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书蝴蝶兰组培苗生产中褐变现象的发生及其调控
张 和1,2,徐 虹2* ,王 波3
(1.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西安卉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309)
摘要 蝴蝶兰是目前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现阶段,蝴蝶兰
的种苗繁殖多采用组织培养来进行,但由于受褐变、菌类污染和玻璃化现象三大难题的困扰,尤其是褐变现象的发生,严重阻碍蝴蝶兰
的规模化生产。该研究对蝴蝶兰组培苗褐变现象的实质、影响因素及其控制作了有益的探索,以期对蝴蝶兰种苗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 蝴蝶兰; 组织培养;褐变;控制
中图分类号 S682.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3) 35 -13457 -02
Browning and Browning Control of Phalaenopsis amabilis Bl. in Tissue Seedling Production
ZHANG He et al ( Xi’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Xi’an,Shaanxi 710077)
Abstract Phalaenopsis amabilis Bl. is the most popular variety among the Orchidaceae with high ornamental and economic value,high mar-
ket demand. P. amabilis Bl. propagates by tissue culture and is always influenced by browning,fungi pollution and vitrification. Browning re-
strains the scale production of P. amabilis Bl. seriousl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ssence and influence factors,and control of browning in tis-
sue seedling produc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of P. amabilis Bl.
Key words P. amabilis Bl. ; Tissue culture; Browning; Control
作者简介 张和( 1972 - ) ,男,陕西咸阳人,副教授,在读硕士,从事园
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副教授,
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植物细胞
工程育种等领域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13-11-15
蝴蝶兰是单子叶植物纲天门冬目兰科蝴蝶兰属多年生
附生植物,又称蝶兰,原产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
西亚和我国台湾等地,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
种类之一[1]。其株型美观,花形奇特,花朵硕大,色彩艳丽,
花期持久,在热带兰中素有“兰花皇后”之美誉,是国际流行
的名贵花卉,有较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2]。
近年来,蝴蝶兰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生产蝴蝶兰的大中型
企业已达 100多家,且数量仍在不断增加[3]。
蝴蝶兰是单茎气生兰,很少发育侧枝,常规无性繁殖系
数很低,速度很慢,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需求;另外,其
种子极为细小,发育不完全,种子不含为胚萌发提供营养的
胚乳,只有一层极薄的种皮,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同
时,种子萌发而来的实生苗还易于发生基因变异,不能保持
亲本的优良性状,失去商业和观赏价值,因此很难采用常规
分株方式进行无性繁殖和采用播种方式进行有性繁殖[4]。
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蝴蝶兰进行种苗繁殖,具有增殖率
高、繁殖速度快、不受季节变化的限制、可周年生产等特点,
成为蝴蝶兰大量繁殖的最有效手段。这是目前蝴蝶兰大规
模种苗生产的唯一途径[5]。
1 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现象的发生
在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现象、菌类污染和玻璃
化现象并称为蝴蝶兰组织培养的三大难题,尤其是褐变,严
