)、纹藤壶亚科(Amphibalanus)、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和凹藤壶
亚科(Concavinae)], 但各亚科之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尚未进行过分子系统学方面的研究。许多藤壶科物种
存在趋同进化的趋势, 致使传统的形态分类存在困难, 不能正确地进行鉴别。本文测定了藤壶科 3 个
亚科里个代表种的线粒体 COI, 16S 和 12S 基因的部分序列, 结合 GenBank 中藤壶科其他物种的 12S,
28S和 18S 等基因序列, 比较了不同基因片段作为鉴别藤壶科物种的条形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并联合
16S 和 12S 序列初步分析了藤壶科各亚科之间的一些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COI 基因的种间和种内
遗传距离有明显的间隔区, COI 最小种间距离为 0.122, 远大于最大种内距离 0.023, 而 16S 基因的种间
与种内距离存在覆盖, 最小种间距离为 0.018, 小于最大种内距离 0.023, 因此表明, 线粒体基因 COI
能更准确地鉴定藤壶科种间以及种内关系, 并得出阈值为种内差异小于 0.023, 种间差异大于 0.1。ML
和 BI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支持 4 亚科的分类系统; 巨藤壶亚科形成明显单系群, 支持率很高,
而两种纹藤壶和管藤壶聚成一支, 形成一个单系, 本结果支持 Newman & Ross 的假说, 即纹藤壶属和
管藤壶属应合并。
关键词: 藤壶科; 条形码; DNA; 亚科; 系统发育
中图分类号: Q9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96(2012)09-0082-07
围胸总目藤壶科蔓足类, 是营固着生活的海洋
甲壳动物 , 隶属于甲壳动物亚门颚足纲壳甲亚纲
(Thecostraca), 蔓足下纲(Cirripedia), 该类群绝大多
数种类分布在热带、温带以及两极海洋的沿岸区与
亚沿岸区, 不少种类大量群栖, 分布稠密。由于藤壶
幼体能随洋流移动, 加之成体可随附着物体如船舶、
鲸、海龟等运动, 所以扩散很快, 而广泛分布于世界
海洋。此外, 因成体营固着生活, 常牢固地附着在堤
坝、码头等水工建筑物, 水底电线等水下设施、船舶、
有机体及天然石礁上, 密集群栖时对海防、海运交
通、工业和渔业等均十分有害[1]。
藤壶科分类学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 但长期以
来主要是以壳板形态如幅部, 翼部的宽窄(图 1), 壳
表面肋的形态、盖板等作为分类依据。直到 20世纪
中期, 口器、蔓足的毛序等软体结构才被应用到藤壶
分类中(图 2)。藤壶科成体均为附着生活, 壳板经常
受到海浪泥沙的冲刷且喜密集群居, 致使一些形态
分类学上的特征变化较大。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法具
有诸多局限性(1)受物种性别和发育阶段的限制 ,一
些物种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发育阶段, 形态会有差别;
(2)无法鉴定许多物种中普遍存在的隐存分类单元 ;
(3)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多样性容易导致不正确的鉴定,
隐存种的存在更加剧了物种鉴定的困难[2]。
DNA 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几年来国际
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理想的 DNA条形码检测到
的同属内种间遗传差异应明显大于种内遗传差异,且
在两者之间有明显的间隔区, 即存在 Barcoding gap;
它是评价 DNA条形码理想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2]。
用于 DNA条形码研究的标准基因, 一方面应该足够
保守 , 能够利用通用引物进行大范围的扩增 ; 另一
方面应该有足够的变异来区分不同物种。因此, 在鉴
定不同类群的物种时需要选择有效的目的基因, 备
受研究者关注的 DNA 条形码基因为线粒体 COI 基

收稿日期: 2012-02-15; 修回日期: 2012-06-11
基金项目: 国家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专项(2011FY120200)
作者简介: 原帅(1985-), 女 , 山西大同人 , 硕士 , 研究方向: 甲壳动
