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全 文 :2013年 第 12期 广 东 化 工
第 40卷 总第 254期 www.gdchem.com · 231 ·


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
的研究进展
李国利,郑斌
(兰州交通大学 化工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鼠尾草属中多种植物是我国民间中草药植物,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文章对近年来鼠尾草属植物中新报道发
现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整理,并对鼠尾草属植物的提取工艺做了总结梳理。
[关键词]鼠尾草;化学成分;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3)12-0231-03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Extraction Process of Salvia

Li Guoli, Zheng Bin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Salvia plants in a variety of folk herbal plants, with stasis and relieve pa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other effects. The recent sage genus
found i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new reports were reviewed finishing, and sage genus summing extraction process done.
Keywords: Salvia;chemical constituents;extraction process

鼠尾草属(Salvia)植物是唇形目(Lamiales)唇形科(Lamiaceae)
的一属,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地区,全球总共约一千余种,我
国有 83种、25个变种、9个变型[1],主分布于新疆、甘肃、山西、
河南、湖南等地,鼠尾草属中多数植物具有很高的医学利用价值,
其中丹参是本属植物中应用最早、最广的一种,可追溯到公元两
千年以前,在我国第一本中药书籍《神龙本草经》中就已经有了
详细记载。在我国古代民间各地作丹参入药应用的鼠尾草属植物
30 多种,《中国药典》中仅作丹参收载了一种,其他主要还有南
丹参、甘西鼠尾草、褐毛甘西鼠尾草(中国特有,主产于西藏南部
及甘肃、四川西部)、白花丹参(又名赤参,名贵药材),荞麦地鼠
尾草等,该属植物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
有关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目前
已比较深入,从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科学家中伟等从丹参中分离
得到丹参酮 I、II、III,至今,中外学者在该属植物中发现 50 多
种新化合物骨架,数百种新化合物,极大地丰富与加深了人们对
鼠尾草属植物的认识,为我国中药发展的基础研究做出了贡献。
1 化学成分
研究报道表明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以萜类物质为主,
还含有酚类化合物,在所含的萜类化合物中又尤以二萜类含量最
高(约含90 %以上),是鼠尾草属属植物的特征性代表成分。
1.1 单萜和倍半萜
唇形科大多数植物挥发油含量较高,也是该类群的一大特点,
多有特殊挥发性气味,多数鼠尾草属植物也因含有挥发油成分而
具有特殊气味,可做香料(已有专门栽培以提取植物香精)。单萜
和倍半萜类化合物则主要存在于该植物的挥发油和地上部位中。
在结构上该属植物的挥发油大多带有环烷的侧柏烷单萜或侧柏酮
等组成。
2005年,许刚等从鼠尾草属植物 S. astane Diels f.tomentosa
中就分离得到8个新化合物(SL1-8),中包含三对空间异构体和3个
已知的倍半萜类化合物(SL 9-11)[2]。


鼠尾草属植物中的单萜、倍半萜化合物

1.2 二萜类
通过对目前已知的鼠尾草属化学成分结构研究发现,二萜类
化合物可以根据结构特点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半日花烷型
(Labdane)、海松烷型(Pimarane)、意烯萜烷型(Icetexane)、松香烷
型(Abietane)和克洛登烷型(Clerodane),当中以松香烷型和克洛登
烷型为主,而松香烷型化合物又可细分为丹参酮型结构、罗列酮、
型结构化合物以及其它松香烷型二萜衍生物[3]。
1.2.1 松香烷型二萜
黄埔鼠尾草又名红根草,是我国中药的常用药材,2003年,
从鼠尾草属植物 Salvia candelabrum 甲醇提取物中,Hohmann 等
分得 4个松香烷型化合物 (SL 12-15)[4]; E1-Lakany 从植物
S.1anigera 地下部分得到2个松香烷型化合物(SL 16-17)[5]。2005
年,从植物 Salvia prionit hance 的地上部分乙酸乙酯部位,Chang
等分得6个松香烯型二萜化合物 prionoids A-F(SL 18-23),以裂环
重排的的方式存在[6];2006年,许刚等从红根草中得到3个二聚体
形式存在的松香烷型二萜 bisprioterones A-C(SL 24-26),三个新化
合物中含有2个不同结构的松香烷型骨架[7]。
1.2.2 克洛登烷型二萜
2004年,Bisio等从美国鼠尾草属植物 Salvia wagneriana 中
分离得到1个新克罗烷型化合物单体(SL 27)[22]。2005年,Esquivel
等从 Salvia xalapensis 植物的叶中得到的2个骨架与克罗烷型类
似的B环开裂结构的二萜化合物(SL 28-29)[8]。2006年,Fontana 等
在原产于巴西的鼠尾草属植物一串红(S.Splendens)中发现4个克
罗烷型二萜 salxisplendin A-D(SL 30-33)[9]。