重影响外植体的分化。许传俊等[6]认为,通过控制褐变比控
制污染和玻璃化更困难,能否有效地控制褐变是蝴蝶兰组培
能否成功的关键。
褐变现象是指蝴蝶兰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自身从表面向
培养基释放褐色物质,使培养基逐渐变成褐色,反过来毒害
自身,导致褐变死亡的现象。通常,有非酶促褐变和酶促褐
变 2种。非酶促褐变是由于细胞受胁迫或其他不利条件影
响所造成的细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发生的细胞死亡、坏死形
成的褐变现象,不涉及酚类物质的产生。酶促褐变是由多酚
氧化酶(PPO)作用于天然底物酚类物质而引起的,又称酚污
染。周俊辉等[7]认为,酶促褐变如同一般的酶促反应,引起
褐变的 3 个基本条件是酶、底物和氧气。印芳等[8]研究认
为,酚类化合物是酶促褐变的天然底物。蝴蝶兰品种不同,
导致其褐变的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引起褐变的酶
有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等。3种酶对蝴蝶兰组织褐变都有重要的影响。
2 褐变现象的生化机理
褐变现象是由于建立外植体无菌系时,切口附近的细胞
受伤害,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改变酚类化合物和多酚氧化
酶的分隔状态,使得正常条件下原本较稳定的被质膜分隔在
完整组织以及细胞中的酚类化合物外溢(酚类化合物分布在
细胞的液泡内,酚酶分布在各种质体活细胞质内)[9]。在溢
出过程中,在有氧条件下,与释放或合成的多酚氧化酶相遇,
在组织切口表面发生氧化形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和水,醌类
物质又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与外植体组织蛋白中的蛋白
质发生聚合,形成黑褐色物质(羟醌与黑色素等)。这些褐色
或黑色物质逐渐扩散到整个培养基中,抑制其他酶的活性,
毒害整个外植体组织,从而引起组织代谢活动紊乱,导致组
织生长停滞,引起褐变发生,最终死亡[10]。
酚类物质由苯丙烷代谢途径合成。苯丙氨酸解氨酶是
催化苯丙烷代谢的关键酶和限速酶。酚类物质的合成与积
累与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密切相关。印芳等[11]研究指出,
蝴蝶兰组织褐变与外植体总酚含量正相关或与褐变前后总
酚含量的变化相关。引起不同蝴蝶兰品种褐变的酚类物质
不同。酚类物质的种类可能与蝴蝶兰组织褐变的关系更为
密切。赵滢等[12]研究认为,蝴蝶兰组培褐变程度随苯丙氨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3,41(35):13457 - 13458,13463 责任编辑 刘月娟 责任校对 况玲玲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3.35.090
酸解氨酶活性增加而增强,通过干扰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抑制酚类化合物的合成与积累,有效地减少褐变。印芳
等[8]研究认为,多酚氧化酶是一类催化氧化酚类物质的酶,
位于细胞的质体内。当植物体受到机械损伤时,膜结构瓦
解,多酚氧化酶活性增加,促进褐变反应。过氧化物酶可利
用切割时释放的 H2O2 来催化酚类物质的氧化,引起褐变
发生。
3 引起蝴蝶兰组培苗褐变的因素
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褐变现象是因多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蝴蝶兰品种及其基因型、外植体
来源、年龄、生长部位和生理状况以及大小和取材时间、外植
体消毒方式、培养基配方、光照强度、培养温度等。
3. 1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蝴蝶兰褐化难易不同,因其总酚
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关系而异。马莉贞[10]研究发现,有
些品种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关,有些与总酚含量相关,而有
些与两者均相关。
3. 2 外植体年龄、大小及受伤害程度 在蝴蝶兰组织培养
中,幼龄材料褐变一般比成龄材料轻。杨海芸等[13]以不同
叶龄的叶片为外植体接种后发现,以 45 d试管苗为外植体,
组培褐变最轻。外植体越小,切面与体积的比率越大,伤害、
褐变的程度也越大。刘真华等[14]以蝴蝶兰叶片 1. 0 cm ×
1. 0 cm大小的叶块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褐变较轻。外
植体消毒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但褐变越严重,因此应尽
量在满足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减少消毒时间。
3. 3 取材部位及时期 林宗铿等[15]用幼嫩器官或组织进
行培养褐变较轻,用高度分化的叶片作外植体则褐变较重。
