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复方佛耳草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全 文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 46卷第 11期 SH. J. TCM Nov.,2012;Vol. 46 No. 11
临证承启
复方佛耳草合剂联合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
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
石克华,折 哲,吕密密,熊必丹,赵志翔,王丽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上海 200071)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佛耳草合剂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痰热郁肺型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29 例和对照组 31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
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复方佛耳草合剂,疗程均为 14 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积分及血清 IL-8、IL-2、IFN-γ 水平的变化情况,
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 55%、74. 1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
②两组咳嗽、咯痰、喘息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评分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
义(P < 0. 05) ;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IL-2、IL-8 及 IFN-γ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组间治疗后比较,IL-2、IL-8 水平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结论 复方佛耳草合剂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 COPD 急性加重,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调
节 IL-8、IL-2 水平有关。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复方佛耳草合剂;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8;干扰素-γ
【中图分类号】 R56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1334(2012)11-0033-03
Clinical study on “Foercao Mixture” and routine modality in treat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phlegm heat in lungs
SHI Ke-hua,ZHE Zhe,LU Mi-mi,XIONG Bi-dan,ZHAO Zhi-xiang,WANG Li-xin
Municipal TCM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Foercao Mixture”and routine modality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phlegm heat in lungs. Methods Sixty subjec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in which 31 case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modality and treatment group in which 29 cases were treated by routine modality and“Foercao Mixture”,with a course of 14 days. The symptom scores,
serum IL-8,IL-2 and IFN-γ were observed to assess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was 96. 5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4. 19%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 05) ;there wer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cough,expectoration and asthma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 < 0. 05)and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reatment(P < 0. 05). There were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IL-2,IL-8 and IFN-γ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both groups(P < 0. 05)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IL-2 and IL-8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after treatment(P < 0. 05). Conclusion “Foercao Mixture”and routine modality is effective for COPD of acute exacerbation of
phlegm heat in lungs by regulating the contents of IL-8 and IL-2.
Keywords: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integrative Chinese & western medicine;“Foercao Mixture”;interleukin-2;interleukin-8;interferon-γ
[作者简介]石克华,女,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工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
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但可以预防和
治疗。本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渐进性呼吸困难,
病程可分为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是呼吸系统疾病中
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由于 COPD多反复出现急性加重,病程迁延,常致肺功
能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造成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世界银行 /世界卫生组
织研究表明,至 2020 年 COPD 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
担的第五位[1]。复方佛耳草合剂是我院长期使用的院
内制剂,用于治疗痰热郁肺型肺系咳喘病。本研究旨
在评价复方佛耳草合剂治疗痰热郁肺型 COPD 急性加
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
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病例选择
1. 1. 1 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
南》[2]中的 COPD 急性加重期诊断标准;②参照 2002年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符合痰热
·33·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 年第 46 卷第 11 期 SH. J. TCM Nov.,2012;Vol. 46 No. 11
郁肺型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 35 ~ 85 岁之间;④签署知
情同意书,能接受治疗并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 1. 2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
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其他肺部疾病者;②未按规定用
药,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1. 2 一般资料 60 例观察对象均为 2010 年 12 月至
2011 年 7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呼吸科住
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9 例)和对照
组(31 例)。治疗组中男性 22 例,女性 7 例;平均年龄
(73. 03 ± 9. 42)岁;平均病程(15. 40 ± 9. 41)年。对照
组中男性 22 例,女性 9 例;平均年龄(75. 68 ± 9. 76)
岁;平均病程(13. 33 ± 10. 98)年。两组患者年龄、性
别、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 ,具
有可比性。
1.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以抗感染
治疗为主,根据病情经验选择抗生素,并根据痰细菌培
养和药敏结果进行调整;根据病情给予吸氧、平喘、化
痰等西药治疗。
治疗组除给予常规西医疗法外,口服复方佛耳草
合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制剂室生产,
500 ml /瓶) ,每次口服 25 ml,每天 2 次。两组均连续治
疗 14 天。
1. 4 观察方法
1. 4. 1 症状与体征 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咳嗽、咯痰、
喘息)、次要症状(胸闷、身热、口干苦、便干)和体征(肺
部啰音)。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症状量化分级计分法,参
照 2002 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主要
症状咳嗽、咯痰、喘息,按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
分为 0、3、6、9 分;次要症状胸闷、身热、口干苦、便干,
按无、有,分别计为 0、1 分。
1. 4. 2 细胞因子检测 采用荧光免疫微球法流式术