物 DNA 分类, E-mail: yundanfengqingde@126.com; 沙忠利, 通信作
者 , 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 : 甲壳动物分类及分子系统学 , E-mail:
shazl@qdio.ac.cn
Marine Sciences / Vol. 36, No. 9 / 2012 83
因序列。近来关于藤壶科类群的 DNA条形码研究较
少 , 本文以藤壶科蔓足类为研究对象 , 在形态学分
类鉴定的基础上 , 测定多种藤壶类的线粒体基因
COI , 16S和 12S的部分序列, 结合GenBank中的 18S,
28S及 12S的部分序列作为参考, 重点讨论线粒体基
因 COI 和 16S 在藤壶类物种鉴定中的可行性和有效
性,并联合 16S 和 12S 两个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了藤
壶科亚科间系统演化关系。

图 1 藤壶外部结构
Fig. 1 Barnacle external structure
a. 幅部; ra. 翼部; p. 壳
a. ala; ra. radius; p. plate

图 2 用于形态分类的藤壶内部结构
Fig. 2 The barnacle internal structure for Shape classification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及总 DNA 的提取
本文共收集了 21 个新鲜样本, 所有样本采集后
均保存在 75%的分析纯酒精溶液中, 样本的标本号
及采集地详见表 1, 所有样品经任先秋研究员形态学
鉴定后, 共包括藤壶科 3属 7种。采用 TIANGEN海
洋动物组织提取试剂盒提取总 DNA后存放于–20 ℃
冰箱中备用。
1.2 目的基因的扩增及其序列的测定
1.2.1 引物的选定
本文共扩增了 COI, 16S和 12S等 3个线粒体基
因片段 , 引物分别如下 : LCO14905-GGTCAA-
CAAATCATAAAGATATTGG-3, PPCO1_JR 5-CTT-
TAATACCTGTAGGGACAGCA-3[3]; 1471F 5-CC-
TGTTTANCAAAAACAT-3, 1472R 5-AGATAGAA-
ACCAACCTGG-3[4], 5-GAAACCAGGATTAGATA-
CCC-3, 5-TTTCCCGCGAGCGACGGGCG-3[5]。
1.2.2 基因的扩增
PCR 扩增采用 25 μL 反应体系 , 其中包括
PCRMIX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 3 μmol/L 和 6.5
μLDNA 模板。反应设置的条件如下: 94 , ℃ 4 min;
94 , ℃ 30 min, 45 , ℃ 1 min, 72 , 1.5 min, 30℃ 个循环;
最后 72℃延伸 10 min。
1.2.3 序列的测定及校对
PCR 产物经凝胶检测、纯化并克隆后将菌液送
至华大基因公司采用 ABIPRISMTM3730XL DNA
Analyzer 测序仪双向测序, 在 BioEdit中进行正反向
校正拼接。COI序列没有插入和缺失, 可翻译成氨基
酸序列, 且在 NCBI 中 Blastn中为和围胸类相似度
最高, 排除了假基因的干扰。
1.3 数据分析
本文共获得 19条 COI序列, 19条 16S序列和 4
条 12S 序列, 长度分别为 887bp, 529bp, 338bp。从
GenBank 中下载了藤壶科其他种(表 1 中*标物种)共
10条 16S序列, 3条 COI序列, 11条 18S序列, 9条
28S序列, 13条 12S序列, 经软件 Clustalx比对后, 将
同一基因序列剪切成同一长度, 最后获得 COI 长度
为 653 bp, 16S长度为 529 bp, 12S长度为 338 bp, 18S
长度为 1803 bp, 28S长度为 1785 bp。在 Mega4.0软
件中计算碱基含量、遗传距离(模型选择为 Kimura
2-parameter)和构建 NJ 树[6]。在 Bioedit 中将其相对
应的种的 16S 和 12S 序列拼接在一起, 得到总长为
864 bp的数据集。用Modeltest软件选择最优模型, 并
在 Paup*4.0b10软件中构建 MP和 ML树。贝叶斯分
析在 MrBayes 3.1.2软件中完成[7-8]。
2 结果与讨论
比较各基因最终序列片段, 变异位点和简约位
点详见表 3。COI基因序列没有插入缺失。18S在 722
位点处有碱基插入, 1746位点处缺失, 12S,16S和 28S
均有多处插入缺失。
2.1 碱基组成
用软件 MEGA4 对各基因片段进行碱基含量分
84 海洋科学 / 2012年 / 第 36卷 / 第 9期
表 1 样本的序列号及采集地
Tab. 1 Serial numbers and sampling locations of the samples
