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药关白附现代研究概况
毛淑杰 李先端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所 北京1 0 70 的
中药关白附为毛蓖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 ,为
常用中药之一 。 名医别录 〔。 记载白附子主心痛 ,血
疼 ,面上百病 ,行药势 ,生蜀郡 ,三月采 . 多年来中医
临床将关白附用于寒湿疼痛 ,偏头痛 ,腰膝关节冷痛
等 ,收到良好效果 . 并总结了大 t 的临床用药经验 .
关白附的研究工作从 60 年代开始 ,逐渐引起药学工
作者的注意 ,对其炮制 、 化学 、 药理 、 毒性等方面的工
作进行了广泛的探家 ,我们收集了关白附的研究资
料 ,进行了整理 ,现就几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
1 炮制方面
查阅总结历代文献记载关白附的炮制方法有 10
种之多 ,但大多数方法现在巳淘汰 , 不再应用 。 目前
主要沿用的炮制方法有矾水浸煮制 ,矾水甘草浸煮
制 , 豆腐煮制 ,水煮制等 . 这几种方法中以白矾浸煮
制 , 豆腐煮制用的最多 . 查阅全国各省市新版炮制规
范 2 7 部 , 又经我们到一些省市进行实地调查 , 了解
到现在各省市沿用的炮制工艺 ,其中广东省关白附
炮制方法同“ 川乌 ” 炮制工艺一样要求 . 而河南 、 福
建 、 贵州等省市关白附炮制方法同禹白附一样要求 ,
也就是全国炮制规范的方法— 为先用水浸泡起白沫 ,再用白矾浸 2一 3 日 ,然后加白矶生姜煮至无白
心为止 。 上海 、 浙江 、安徽 、 江苏等地则是关白附先用
水浸一周左右 ,然后加豆腐同煮至无白心为度 。 煮的
时间大约为 7一 1 2m in 。上海雷允上饮片厂在 70 年代
由于豆腐凭票供应 ,所以他们厂曾将关白附豆腐煮
改为清水煮 ,实行 3 年 。
历代关白附炮制所用辅料有十几种之多 , 目前
沿用的辅料主要有白矾 、 豆腐 、 生姜等 . 药材和辅料
用量 比例是 1 0 : 1 ; 10 : 1 . 5 , 1 0 : 2 . 5不等 。 炮制生
产周期没有统一明确天数规定 ,是按制品质量要求 ,
如煮到透心 , 口尝无麻辣或微麻为止 。 因此各地饮片
厂掌握要求尺度不一 ,炮制时间也就从 1。一 15 天不
等 。
炮制品质量标准 , 目前主要是传统指标 ,肉眼观
察外观 、 口尝无麻辣等 . 至于控制制品内在有效 , 有
毒成分方面目前还没有合理的可控制的检验指标 。
关白附炮制工艺及 质量标准没 有统一的可控制
基层中药杂志 1 9 9 5年第 9 卷第 2期
的要求 ,但从古到今其炮制目地是比较一致的 ,都是
为了“制毒 ” ,提高疗效 。 结合现代对关白附成分研究
结果分析 ,炮制主要是破坏其所含的一种有毒成分
— 次乌头碱 . 此碱属于乌头碱类 ,在关白附中约含万分之一左右 . 其遇水 、 加热则容易水解成毒性较小
的生物碱 。 因此关白附炮制降毒主要因素是加热环
节 ,辅料对其影响次之 .
