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mpound eco-agricultural model and its benefit analysis in swale in Baodi County

宝坻县洼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全 文 : f伫/ 兰惫农吐檬式、效垫 析
第6卷第2期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l 9 9 8年 6月 ECO—AGRICULTURE RESEARCH
2
宝坻县洼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杨家恭 孙文x德J 吴永生 张福华
摘 要 论述了天津市宝坻县低洼盐碱地治理和资源高袋利用与保护t充分发挥土地和生物
资源优势提高系统产出水罩。通过改善洼地袁8i生枣环境,使昔 日荒芜的低洼盐碱地变成渔牧
果粮商品生产基地,促进了该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洼地 生态农业模式 效益分析
Compound eco-agricultural m odel and its benefit analysis |n swale in Baodi County-Yang
Jiagong,Sun Wende,Wu Yongsbeng,Zh~ng Fubua(M unicip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Baodi
County of Tianjin,Baodi 301800)tEAR,1998,6(2):72-75
Abstract Work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agricultural modeI such as transformation of Sa】ine
and easily waterlogging low land in Baodi C~untythighly effectiv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resources,bringing the dominance of land and biotic resources into full playincreasing Output
of the system ,etc. are discussed.Through im proving eco~nvironment in swale,the waste
saline land has been built into a commodity basis ot fish.animal,fruit and grain.The rural
economy has been developed in Baodi County. 一
Key words SwaletEco-agricuhural model,Benefit analysis
天津市宝坻县地处京津唐 3市中间地带,是天津市农业大县 .辖 35个乡镇、766个行
政村.总人1:1 63 8万人,其中农业人13 55.8万人,农村劳动力 22.1万个。总土地面积
1450km ,其中耕地面积 7.75万 hm 。历史上由于河流冲击与分割作用,宝坻县境东南部
形成了大钟庄、黄庄、里自沾、尔王庄 4个大型洼淀,总面积 833km ,占该县总面积的
57.5 ,其中耕地4.51万hm ,占该县耕地面积的58.2 ,因此,治理改善大洼生态环境,
高效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提高系统产出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宝坻县农业
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1 洼地生态系统诊断与评价 ·
旱涝灾害。大洼处于“九河下梢”,地势低洼,海拔 1.8~3.5m(大沽面)。每年约有 13
~ 1 5亿 m 上游客水和该县地产径流通过大洼排入大海。60~70年代该县着重建设了排
涝工程设旖,突出解决洪涝灾害问题。但相应带来地表水迅速下泻,地下水补充不足,致使
旱涝灾害交替发生。
垒国首批生态农业县建设试点县建设项 目
收稿 日期 :1∞7—07—10
=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杨家恭等:宝坻县洼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73
土地盐碱 由于秋冬地下水位较高,大部分土地遭受盐碱危害 该县 1.27hm 盐碱地
全部分布在 4个大洼地区。其中里自沽、尔王庄 2个大洼土地盐渍化尤为严重,土壤含盐
量为0.2 ~O.6 。
结构单一。大洼地区生产条件较差,以粮为主的单一农业结构一直延续多年。主要粮
食作物为小麦、玉米和高粱,且为垦荒点片种植 ,造成了生态位的空缺。
耕作粗放。过去大洼地区人少地多,广种薄收已成为大洼农民的习惯作法,或搞一水
一 麦,或种 1季高粱和玉米,耕地半年利用半年闲。据统计 ,开发治理前大洼地区耕地平均
产量仅 3240kg/hm。,较该县平均水平低 3525kg/hm 。
2 洼地农田环境治理与重点生态工程
洼地农田环境治理是该县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工程。从 80年代末即对 4个大洼有计
划有步骤地分期开发与治理 在洼地治理过程中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结合大洼
地区自然生态现状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明确提出了 以维护生态平衡,高效永续利用资