种名 编号 采集地 COI 16S 12S 18S 28S
Balanus trigonus B1 邻昌礁 JQ035523 JQ035491
Balanus trigonus B2 邻昌礁 JQ035524 JQ035492
Balanus perforates* B3 N AY520731 AY520663 AY520629 AY520595
Balanus balanus* B4 N AY520730 AY520662 AY520628 AY520594
Balanus crenatus* B5 N AY520658 AY520624 AY520590
Balanusamphibalanus balan1* B6 N X78253
Balanus eburneus* B7 N L26510
Balanus glandula* B8 N EF694585 AY520727 EF552056 AF201663 AY520591
Amphibalanus eburneus* B9 N FJ845844
Amphibalanus amphitrite A1 铁炉港 JQ035515 JQ035493
Amphibalanus amphitrite A2 铁炉港 JQ035516
Amphibalanus amphitrite A3 广东徐闻大桥 JQ035517 JQ035486
Amphibalanus rhizophorae A4 广东防城北港 JQ035509 JQ035494
Amphibalanus rhizophorae A5 广东防城北港 JQ035510 JQ035495
Amphibalanus rhizophorae A6 广东防城北港 JQ035511 JQ035496 JQ035488
Amphibalanus reticulatus A7 莺歌海 JQ035518 JQ035497
Amphibalanus variegatus A8 广东遂溪 JQ035519 JQ035498 JQ035487
Amphibalanus variegatus A9 北港 JQ035520 JQ035499
Amphibalanus variegatus A10 东寨红树林 JQ035521 JQ035500
Amphibalanus variegatus A11 曲口 JQ035522 JQ035501
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 AF12 青岛一浴 JQ035512 JQ035502
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 AF13 青岛一浴 JQ035513 JQ035503
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 AF14 青岛一浴 JQ035514 JQ035504 JQ035489
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M1 小东海 JQ035505
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M2 小东海 JQ035525 JQ035506
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M3 小东海 JQ035526 JQ035507
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M4 小东海 JQ035527 JQ035508
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M5 N AY520733 AY520665 AY520631 AY520597
Megabalanus volcano* M6 N AB167539 AB167539 AB167539 AB167539 AB167539
Megabalanus spinosus* M7 N AY520735 AY520667 AY520633 AY520599
Megabalanus californicus* M8 N AY520734 AY520666 AY520632 AY520598
Megabalanus stultus* M9 N AM497925 AM497926 AM497924
Austromegabalanus psittacus* M10 N AY520736 AY520668 AY520634 AY520600
Menesiniella Aquila* C1 N AY520732 AY520664 AY520630 AY520596
Tetraclita squamosa T1 N JQ035490 AY520673
注: N表示采集地未知;*表示序列来自 GeneBank

表 2 5 种基因片段碱基含量
Tab. 2 Base contents of the fivegenefragments