关白附炮制实验研究较少 ,仅见 吕秉森等〔幻对
乌头属中药进行炮制方法改进探讨 , 自制了关白附 3
种炮制品进行总生物碱含量比较 ,样品 I 是将关白
附 稍润后 , 放入高压锅 内 , 通蒸汽 ( 1 20 ℃ ) , 加热
7 o m in
。 祥品 I 是水煮 3 h 。 样品 I 是常压蒸制 。 测定
I
、
l 两种生物碱含量结果是样品 I 为 1 . 49 % ;样品
1 为 .0 8 3% ; 生品为 1 . 51 % ` 高压样品总碱含量与
生品相似 , 而水煮则下降 5 %左右 。 医科院药物所 〔3 J
测定了关白附生品 ,炮制品 (炮制方法不详 )总生物
碱含量 , 以关附甲素计算 ,结果生品 。 . 8~ 2 . 13 % ,炮
制品为 。 . 05 ~ 。 . 23 % ,炮制品较生品含量下降 10 倍
之多 。
综上所述 ,炮制对关白附有效 、 有毒成分变化影
响 ,对药效影响 ,特别是炮制工艺及饮片质量控制方
面的研究 , 目前几乎是空白 ,我们还未见有更多的文
献报道 .
2 化学方面
2
.
1 成分分离 从 60 年代到 目前为止 , 国内从关
白附中分离出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碱已有十几种之
多 ,经仪器分析证明 ,大多是 20 碳组成的七元环碳
骨架 ,属二菇类生物碱 。 它与 19 碳骨架组成的生物
碱如乌头碱差别是毒性低 ,生理活性高 ,个别生物碱
如关附辛素 ,水溶性又较好 ,这些特性都是与乌头碱
类不同的 。
“ 年高宏瑾等首次从关白附中分离出 6 种生物
碱 ,其中一种为已知有毒生物碱— 次乌头碱 。 另外
5 个分别命名为关附甲素 、 乙素 、 丙素 、丁素 、戊素 。 当
时没有确定其结构 〔。 。 继后刘静涵等又从中分离出
己素 、 庚素 〔 5〕 。 并且进一步做了大量的元素分析等工
作 , 确定了甲素 、庚素 〔` 、 己素 〔 7〕 、 壬素 〔幻 的结构 。 分离
。
3 3
.
DOI : 10. 13728 /j . 1673 -6427. 1995. 02. 028
得到 的关 附 “ 甲素 ” 为 白色菱 形 结晶 , 熔 点 工,洲 ·
f
一
a 〕即+ 4 9。 ( 。 . S C H d 3 ) , 分子式 C : ; H 。 , O 。N 。 关 附已素
为无色短柱状结晶 , m p 1 81 一 1 84 ℃ ,分子式为 C : 。 H 35
N( )
。 。 关附 “ 庚素 ” 为白色鳞片状结晶 , 盐酸盐溶点
21 9
、
c
,分子式为 C : 。H 33 O 7 N 。 庚素为甲素的单 乙酞化
物 〔 5 一 , 〕 。 关附 “ 辛素 ” 为水溶性生物碱 ,无色针晶 ,熔 点
2 9 7一 2 9 8 飞、 (分解 ) ,分子式 C Z: H 3。 ( ) : N 〔 `【,〕 。 关附 “ 压
素 , , 熔点 2 2 2一 2 2 2 ( E t o H ) ,分子式为 C : : H Z , O S N 眨吕」 ·
陈德冒等 〔“ 〕从吉林双阳县产的关白附中分离 出关附
“
z 素 ” ,为白色板状结晶 , m 2P 30 一 23 1℃ , 分子式 为
C 24 H
3粼0 、 。 另外还分离出异阿替新碱 , m p 为 1枕 -
1 4 4 C
, 为长方形结晶 。 更进一步的成分分离得到 了
关附甲素结晶水化合物 , 只是与 甲素分子 立体结构
不同 〔川 。 王如斌等 ` , 3〕根据关附甲素结构特点 ,进行