源为前提,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综合效益为 目标,实行田、水、林、路综合整治,工
程、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突出抓了
三大生态工程建设。
2.1 资源充分利用的农田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该县按照蓄、灌、排结合,以蓄为主的治水方针和农田环境全面优化的奋斗目标,打破
乡、村地界,统一规划水利工程设施,把改田、治水、植树和修路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形成集
蓄水、灌溉 排涝、农田防护为一体的农 田生态系统。在运作方法上实行。三步走”和 三结
合”,即第一步以大钟庄洼井灌区建设为重点,发展旱作水稻0.33万hm ;第二步以黄庄
洼荒改稻] 程为重点,开发水稻等优质高产粮田1.16万hm ;第三步以里自沽、尔王庄洼
地为重点,在“九五”期间开发改造低荒资源2.4万hm。。 三结合”是蓄水工程建设与排灌
工程建设相结台;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工程建设相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与农田防护林建设
相结合,做到库成、渠成、路成、树成、点成。运作中先后增容中型水库 1座,新建平原小水
库 3座,清挖干支渠 117条、斗毛渠 13406条,修建扬水点、生产桥、节制闸等建筑工程
1219座,田问路 252km,植树 68万株 经过开发治理的洼地均达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
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和资源充分利用的农田生态系统。
2.2 资源永续利用的沃土工程
该县大洼土质粘重,蓄水保肥能力很差。同时,由于秋、冬季高水位托地,土壤盐渍化
日趋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退化、肥力降低问题 ,采取技术措施一是推广中、重度盐碱
地治理技术,主要内容是 一配、二平、三洗、四生”。一配是依托骨干水利工程,完善配套排
威设施,实行排灌分开,抑制威水循环;二平是平田整地,使受托土地地面水均匀下降,防
止盐分点片上升形成盐斑;三洗是调用淡水灌溉盐碱地,淋洗耪层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
四生是根据作物立地条件,选择抗逆性较强的作物,特别是通过发展水稻,大水压碱,逐年
将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实施这项技术使里自沽洼0.29万hm 盐碱地得到有效治理。经士
肥部门监测化验,土壤含盐量 由原来的 0.3 ~o.6 降为 0.1 tO.2 ,所种植的水稻
平均产量达 7500kg/hm ,较改造治理前增产粮食 3420kg/hra 。二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
一 方面以小麦、水稻为重点,以机械收割作业为手段,实行高茬还田,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生 态 农 业 研 究 第 6卷
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另一方面以土壤定点监测数据为依据,科学配
方施肥,根据不同地块土壤养分含量和不同作物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由定点厂家配制
专用肥料,进行平衡施肥。据统计 ,仅 1996年大洼地区 小麦、水稻为重点,推广高茬还田
面积达 2.8hm。,优化配方施肥面积达 1.53hm ,平均增产粮食 450~750kg/hm。。
2.3 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接口工程
按照依托资源,面向市场 ,探度开发,多层利用达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循环的
原则,实施生态农业接口工程。逐步建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体系,
如依托水稻生产基地建成精制米和免淘米加工企业;依托高油玉米生产基地建成淀粉加
工企业;依托三辣生产基地建成天鹰椒加工企业 ;依托藕生产基地建成藕制品加工企业。
在加工过程中力求多级利用、多层次增值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如利用加工后的稻糠、玉
米碴进行二次加工生产饲料}利用加工后的藕皮、藕节开发藕饮料;利用天鹰椒制做天然
辣素调料,辣籽制成辣酱。在种养业问形成农产品一食品一饲料一养殖业一肥料等高效利用环
形链条。目前大洼地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 35家,初步实现了资源优势向商品优
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化。
3 洼地农业结构调整与生态模式
该县在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依据大洼地区资源条件,从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与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人手,选择了以下 4种生态模式。
3.I 粮经多元种植型生态模式
大钟庄洼为重点,在主攻粮食生产的同时,建成 0.67万 hm 三辣”生产基地,实行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连作或间作套种。利用生物相生相克原理,辑决农田养分收支失衡、
