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木樨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



全 文 :表面光滑。模型组肌组织颜色暗 ,部分标本呈暗褐色 , 表面不平 ,
组织扭曲。
3.2 光镜观察结果 对照组肌组织横断面(见图 1)可见 , 肌纤维
排列整齐 ,着色均匀 , 粗细相近 , 横纹清晰 , 肌核细长位于细胞膜
下 , 肌纤维少见间质组织。
模型组肌组织横断面(见图 2)可见肌纤维部分萎缩 , 粗细不
均 , 少量肌纤维着色淡 ,呈肌浆疏松状 ,核增多 , 分布紊乱 ,肌纤维
变性区域内有增生结缔组织长入及瘢痕形成 , Maaaon染色标本
显示结缔组织内含较多胶原纤维。
图 1 对照组肌组织横断面  图 2 模型组肌组织横断面
3.3 图像分析测量结果 造模 12周后 , 模型组与对照组肌纤维
数量及横截面积变化见表 1。
表 1 模型组与对照组肌纤维数量及横截面积变化( x±s)
标本 肌纤维数 /条 横截面积 A/μm2
模型 81.1±11.3 1.35±0.67
对照 91.8±19.3* 1.79±0.24*
  与模型组比较 , *P<0.05
4 讨论
该实验模型采用低头干预使家兔颈椎退变失稳并注射瘀血
使其诱发出现心肌缺血性改变。 由于长期异常应力及炎症刺
激使颈部肌肉的收缩力成倍增高 , 同时颈部伸肌的拉应力也显著
增长。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 ,会出现肌肉劳损 、肌肉痉挛 、肌肉
张力下降 ,结果就会发生动态平衡失调。 就肌组织本身而言 , 模
型组出现了肌纤维部分萎缩 ,粗细不均 , 肌纤维变性 ,区域内有增
生结缔组织长入及瘢痕形成 , 肌横纹模糊或消失 , 个别纤维呈节
段性坏死 ,肌纤维间大量间质增生等病理变化。可见 , 长期颈部
肌肉处于高负荷状态下 , 可导致肌组织本身发生明显的病理变
化。由此证明 , 颈椎动力失衡和颈肌的异常互为因果 , 有着密切
的关系 ,同时又对颈椎静力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颈肌组织标本的图像结果分析 ,发现实验前后肌纤维
的数量及横截面积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一般认为 ,肌纤维的横
截面积和数量可反映肌肉的功能状态。 MacDougal[ 2]等认为肌
纤维的横截面积与肌肉的使用有关 , 锻炼则增加 , 反之则减少。
通常 , 肌纤维增粗以适应强壮的肌肉活动 , 即使用性肥大;反之 ,
若肌肉长期不活动 ,骨折的治疗期 , 肌纤维则变细 ,即所谓的废用
性萎缩 。而且肌肉运动后的变粗是由肌浆的增多和肌纤维间结
缔组织增多所致。 Wharton等 [ 3]对颈椎病患者和正常人的颈部
浅部肌肉和深部肌肉组织进行检查发现 ,颈椎病研究组肌纤维萎
缩 , 且部分肌肉已经遭受慢性的部分去神经作用。可见 , 颈椎失
衡及局部炎症可导致颈肌本身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 ,而颈肌的异
常又对颈椎静力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这可能是颈性心绞痛的发病
机理之一。
参考文献:
[ 1 ]  唐东昕 ,杨 柱 ,金亚弦.应用气血理论建立颈性心绞痛动物模型
的探讨 [ J] .辽宁中医杂志 , 2008, 35(3):364.
[ 2 ]  MacDougalJD, ElderGC, SaleDC, etal.Efectsofstrengthtraining
andimmobilizationonhumanmusclefiber[ J] .EurJApplPhysiolOc-
cupPhysiol, 1980, 43(1):25.
[ 3 ]  WhartonSB, ChanKK, PickardJD, etal.Paravertebralmusclesindis-
easeofthecervicalspine[ J] .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 1996, 61
(5):461.