结构简化研究 , 合成了以甲素为先导物的 23 个化合
物 , 其中 1一苯基一 3一烷基一 1 , 2一丙二醇类化合物
14 个 , 叫噪嗓类化合物 9 个 。 其中 7 个化合物有较显
著的抗心律失常活性 . 并且 4个 化合物活性优于 关
附甲素 。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关附甲素结构中丙二醇
O H ( ) H
} } { /胺骨架 ( 一 C一 C一C一 N )可能与抗 心律 失常活
} } 1 性密切相关 。 另有人则认为从关白附中分离出生物
碱结构差异仅在与母核上 乙酞基数目和位置不同 。
随着 乙酞基数目的增多 ,药理活性增强 ,毒性也随着
增大 , 特别是母核上 C : , C , , , C , :上的基团与活性有直
接关系 ,由此而引起关 白附药理活性 和毒性方面的
差异 〔 ,` 〕 。
从关白附中分离 出另一类成分为非生物碱类 ,
作者命名为 A o o in A 及 B ,经初步鉴定属多经基化合
物 , 具 明显的还 原性 . 有氨基酸反应 , 目前还没有 确
定其结构 〔` 5几 孙友富等 `立` 从关白附中分离并鉴定了
8 种化合物 , 经理化分析 , 除 3个 己知成分外 , 首次从
中分离出 p一谷街醇 、 油酸 、 亚油酸 、 棕搁酸和 2 , -
4一乙基胆幽醇 。 对关白附地上部分的研究分离得到
4 个化合物 , 二个为 乙知关附甲素 、 辛素 。 二个为刁、 中
首次分离的胡罗 卜贰 , l , l一二 甲基二 十二醇 〔 , 了
2
_
2 关白附中主要成分分析方法研 究 关白附成
分 含量分析主要是对生物碱研究较多 , 采用分折 一方
法 有中台 法 . 高压 液相法 、 薄层 扫描 法 等 。 童玉 戳
等 1 用高压液相对乌头属植物— 川乌 、草乌 、 关自附等 5 种生药 15 个样 品进行乌 头碱 、 中乌头碱 、 次
乌头碱的定性 、定量分析 。 其结果表明关 白附中反 含
次乌 尖碱 。 . ()l l叮左右 , 不含乌头碱与中乌头碱 J -
·
3魂 ·
坷等 〔` ” 采 用双波长扫描法 ,重复以上成分测定 , 测得
结果与文献〔 18j 一致 。 采用薄层光密度法测得不 同产
地不 同药 用部位关白附中 z 素的含量 ,结果上海购
得样品 (产地不详 )主根含量为 0 . 0 72 % , 侧根含量为
。 . 帆 8% ;吉林双阳产样品主根含 0 . 饰 5% ,侧根含量
为 。 . 08 5% 〔洲 ,采用离子对光度法 ,根据关附甲素的
弱碱性 , 其叔胺类基 团与澳百里酚蓝 结合所产生的
黄色缔合物浓度与吸收值呈线性关系的原理 , 测定
“ 安心 ” 注射液中盐酸关附甲素的含量 , 作者与非水
滴定法作对 比研究 , 测定两法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 2` 〕。
医科院药物所也曾研究测定关白附中总生物碱 , 以
关附甲素计算总碱含量 〔 3 , 。
3 药理方面
对关白附较系统的药理活性探讨 ,是从 70 年代
开始 ,整理我们所查阅的所有药理方面的资料发现 ,
关白附多年来临床上的应用和传统医学理论是与现
代研究证明的关白附主要药理活性 比较吻合的 。 许
多学者运用多种实验方法 ,采用狗 、 兔 、猫 、 豚 鼠 、 大
鼠 、 小鼠等多种整体动物 ,证实了关白附中生物碱类
等成分均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 、 镇痛等作用 。
3
.
