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华苦荬菜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研究



全 文 :中华苦荬菜治疗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试验研究
张晓瑜 ,马 跃 ,李兴霞
(西南农业大学荣昌校区 ,重庆荣昌  632460)
摘 要: 用鸡肾型传支病毒 ( IBV )分离株的鸡胚尿囊液接种 16日龄蛋雏鸡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中药治疗
组和卵抗治疗组。 中药治疗组用中华苦荬菜水煎剂 ( 0. 2 g生药 /ml)自由饮用治疗 ,卵抗治疗组用卵黄抗体注射
治疗 ( 1 ml /只 )。试验结束时 ,对照组 、中药治疗组、卵抗治疗组的死亡率分别为 89. 5% 、 71. 4% 、 71. 8% ,中药治疗
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P < 0. 01)。中药治疗组和卵抗治疗组差异不显著 (P> 0. 05)。另试验表明中华苦荬菜对
鸡肾型 IB有一定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中华苦荬菜 ;肾型传支 ;卵黄抗体
  中图分类号: S853. 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6354( 2003) 02- 0013- 02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 IBV肾病变型毒株引起的
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肾型 IB可见于各种鸡 ,
以 3~ 26日龄未成年鸡最常发生。 本病传播迅速 , 1~ 3 d可
波及整个鸡群且防治困难 ,是养鸡业一大威胁。近年来 ,关于
本病的报道较多 ,目前我国对鸡肾型 IB的防治以油乳剂灭
活苗、化药及中药的综合措施为主。 由于 IBV有较多血清型
和变异株 ,且不同血清型毒株间的抗原性不交叉或不完全交
叉 ,经常发生免疫失败 ,中药治疗 IB虽有效 ,但多为复方。
中华苦荬菜 ( I x eris chinensis )广泛分布于中国很多省
区 ,全草入药 ,是一种民间草药 ,作为清热解毒药用 ,在山东、
河南、新疆等省区甚至作 “败酱”用 ,故人们对其研究还很少。
有报道本品的水煎剂有抑制在体兔心脏以及降低麻醉兔与
狗的血压作用 ;李万波等报道 ,本品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
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
杆菌、痢疾志贺氏杆菌 2型、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
有抑制作用。 另据台湾中兴大学陈三多教授 [1]报道 ,中华苦
荬菜对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好。 因此 ,笔者等针对鸡
肾型 IB尚无特异治疗药物 ,特别是肾型 IB死亡率较高的这
一情况 ,通过本试验来研究中华苦荬菜对肾型 IB的疗效。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实验动物  150只 1日龄蛋雏鸡由重庆永川一品实
业有限公司提供。
1. 1. 2 毒种 肾型 IBV毒株由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微生物教
研室提供。 肾型 IBV经鸡胚接种传代后取其尿囊液供试验
用。
1. 1. 3 试验用药物 中华苦荬菜采自荣昌郊外。 抗肾型 IB
卵黄抗体由四川畜牧兽医学院组织胚胎教研室提供。
1. 1. 4 饲料 由四川畜牧兽医学院饲料厂提供。
1. 2 方法
1. 2. 1 肾型传支模型复制预试 1 日龄蛋雏鸡在实验室喂
收稿日期: 2002- 10- 12
作者简介:张晓瑜 ( 1970- ) ,女 ,助理实验师 ,从事中兽医药物学的研
究开发工作
至一周龄时 ,从鸡群中随机抽取 6只 ,每只肌肉注射肾型
IBV毒株经鸡胚传代后提取的尿囊液 0. 1 ml,并滴鼻一滴。
鸡只 3 d后开始发病 ,两周内全部死亡。 剖检见输尿管膨大 ,
充满尿酸盐结晶 ,肾脏肿大明显 ,呈典型的“花斑肾”病变特
征。预试证明用该毒株和攻毒剂量可使雏鸡发病且死亡率达
100%。
1. 2. 2 中药制剂水煎剂 将晾干的中华苦荬菜洗净、剪碎、
水煎 1~ 2 h,共两次 ,合并滤液 ,浓缩成 0. 2 g /ml的煎剂。注
射剂: 水煎剂 (浓缩成 1 g /ml)以 5 000 r /min离心 20 min,取