收稿日期:2008-02-29; 修订日期:2008-08-20
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资助(No.20050903-1)
作者简介:张 晶(1971-),女(汉族),吉林长春人 ,现任吉林农业大学中
药材学院副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木樨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
张 晶1 , 佟全胜 2 , 董金平1 , 田义新 1 , 石磊岭1
(1.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8; 2.吉林省通化市农业学校 134001 )
摘要:目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木樨草素和芹菜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方法 NucleosilC18
(4.6 mm×250mm, 5μm)色谱柱 ,以甲醇 -水(56∶44)为流动相;流速为 1.0ml· min-1;检测波长为 349 nm;柱温为 25
℃。结果 木樨草素在 0.034 4 ~ 0.17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 R2 =0.999 3, 平均回收率为 98.23%,
RSD为 1.17%;芹菜素在 0.01 ~ 0.1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 R2 =0.999 3, 平均回收率为 97.16%, RSD
为 1.36%。结论 此法简便快速 , 结果准确可靠 、重复性好 ,可用于药材中木樨草素与芹菜素含量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抱茎苦荬菜; 木樨草素; 芹菜素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4-0866-02
  抱茎苦荬菜 Ixerissonchifolia(Bge.)Hance为菊科(Composi-
tae)苦荬菜属(Ixeris)植物 , 别名为苦碟子 、满天星等 , 盛产于我国
东北 、华北等地。据《内蒙古中草药》记载 ,抱茎苦荬菜味苦 、辛 ,
具清热解毒 、排毒 、止痛之功效 [ 1] 。民间主要用于治疗阑尾炎 、
扁桃体炎 、无名肿痛等症 [ 2] 。 在以往的质量标准中只有测定腺
苷的含量 , 其中重要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却没有准确可靠的含量测
定方法 [ 2] 。抱茎苦荬菜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 木樨草素和芹菜
素即为其中的代表性成分。据报道 [ 3] , 木樨草素是一种很具有
代表性的天然黄酮 , 在植物界分布较广。其具有很强的抗氧
化 [ 4] 、抗菌 、抗病毒及降血压 、降血脂作用 [ 5] 。 芹菜素可抑制多
种肿瘤的发生 、发展 ,此外 ,还具有抗炎症 、降血压 、抗动脉硬化和
血栓症 、抗焦虑 、抗菌 、抗病毒以及抗氧化等多方面的生物学活
性 , 而且其致畸变毒性与其他黄酮类化合物相比相对较低 [ 6] 。
木樨草素和芹菜素均为抱茎苦荬菜中的主要成分 , 含量较
高 , 但目前的研究只有针对其中某一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彭
缨等 [ 2]采用 RP-HPLC法对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木樨草素 -7-O
-β -D-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程春萍等 [ 7]采用反相高
·866·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4 
效液相法对中华苦荬菜中的木樨草素进行了含量测定。本文建
立了 HPLC法同时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木樨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
的条件 , 以甲醇∶水(56∶44)为流动相 , 其中不加酸 , 选用的检
测波长为 349 nm。并用此条件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抱茎苦荬菜中
木樨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药品
岛津 LC-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SPD-10Avp紫外检测器;
LC-Solution色谱工作站;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岛津 2450);KQ
-250DB型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木樨草素对照品购买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批号
111520-200201;芹菜素对照品于实验室提供(纯度为 98%以
上)。甲醇为色谱纯(美国 Fisher公司), 水为纯水(经 UPWS超
纯水器纯化 , 杭州永洁达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抱茎苦荬菜由通化华夏药业提供 ,经吉林农业大学胡全德教
授鉴定确认为正品。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色谱柱为 NucleosilC
18
(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甲醇 -水(56∶44);流速 1.0 ml· min-1;
检测波长 349 nm;柱温 25℃;进样量 20 μl。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1 木樨草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木樨草素标准品
8.6㎎ , 置于 10ml的容量瓶中 ,加甲醇使溶解 , 并稀释至刻度 ,制
成 0.86㎎ /ml木樨草素对照品溶液。
2.2.2 芹菜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芹菜素标准品 2.0
mg,置于 2ml的容量瓶中 , 加甲醇使溶解 , 并稀释至刻度 , 制成
1.00 mg/ml芹菜素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样品粉末 2.00 g, 置具塞三
角瓶中 , 加 90%乙醇 50.0 ml,超声提取 30 min/次 , 共提取 3次 ,
过滤 , 浓缩 ,用甲醇定容于 10ml的容量瓶中 ,备用。