1 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 后德辉等 〔比2招 3〕观察
了关白附中主要成分关附甲素生理活性 , 以 25 m g /
k g
; I Om g k/ g 给大鼠颈外静脉注入 , 显示对乌头碱引
起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效果
优干利多卡因 。 观察关附甲素对抗电刺激引起的家
兔心室纤颇 , 以 1 5m g k/ g 静脉注人 ,其抗纤颤率为
工0 % ,作用持续 4 o m in 以上 ,大部分可维持 1 小时 。
给狗分次由股静脉缓缓注入 哇巴因 ,直到动物出现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再由静脉注入关白附甲素 , 平
均剂量 ( 1 1 . 2 5士 1 . z s m g / k g ) , z一 3 ` 内可使室性心动
过速恢复窦性心律 。 通过给猫注入阿托品 ,异丙肾上
腺素后再注入关附甲素 , 证明仍可使猫心率 、血 压下
降 , 说明 以上各药物没有阻断或对抗关附甲素减慢
心率作用 。 这一结果也说明关附甲素减慢心率作用
不是通过心脏上的胆碱能受体而实现的 。 继后作者
又进行了关附甲素 、 庚素 、壬素抗心律失常等方 面 比
较 ,通 过 5 个实验指标结果发现三种成分均对室性
心律失常有明显保护作用 , 作用强度是庚素 > 甲素
七 壬素 。
以氯 仿诱发小鼠心律失常为指标 , 探讨 拓 个关
附甲素结构简化物合成品 , 以 32 m g /k g 剂量 , 结果
表 明 6 个化合物有较 显著的抗心律 失常活性 , 且 4
补化 合物活性优于关附甲素〔工3一 。
更进 一步探讨 关附甲素抗心律失常作用是观察
基层 中药杂志 1 9 95 年第 9卷第 2 期
大鼠对抗较乌头碱诱发心律失常为强的北草乌头碱
引起心律失常 , 关附甲素显 示了明显的对抗作用 ,戊
脉安则无此作用 。 同时证明关附甲素能对抗 C ao l : 引
起的心律失常和哇巴因对心脏的毒性 。 并能引起麻
醉大鼠、 豚鼠和猫窦性心动过缓 ,延长 P一 R 间期 , 而
不影响 Q R S 。 表明关白附甲素能够降低窦房结的自
律性和 延缓房室传导 ,这可能对室上心动过速有
效 〔 2招 5〕。将关附甲素 。. 1 2m M 注入浴槽中 , 观察对豚
鼠右 心房作用 , 30 分钟 时 , 收缩频率从 12 8 减为
109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 观察到另外一个
结果是关附甲素抑制硫酸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快速
节率作用机理是通过直接提高窦房结自律细胞的兴
奋闽值 ,使兴奋性和自律性降低 ,节率减慢咖〕 。
对关白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理研究 , 许多学
者做了大量深入的工作 。 其研究深度以达到观察动
物细胞动作电位变化的水平 。 有人采用玻璃微电极
和微机实时分析技术 , 用整体动物新西兰大 白兔和
豚鼠乳头状肌 、 犬心肌细胞标本等 ,观察了不同浓度
的关白附甲素抗心律失常作用机理 。 其中比较对麻
醉兔心脏传导和收缩动作电位各项参数的影响发现
关附甲素 50 阳 /ml 可使 V m ax 和 A P A 显著降低 ,对
R P 无明显影响 。 降低心脏的兴奋性 , 延长不应期 ,这
和抑制 V m a x 的电位颇率依赖性有关 。 sz m g / k g 关
附甲素静脉推注 ,可延长麻醉兔窦房结恢复时间 、 传
导时间和心房有效不应期 。 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得出
相似的研究结果 ,认为关附甲素抗心律失常作用机
理是通过阻断快钠通道 ,抑制钠离子丙流 , 使 v a m x
下降 , 传导速度降低 ,加之相对延长 E R P ,使单向传
导阻滞转变为双相阻滞 ,从而发挥制止折返型心律
失常 的作用 ,这 对治疗快 速型 心 律 失常是有 益
的〔 2 7一 “幻 。 另一项机理研究是通过对离体豚鼠窦房结
自发频率 电图观察 ,与维拉帕米等进行减慢心率作
用比较 ,结果显示关附甲素的负性频率作用不是通
过 月肾上腺素受体及 M 胆碱受体 , 不同于钙拮抗剂
维拉帕米 ,关白附是一直作用窦房结而减慢心率的
药物 , 它又不引起窦性静止 ,所以临床上应 用是较维
拉帕米安全 〔 3 3〕 。
3
.