碱基含量(%) 基因序列
A T C G A+T G+C
16S 33.7 34.4 13.3 18.6 68.1 33.3
COI 36.6 28.2 17.2 18.0 64.8 35.2
12S 34.4 32.0 12.8 20.8 66.4 36.8
18S 23.5 23.8 23.9 28.7 47.3 52.6
28S 21.7 20.4 25.6 32.3 42.1 57.8
Marine Sciences / Vol. 36, No. 9 / 2012 85
析(表 2), 线粒体基因 16S, COI, 12S中 A+T 含量均
明显高于 G+C 含量 , 均未达到饱和 , 碱基组成表
现出明显的偏倚性, 核基因 18S和 28S则相反, A+T
含量小于 G+C含量。
2.2 藤壶科几个物种种间及种内的遗传距离
基于线粒体基因 16S 序列的平均种间遗传距离
为 0.078, 其中采自广东的红树纹藤壶(Amphibalanus
rhizophorae)和来自美国的 Austromegabalanus psit-
tacus (AY520736)序列差异最大为 0.125, 而红巨藤
壶 (Megabalanus volcano (AB167539)) 和
M.californicus (AY520734)序列差异最小只有 0.018,
与 Hebert 等[9]利用序列数据分析结果所得的种间遗
传距离大于 0.1 不相符。基于 COI 序列的平均种间
遗传距离为 0.181, 其中采自广东的红树纹藤壶
(A.rhizophorae) 和 采 自 海 南 岛 的 网 纹 纹 藤 壶
(A.reticulatus)序列差异最小为 0.140, 大于 0.1, 很好
地将藤壶科各个种区分开。采自青岛的白脊管藤壶
(Fistulobalanus albicostatus)和 海 南 的 钟 巨 藤 壶
(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差异最大为 0.218, 且钟
巨藤壶与其他的藤壶科物种差异度大部分均为 0.2
以上, 这表明巨藤壶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基于
12S 序列的平均种间距离为 0.102, 其中 Balanus
amphibalanus balan1和 M.californicus序列差异最大
的 为 0.155, 而 采 自 海 南 小 东 海 的 钟 巨 藤 壶
(M.tintinnabulum)和红巨藤壶(M.volcano)差异最小只
有 0.000; 基于 18S序列的平均种间遗传距离为 0.013,
Balanus crenatus和 Megabalanus spinosus之间遗传
距离最大为 0.022; 基于 28S 序列的平均种间距离为
0.038, 最大差异序列为 0.061, 而最小为 0.000, 结果
表明 12S, 18S, 28S 种间差异均太小, 不足以区分种
级阶元(表 3)。本研究结果表明 COI最适合作为藤壶
科种级阶元分子鉴定的标准基因, 而 16S 次之, 12S,
28S, 18S均不适合区分藤壶科种间关系。

表 3 基于 5 种 DNA 条形码遗传距离
Tab. 3 Genetic distance on the basis of the 5 DNA barcodes
DNA条形码 长度(bp) 变异位点(%) 简约位点(%) 种间差异 种内差异
16S 529 24.4 17.8 0.125~0.018 0.023~0.001
COI 653 38.3 33.7 0.215~0.122 0.018~0.001
12S 338 25.0 16.3 0.155~0.000
18S 1803 4.4 1.9 0.022~0.004
28S 1785 9.9 6.3 0.061~0.000

为了进一步探讨 COI 和 16S 条形码的适用性,
将所得到的数据划分为 5 个组, 分别为藤壶组 BTR,
红树纹藤壶组 ARH, 杂色纹藤壶组 AVA, 白脊管藤
壶组 FAL, 钟巨藤壶组 MTI。该五组的 16S种内平均
遗传距离分别为 0.010,0.001, 0.004, 0.001,0.023, 均
居于 0~0.023 区间内, 与之前 16S 平均种间距离
0.078, 形成明显间隔(图 3), 能较好的区分藤壶科物
种的种下阶元, 而基于 COI 序列, 该五组的种内平
均距离分别为 0.005,0.001, 0.011,0.018,0.007, 其中
ARH 组内差异最小只有 0.001, 而 FAL 组内差异最
大为 0.018, 均小于 0.020, 而基因 COI平均种间距离
为 0.181, 形成明显间隔区(图 3), 结果表明 COI基因
和 16S 基因均适合作为藤壶类种下阶元鉴定的分子
标记。
2.3 DNA 条形码
DNA 条形码(DNA Barcoding)是近几年来国际
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受零售业中作为产品通用
