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芙蓉叶粉的灭菌工艺研究



全 文 :成分之一。当前,关于地榆炒炭后鞣质变化及止血效果的
研究报道较多,但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有研究认为,地榆
炒炭后鞣质含有量下降[14-15]。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地榆炒
炭后鞣质含量增加,且能缩短小鼠出血时间[16-18]。
本实验采用《中国药典》2010 年版规定方法制备了生
地榆和地榆炭两个炮制品种,探讨了地榆炮制前后鞣质和
吸附力的变化,观察了地榆炮制前后对小鼠出血时间和凝
血时间的影响,并观察了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凝血参数
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地榆炒炭后与收敛止血功效相关
的成分鞣质含有量升高,吸附力增强;地榆炭组小鼠的出
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均显著低于生地榆组;地榆炭能够抑制
大鼠体外血栓的形成,缩短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和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升高纤维蛋白原含量,说明地榆炒
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本实验从地榆炒炭后鞣质含有量和止
血效果变化揭示了地榆炒炭止血的合理性。有关地榆炒炭
止血的机制及是否仅与鞣质的量的增加有关有待进一步深
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 中 药 学[M]. 北 京:中 国 中 医 药 出 版 社,
2002:338.
[2] 郭淑艳,贾玉良,徐美术. 地榆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研究
[J]. 中医药学报,2001,29(4) :28.
[3] 夏红旻,孙立立,孙敬勇,等. 地榆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研究进展[J]. 食品与药品,2009,11(7) :67-69.
[4] 黄雪芳,彭宣宪,傅文红. 甘草或冰片与虎杖和地榆配伍
对其抑菌能力的影响[J]. 江西医学院学报,1998,16
(2) :92-96.
[5] 聂淑琴. 地榆提取物对老化加速小鼠抗氧化保护能力的影
响[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1,23(2) :89-90.
[6]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S].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17-118.
[7] 孟 江,许舒娅,陈 磊,等. 干姜“炒炭存性”质量标
准初探[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4):453-456.
[8] 李五林,叶发青. 亚甲基蓝含量测定方法改进[J]. 数理
医药学杂志,1995,8(4) :334-336.
[9] 连晓晓,胡昌江,余凌英,等. 藕节“炒炭存性”标准的
研究[J]. 中成药,2010,32(9):1545-1548.
[10] 郭东艳,王 梅,唐志书,等. 大黄炒炭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及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
(12):3152-3153.
[11] 郭 齐,赵 乐,郝 伟,等. 牡丹皮有效组分重组方对
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
杂志,2010,25(2):231-233.
[12] 徐丹洋,马长振,陈佩东,等. 茅根炭止血机理的实验研
究[J]. 中成药,2010,32(12) :2114-2117.
[13] 徐楚江. 中药炮制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57.
[14] 赵伟康,洪筱坤,倪黎平. 对炒炭止血药炮制前后所含鞣
质的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7):39-40.
[15] 陈新玉,李健和,黎银波,等. 地榆、地榆片、地榆炭的
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7) :64-67.
[16] 龚跃新,何启章,骆美玲,等. 20 种中药炒炭前后的鞣质
含量测定[J]. 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1) :664-665.
[17] 陈 旭. 地榆炭的炮制质量控制研究[J]. 中国热带医学,
2009,9(5) :971-972.
[18] 郭淑艳,贾玉良,徐美术. 地榆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研究
[J]. 中医药学报,2001,29 (4) :28.
