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当归补血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陈鹊汀1 ,刘智勤 2 ,朱惠学 3 ,王海波 1 ,蒋玉凤4
(1.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2.河北大学药学院 ·河北省药物质量研究重点实验室 ,河北保定 071002;
3.河北省唐县人民医院 072350; 4.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探讨当归补血汤在乳腺癌术后化疗的临床应用价
值。方法 将 5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化疗 , 30例)和治疗组(化疗加当归补血汤 , 21例)进行化疗 , 并
分别在化疗前和化疗后检测免疫功能 ,比较加用当归补血汤组与不用当归补血汤组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
组的 CD8明显下降(P﹤ 0.01), CD4 /CD8比值明显上升(P﹤ 0.01), 血清 IgG和 IgM含量明显升高(P﹤ 0.05);两组血
清 IgA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当归补血汤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改善因化疗被抑制的机体免疫功能 , 增强患者
对化疗的耐受性。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 乳腺癌; 化疗; 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5-1207-01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及生活质量的常见恶性肿
瘤 , 术后辅助化疗在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然而由于大多数化疗药物对机体
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影响 ,化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抑制了
机体的免疫功能 [ 1] , 甚至有些化疗药物本身就是免疫抑制剂 ,因
此 , 如何提高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 已成为目前临床十分关注的
问题 , 也是中医药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归补血汤方出自李东垣
《内外伤辨惑论· 暑伤胃气论》, 为气血双补之经典名方。研究
表明 , 此方具有免疫增强的效果 [ 2, 3] 。但当归补血汤对乳腺癌术
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报道较少 ,本研究观察了乳腺癌术后
化疗患者应用当归补血汤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乳腺癌术后患者共 51例 ,年龄 29 ~ 68岁 , 均为女性 , 无严重
脏器功能不全和化疗禁忌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 浸润性导管癌 29
例 , 单纯癌 16例 , 髓样癌 4例 , 浸润性小叶癌 2例。将上述病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 对照组单行化疗 , 共 30例;治疗组化
疗加用当归补血汤 , 共 21例。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良好 ,化疗
前行血常规 、肝 、肾功能等检查正常。两组在年龄 、病理类型和手
术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 2周开始化疗 ,化疗期间未使用其他任何
对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化疗方案:环
磷酰胺(CTX)+表阿霉素 +5-氟尿嘧啶。以上化疗方案均以 28
d为 1个周期 , 连用 6个周期。治疗组采用化疗合用当归补血汤
(黄芪 60g, 当归 12g),当归补血汤按上述剂量煎熬约 200ml, 早
晚各 100 ml分两次口服 , 化疗第 1天开始服用当归补血汤至化
疗结束 , 1剂 /d, 共 6个周期 ,化疗方案同对照组。
观察项目:分别测定患者化疗前和化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和
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包括外周血 CD
3
, CD
4
, CD
8
和
CD
4
/CD
8
百分比。体液免疫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免疫球蛋白 IgG,
IgA和 IgM。
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 x±s表示 , 采用 SPSS11.5 forWin-
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 t检验 , P﹤ 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IgA含量无明显变化 ,治疗组 IgG和
IgM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 0.05), 且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前 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
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 CD3 , CD4无明显变化 , 而CD8明显下降 , CD4 /CD8比值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
较 , 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见表 1 ~ 2。
收稿日期:2008-06-21; 修订日期:2008-12-03
基金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项目(No.2006022)
作者简介:陈鹊汀(1974-),男(汉族),广东潮州人 ,现任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肿瘤外科主治医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肿瘤外科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
的研究工作.