2.4  线性关系考察
2.4.1  木樨草素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 “ 2.2.1”项制备的木樨草
素对照品溶液 0.20, 0.40, 0.60, 0.80, 1.00 ml于 5 ml的容量瓶
中 , 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 , 各进样 20 μl, 按 “ 2.1”项色谱条件
测定峰面积。以木樨草素进样量 X为横坐标 , 峰面积 Y为纵坐
标制标准曲线 , 计算得回归方程为 Y=3.00 ×107X-52 458, R2
=0.999 3。结果表明木樨草素在 0.034 4 ~ 0.172 mg/ml范围内
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4.2 芹菜素线性关系 精密吸取 “ 2.2.2”项制备的芹菜素对
照品溶液 50 , 100 , 200, 400, 800 μl于 5 ml的容量瓶中 , 加甲醇
稀释至刻度 , 摇匀 , 各进样 20 μl, 按 “ 2.1”项色谱条件测定峰面
积。以芹菜素进样量 X为横坐标 , 峰面积 Y为纵坐标制标准曲
线 , 计算得回归方程为 Y=2.01×107X-32 617, R2 =0.999 3。
结果表明芹菜素在 0.01 ~ 0.16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
的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实验 在相同的 “ 2.1”项色谱条件下 , 取同一采收期
同一部位的抱茎苦荬菜药材粉末(30目)2 g,按 “ 2.3”项操作 ,制
备样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 20μl,连续进样 5次 , 测定色谱峰面
积。结果表明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 木樨草素 RSD=
2.87%(n=5);芹菜素 RSD=0.57%(n=5)。
2.6 重复性实验 将供试品溶液在 0, 2, 4, 6, 8, 12, 24 h连续取
样 7次 , 木樨草素重复性 RSD=0.13%(n=6);芹菜素重复性
RSD=3.51%(n=6)。结果表明 , 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7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 2.5 g已知含量(含木樨草素为
0.022 65 %,芹菜素为 0.003 482%)的抱茎苦荬菜样品 , 6份 ,分
别精密加入一定量的木樨草素对照品溶液(含 0.56 mg)和芹菜
素对照品溶液(含 0.08 mg)。按 “ 2.3”项制备供试品溶液 , 进行
加样回收率考察测定。木樨草素加样平均回收率为 98.23%,
RSD=1.17%(n=6);芹菜素加样平均回收率为 97.16%, RSD=
1.36%(n=6)。
2.8  样品的测定 采用上述 HPLC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期抱茎苦
荬菜全草中木樨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结果见表 1。
表 1 不同采收期抱茎苦荬菜全草中木樨草素及芹菜素的含量
mg· g-1
采收期 芹菜素 木樨草素含量
2007-05-15 0.025 31 0.070
2007-06-02 0.021 035 0.116
2007-06-14 0.026 047 0.145 5
2007-06-25 0.023 52 0.110 5
2007-07-07 0.015 6 0.050 5
3  讨论
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 (岛津
2450)在 200 ~ 4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木樨草素 、芹菜素甲醇
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 , 结果显示 ,两者在 260 nm和 349 nm均有
最大吸收。因 349 nm处吸收较强 ,本实验采用 349 nm作为检测
波长。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木樨草素和芹菜素均属于黄酮类化合
物 , 因此应加入酸类物质 ,可以有效改善拖尾的现象。 但考虑到
酸类物质对色谱柱的影响 , 且流动相的配置较为繁琐 , 本文在分
析过程中 ,未加入酸类物质 , 经过条件筛选 ,分离效果也很好 , 两
者与其他物质都达到了相互的基本分离 , 峰形虽然稍微有点拖
尾 , 但不影响分析 , 测定结果稳定。见图 1~ 3。
图 1 木樨草素色谱图
图 2 芹菜素色谱图
图 3 样品色谱图
本实验采用 HPLC法对不同采收期的抱茎苦荬菜中木樨草
素及芹菜素的含量同时进行了测定 , 从结果可以看出 , 抱茎苦
荬菜全草中的两种黄酮含量均在 6月 14日达到最高点 。此结
果的出现应该与不同生育期抱茎苦荬菜体内的生理活动状态
有关。
本实验的方法与以往只是针对抱茎苦荬菜中的单一成分进
·867·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4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4期
行考察的测定方法相比 , 更具有科学性。同时检测两个主要黄酮
成分含量更科学地衡量抱茎苦荬菜的质量 , 方法简便 、快速 、准
确 , 重复性好 ,可以为抱茎苦荬菜的质量控制和合理采收提供科
学依据 , 也适用于其他药材中此两种黄酮成分含量的同时测定。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1300.
[ 2]  彭 缨 ,张 梅 ,宋少江.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木樨草素 -7-O-β
-D-吡喃葡萄糖苷的分离与含量测定 [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6, 23(8):518.
[ 3 ]  北京医学院 ,北京中医学院.中草药成分化学 [ M] .北京:人民出版
社 , 1983:279.
[ 4 ]  Y.Lee.L.RHoward, B.vilabn.FlavonoidsandAutioxiDantActivity
ofFreshPepper(Capsicumannuum)Cuhivars[ J] .JournalofFood
Science, 1995, 60(3):476.
[ 5 ]  王宪楷.天然药物化学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4:272.
[ 6 ]  孙 斌 ,瞿伟菁 ,张晓玲.芹菜素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J] .中药材 ,
2004, 27(7):531.
