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20131006(006)
[基金项目] 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12521529)
[通讯作者] * 王丽红,硕士,教授,从事植物药的研究与开发,Tel:13846175975,E-mail:wlh_6663@ 163. com
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王丽红1* ,谭凤田1,赵宏1,姜博2
( 1.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2. 佳木斯中心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摘要] 目的:优选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
间为自变量,绿原酸提取量为响应值,根据 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的醇提
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 68 倍量 75%乙醇提取 2 次,每次 41 min;绿原酸提取量达 8. 26 mg·g -1,与理论预测值 8. 47
mg·g -1偏差较小。结论:醇提法与传统工艺比较,具有提取率高、能耗少、时间短和低成本等特点。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
乌苏里瓦韦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乌苏里瓦韦;绿原酸;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R283.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903(2014)17-0024-03
[doi] 10. 13422 / j. cnki. syfjx. 2014170024
[网络出版地址] http:/ /www. cnki. net /kcms /detail /11. 3495. R. 20140715. 1326. 006. html
[网络出版时间] 2014-07-15 13:26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Process for Chlorogenic Acid from
Lepisorus ussuriensis by Box-Be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NG Li-hong1* ,TAN Feng-tian1,ZHAO Hong1,JIANG Bo2
(1. College of Pharmacy,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2.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amusi City,Jiamusi 154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optimize extraction process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Lepisorus ussuriensis.
Method:On the basis of single factor tests,taking material-liquid ratio,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extracting time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yield of chlorogenic acid in response to a value,according to Box-Benhnken experiment
design principle,extraction process of chlorogenic acid from L. ussuriensis was optimized by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Result:Optimum extraction process was as following:extracted twice with 68 times the amount of 75%
ethanol for 41 min per time;extracting amount of chlorogenic acid was 8. 26 mg·g -1,which was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of 8. 47 mg·g -1 .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rocesses,alcohol extraction
process had characteristics,such as high extraction efficiency,less energy consumption,low cost,et al. This
optimized process was stable and feasible for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L. ussuriensis.
[Key words] Lepisorus ussuriensis;chlorogenic acid;Box-Benhnk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乌苏里瓦韦别名石茶、树茶、还阳草、大石韦等,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血、消肿等功效[1],主
要成分为绿原酸。该成分是一种缩酚酸,属酚类化
合物,是植物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形成
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目前关于乌苏里瓦韦的研
究报道主要针对全草鉴定[2]及其化学成分分
离[3-4],尚未见其提取工艺的报道。故本实验采用
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乌苏里瓦韦中绿原
酸的提取工艺,为该药材的工业化生产和资源开发
提供参考。
·42·
第 20 卷第 17 期
2014 年 9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20,No. 17
Sep.,2014
1 材料
BP211D 型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
FA2004 型分析天平仪(上海恒平科学技术有限公
司),Specturm lab54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上海
凌光技术有限公司)。乌苏里瓦韦药材采自佳木斯
市汤原县,经佳木斯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王丽红
教授鉴定为水龙骨科植物乌苏里瓦韦 Lepisorus
ussuriensis (Regel et Maack)Ching全草;绿原酸对照
品(天津一方科技有限公司,批号 20121019),试剂
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 1 材料预处理 将乌苏里瓦韦全草置于通风避
光处阴干至恒重,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 60
目筛,备用。
2. 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5. 22 mg,用 75%乙醇定容至 10 mL 量瓶中,得对照
品储备液。精密吸取该储备液 0. 1,0. 2,0. 3,0. 4,
0. 5 mL,分别置于 10 mL 量瓶中,加 75%乙醇定容
至刻度,配成系列对照品溶液,以 75%乙醇作为空
白对照,于 327 nm 处测定吸光度(A),以 A 为纵坐
标,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得回归方程 A =
24. 727C - 0. 906 8(R2 = 0. 996 6),线性范围 5. 22 ~
26. 1 mg·L -1。
2. 3 单因素试验考察[5-7] 称取乌苏里瓦韦粉末
0. 2 g,采用超声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料液
比(1∶ 30 ~ 1∶ 75)、乙醇体积分数(30% ~ 90%)、超
声时间(20 ~ 50 min)、提取次数(1 ~ 4 次)对绿原酸
提取量的影响。
2. 3. 1 料液比 设定乙醇体积分数 75%,提取温
度 30 ℃,考察料液比 1∶ 30,1∶ 45,1∶ 60,1∶ 75 对绿原