2 其它药理作用 蒋莹等 ` 3者〕证明 1 0 0 、 1 4 o m g / k g
关附甲素给予小鼠腹腔注射 , 热板法和 小鼠甩尾 法
均 显示该药对辅射热致痛显示较好镇痛作用 。 腹腔
或 口服给药均证明关附甲素能明显抑制多种致炎物
引起的大鼠急慢性关节肿 。 口服效果更佳 , 29 4m g /
k g
, 抗炎作用较 60 o m g k/ g 的水杨酸钠作用还强 , 起
效快 , 在 0 . 5 1、 即显效 。 小鼠腹腔注射 9 0 、 1 4 o m g / k g
基层中药杂志 1 9 9 5 年第 9 卷第 2期
关附甲素均有显著协同戊巴 比妥钠催眼作用 ( P < .0
0 1 )和耐缺氧作用 ( P < 0 . 0 5 ) 。
用免红细胞膜实验 ,证明关附甲素对低渗性溶
血 、 加热性溶血 、 酸性溶血 、 皂素溶血均有明显保护
作用 ( p ( 0 . 0 5 , 0 . 0 1 ) 。 E v a n , , 蓝实验证明 ,关附甲素
能显著降低大白鼠毛细血管通透性 〔川 。
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试测得关白附中
5 种成分— 反式对经基桂皮酸 ,苯基— 2— 丙烯酸 、 阿魏酸 、 关附壬素 ,关附辛素均有抑制血小板
聚集活性 、 其抑制率为 6 6 . 7 ; 6 6 . 1 ; 6 5 . 1 ; 6 2 . 2 ; 4 4 .
2%
〔 35 , 。
3
.
3 毒副作用 关白附毒理方面的研究 ,截止 目前
为止也有不少报道 ,其结果普遍认为毒性较同科植
物川乌 、草乌等相比很低 ,与古代一些文献记载关白
附有大毒不太相符 。 据报导川乌对人中毒剂童为 。 .
1一 3两 ,而经我们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证明关白附煎
剂 16 馆k/ g /日 , 混悬液 36 9 k/ g / 日 ,给小鼠口 服 ,观
察 7 天未见死亡及 异常表现 。 有人〔川给小鼠关白附
混悬液 口服 209 k/ g ,连给 3 天 ,观察 5天未见小鼠死
亡及明显毒性反应 。 给小鼠 5 、 1。、 1 5 9 k/ g 关 白附混
悬液 口服 ,连续 28 天 ,结果与对照组比小鼠体重生
长正常 ,红 、 白细胞 、 血红蛋 白含量均在正常生理范
围 。 家兔眼结膜刺激实验也证明关 白附混悬液未引
起兔眼结膜水肿 。 关白附混悬液 6 9 k/ g 一次灌胃 ,观
察 3h 内对家鸽呕吐情况 ,结果未见有呕吐反应 。 胡
世林等 〔37 给小鼠 口服关白附生物碱提取物 ,用改良
寇氏法统计 ,测得 L D 5 o 为 1 8 5 9 k/ g (生药 ) 。 小鼠腹
腔注入 稀乙 醇提取物 , 测 得 L D 50 为 4 . 59 k/ g (生
药 ) 。 关附甲素小鼠尾静脉注射 L D 50 为 1 3 4m g k/ g
(机率单位法 ) 〔 2`〕 ;腹腔注射 L D 5 o 为 4 3 o m g / k g 〔` 〕 、
. 4 2 1
.