芙蓉叶粉的灭菌工艺研究
朱 倩, 付文焕, 李近磊, 张惠清, 李中东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 200040)
收稿日期:2013-08-12
作者简介:朱 倩 (1983—) ,女,硕士生,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及药物质量控制研究。Tel: (021)52889335,E-mail:zhuqianhua-
shan@ 163. com
摘要:目的 通过考察不同灭菌方法对芙蓉叶粉的灭菌效果,确定最佳灭菌工艺。方法 采用热压灭菌、60钴辐射灭
菌及低温间歇灭菌法对芙蓉叶粉进行灭菌,将符合微生物限度标准的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芙蓉叶粉主要成分
芦丁和槲皮素的量。结果 热压灭菌法、60钴辐射灭菌法及低温间歇灭菌法 80℃下 4 次灭菌均符合药典微生物限度标
准;芙蓉叶粉主要成分在低温间歇灭菌法前后没有差异。结论 低温间歇灭菌法可用于芙蓉叶粉的灭菌。
关键词:芙蓉叶粉;灭菌方法;芦丁;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2. 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4)06-1320-04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4. 06. 049
0231
2014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4
Vol. 36 No. 6
复方芙蓉叶糊 (曾用名:三圣散)为复旦大学附属华
山医院特色外用制剂,由芙蓉叶、赤小豆组方而成,功能
主治解毒排脓,用于消炎消肿[1-2]。临床应用 30 余年,效
果良好。该制剂主要原料为中药材原粉,且辅料为麦芽糖,
制备成糊剂后很难再对其进行常规灭菌,细菌数、霉菌酵
母菌数均难以控制,成品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很难
达到《中国药典》2010 年版要求。因此考虑在制剂制备
前,对原料中的中药原粉进行灭菌处理后再制成制剂,严
格控制制剂制备环境,以使成品制剂达到微生物限度要求。
芙蓉叶粉为本制剂主要原料,且为制剂的主要药用成分。
本实验通过对芙蓉叶粉进行热压灭菌、60钴辐射灭菌和低温
间歇灭菌,考察原料灭菌后的性状、主要成分含有量及灭
菌效果,确定该原料的最佳灭菌工艺。
1 仪器与试药
1. 1 仪器 Waters 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Dikama C18柱
(4. 6 mm × 250 mm,5 μm);Sartorius BL150 电子天平,
YXQ-LS-50S II型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DHG-9426 电热恒温
鼓风干燥箱,60钴射线源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辐照中心提供。
1. 2 试药 芙蓉叶粉 (上海市虹桥饮片厂) ;芦丁对照品
(批号 100080-20070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槲皮素
对照品 (批号 100081-200406,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 3 培养基 营养琼脂培养基 (批号 20101218)、玫瑰红
钠琼脂培养基 (批号 20101121)、蛋白胨水培养基 (批号
20101130)、胆盐乳糖培养基 (批号 20101207)、营养肉汤
培养基 (批号 20101211)、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平板
(20101208)、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平板 (批号
20101208),均购自上海盛思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 1 灭菌方法
2. 1. 1 热压灭菌法[3] 将 20 g 芙蓉叶粉称入干燥灭菌试
管中,密封。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 ℃ 下,灭菌
30 min。
2. 1. 2 60钴辐射灭菌法[4-5] 将 20 g 芙蓉叶粉称入干燥灭
菌试管中,密封。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辐照中心进行60钴辐
射灭菌,辐照强度 6 kGy。
2. 1. 3 低温间歇灭菌法[6-7] 将 5 g 芙蓉叶粉称入直径 90
mm有盖灭菌培养皿中,置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中,60 ℃
恒温 1 h后,于 25 ℃保持 24 h,记为灭菌 1 次;同法在 60
℃下分别灭菌 2 次、3 次和 4 次。依上述方法同法操作,于
70 ℃与 80 ℃下分别各灭菌 2 次、3 次、4 次。
2. 2 微生物限度检查[8-9] 对原粉及上述 3 种方法灭菌后