酸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 1∶ 45 时,绿
原酸提取量基本达最大值,之后增加溶剂用量绿原
酸提取量基本稳定。
2. 3. 2 超声时间 设定料液比 1 ∶ 60,乙醇体积分
数 75%,考察提取时间 20,30,40,50 min 对绿原酸
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提取量随时间增加
而增加,至 30 min 时达最高值,随后提取量急剧
降低。
2. 3. 3 乙醇体积分数 设定料液比 1 ∶ 60,提取温
度 30 ℃,提取时间 30 min,考察不同乙醇体积分数
(30%,40%,50%,60%,70%,80%,90%)对绿原
酸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 40%
和 80% 时,绿原酸提取量最高,乙醇体积分数
50% ~70%时,提取量下降。
2. 3. 4 提取次数 设定乙醇体积分数 40%,提取
温度 30 ℃,提取时间 30 min,考察提取数(1,2,3,4
次)对绿原酸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原酸提取
量随提取数增加而增加,当提取数 > 2 次时,提取量
下降。
2. 4 响应面法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8-9],选
择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根
据 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以绿原酸提取量为
响应值,运用 Design-Expert 7. 1. 3 设计试验方案,因
素水平见表 1,试验安排及结果见表 2。
表 1 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Box-Benhnken试验因素水平
编码水平 X1 料-液比
X2 乙醇体积
分数 /%
X3提取时间
/min
- 1 1∶ 45 40 30
0 1∶ 60 60 40
1 1∶ 75 80 50
表 2 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Box-Benhnken试验安排
No. X1 X2 X3
绿原酸提取量
(Y)/mg·g - 1
1 1 0 - 1 5. 22
2 1 - 1 0 6. 71
3 1 1 0 5. 75
4 0 - 1 1 7. 69
5 0 - 1 - 1 6. 84
6 - 1 0 - 1 4. 91
7 0 0 0 6. 61
8 0 0 0 6. 49
9 1 0 1 5. 46
10 0 1 - 1 5. 01
11 0 0 0 8. 26
12 0 0 0 8. 34
13 - 1 0 1 3. 92
14 - 1 - 1 0 7. 69
15 0 1 1 7. 23
16 0 0 0 7. 43
17 - 1 1 0 5. 81
采用 Design-Expert 7. 1. 3 软件对各因素进行回
归拟合,得回归方归 Y = 7. 43 + 0. 1X1 - 0. 64X2 +
0. 23X1X2 + 0. 31X1X3 + 0. 34X2X3 - 1. 38X
2
1 +
0. 44X22 - 1. 17X
2
3,该模型的方差分析见表 3。结果
表明建立的二次多项模型具有显著性 (r =
0. 876 8),模型拟合度较好,试验误差小,可用此模
·52·
王丽红,等: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乌苏里瓦韦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表 3 绿原酸提取量回归统计方差分析
方差来源 SS f MS F P
模型 19. 99 9 2. 22 2. 60 0. 010 5
X1 0. 08 1 0. 08 0. 10 0. 765 7
X2 13. 29 1 3. 29 3. 85 0. 090 5
X3 0. 67 1 0. 67 0. 79 0. 404 3
X1X2 0. 21 1 0. 21 0. 25 0. 633 9
X1X3 0. 38 1 0. 38 0. 44 0. 527 1
X2X3 0. 47 1 1. 00 0. 55 0. 482 7
X21 7. 97 1 7. 97 9. 33 0. 018 5
X22 0. 81 1 0. 81 0. 95 0. 361 7
X23 5. 79 1 5. 79 6. 78 0. 035 2
残差 5. 98 7 0. 85
失拟项 2. 91 3 0. 97 1. 26 0. 399 9
纯误差 3. 07 4 0. 77
总离差 25. 97 16
型对乌苏里瓦韦的提取工艺进行预测分析,因素
X1,X3 影响不显著,X
2
1 和 X
2
3 影响极显著,X
2
2 不显
著,交互项 X1X2,X1X3,X2X3 不显著。
根据拟合模型绘制乌苏里瓦韦绿原酸的响应面
的三维图与等高线,可得到各参数范围内的极值及
因素间相互作用对响应值的影响,采用 Design-
Expert 7. 1. 3 软件处理,见图 1。结果显示该回归方
程存在极大值,最大的响应值 8. 47 mg·g -1,此时最
优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 41. 990 min,乙醇体积分数
75. 050%,液料比 68. 730∶ 1。
2. 5 验证试验 结合生产实际考虑,将最佳提取工
艺调整为提取时间 41 min,乙醇体积分数 75%,液
料比 68 ∶ 1。精密称取乌苏里瓦韦粉末 3 份,每份
0. 2 g,按该提取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绿原酸平
均提取量 8. 26 mg·g -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说
明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提取工艺参数基本准确
可靠。
图 1 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交互作用对绿原酸提取量影响的响应面和等高线
3 讨论
响应面分析法在提取条件寻优过程中,可连续
对影响因素的各个水平进行分析,并在影响因素与
响应值间确立数学模型,通过对数据拟合得到较好
的试验参数。本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对乙
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各水平的多元回归及
二项拟合建立绿原酸提取量与各因素的回归方程,
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乌苏里瓦韦的资源深加工提
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2
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8.
[2] 王丽红,赵龙,刘德江,等. 乌苏里瓦韦的性状及显微
鉴定[J].中药材,2013,36(3):394.
[3] Choi Y H,Lim Y H,Yeo H,et al. A flavonoed diglycoside
from Lepisorus ussuriensis[J]. Phytochemistry,1996,43
(5) :1111.
[4] Choi Y H,Kim J,Choi Y-H. A steroidal glycoside from
Lepisorus ussuriensis [J]. Phytochemistry,1999,51
(3) :453.
[5] 李玉山,范鹏辉. 杜仲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7):3830.
[6] 胡鲜宝,范贵生,吕加平.绿原酸提取纯化及检测方法
的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9,11(11):85.
[7] 周舟,彭淼,钟晓红.绿原酸提取分离及检测研究进展
[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2):243.
[8] 王芳芳,余陈欢,聂犇,等.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杭
白中绿原酸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科技,2007,33
(9):96.
[9] 黄家卫,盛振华,余陈欢,等.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
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的超声提取工艺[J]. 中国现代应
用药学,2010,27(11):995.
[责任编辑 刘德文]
·62·
第 20 卷第 17 期
2014 年 9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20,No. 17
Sep.,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