病虫害频繁发生和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问题。
3.2 农牧复合型生态模式
黄庄和大钟庄洼为重点,建成 3万头肉牛和 120万只蛋鸡饲养基地,就地转化粮食
和作物秸秆,提高过腹还田水平 ,实现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有机结合
3.3 农林复合型生态模式
在大洼推行农田大网格、宽林带造林绿化的同时,以青龙湾故道治秒工程为重点,建
成 0.067万hm。经济林果生产基地,实现了农田网格绿化与工程造林相结合。
3.4 农渔种养复合型生态模式
充分利用里自洁洼荒草地与低洼废弃地,开挖池塘,建成 0.23万 hm 淡水鱼养殖基
地,形成群体较大的基塘系统。并利用池塘蓄水,塘泥肥田,台面种粮,使种粮与养鱼形成
良性循环。
科学的生态模式对种群结构的适应性、合理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近 2年内大洼地区
共引进新品种 71个,其中农作物品种 30个,果树品种 16个,畜禽品种 18个,淡水鱼品种
7个,从而在大洼地区形成多样性的生物群体,适应了生态模式对生物群体的需求。
4 洼地农田环境治理配套技术及其作用
生态模式的建立与巩固,必须依靠具有综合性、多样性和集约性的配套技术支撑。在
洼地农田环境治理过程中,结合国家农业科技计划的实施,先后推广了0.13万hm 稻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2期 杨家恭等:宝坻县洼地复合生态农业模式及效益分析 75
连作、0.13万 hm 水稻抛秧、0.2万 hm。水稻旱育稀植、1.73万 hm 小麦模式化栽培、
0.33万hm 优质玉米高产攻关、0.67万 hm 土壤深松、0.53万hm 玉米精量播种、0.4
万 hm 化肥深旅和 l5万头瘦肉型猪饲养繁殖及种子包衣等 10项农业新技术,科技在粮
食生产中的贡献率达 50 以上,使大洼地区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
型的转变,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生态文明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5 治理成果与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1 996年大洼地区粮食总产量已达 24815万 t,较生态农业建设前的 1993年增长
8.8 ;平均单产达 7440kg/hm。,比1993增长 29.8 ;肉类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 l_85
万t和 1.65万t,分别比 1993年增长 103.3 和85.4 oA;果品和蔬菜总产量分别达0.47
万t和22.9万t,分别比1993年增长 9.3 和 57 。
洼地环境的综合治理,带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和经济增长。特别是农副产品加
工业与其他乡镇工业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大洼地区的经济发展。1996年大洼地区国民
生产总值达 245581万元+较 1 993年增长 157.8 ;工农业总产值达 540310万元,其中农
业总产值达 63505万元,分别比1993年增长 79.8 和 43.6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031
元,比 1993年增长 142.6
5.2 生态效益
以渠系、田间道路为骨架的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立,使该区林木覆盖率达 11.8 ,比
1993年增加了 4.8个百分点;水利设施的完善和提高,使农田灌溉保浇率达 75 ,较
1993年增加了35个百分点,排涝标准也由原来 5年一遇达到 10年一遇;退化土地治理
率选 85 ,比 1993年增加 43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含量达 1.642 ,比1993年增加
0.185个百分点;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达 72.6 ,比1993年增加 16个百分点 秸秆还田
面积达 2.6o万hm ,比1 993年增加 38.3 ,水资源供给量达 23500万 171 ,比1993年增
加了 6200万 m。。
s.3 社会效益
1995年大洼地区人均占有粮食达 1112kg、肉类 83kg、水产品 74kg、果品 21kg和蔬
菜 1027kg,分别比 1993年增长 9 、104 、86.4 、9.4 和 57.8 ,农产品商品率达
60 ,比1993年增加了l5个百分点 生态农业建设项日的实施,使大洼原 13个贫困村全
部实现脱贫致富,345个村跨入了市级小康村行列。
致 谢 本文得到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研究所张壬午研究员指正,谨表谢意。
参 考 文 献
1 张壬午,计丈瑛t胡 梅.张 彤.县级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方法.生态农业研究,1995,3(3):9~13.
2 张壬午,计文瑛,强 彤.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生志农业研究.1995,3(4) 7~l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