6 9士 2 2 . 4 9 〔 , `〕 、 5 5 2 . 2士 3 7 . 6 〔 2 , 〕 。 关附庚素小鼠
腹腔注射 L D 50 为 185 . 5士 19 . 4m g / k g ,且可能减慢
心室内传导作用 ,为有害作用 〔23) 。给小鼠尾静脉注入
关白附中提得成分 A e o n i B Z0 0 0m g / k g , 2 4h 内未发
现死亡及异常表现 〔38 。
4 制剂方面
关白附所含生物碱是该药活性成分之 一 , 目前
对生物碱中关附甲素研究最为广泛 。 已有报道将其
开发研制成 “ 安心注射液 ” , 用于临床治疗心律不齐
有较好的疗效 〔2 1〕 。
5 结语
综上所述 , 关白附化学 、 药理等方面研究是 比较
深入的 , 在药效方面 ,特别是关附甲素抗心律失常作
·
3 5
.
用及其机理方面探讨深度 已达细胞分子水平 这 对
更好发挥关白附的作用是有益的 。 其中化学 成分构
型方面的深人研究对进一步改造关白附成分结钩 .
寻找活性更高 、毒性更低的药物开辟广阔前景 但 是
笔者认为对关 白附的综合研究还不够全面 。 如除关
附甲素以外成分的药效作用报道较少 。 特别是关白
附一般不生用 , 炮制后入药 。 而炮制对关白附成分 、
药效作用影响 ,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等研究探讨 目
前还是空白 ,未见有报道 。 关白附 、 禹白附商品各都
为白附子 , 尽管近年来许多学者已证 明两者品种来
源 、所含成分 、 药效作用等完全不同 。 笔者也认为应
属异物同名药物范畴 , 但个别地区还是同作一药使
用 ,这就需要我们对关白附更加深入广泛综合研究 ,
提供更多的研究依据 ,指导临床正确应用该药 。
参考文献
1
. 尚志均辑 名医别录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8 6
2
. 吕秉森 , 等 .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 9韶 ; (2 ) : 20
3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等 . 中药志 . 第 一册 人 民少
生出版社 , 19 8 2 : 14 9
4
. 高宏瑾 , 等 . 药学学报 , 19 6 6 ; ( 3 ) : 18 6
5
. 刘静涵 , 等 . 中草药 , 1 9 5 1 ; 1 2 ( 3 ) ; 1
6
. 刘静涵 , 等 . 中草药 , 19 6 1 ; 1 2 ( 3 ) : , 7
7
. 刘静涵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J 9 8 ; (3 ) : 23 8
8 刘静涵 ,等 . 南京药学院学报 , ” 86 ; ( 1 ) : 72
9 陈世芝 ,等 . 化学学报 , 19 8 4 ; ( 2 ) : 10 9
10
. 刘静涵 ,等 . 南京药学院学报 , 19 85 ; 16 (3 ) : 58
1
. 陈德冒 ,等 .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 1 9 86 ; ( 6) : 30
22
. 刘静涵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9 1 ; 2 2 ( 2 ) : 1 0 4
l 污. 王如斌 ,等 . 药学学报 , 1 99 3 ; 2 8 ( 8 ) : 5 8 3
、 、 _ 后德辉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 19 87 , 1 8 ( 4) : 2 68
巧 . 李景道 ,等 . 延边医学院学报 , 19 7 9 , (2 ) : 16
16
. 孙友富 , 等 . 中国中药杂 志 , 2 99 1 ; 1 6 ( 12 ) : 7 3 8
打 韩 英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 91 ; 2 2 ( 4 ) : 20 6
; 吕. 童玉璐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90 ; (2 ) : 42
1 ,
. 王 坷 , 等 . 药学学报 , 19 9Q ; (5 ) : 3 82
为 . 陈德 冒 , 等 . 中草药 , 198 8 ; 1 5 ( 3) : 1 5
浏 吴 桥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87 ; 18 (4 ) : 28 1
哭 . 后德辉 . 等 . 南京药学院学报 , ” 81 , (2 ) : 68
岛 . 后德辉 , 等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 19 8 ; 8 (3 ) : 2