上清液 ,高温高压灭菌。
1. 2. 3 肾型传支人工感染治疗试验 蛋雏鸡在实验室喂至
16日龄 ,随机抽取 100只 ,肌肉注射肾型 IBV毒株经鸡胚传
代后的尿囊液 0. 1 ml /只 ,并滴鼻一滴。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
( 20只 )、中药治疗组 ( 40只 )、卵抗治疗组 ( 40只 ) ,分笼饲养。
中药治疗组于次日停供饮水 ,并让其自由饮用中华苦荬菜水
煎剂。 卵抗治疗组于攻毒 4 d后胸部皮下注射 1 ml /只的卵
黄抗体。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 ,任其自由采食饮水。每天记录
各组鸡只的采食量、饮水量、死亡数 ,对病死鸡立即剖检 ,记
录病变。
1. 2. 4 自然发病鸡的治疗试验 大足某鸡场 45日龄的土
杂鸡患肾型 IB,剖检病理变化呈典型肾肿、花斑肾等 ,发病鸡
只的死亡率达 70%。 从其中抽取发病症状明显的鸡 6只 ,用
中华苦荬菜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较严重的 3只鸡每只肌注
中华苦荬菜注射液 1. 5 ml,其余 3只每只 1 ml,每天 1次 ,连
续 3 d,并通过口服中药煎剂配合治疗 ,记录结果。
2 试验结果
2. 1 对肾型传支人工感染的治疗试验
人工染毒肾型 IBV两天后鸡只开始出现饮食减少、精神
沉郁、挤堆、打瞌睡等临床症状。 7 d后鸡只开始出现死亡 ,对
死亡鸡立即剖检 ,主要以输尿管膨大 ,充满尿酸盐结晶 ,肾脏
肿大明显 ,呈 “花斑肾”特征。 有的鸡只心包膜、肝脏、肌胃表
面也有尿酸盐沉积。
各组鸡均从攻毒 7 d后开始死亡 ,至攻毒后 16 d试验结
束时对照组的死亡率为 89. 5% ,中药治疗组为 71. 4% ,卵抗
治疗组为 71. 8% ,详见表 1。
132003年第 2期
DOI : 10. 13823 /j . cnki . jtcvm. 2003. 02. 005
表 1 鸡肾型传支人工感染治疗试验结果
组别 对照组 中药治疗组 卵抗治疗组
鸡只总数 19 35 39


5~ 7 d 2 1 7
8~ 10 d 6 5 6
11~ 13 d 8 15 11
14~ 16 d 1 4 4
合计 17 25 28
死亡率% 89. 5 71. 4 71. 8
  注:因管理和试验条件的原因 ,鸡只出现丢失现象 ,故不予统计。
2. 2 自然发病鸡治疗试验
用中华苦荬菜治疗 6只自然发病鸡 ,结果如表 2。
表 2 中华苦荬菜治疗自然肾型传支疗效
用药前 用药 6 d后
临床症状
精神沉郁 ,羽毛蓬松 ,
躲在一角 ,怕冷挤堆 ,
饮食减少。
精神明显好转 ,食欲大
增 ,饮水状况良好。
剖检特点
输尿管膨大 ,充满尿酸
盐结晶 ,花斑肾、肾脏
肿大明显。
花斑肾不明显 ,肾脏肿
大不明显。
鸡只数 6 5
死亡率 16. 7%
3 讨论与小结
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表明: 中华苦荬菜对鸡肾型 IB有一
定效果。从试验结果来看 ,中药治疗组的死亡率 ( 71. 4% )最
低 , 其次为卵抗治疗组死亡率 ( 71. 8% ) ,对照组死亡率
( 89. 5% )最高。中药治疗组死亡率比对照组低 18个百分点 ,
两者差异极显著 (P < 0. 01)。 中药治疗组死亡率略低于卵抗
治疗组 ,两者差异不显著 (P < 0. 05)。由此可见中华苦荬菜对
鸡肾型 IB疗效与卵黄抗体相当。 在对临床自然发病鸡的治
疗试验中 ,在鸡场未经治疗的病鸡死亡率高达 70% ,而我们
从中抽取的病鸡用中华苦荬菜治疗后的死亡率仅为 16. 7%
( 1 /6) ,康复鸡肾型 IB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捕杀后剖检可
见肾型 IB的特征病变也基本消失。 这也说明中华苦荬菜对
鸡肾型 IB确有治疗效果。
3. 1 在人工攻毒肾型传支模型治疗试验中 ,中药治疗组和
卵黄抗体治疗组死亡率偏高 ,原因主要在以下方面: ( 1)病毒
毒力和攻毒剂量: 本次试验所采用的 IBV毒株系采自临床病
例的野毒 ,毒力强 ;另外 ,攻毒量也过大。 中华苦荬菜对肾型
传支治疗尚属首次 ,笔者有意识加大了攻毒剂量 ,预试中攻
毒的鸡死亡率高达 100% 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 2)外界天气因
素变化及实验条件的影响: 试验期间气温偏低 ,再加上实验
室保暖措施跟不上 ,导致鸡只因非试验控制因素死亡。 在攻
毒后 11~ 13 d期间 ,由于降雨 ,气温突然下降 ,其间的鸡只死
亡数明显增多 ,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卵抗治疗组的死亡数分
别为 8、 15、 11只 ,分别占各组总死亡数的 47% ( 8 /17)、 60%