[ 7 ]  程春萍 ,任秀莲 ,魏琦峰.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中华苦荬菜中木
樨草素含量 [ J] .内蒙古石油化工 , 2004, 30(3):19.
收稿日期:2008-07-04; 修订日期:2008-12-16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No.2004DEA71170)
作者简介:吴宏伟(1980-),男(汉族),河北唐山人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药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化学及组效关系研究
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杨洪军(1972-), 男(汉族),山东梁山人 , 现任中国中医
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 博士学位 , 主要从事中药组方优化研究
工作.
栀子主要有效成分煎煮过程中的溶出量分析
吴宏伟 ,杨洪军* ,李振坤 , 李德凤 , 宗桂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北京 100700)
摘要:目的 分析栀子主要有效成分在煎煮过程中的溶出特点 , 为临床合理用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栀子单煎和黄连解毒汤合煎溶液中西红花苷 -I和栀子苷的含量。结果 单煎 、合煎两种状态下 , 栀子苷在各时间点
的溶出量没有明显差别 , 煎煮 30 min达到最大;合煎时西红花苷 -I的溶出量较单煎显著增加 , 单煎 、合煎均在 15 min时
溶出量达到最大 , 其后随着煎煮时间延长西红花苷 -I的含量降低。结论 栀子不宜长时间煎煮 , 煎煮时间宜控制在 20
min以内。
关键词:栀子; 煎煮时间; 栀子苷; 西红花苷-1; 溶出量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4-0868-02
  中药饮片的用法是 《中国药典》的内容之一 , 对临床用药具
有指导意义。用法的确定多以传统经验为主 ,缺乏实验依据。为
此 , 本研究选取栀子为实验药材 ,采用单煎 、黄连解毒汤合煎的方
法 [ 1] , 分析其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 、西红花苷 [ 2, 3]的溶出过程 ,
为栀子的临床用法提供参考 ,并为其他中药的用法实验研究提供
借鉴。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Waters515高效液相色谱仪 , DAD检测器;控温电热
套;BP-211D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德国 Sartorious公司)。
1.2 试药 西红花苷 -I化学对照品自制(经高效液相归一化法
检测 , 纯度在 98%以上);栀子苷 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110749 -200511);甲醇(GR北京化工厂);蒸馏水(自
制)。
1.3 药材 栀子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 , 产地江西;黄连饮片
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 , 产地四川;黄柏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 ,
产地黑龙江;黄芩饮片购于北京永安堂药店 , 产地内蒙古。
2 方法与结果
2.1 对照品溶液的配置 称取 1.741 mg西红花苷 -I, 置于 50
ml容量瓶中 ,用甲醇定容 , 对照品溶液浓度即 0.034 82 mg/ml。
称取 1.697栀子苷 ,置于 50 ml容量瓶中 , 用甲醇定容 ,即 0.033
94 mg/ml。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 黄连解毒汤复方煎煮供试品的制备 按处方比例取黄连
9 g,黄芩 6 g, 黄柏 6 g, 栀子 9 g。根据临床煎药量加入 300 ml
水 , 煎煮时间分别为 5, 15, 30, 40, 50, 60 min, 水沸后开始计时。
每次煎煮完后放凉 、过滤 , 置于 300 ml容量瓶中定容 , 再用移液
管精密移取 5 ml置于 25ml量瓶中 ,用乙醇定容至刻度备用。
2.2.2 栀子饮片单煎供试品的制备 为了与黄连解毒汤复方煎
煮做比较研究 ,取栀子饮片 9g,置于 500 ml圆底烧瓶中 , 加入 300
ml水进行煎煮 ,水沸后开始计时 , 煎煮时间分别为 5, 15, 30, 40,
50, 60min。每次煎煮完后放凉 、过滤 , 置于 300 ml容量瓶中定
容 , 再用移液管精密移取 5 ml置于 25 ml量瓶中 , 用乙醇定容至
刻度备用。
2.3 色谱条件
2.3.1 西红花苷 -I色谱条件 [ 4] 采用 DiamonsilC18色谱柱 (5μm, 4.6mm×250mm),流动相为甲醇 -水(45∶55), 检测波长
440 nm, 流速 1ml· min-1。供试品的色谱图见图 1。
a-对照品 b-供试品 1.西红花苷-Ⅰ
图 1 样品和西红花苷-Ⅰ对照品色谱图
2.3.2 栀子苷的色谱条件 [ 5] 采用 DiamonsilC
18
色谱柱 (5 μm,
4.6 mm×250mm);流动相为乙腈 -水(15∶85);检测波长 238
nm;流速 1ml· min-1。供试品的色谱图见图 2。
·868·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4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9VOL.20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