[收稿日期] 2013-05-24
[作者简介] 李国利(1987-),男,天水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药化。
广 东 化 工 2013年 第 12期
· 232 · www.gdchem.com 第 40卷 总第 254期




鼠尾草属植物中的松香烷型二萜化合物




鼠尾草属植物中的克罗烷型二萜化合物

1.2.3 其他类型二萜
2004年,从植物 Salvia cinnabarina 乙醇提取液中,Capasso
等分离得到1个新异右松脂烷型二萜化合物(SL 34)[10];Ahmed 等
从植物 S.Verbenaca 发现1个半日花烷型二萜 salvinine(SL 35)
和1个贝壳杉烷型二萜 verbenacine(SL 36),贝壳杉烷型二萜在鼠
尾草属植物中极为罕见[11]。2005年,从墨西哥南部干旱地带的灌
木鼠尾草属植物 Salvia thymoides 中,Esquivel 等发现3个结构新
异的化合物(SL 37- 39)[12]。2006年,许刚又从 Salvia yunnanensis
中得到3个全新的化合物(SL 40-42)[13]。2008年,Cioffi 等从鼠尾
草属植物 S.Palaestina 中发现5个半日花烷型二萜化合物(SL
43-47)[14]。



鼠尾草属植物中其他结构二萜化合物

1.3 三萜类
2004年,Bisio 等从植物 Salvia wagneriana 的分泌物中得到
2个三萜化合物 (SL 48-49)[15]。2007年,华侨大学学者刘青等从采
自太白山的荫生鼠尾草 Salvia umbratica 中分离得到14个三萜类
成分为(SL50-63)[16]。


鼠尾草属植物中其他结构三萜化合物

1.4 生物碱类化合物
鼠尾草属植物中生物碱的发现较晚,直到2005年,Don 等从
正品丹参中,分离到5个生物碱,以前此属中没有关于生物碱成分
文献记载,到目前仅从2种植物中发现,2005年发现的五个成分为:
(SL 64-68)[17]。2006年,Lin 等从植物 Salvia yunnanensis 中新发
现9个生物碱化合物 salviamines A-F(SL 69-74)、isosalviamines
C-E(SL 75-77)[18]。
2013年 第 12期 广 东 化 工
第 40卷 总第 254期 www.gdchem.com · 233 ·