( 15 /25)、 39. 3% ( 11 /28) ,这一组数据表明低气温导致了本
次试验鸡的死亡。 ( 3)高饲料蛋白的影响: 据黎晓敏 [2]等报
道 ,在肾脏机能不健全的情况下 ,饲料中蛋白含量过高 ,会加
速尿酸的产生 ,导致鸡肾脏损害。 本次实验所用的饲料为肉
鸡饲料 (而非蛋鸡饲料 ) ,蛋白含量偏高 ,所以可能加重肾脏
损害程度 ,造成死亡率偏高。 ( 4)中药制剂方法有待完善: 本
次实验只是采用粗略制备的水煎剂 ,制备过程中可能发生较
多有效成分的损失。 ( 5)给药途径的影响 :本试验通过自由饮
用进行口服给药 ,由于水煎剂口感不好 ,影响试验鸡的饮药
量。鸡只饮水不足 ,增加了鸡只的死亡数。从人工攻毒肾型传
支模型治疗试验中药治疗组死亡率 ( 74. 2% )和自然发病鸡
治疗试验的死亡率 ( 16. 7% )的对比看 ,由于自然发病鸡治疗
试验采用中华苦荬菜注射剂肌肉注射 ,其治疗效果较好。
3. 2 由于药源的限制 ,本次试验的规模偏小 ,特别是临床发
病鸡治疗试验只用了 6只鸡 ,其结果说服力不强。 还需要进
一步深入研究:一方面需要扩大试验规模 ,另外在药物有效
成分方面 ,本试验只研究了其水溶性成分 ,还需进一步研究
该植物的挥发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对鸡肾型 IB效果。此外 ,其
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方献
〔 1〕  San Duo Ch en. Ther apeutic efficacy o f I xeris chinensis
on g lomeruloneph ritis, Pr oceeding s o f guang zhou in-
terna tiona l confer ence on the Advanced tr aditional
Chinese vete rinar y medicine, 2000, 190~ 192
〔 2〕 黎晓敏 . 鸡实验性尿酸盐沉积症的肾脏病理学研究
[ J].中国兽医学报 , 1998, 18( 4): 387
Therapeutic effect of Ixeris chinensis on renal type infectious bronchitis in chicken
Zhang Xiaoyu, Ma Yue, Li Xingx ia
( Southw est Ag ricultural Unive rsity , Rongchang , Chongqing , 632460, China)
Abstract: Allantoic fluid of chicken embryo that had been inoculated with one str ain o f renal type IBV was used to chal-
lenge 16- day- old chicken. Cha llenged chicken w ere randomly div ided into contro l, Chinese herb( I xeris chinensis) and yo lk
antibody g roup.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or tality of chicken in Chinese herb g roup ( 71. 4% ) was significantly low er(P <
0. 01) than tha t o f the contro l g roup ( 89. 5% ) , and i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 rence( P> 0. 05) with that of the yolk antibody
g roup( 71. 8% ). Six 40- day- o ld chicken clinica lly suffered from renal type IB fr om a farm were trea ted with the injection of
I xeris chinensis, and only one died. Th e tw o tests indica ted tha t I xeris chinensis has, to a cer tain ex tent, therapeutic effec t on
r enal type IB and it is w o rth of mo re intensiv e r esea rches.
Key words: I xeris chinensis; r ena l type infec tious bronchitis; y olk antibody
14 中兽医医药杂志   J TC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