的样品,按《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微生物
限度检查。按芙蓉叶原料占原制剂处方百分比 16%,换算
细菌数与霉菌数。灭菌前后原料性状及微生物限度检查结
果见表 1。
表 1 芙蓉叶粉不同灭菌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 (n =3)
方法 性状 细菌数 /(个·g - 1)
霉菌酵母菌数
/(个·g - 1)
金黄色葡萄球菌 铜绿假单胞菌 结果
原粉 + 96 × 103 37 × 102 未检出 未检出 不合格
热压灭菌 - < 10 < 10 未检出 未检出 合格
60钴辐射灭菌 + 0. 72 × 103 4. 8 未检出 未检出 合格
60 ℃间歇灭菌 2 次 25. 6 × 103 20. 8 × 102 不合格
3 次 + 14. 4 × 103 20. 5 × 102 未检出 未检出 不合格
4 次 11. 2 × 103 17. 5 × 102 不合格
70 ℃间歇灭菌 2 次 19. 2 × 103 22. 4 × 102 不合格
3 次 + 9. 6 × 103 16. 5 × 102 未检出 未检出 不合格
4 次 8 × 103 8. 8 × 102 不合格
80℃间歇灭菌 2 次 16 × 103 4. 8 × 102 不合格
3 次 + 8 × 103 1. 9 × 102 未检出 未检出 不合格
4 次 4. 8 × 103 0. 48 × 102 合格
性状 +为淡绿色粉末;性状 -为黄褐色粉末、结块
2 . 3 定量测定[10-12]
2. 3. 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对照品适量,用
60%乙醇溶解后配制成含芦丁 105. 6 μg /mL、槲皮素 105. 4
μg /mL的对照品溶液。
2. 3.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芙蓉叶粉末 (过 80
目筛)2 g,于 100 mL 锥形瓶中,加入 60 mL 60%乙醇溶
液,称定质量,超声提取 3 h,冷却后用 60%乙醇溶液补
足质量。经 0. 45 μm 的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供 HPLC 测
定用。
2. 3. 3 色谱条件 Dikama C18色谱柱 (4. 6 mm × 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0. 1%磷酸水溶液洗脱 (45 ∶ 55) ,
体积流量 1 mL /min,柱温 35 ℃,检测波长 350 nm。在该
色谱条件下,芦丁、槲皮素分离良好。色谱图见图 1 ~ 2。
图 1 芦丁、槲皮素对照品 HPLC图谱
2. 3. 4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 2、5、
1231
2014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4
Vol. 36 No. 6
图 2 芙蓉叶粉供试品 HPLC色谱图
10、15、20 μL。依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芦丁及槲皮素峰面
积,以峰面积为 Y,进样量为 X,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芦
丁、槲皮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芦丁 = 1 468 327X +
244 68,r = 0. 999 4;Y槲皮素 = 2992329X - 123978, r =
0. 999 3。结果表明,芦丁、槲皮素分别在 0. 2112 ~ 2. 112
μg、0. 2108 ~ 2. 108 μg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 3. 5 精密度试验 对同一份芙蓉叶样品平行测定 5 次,
芦丁、槲皮素的 RSD分别为 2. 3%、3. 5% (n = 5)。
2. 3. 6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同一份芙蓉叶样品 5 份,按上
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参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测定芦
丁、槲皮素的重复性 RSD分别为 4. 26%、3. 66% (n = 5)。
2. 3. 7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有量的芙蓉叶药材粉
末 9 份,每份 2 g,按样品含芦丁、槲皮素的 50%精密加入
芦丁、槲皮素对照品溶液,按相同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进样量 10 μL。结果芦丁、槲皮素的回收率分别为 97% ~
104%,93% ~ 98%;精密度 (RSD)分别为 1. 7% ~
2. 0%、1. 5% ~ 2. 7% (n = 3)。
2. 3. 8 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