鼠尾草属植物中生物碱类化合物

2 提取工艺
2002年,曹月梅等人,对采自安徽亳州的鼠尾草属植物丹参,
通过设计正交实验,以丹参酮ⅡA 含量为指标,结合本身工艺条
件与经济因素,筛选出了丹参甲醇提部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酒
精量为药材量 8倍,丹参粒度为 20目,酒精浓度为 95 %[19]。2004
年,王瑞等对从丹参中提取丹参酮 IIA 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出
最佳提取工艺为:将丹参粉碎至 20目,于 75 ℃搅拌,以 8倍量
95 %、50 %乙醇各提取一次,每次 1.5小时,再以 6倍量水回流
提取一次,2 小时,有效的解决了由于丹参酮 IIA 对热敏感造成
的损失,提高了收率[20]。2005年,卫强等人,采用超临界二氧化
碳(SFE-CO2)萃取法对滇丹参中提取总丹参酮的工艺进行了探索
研究,得出最佳萃取工艺为:压力 15MPa,夹带剂为 95 %乙醇,
萃取温度 35 ℃,萃取时间 3 h,夹带剂加入量 250 mL,CO2流量
为 25 L/h,工艺稳定,提取率增加了 0.024 %[21]。2006年,曾嵘
等对复方红根草药材水提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复方红根
草最佳水提取工艺:分两次提取,第 1次 3 h,加水 8倍量;第 2
次 2 h,加水 6倍量,新提取工艺,条件效率高,增加了药材的利
用率[22]。2012年,蔡韡韡等通过对丹参提取精制工艺的研究,采
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优选出丹参醇溶性有效成分和水溶性有效成分
的最佳提取工艺,丹参的提取精制工艺为:丹参药材用 6倍量 95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1 h,减压回收溶剂,得稠浸膏减压干燥,
粉碎,即得丹参醇溶性提取物; 将丹参醇提后药渣用 8 倍量水煎
煮 1 h,提取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约 1.5 g生药/mL,离心后
取上清液作为上样液,通过 AB-8大孔树脂至饱和。上样结束后,
用去离子水洗脱,至 Molish反应呈阴性,停止洗脱,换 70 %乙
醇为洗脱液洗脱,至洗脱液的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液反应呈阴
性,合并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减压干燥,粉碎,即得丹参水
溶性提取物[23]。同年,罗西湘等人,通过对采于岷县野生甘西鼠
尾草根茎的提取工程的研究,采用正交设计,以丹酚酸 B和迷迭
香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得出了复方甘肃丹参滴丸的最佳提取工
艺:加 10倍药材量的 70 %乙醇,回流提取 3次,每次一小时,
为复方甘肃丹参滴丸的提取工艺提供了科学依据[24]。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六十六卷)[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77.
[2]Xu G,Peng L Y,Li X L,et al.New Sesquiterpenoids from salvia catanea
Diels f.tomentosa[J].Helvetia Chimica acta,2005.88(8):2370-2374.
[3]徐刚.五种鼠尾草化学成分的化学成分研究[D].昆明:中国科学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2005.
[4]Honmann J,Janicsak G,Forgo P,et a1.New diterpenoid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alvia candelabrum[J].Plaata Med,2003,69(3):254-257.
[5]El-Lakany A M.New rearranged abiet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roots of
Salvia aegyptiaca growing in Egypt EJ[J].Nat Prod Sci,2003,9(4):220-222.
[6]Chang J,Xu J,Li M,et a1.Novel cytotoxic seco-abietane rearranged
diterpenoids from Salvia prionitis[J].Planta Med,2005,71(9):861-866.
[7]Xu J,Chang J,Zhao M,et a1.Abietane diterpenoid dimers from the roots
of Salvia prionitis[J].Phytochemistry,2006,67(8):795-799.
[8]Esquivelb,Tello R,Sanchez A A.Unsaturated diterpenoids with a novel
carbocyclicskeleton from Salvia xalapensis[J].J Nat Prod,2005,68(5):
787-790.
[9]Fontana G,Savona G,Rodriguez B J.Clerodane diterpenoids from Salvia
splendens[J].J Nat Prod,2006,69(12):1734-1738.
[10]Capasso R,Izzo A A,Capasso F,et al.A diterpenoid from Salvia
cinnabarina inhibits mouse intestinal motility in vivo[J].Planta Med,2004,
70(4):375-377.
[11]Ahmed B,A1-Howiriny T A,A1-Rehaily A J,et a1.Verbenacine and
salvinine:two new diterpenes from Salvia verbenaca[J].Zeitschrift Fiir
Naturforschung2004,59c:9-14.
[12]Esquive B,Sanchez A A.Rearranged ieetex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roots
of Salvia thymoides (Labiatae)[J].Nat Prod Res,2005,19(4):413-417.
[13]Xu G,Peng L Y,Lu L,et al.Two new abietane diterpenoids from Salvia
yunnanensis[J].Planta Med,2006,72(1):84-86.
[14]Cioffi G,Bader A,Malafronte A,et al.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the
aerial parts of Salvia palaestlna[J].Phytochemistry,2008,69(4):1005-1012.
[15]Bisio A , Tommasi N , Romussi G . Tfiterpenoids from Salvia
wagneriana[J].Pharmazie,2004,59(4):309-311.
[16]刘青,刘珍伶,田追.荫生鼠尾草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J].西
北植物学报,2007,27(26):1141-1146.
[17]Don M J,Shen C C,Lin Y L,et al.Nitrogen-containing cornpound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J].J Nat Prod,2005,68(7):1066-1070.
[18]Lin F W,Damu A G,Wu T S.Abietane diterpene alkaloids from Salvia
yunnanensis[J].J NatProd,2006,69(1):93-96.
[19]曹月梅,余诚.正交法优选复方丹参片醇提工艺[J].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4):195.
[20]王瑞,徐洪,刘承.复方丹参片中丹参提取工艺的正交优选[J].贵阳
金筑大学学报,2004,56(4):104-105.
[21]卫强,梁晓原.SFE-CO2 萃取滇丹参中总丹参酮成分工艺研究[J].云
南中医中药志,2005,26(4):30-32.
[22]曾嵘,阎敏,刘建存.正交实验优选复方红根草的提取条件研究[J].湖
南中医杂志,2006,22(4):81-83.
[23]蔡韡韡.丹参的提取精制工艺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
30(11):2565-2570.
[24]罗西湘,马潇,宋平顺.复方甘肃丹参滴丸提取工艺研究[J].西部中
医药,2012,25(11):39-40.

(本文文献格式:李国利,郑斌.鼠尾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提取工
艺的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3,40(1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