代码的“商品条形码”的启发, Herbert等[10]提出 DNA
条形码概念(DNA Barcoding), 即利用一段短的 DNA
序列作为物种快速鉴定的标记 ,并希望以此建立
DNA 序列和生物物种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Hebert
等[11]2003 年对动物界中除刺胞动物门外的其他动物

图 3 5种分子标记遗传距离
Fig. 3 Genetic distances of 5 molecular markers
86 海洋科学 / 2012年 / 第 36卷 / 第 9期
门, 共 11门 13320个物种的 CO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
发现其序列间的差异能够很好地区分所有研究物种,
并认为在动物界中 CO1 基因是合适的 DNA 条形码
标准基因。Bucklin等[12]用线粒体 COI基因序列(639
bp)分析了桡足亚纲哲水蚤目 10 属 34 种系统关系,
结果表明线粒体 COI 基因序列能很好的鉴别和区分
哲水蚤的物种, 种内变异为 1%~4%, 远小于种间变
异(9%~25%)。本文尝试利用线粒体 COI序列鉴定甲
壳动物, 通过研究 23 目 150 种甲壳动物, 结果表明
COI 基因序列可以很好地区分目及以下阶元, 在甲
壳动物快速鉴定中非常有效[13]。Bucklin等[14]的研究
表明 DNA Barcode(COI序列, 650 bp)可以很好解决
磷 虾 同 属 近 缘 种 的 关 系 和 发 现 隐 存 种 。
Elias-Gutierrez 等[15]应用 COI 序列成功鉴定了来自
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 61 种 Cladocera 和 21 种
Copepoda 浮游动物(代表了当地 40%的物种), 并发
现了多个隐存种。本文通过对藤壶科物种 COI, 16S,
12S, 18S, 28S等 5种不同的 DNA序列分析, 结果表
明 COI 基因能够准确辨别藤壶科的各物种, 其中,
藤壶科各科物种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为 0.122,
而各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最大为 0.018(表 3), 与之
前 Hebert 等[11]分析结果相似, 同属各种 COI 序列的
平均差异程度是 11.3%, 而种内的 COI 序列差异
程度通常都很低, 低于 2%。同时用 COI作为条形码
来对藤壶科物种进行鉴定的结果与目前公认的以形
态划分的藤壶科物种分类地位相一致, 进一步证明
了条形码学说的可行性, 也验证了 COI 基因适合作
为藤壶科物种 DNA分类的分子标记, 且阈值为种间
大于 10%, 种内小于 2%。
2.4 白脊管藤壶和红树纹藤壶的关系
尽管红树纹藤壶和白脊管藤壶分属为两个属 ,
但在潮间带这两种常混栖在一起, 且条纹的颜色也
彼此相似, 尤其后者的壳板经海浪泥沙冲刷后极似
红树纹藤壶, 个体大小相似, 难于区分, 常被混淆。
形态分类学上 , 根据红树纹藤壶的壳无纵肋 , 壁板
管道的外壁无次级窝, 盖板内面白色, 第 3蔓足决无
锯齿刚毛等一系列特征来与白脊管藤壶进行区别 ,
但是由于一些自然的不可抗拒的原因, 以及幼体时
期无法明确判定以上的各项形态标准, 给分类鉴定
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本文白脊管藤壶与红树纹藤
壶的 COI基因遗传距离为 0.189, 大于 10%, 支持这
两个物种为不同物种, 且白脊管藤壶和红树纹藤壶
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 0.018 和 0.001, 均小于 2%,
证明 COI 基因能清楚的区分白脊管藤壶和红树纹藤
壶的种内和种间水平。本文结果表明, 白脊管藤壶和
红树纹藤壶仅仅是可能因为混栖在相同的生境等原
因造成外部形态趋同进化, 但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
物种。
2.5 藤壶科系统发育的初步分析
围胸总目藤壶科的分类系统经历了二亚科系统
(小藤壶亚科 Chthamalinae,藤壶亚科 Balaninae)、三
亚科系统 (藤壶亚科 Balaninae, 巨 藤 壶 亚 科
Megabalaninae, 凹藤壶亚科 Concavinae)及四亚科系
统(藤壶亚科 Balaniae、纹藤壶亚科 Amphibalanus、
巨藤壶亚科Megabalaninae和凹藤壶亚科 Concavinae
亚科 ) , 目前普遍采用的 4 亚科分类系统 [ 1 6 ]。
Modeltest 选用的最优模型是 TVM+I+G。本文联合
16S和 12S两个线粒体基因序列分析了 4亚科间的系