在 0、4、8、12、24 h 测定芦丁、槲皮素,其 RSD 分别为
2. 1%、4. 2% (n = 5),表明供试品溶液在 12 h内稳定。
2. 3. 9 样品的测定 分别取不同灭菌工艺处理后的芙蓉叶
药材粉末,参照上述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相同的色谱
条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灭菌方法对芙蓉叶粉中芦丁及槲皮素的影响 (n =3)
成分
灭菌方式
未灭菌原粉 热压灭菌(120℃) 60钴辐射灭菌 低温间歇灭菌(80℃ 4 次)
芦 丁
槲皮素
质量分数 /% 0. 391 0. 296 0. 247 0. 386
C /% 100 75. 70 63. 17 98. 72
质量分数 /% 0. 266 0. 305 0. 322 0. 271
C /% 100 114. 66 121. 05 101. 88
C% =各灭菌方法粉末主要成分含有量 /未灭原粉主要成分含有量 × 100%
3 讨论
3. 1 微生物检查及定量测定结果显示,经过 3 种方法灭菌
后,芙蓉叶药材能够符合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的为热压灭
菌法、60钴辐射灭菌法及低温间歇灭菌法 80℃下 4 次灭菌。
对这 3 种灭菌后的芙蓉叶粉中芦丁槲皮素进行测定,表 2
结果显示,芙蓉叶主要的黄酮类成分在低温间歇灭菌法前
后差异不大;热压灭菌法及60钴辐射灭菌法对芙蓉叶中芦
丁及槲皮素的含有量有影响。
3. 2 本研究中发现,经热压灭菌后,芙蓉叶粉的性状有明
显改变,粉末颜色发生变化,且有结块现象,并且在放置
冷却过程中粉末容易吸潮不利于下一步的制剂生产,故该
药材粉末不适用于热压灭菌法。
3. 3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60钴辐射灭菌,芙蓉叶粉中
主要成分含有量发生变化。使用经60钴辐射灭菌的芙蓉叶
粉制备芙蓉叶糊剂的过程中,在原处方比例条件下难以成
形。辐照灭菌技术与传统的蒸汽压力消毒灭菌、化学及过
滤灭菌法相比,辐照灭菌法可在常温下消毒灭菌而不破坏
易挥发成分及热敏性物质,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快速,操作
简单等优点,但是对芙蓉叶进行辐照灭菌,会破坏其成
分[13-14]。这提示我们在选择辐射灭菌法对中药材进行处理
时需要注意进行充分考察验证。
综上所述,低温间歇灭菌法可作为芙蓉叶粉控制微生
物限度的灭菌方法。该方法操作不需要特殊设备,操作简
便、安全、快捷,药品质量稳定,成本低,可用于复方芙
蓉叶糊中芙蓉叶粉药材的灭菌。同时本研究为一些不耐高
温高压、湿热的中药原料灭菌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秦 荣. 芙蓉叶外敷治疗静脉炎 25 例[J]. 传统医药,
2011,20(10) :75.
[2] 任桂梅,于洪洲. 红小豆的临床应用[J]. 吉林中医药,
1998(6) :24.
[3] 李顺祥,谢昭明,朱如彩. 不同灭菌方法对脂宁口服液中
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中成药,2002,24 (7) :
511-513.
[4] 彭晓霞,张振巍,张娜娜. 赤芍药材辐照前后芍药苷含量
变化研究[J]. 药物分析杂志,2010,30(3) :521-525.
[5] 徐维恒,程 钢,黄赵刚. 不同辐照剂量 60 Co-γ 对制痂
酊灭 菌 效 果 的 影 响[J]. 中 成 药, 2012, 34 (7) :
1267-1270.
[6] 萧 莉. 灵芝孢子粉低温间歇灭菌法除菌效果的考察[J].
中国药业,2003,12(1) :52.
[7] 章伟胜,陈燕芬,王 磊,等. 低温间歇灭菌法在外障眼
水中应用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11,18 (7) :
1102-1103.
[8]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S].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 XIII
B76-78.
[9] 张晓明,李智勤. 奇正消痛贴膏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
研究[J]. 中成药,2007,2(2) :附 4-附 6.
[10] 邾枝花,蒋大圆,倘余乐. HPLC 测定芙蓉膏水解产物中
2231
2014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4
Vol. 36 No. 6
槲皮素的含量[J]. 安徽医药,2009,13(11):1350-1351.
[11] 卢金清,喻 樊,陈 黎,等. RP-HPLC 测定绞股蓝中芦
丁和 槲 皮 素 的 含 量[J]. 中 成 药, 2007, 29 (8) :
1193-1195.
[12] 黄兴富,黎其万,刘宏程,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
苦荞中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J]. 中成药,2011,
33(2):345-347.