表 1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情况( x±s)
组别 n IgG/g· L-1治疗前 治疗后
IgA/g· L-1
治疗前 治疗后
IgM/g· L-1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 30 14.37±3.01 14.25±3.02 1.30±0.57 1.24±0.53 1.20±0.39 1.12±0.40*◎
治疗 21 14.23±2.88 16.32±3.33íˉ 1.26±0.45 1.31±0.46 1.14±0.41 1.41±0.43*◎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P﹤ 0.05
表 2 治疗前后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 x±s)
组别 n CD3(%)治疗前 治疗后
CD4(%)
治疗前 治疗后
CD8(%)
治疗前 治疗后
CD4 /CD8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 30 59.75±9.13 58.08±7.36 37.18±6.23 36.27±6.37 27.45±4.23 29.77±4.64 1.39±0.32 1.25±0.30
治疗 21 60.69±7.82 60.93±6.73 36.93±5.53 38.74±6.37 28.57±4.14 25.83±3.31*◎◎ 1.32±0.28 1.52±0.29*◎◎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 *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 ◎◎P﹤ 0.01
4 讨论
当归补血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造的益气补血方
剂 , 该方仅由黄芪和当归两味药以 5∶1比例组成的 , 组方精当。
重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 以滋生血之源 , 与当归合用 , 养血和营 ,
则阳生阴长 , 气血两旺。两药相伍 ,共同发挥补气生血的作用 , 主
治劳倦内伤 , 气弱血虚之证 , 而中医所说的气血阴阳虚与现代医
学所讲的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 4] , 黄芪
所含的黄芪多糖及黄芪中蛋白大分子 、氨基酸 、生物碱 、苷类等均
有增强抗体生成 , 增加抗体生成的主要器官脾脏重量的作用 , 从
而具有免疫促进作用 , 而当归及其成分当归多糖 、阿魏酸具有提
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及诱生细胞因子的作
用。
·1207·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5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5期
病因学研究发现 ,肿瘤的发生 、发展与机体免疫水平的下降
密切相关 , 肿瘤细胞能抑制正常免疫细胞而使机体免疫功能发生
异常。而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中 , 细胞免疫起主导作
用 [ 5] , 成熟 T淋巴细胞对肿瘤株靶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 , T细
胞功能障碍会直接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 化疗
引起的 T细胞减少和功能降低对肿瘤的治疗无疑是不利的。本
研究结果显示 , 当归补血汤组治疗后 CD8明显下降 , CD4 /CD8比
值上升 , 而对照组正相反 , 两组资料相比 , 有显著性差异(P﹤
0.01)。表明患者在化疗中 , 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而用当归补
血汤辅助化疗可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增强。 B淋巴细胞产
生的抗体不仅在体液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且对细胞免疫也有
一定的促进和调节作用 , 并能促进效应细胞进行识别和杀伤 [ 6] 。
本研究发现 , 当归补血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IgG和 IgM含量升
高 , 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但对 IgA无显著影
响 , 说明当归补血汤通过促进机体 IgG, IgM的分泌增强了机体的
体液免疫功能。 IgA化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可能是由于产生免疫
球蛋白的前体细胞(B细胞)存在不同敏感性的亚群。
综上所述 , 当归补血汤与化疗联合应用可改善化疗抑制的机
体免疫功能 , 增强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 有利于提高肿瘤综合治
疗的效果 , 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1 ] SakamotoJ, TeramukaiS, NakazatoH, etal.Eficacyofadjuvantimmu-
nochemotherapywithOK-432 forpatientswithcurativelyresectedgas-
triccancer:ameta-analysisofcentralyrandomizedcontroledclinical
trials[ J] .JImmunother, 2002, 25(5):405.
[ 2 ] 苗明三 ,方晓艳.当归补血汤粗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
响 [ J].中药药理与临床 , 2003, 19(6):8.
[ 3 ] 付 勤 ,刘 红.当归补血汤对化疗小鼠红细胞粘附功能及 IL-2免
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 J] .中华临床杂志 , 2003, 3(1):35.
[ 4 ]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923.
[ 5 ] 黄敬群 ,罗晓星 ,王四旺 ,等.桂皮醛抗肿瘤活性及对 S180荷瘤小鼠
免疫功能的影响 [ J] .中国临床康复 , 2006, 10(11):107.
[ 6 ] 林学颜 ,张 玲.现代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99:368.