统演化关系。MP树支持率较低, 本文没有采用, ML
和BI两个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图 4), 基本

图 4 基于 16S+12S基因序列数据集的进化树
Fig. 4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family Balanidae based on
16S+12S genes
节点上的数值代表贝叶斯之值/1000 次重复抽样分析所得到的自
展支持率, T.squamosa TSS82为外群
Numbers above branches indicate The values of Bayesian/Bootstrap
proportions (percentage of 1000 replicates) based on 16S+12S genes.
T. squamosa TSS82 is outgroup

Marine Sciences / Vol. 36, No. 9 / 2012 87
支持目前 4 亚科的分类系统, 拓扑树中藤壶科物种
明显分为 3个分支, 且均有较高的支持率。图中巨藤
壶亚科的物种形成单系 , 位于拓扑结构的根部 , 起
源较早, 支持率为 BI: 73, ML: 53。巨藤壶亚科的物
种壁板有管, 基底钙质, 幅部发达, 齿隔片之间具有
横管, 藤壶科其他 4个亚科的物种均不具有横管, 且
巨藤壶亚科的物种普遍比其他科物种个体大, 这些
形态特征均支持巨藤壶亚科为单系群, 同时也表明
这些特征在藤壶科分类中是祖征。纹藤壶亚科居于
拓扑树的中间, 成为一支, 有较高的支持率, BI: 100,
ML: 86,但管藤壶属与纹藤壶形成一个并群; Zullo[17]
仅根据形态学上壁板有附加管将管藤壶从纹藤壶属
中分出并提升为属 , 有待商榷 , 本文结果支持
Newman 等[18]的假说即纹藤壶属似应与管藤壶属合
并。藤壶亚科和凹藤壶亚科聚为一支, 形成姐妹群,
位于拓扑树的内部 , 但是支持率较低 , 加上凹藤壶
亚科仅仅包括 1 种, 关于这两个亚科间的亲缘关系,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和任先秋研
究员在实验设计和形态学鉴定方面给予了帮助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刘瑞玉 , 任先秋 . 中国动物志 甲壳动物亚门 蔓足
下纲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2] Meyer C P, Paulay G. DNA Barcoding: error rates based
on comprehensivesampling [J]. PLoS Biol, 2005, 3:
2229-2238.
[3] VanSyoc R J, Fernandes J N,Carrison D A, et al. Mo-
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biogeography of Pollicipes
(Crustacea: Cirripedia), a Tethyan relict[J]. Elsevier,
2010, 392: 193-199.
[4] Crandall K A, Fitzpatrick J J R. Crayfish molecular
systematics: inferenc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proce-
dures to estimate phylogeny[J]. Syst Biol, 1996, 45 (1):
1-26.
[5] Mokady O Y, Loya Y, Achituv E,et al. Speciation ver-
sus phenotipic plasticity in coral inhabiting barnacles:
Darwin’s observation in a phylogenetic context[J]. Mol
Evol, 1999, 49: 367-375.
[6] Tamura K, Dudley J, Nei M, et al. MEGA4: 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 (MEGA) software ver-
sion 4.0[J].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 2007, 24:
1596-1599.
[7] Posada D, Crandall K A. Modeltest: testing the model
of DNA substitution[J]. Bioinformatics, 1998, 14:
817-818.