植物在生长季节含有较多的酚类化合物,多酚氧化酶活性较
强,故夏季取材褐变较重。
3. 4 光照强度 光能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促进组织培养
中酚类物质的氧化,加重外植体的褐变程度。
3. 5 温度 低温可以抑制酚类化合物的合成,降低多酚氧
化酶活性,减轻酚类氧化,减少褐变。
3. 6 pH 酸性环境不利于褐变过程的发生。培养基低 pH
可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和底物利用率,有效地抑制褐变。
3. 7 培养基的选择 蝴蝶兰组织培养采用的基本培养基
有 MS、1 /2MS、VW、B5、KC、花宝及其改良型等[16]。不同的
蝴蝶兰品种和外植体对培养基的选择不同,其中以 MS基本
培养基最常用。适当减少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和部分微量元
素有利于控制褐变,增加分化。培养基中外源激素、矿质元
素及蔗糖的浓度也会对蝴蝶兰的褐变产生影响。
3. 8 转瓶周期 缩短转瓶周期可减轻褐变。但是,蝴蝶兰
的群体效应很明显,单芽易褐化死亡;刚诱导出的原球茎状
体不能过早切割转移;接种时,还要避免切成单芽,切块也不
宜过小,否则易褐变[17]。
4 控制蝴蝶兰组织培养褐变的措施
目前,控制蝴蝶兰组培过程中褐变的措施主要有选取幼
龄外植体,对外植体材料预处理,培养基中添加吸附剂和抗
氧化剂,连续转移外植体等方面。而选择适当的外植体并建
立最佳的培养条件是抑制蝴蝶兰褐变的最重要手段[18]。
4. 1 选择适宜的外植体 在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应
选择具有优良基因品种的生长旺盛的组织或器官。蝴蝶兰
组培中以根尖、茎尖、叶片、花梗芽、花梗节间等器官为外植
体,其中幼叶或花梗腋芽更为普遍[16]。取叶片培养,对蝴蝶
兰母株伤害不大,也不受植株开花与否的限制[19]。组织培
养中切割越小,褐变越重,切块 8 ~ 15 mm 时较适宜。切割
中,尽量减小伤口面积,缩短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10]。在最
适宜时期取材,夏季材料比冬季、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变严
重,而冬季的芽不易生长,所以要避免在夏季和冬季采芽,最
好选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
4. 2 外植体材料预处理 外植体的预处理主要包括暗培
养、流水冲洗和低温处理、抗氧化剂预处理、热激处理等。
4. 2. 1 暗培养。将外植体材料放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
间,可以有效减轻褐变。赵伶俐等[20]发现,以黑暗预处理 10
d的组培苗褐变最轻。
4. 2. 2 流水冲洗和低温处理。对外植体进行流水冲洗等预
处理,然后进行低温(2 ~5 ℃)处理 12 ~ 24 h,可有效地控制
褐变。
4. 2. 3 抗氧化剂预处理。用抗氧化剂溶液进行预处理能起
到减轻褐变的作用。如,将外植体在半胱氨酸(100 mg /L)
溶液中浸泡 2 ~4 h有利于控制褐变。
4. 2. 4 热激处理。杨玲等[21]将蝴蝶兰组培苗在 45 ℃条件
下热激处理10 min,处理后48 h接种的褐变最轻,处理后24、
72 h接种的褐变程度稍轻,热激处理后立即进行接种的褐变
程度反而最重。
4. 3 选择适宜的培养基 不同的外植体适用于不同的基
础培养基,茎尖使用 1 /2MS和 MS,根尖使用 MS和 B5,叶片
采用改良 KC,褐化较轻,分化较好。叶片最好采用液体培养
基,从而加快有毒物质扩散,减轻褐变。另外,培养基的状
态、组成、生长调节物质及组合等均要适宜。
4. 3. 1 无机盐。在初代培养时,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过高
会引起酚类物质外溢,加剧褐变。降低盐的浓度,尤其是降
低 Mn2 +、Cu2 +和 Fe3 +浓度,可减少酚类物质外溢,降低酶活
性,抑制氧化,从而减轻褐变。
4. 3. 2 植物激素。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适量激素或其他添
加物可显著改变褐化。目前,在蝴蝶兰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激
素有 GA3、6-BA、NAA、2,4-D和 IAA等。蝴蝶兰组织培养中
常用的细胞分裂素为 6-BA,较高浓度(1 ~ 8 mg /L)能促进蝴
蝶兰增殖,但易引起褐化,所以在满足促进蝴蝶兰分化生长
的同时,应尽可能采用较小浓度(2. 0 mg /L)[17]。
4. 3. 3 其他成分。应减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有研究表
明,使用 30 g /L蔗糖的MS培养基褐变要比使用 15 g /L蔗糖
的 MS培养基时严重得多;培养基中加入浓度 10% ~ 15%椰
乳能减少褐变,还能促进生长[12]。培养基中,应尽量使用硬
度低的水质,减少对培养基中无机盐浓度的影响,间接地减
少外植体的褐变。
(下转第 13463页)
85431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年
报,2007(1):69 -73.