学术探讨
收稿日期:2008-03-16; 修订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o.NCET-04-0657);
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No.2004-23)
作者简介:苗明三(1965-),男(汉族),河南新乡人 ,现任河南中医学院教
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药理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药鲜药加工方法探讨
苗明三 , 马 霄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8)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鲜药适宜的加工方法。方法 在分析中药鲜药应用现状 、鲜药的传统和现代加工方法各自特点的基
础上 , 探讨中药适宜的鲜药加工方法。结果 传统鲜药加工方法应用普遍 , 但存在相应问题;现代鲜药加工技术具有优
势 , 但需开展相应技术参数研究。结论 现代鲜药加工技术更适宜于中药鲜药的加工。
关键词:中药鲜药; 传统加工方法; 现代加工方法
中图分类号:R28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5-1208-02
中药鲜药是一类特殊的中药材。鲜品中药要想在临床上得
到广泛的应用 , 就必须实现鲜药产业化 , 实现生产加工的规范化 、
现代化。现在很多鲜药的产地初加工原理不明确 、技术不统一 ,
药材流通过程中质量不稳定。基于此 , 本文对鲜药的现有加工处
理方法综述如下 , 以期使鲜药的加工应用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1 中药鲜药的应用现状
中药鲜药应用是中医用药的特色及特殊形式 , 其特点有:寒
凉性药鲜品较干品偏凉偏润 , 辛香气药鲜品较干品味厚力峻 ,鲜
药药汁润燥力强于干品 、药汁起效快。鲜药主要用于外感风寒 、
瘟病及伤食 、咳血 、吐血诸血证 、急性菌痢腹泻 、肺炎 、肺痈 、肺结
核 、慢性气管炎 、百日咳 、白喉 、腮腺炎 、乳腺炎 、扁桃体炎 、伤科 、
外科病症的治疗 , 还可用于恶性肿瘤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危重病
的急救及解毒等 [ 1] 。
我国有着长期临床应用鲜品中药的经验和丰富的鲜药资源 ,
在二千多种常用中草药中有 486种(占 22.7%)在传统用法中是
以鲜用为主的 , 它们分属 118科 , 326属 [ 2] 。 《神农本草经 》有 “地
黄生者尤良 , 此生者实为鲜品”;《伤寒论 》的生姜泻心汤用生姜;
《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用生地黄汁;《肘后方》用鲜青蒿治疗疟
疾 , 生天冬治疗肺萎咳嗽 ,生葛根治疗心中苦烦 ,生小蓟治心烦吐
血 , 生香薷治舌上生血;《本草逢原》用鲜蒲公英捣汁与酒兑服治
疗乳痈 ,新加香薷饮用鲜扁豆花 , 五汁饮用梨汁 、荸荠汁 、鲜芦根
汁 、麦冬汁 、藕汁 ,清络饮用鲜荷叶 、鲜银花 、西瓜翠衣 、麦冬汁 、丝
瓜络 、鲜竹叶心等。最常见的植物鲜药有仙人掌 、鲜芦根 、鲜荷
叶 、鲜车前草 、鲜蒲公英 、鲜菖蒲 、鲜银花 、鲜首乌 、鲜茅根 、鲜青
蒿 、鲜藿香 、生姜 、鲜佩兰 、藕节等三十余种。 2005版《中国药典》
中有马齿苋 、九里香 、三白草 、大蓟 、小蓟 、车前草 、半枝莲 、地黄 、
石斛 、地锦草 、芦根 、连线草 、萎陵菜 、垂盆草 、鱼腥草 、闹羊花 、骨
碎补 、络石藤 、荷叶 、鸭跖草 、商陆 、紫花地丁 、积雪草 、断血流 、蒲
公英 、牡荆叶 、墨旱莲 、金佛草 、金钱草 、白茅根等中药材以鲜药入
药 、绞汁内服或外用治疗疾病的记载。目前国外开展植物鲜药研
究的很少 , 国内开展的多为散在 , 很多鲜品中药的加工原理不明
确 、技术不统一 , 药材流通过程中质量不稳定;有些加工使中药鲜
药已失去原有的特点。目前 ,缺少能保存中药鲜药特点的中药加
工技术及对鲜药产品的研究。
2 中药鲜药的传统加工方法
2.1 发汗法 鲜药材采收后应趁鲜刮去外层的栓皮 , 再进行干
燥 , 如丹皮 、椿银皮 、黄柏等。有些树皮类药材采后应先用沸水略
烫后 , 加码叠放 , 使其 “发汗”, 待内皮层变为紫褐色时 , 再蒸软刮
去树皮 , 然后切成丝片或卷成筒 , 再进行干燥 ,如肉桂 、厚朴 、杜仲
等 [ 3] 。
2.2 低温阴干处理法 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 ,花朵完整 ,
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 , 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 , 以避免有
效成分的散失 ,保持浓郁的香气 , 如红花 、芫花 、金银花 、玫瑰花 、
月季花等 [ 3] 。
2.3 润 、蒸 、闷法 取净黄精 , 加水拌匀使之湿润 , 旺火蒸 2 h, 淋
水 1次 , 使所有黄精都淋到水 , 再蒸 24 h, 熄火 , 焖一夜 , 取出切
·1208·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5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