[8] Ronquist F, Huelsenbeck J P. MrBAYES 3: Bayesian
phylogenetic inference under mixed models[J]. Bioin-
formatics, 2003, 19: 1572-1574.
[9] Hebert P D N, Ratnasingham S, DeWaard J R. Barcod-
ing animal life: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diver-
gences among closely related species[J].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3(b), 270: 596-599.
[10] Hebert P D N, Cywinska A, Ball S L ,et al.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hrough DNA barcodes[J]. Proc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3(a), 270: 313-321.
[11] Hebert P D N, Ratnasingham S, de Waard J R. Barcod-
ing animal Life: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1 diver-
gences among closely related species[J]. Proc. R. Soc.
Lond. B(Suppl 1), 2003, 270: 96-99.
[12] Bucklin A, Frost B W, Allen L D, et al. Molecular sys-
tematic and phylogenetic assessment of 34 calanoid
copepod species of the Calanidae and Clausocalani-
dae[J]. Mar Biol, 2003, 142: 333-343.
[13] Costa F O, deWaard J R, Boutillier J, et al. Biological
identifications through DNA barcodes: the case of the
Crustacea[J]. Fisheries and Aquatic Sciences, 2007, 64:
272-295.
[14] Bucklin A, Wiebe P H, Smolenack S B, et al. DNA
barcodes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euphausiids
(Euphausiacea, Crustacea)[J]. Plankton Research, 2007,
29: 483-493.
[15] Elias-Gutierrez M, Jeronimo F M, Ivanova N V, et al.
DNA barcodes for Cladocera and Copepoda from
Mexico and Guatemala, highlights and new discover-
ies[J]. Zootaxa, 2008, 1839: 1-42.
[16] Pitombo F B.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Balanidae
(Cirripedia, Balanomorpha)[J]. Zoologica Scripta, 2004,
33: 261-276.
[17] Zullo V A. New genera and species of balanoid barna-
cles from the Oligocene and Miocene of North Caro-
lina[J]. Palaeontology, 1984, 58 (5):1312-1338.
[18] Newman W A , Ross A. Revision of the Balanomorph
barnacles including a catalogue of the species[J]. San
Diego Society of Natural History Memoirs, 1976,9:
1-108.
88 海洋科学 / 2012年 / 第 36卷 / 第 9期
DNA taxonomy of Balanidae
YUAN Shuai1,2, AN Jian-mei1, SHA Zhong-li2
(1.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4, China; 2.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
Received: Feb., 15, 2012
Key words: Balanidae; Barcoding; DNA; Subfamily; Phylogenetic

Abstract: The Balanidae (Cirripedia Thoracica) taxonomy had two subfamilies systems(Chthamalinae, Balani-
nae)and three subfamilies systems (Balaninae, Megabalaninae, Concavinae). The current system is the four sub-
families system. Molecular systematic research between them have never been reported. Many species of barnacles
had convergent evolution so that the traditional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 was not well identified. Our research
determined three mitochondrial gene fragments and compared different gene fragments’ (COI, 16S, 12S, 28S and
18S)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as barcoding to identify Barnacle species based on the 12S, 16S gene sequ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I distance between groups and distance within groups had obvious interval.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species was 0.122, being much larger than the maximum distance within species (0.023).
The distance between groups and distance within groups of 16S had coincidenc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spe-
cies was 0.018, less than the maximum distance within species 0.023. Therefore, the mitochondrial COI gene could
more accurately identify barnacle between species and within species, and intraspecific difference was less than
0.023, difference between species was bigger than 0.1. The analysis of ML and BI was consistent, which support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four subfamily system. Megabalaninae formed a monophyletic with a higher rate of support,
which proved that transverse tubes was plesiomorphy. Amphibalanus and Fistulobalanus form a single clade. The
result supported Newman & Ross’s (1976) hypothesis that the two should be merged.

(本文编辑: 梁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