24
. 陈维洲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x , 5 3 ; 4 ( 4 ) : 2 4 7
艺5 杨纯瑜 . 中草药 , 19 9 2 ; 2 3 ( 1 2 ) : 6 5 4
26
, 汪长根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9 86 ; 7 ( 1 ) : 56
27
. 张陆勇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 1 ; 2 2 ( 6 ) : 3 5 4
28
. 陈红专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9 8 9 ; 1 0 ( 5 ) : 3 99
幼 . 陈红专 , 等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19 89 ; 9 ( 2 ) : 1 06
30
. 陈祥华 , 等 .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 19 92 , 1 2 (2 ) : 93
J l
, 周礼明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29 9 1 ; 1 2 ( 5 ) : 4 6 5
3 艺. 覃 鲁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 9 8 6 ; 7 ( 3 , : 2 4 3
绍 . 王逸平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9 90 ; 1 1 (6 ) : 50 2
3 4
: 蒋 莹 , 等 . 中草药 , 1 9 8 7 , 2 5 ( 10 ) : 2 3
肠 . 周立红 ,等 . 沈阳药学院学报 , 1” 2 ; 9 (4 ) : 280
又` . 吴连英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1 ; 16 ( 1 0 ) : 59 5
对 . 胡世材 ,等 . 内部资料 , 待发表
洲 . 方文龙 , 等 . 延边医学院学报 , 19 80 ; ( 1 ) : 43
( 1 9 9 4一 1 1一 0 4 收 稿 )
荃菜属植物药用研究进展
徐国兵
(成都中医学院 9 3 级研究生 四川 61 0 0 7 5)
关键词 艾莱属 基源 成分 药理 临末
茎菜属 (V io l a )全世界约有 50 0余种 , 广布温带 、
热带及亚热带 , 主要 分布北半球的温带 。 我 国约有
1 1 种 , 南北 各省均有分布 ,大多数种类分布在西南
地 区 〔 ` 其中许多种具有清热解毒 、 凉血消肿之功 ,
民间广泛用于痈疽疮疖 . 鲜品捣烂外敷可散痕 消肿 .
排脓生肌 。 茧菜属药用研究大致有以下 几个方面 :
1 传统中药紫花地丁的植物基源
了中国药典 》1 9 9 。版载紫花地 丁为荃菜属植物紫
花地 丁 ( v l 〔) l 飞 y e d o o n s i S M 。 k , n 〔 ) . )的带根全草 铸寿
热解毒 、 凉血消肿 。 用于疗疮肿毒 、 痈疽 发 背 、 一里、 _
毒蛇咬伤 。 1 9 7 7年版 《中国药典 》同时 i王收毅 … ’ 铆 「
`
3 6
·
荃 ( V . d i f fu s a G in g ) , 清热解毒 、 消肿止痛 。 用 于肝
炎 、 百 日咳 、 目赤肿痛 ;外治跌扑损伤 、 虫蛇咬伤 、 烫
伤 。 〔舒 《中药鉴别手册 》载紫花地 丁来源于紫花地 丁 、
犁头草 ( V ja p o n ie a ) 、 长曹荃菜 ( V . i n e o n s p ie u a ) 、 白
花地丁 ( V . p a t r in i i ) 、 香茧 ( V . o x y e e n t r a ) 5 种植物 。 〔` 〕
《中药志 》除收紫花地丁外 ,还有戟叶茧菜 (V . b e t o n i-
e l fo l l a )
、箭叶荃菜 (V . n e p a l e n s is ) 、 白花荃菜 、早 开荃
菜 t V . p r io n a n t h a ) 、 野荃菜 ( v . a l is o v i a n 。 ) 5 种 。 〔 5少《浙
社 _药 用植物志 》紫花 地 丁项下 有紫花地 丁 、 戟叶荃
戈 , 长粤荃菜及毛董菜 吸V . c o 吐 us a ) , 同时外有甸甸
革 ` \ 厂 . p , 10 5 ,、 ) 、 南 山荃菜 ( V . c h o e r o p l、 y l l ( 》 id o s ) 治风
基层 中药杂志 1 9 9 5 年第 9卷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