[13] 黄 阳. 药品辐照灭菌应用及存在问题浅析[J]. 中国制药
装备,2009,11:3-9.
[14] 张立雯,江英桥,林 彤,等. 中药辐照检测研究现状概
述[J]. 中药材,2011,34(3):482-487.
系统生物学在经方配伍规律研究中的运用
林 飞1, 王 阶1,2*
(1. 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 武汉 430061;2.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
收稿日期:2013-03-16
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 (2012ZX09102-201-006)
作者简介:林 飞 (1972—) ,女,博士生,研究方向:病证结合、方证对应、方剂组分配伍规律。Tel:13601178399,E-mail:linfeix-
ixi@ aliyun. com
* 通信作者:王 阶 (1956—) ,男,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楚天学者,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治疗。Tel: (010)88001473,
E-mail:wangjie0103@ 126. com
摘要:以中医理论整体观念为指导,应用系统生物学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式,运用基因组学、转
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深入研究经方配伍规律,探析经方配伍规律的物质基础和相关作用机制,挖掘经方配
伍规律的科学内涵,有助于中药新药研发和指导临床用药,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
关键词:系统生物学;组分配伍规律;整体观念;病证结合;方证对应
中图分类号:R9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4)06-1323-03
doi:10. 3969 / j. issn. 1001-1528. 2014. 06. 050
经方是汉代以前经典医药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伤寒
杂病论》中的方剂,以其言简意赅、法度严密作为经方代
表,力专效宏则是经方生命力核心关键所在。经方组分配
伍规律也一直以来作为众医家和研究者聚焦的靶点,以方
证对应为核心在病证结合的基础上剖析经方组分配伍规律,
对探析经方高效组合作用机制、提高临床疗效以及新药研
发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经方的现代研究方法主要有:化学
成分研究、药理研究 (拆方研究、配比研究、药对研究)、
血清药理学研究、有效成分配伍研究、体内化学成分及药
物动力学研究、数学量化研究等等[1]。研究方法较多且分
工越来越精细,甚至出现所谓的“破碎化”现象,但是经
方组分配伍规律的内在机制,却仍需进一步深入探究。
1 系统生物学与整体观念
1. 1 系统生物学与方剂 系统生物学是在细胞、组织、器
官和生物体整体水平上研究结构和功能各异的生物分子及
其相互作用,并通过计算生物学来定量阐明和预测生物功
能、表型和行为。主要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
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以及表型组学等[2]。目
标是利用计算模型,定向定量描述完整的机体对环境干扰
所起反应,预测“组件到组件”关系的功能性结果[3]。
方剂是辨证、辨病,在确定立法的基础上,根据组方
原则和结构,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方和制剂。 《素
问·至真要大论》言:“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
谓使”,由此提出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以病证结合为基
点,与证候相对应,以若干药物配伍而成,是实施与体现
治法的方式与手段。方剂的配伍规律和配伍变化决定着临
床疗效,主要为①方剂配伍规律和配伍变化决定中药的不
同功效;②药物功效与物质基础关系密切;③配伍规律影
响药物的分离提取[4]。
1. 2 系统生物学、整体观念的统一性 生物学物质基础是
人类认知各种疾病及证候发生、发展、转归的物质本质,
系统生物学使用的是大通量的生物信息测定和生物信息学、
生物统计学相结合的研究策略,涵盖了中医独特理论体系
的特点之一整体观念,即人自身整体观和天人合一观。系
统生物学认为构成生物系统的组分在结构上不可区分,且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认为各个生物系统构成一定的网
络,这个网络纵横交错,往来有序,网络间的各个信号通
过相关通道有条不紊地、不断地进行多靶点、多组分、多
层次的作用与联系。系统生物学更加注重复杂生命系统中
所有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而不是将机体作为孤
立的很多部分,这种整体思想与中医证候体系的 “整体
观”、“动态观”、“辨证观”等不谋而合[5]。中医学整体观
3231
2014 年 6 月
第 36 卷 第 6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ne 2014
Vol. 36 No.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