[15]李晓惠.低碳农业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1):11 -12.
[16]刘英.拓宽低碳农业发展之路[J].环境保护,2010(6):29 -31.
[17]李小兵.国际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J].地球科学
进展,1999,14(4):395 -400.
[18]王绍强,陈育峰.陆地表层碳循环模式研究及其趋势[J].地理科学进
展,1998,17(4):66 -72.
[19]王春峰.低碳经济下林业的选择[J].世界环境,2008(2):37 -39.
[20]赵荣钦,黄爱民,秦明周,等.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增汇/减排技术研究
进展[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4(1):60 -64.
[21]杨学明,张晓平,方华军.农业土壤固碳对缓解全球变暖的意义[J]地
理科学,2003(1):101 -104.
[22]李友华.关于发展中国碳汇经济的几个问题[J].学术交流,2008(3):
87 -90.
[23]朱四海.中国农村能源政策:回顾与展望[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
产业,2009(9):3 -8.
[24]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等.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与低碳农业的发
展对策[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 -6.
[25]何露,闵庆文,张丹.农业多功能性多为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以
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资源科学,2010(6):1057 -1063.
[26]朱孔来,赵文.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特点探讨[J].生态经济,
2008(1):190 -193.
[27]李志军,刘继生.吉林省循环农业发展评价及障碍度诊断优化调控研
究[J].人文地理,2011(2):98 -103.
[28]骆旭添,吴则焰,陈婷,等.闽北地区低碳农业效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
建与应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6):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444 -1447.
( 上接第 13458页)
4. 4 选择适宜的培养条件 较强的光照和较高的温度,可
以提高多酚氧化酶活性,从而使酶促褐变加强。接种后在培
养初期保持较低的温度(0 ~ 15 ℃) ,黑暗或弱光下预处理可
有效减轻褐变。培养基低 pH可有效地减少褐变。生产中,
pH最好保持在 5. 4 ~5. 5。
4. 5 使用抑制剂和吸附剂 在对蝴蝶兰进行组培时,在培
养基中加入抗氧化剂和其他抑制剂可抑制外植体的酶促褐
变。这是防止褐变的有效措施。刘真华等[14]认为,常用的
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VC)、柠檬酸、半胱氨酸及其盐酸盐、
谷胱甘肽、硫代硫酸钠、二硫苏糖醇等,吸附剂主要有活性炭
(A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
用过滤灭菌后的抗氧化剂溶液预先处理外植体,用它洗
涤刚切割的外植体伤口表面,或直接在抗氧化剂溶液中切割
和剥离外植体,也可以将几种抗氧化剂结合使用,还可以将
抗氧化剂加入到培养基中,一般采用浓度为 50 ~200 mg /L。
在培养基中加入 0. 5% ~ 1. 0%的吸附性较强的无机吸
附剂活性炭,能吸附培养基中的有害物质,防止褐变,有利于
生长。但是,活性炭吸附的选择性很差,同时能吸附培养基
中的激素。在使用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最小浓度,同时适
当提高培养基中激素的浓度。粉末状的活性炭与颗粒状的
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强,使用中应更加注意。活性炭温度低
时吸附力增强,温度高时吸附力减弱,甚至会解吸附,由于培
养温度的不同,活性炭使用的量也不同[22]。
聚乙烯吡咯烷酮是酚类物质的专一吸附剂。生产中,为
防褐变常采用,使用浓度一般在 0. 3%(0. 7 g /L)左右[23]。
4. 6 进行筛选和多次连续转移 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常进
行筛选。适时切除培养物的褐化部分并及时更换新鲜培养
基,能有效抑制外植体褐变死亡。尤其在使用液体培养基的
情况下,这种方法相当有效。但是,应注意不能影响企业生
产,否则加大生产成本,生产中,一般没有实验室中那么严
格,只要能把褐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即可。只要褐变没有转移
到外植体上,就可以不进行转移,哪怕培养基已经出现褐变。
要有利于企业生产安排,又不致外植体发生褐变,选择合适
的周转周期很重要,目前控制在 45 ~60 d。
5 结语
在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变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蝴
蝶兰组培褐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代谢过程。它的发生
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搞清楚蝴蝶兰组培中褐
变的机理,明确蝴蝶兰褐变的成因,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调
控。对蝴蝶兰褐变的调控涉及多个方面。蝴蝶兰不同的品
种,基因型不同,褐变中所产生的酚类物质种类和量都会不
同,在培养过程中解决褐变办法也就不同。蝴蝶兰组培生产
中,应结合生产实际,采取相应的控制蝴蝶兰的适合方法,做
到切实有效,降低蝴蝶兰种苗生产中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陈心启,吉占和.中国兰花全书[M].北京:林业出版社,1998:217 -218.
[2]胡松华.热带兰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48 -50.
[3]李金雨,洪丽萍.蝴蝶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J].热带作物学
报,2010(4):610 -613.
[4]巩键.植物组织培养快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
息,2008(3):214 -215.
[5]肖丽红,黄鑫文,陈创国.蝴蝶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J].广东农业科学,2007(3):39 -42.
[6]许传俊,李玲.几种培养基及光照对蝴蝶兰叶片外植体褐变的影响
[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6,35(1):9 -12.
[7]周俊辉,周家容,曾浩森,等.园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现象及抗褐
化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0,27(S):481 -486.
[8]印芳,葛红,彭克勤,等.蝴蝶兰组培褐变与酚酸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
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197 -2203.
[9]黄海波,淡明,郭安平,等.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32 -2633,2894.
[10]马莉贞.植物组织培养中褐变现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
(15):3583 -3584.
[11]印芳,葛红,彭克勤,等.酚类物质与蝴蝶兰褐变关系初探[J].园艺学
报,2006,33(5):1137 -1140.
[12]赵滢,杨树华,葛洪.蝴蝶兰组织培养中褐变发生及控制的研究进展
[J].北方园艺,2009(11):110 -114.
[13]杨海芸,吴震,王广东,等.不同培养条件下对蝴蝶兰离体叶片不定芽
发生的影响[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1):44 -49.
[14]刘真华,葛红,郭绍霞,等.蝴蝶兰组织培养中褐化控制研究[J].园艺
学报,2005,32(4):732 -734.
[15]林宗铿,黄德贵.蝴蝶兰花梗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福建热作科
技,2001,26(1):6 -9.
[16]李娜.蝴蝶兰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07(11):
44 -46.
[17]张忠和.蝴蝶兰的组织培养技术[J].现代园艺,2008(8):18 -19.
[18]陈正华.木本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6:34 -36,408 -419.
[19]刘亮,易自力,蒋建雄,等.蝴蝶兰组织培养及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
[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451 -8452.
[20]赵伶俐,范崇辉,葛红.黑暗预处理对蝴蝶兰组培中外植体褐化的影
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248 -250.
[21]杨玲,葛红,黄绵佳,等.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影响[J].园艺
学报,2008,35(1):143 -146.
[22]刘用生.植物组织培养中活性炭的使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4,30
(3):214.
[23]王照红,衣葵花,杜建勋,等.几种药物防治组培苗褐变的研究[J].山
东蚕业,2006(3):2 -3.
3643141卷 35期 张占贞 基于多元功能的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