检测患者血清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干扰
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试剂盒购自上海
eBioscience生物医学制剂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 4. 3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有关标准。临床控制:主要症状、
体征完全或基本缓解,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减少≥
95%;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缓解,治疗后总积分减
少 70% ~89%;有效:主要症状、体征好转,治疗后总积
分减少 30% ~69%;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治疗
后总积分减少 < 30%。治疗后积分减少率 =(治疗前
积分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 100%。
1. 4. 4 安全性 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常规、尿常规、
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
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尿素氮
(BUN) ,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6. 0 统计软件包。计量
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等级资料用 Ridit分析。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96. 55%、74. 1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 05) (表 1)。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临床控制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29 4 12 12 1 96. 55
对照组 31 1 8 14 8 74. 19
2. 2 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情况 两组咳嗽、咯痰、喘息
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组间治疗后比较,各指标评分差异亦均有统计
学意义(P < 0. 05) (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x ± s,分)
组别 咳嗽 咯痰 喘息
治疗组
(n = 29)
治疗前
治疗后
6. 72 ± 2. 06 7. 03 ± 2. 01 7. 55 ± 1. 90
1. 65 ± 1. 51* # 2. 06 ± 1. 62* # 3. 00 ± 0. 80* #
对照组
(n = 31)
治疗前
治疗后
6. 58 ± 1. 80 6. 29 ± 1. 95 6. 68 ± 1. 85
3. 00 ± 2. 57* 3. 39 ± 1. 86* 3. 97 ± 1. 62*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 0. 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 < 0. 05。下同。
2. 3 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
IL-2、IL-8 及 IFN-γ 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组间治疗后比较,IL-2、IL-8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 < 0. 05) (表 3)。
表 3 两组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x ± s,ng /L)
组别 IL-2 IL-8 IFN-γ
治疗组
(n = 27)
治疗前
治疗后
384. 66 ± 177. 80 358. 79 ± 163. 61 1129. 1 ± 214. 8
688. 37 ± 360. 47* # 202. 20 ± 120. 44* # 474. 97 ± 317. 79*
对照组
(n = 28)
治疗前
治疗后
362. 61 ± 199. 47 395. 77 ± 154. 24 1036. 7 ± 355. 0
450. 19 ± 267. 05* 328. 14 ± 166. 35* 503. 7 ± 482. 9*
·43·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 46卷第 11期 SH. J. TCM Nov.,2012;Vol. 46 No. 11
2. 4 不良反应 所有观察对象在试验期间均无肝肾
功能损害及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异常改变,
未见不良反应。
3 讨论
COPD多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范畴。
其病因病机主要为外邪侵袭,肺宣肃功能失常,导致咳
嗽、咯痰、喘息诸症。疾病日久反复发作肺气受损,进
而致脾肾亏虚。故本病多见本虚标实之证,急性加重
期多以痰热郁肺、外邪束表为主,缓解期以肺脾肾亏虚
为主。急性加重期以清肺化痰为主中药治疗,可有效
控制咳嗽、咯痰、喘息症状。清肺化痰法联合西医常规
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起效快,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3]。
复方佛耳草合剂为我院院内制剂,临床应用已
30 年,用于治疗肺系咳喘病属痰热郁肺证者。该方由
佛耳草、鱼腥草、车前草、地龙、百部、陈皮、甘草 7 味药
物组成。佛耳草与鱼腥草为方中君药。《本草拾遗》记
载佛耳草“性甘味平,无毒”,具有止咳、化痰、平喘之作
用;鱼腥草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排脓作用。方中
辅以百部润肺止咳,地龙清热平喘,车前草清热解毒;
佐以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甘草为使药,和中解毒。
全方共奏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研究表明,佛耳草
提取物对常见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尤其对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4];鱼腥草含有
的挥发油具有抑制细菌、真菌和抗病毒、抗过敏作用,
鱼腥草煎剂能显著提高外周血 T 淋巴细胞比例,增强
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进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5]。
COPD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气道、肺实质及肺血管
的慢性炎症是 COPD 的特征性改变。气道炎症细胞以
T淋巴细胞、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这些
被激活的炎症细胞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
破坏肺的正常组织结构,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
是引起气流阻塞的主要原因[6-7]。IL-8 是中性粒细胞
和 T淋巴细胞的重要趋化因子[8],可促进中性粒细胞
在炎症部位(气道内)聚集,并诱导中性粒细胞的形态
改变、趋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气道炎症的严重程
度[9-10]。IFN-γ主要由 CD4 + Th1 和 CD8 + Tc1 细胞产
生,在 COPD 急性加重期,其水平可明显升高,导致
Thl /Th2 平衡失调,引起异常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
应[11]。过度活化的 IFN-γ 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加重气
道炎症反应。研究表明,T 淋巴细胞分泌 IL-2 减少是
COPD免疫功能降低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有效的治疗
可调节 IL-2 水平,有助于免疫功能的改善[1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
有效率分别为 96. 55%、74. 1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
组(P < 0. 05)。治疗组的主要症状改善亦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治疗组治疗
后血清 IL-8 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2 水平较治疗前升
高,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提示复
方佛耳草合剂配合常规西药治疗痰热郁肺型 COPD 急
性加重期,能较好地改善咳嗽、咯痰、喘息症状,提高临
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免疫功能、降低气
道炎症反应有关。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62.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 :8-17.
[3] 张峰,彭草云,叶甫,等.清肺化痰活血方结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
45(12) :77-78.
[4] 潘明.鼠曲草提取物抑菌作用初步研究[J].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6(6) :53-56.
[5] 沈丕安.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92.
[6] Haya LG,David F,Vijay C,et al. Cytotoxic activity of an interleukin-
2-pseudomonas exotoxin chimeric protein produced in Escherichia Coli
[J].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8,85(6) :19-22.
[7] 黄斌,谢灿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广东医
学,2003,24(6) :666-668.
[8] Bhowmik A ,Seemungal TA,Sapsford RJ,et al. Relation of sputum
inflammatory markers to symptoms and lung function changes in COPD
exacerbation[J]. Thorax,2000,55(22) :114-120.
[9] Kim MH,Lee SS,Lee SK,et al. Interleukin-2 gene-encoded stromal
cells inhibit the growth of metastatic cholangiocarcinomas[J]. 2006,12
(12) :1889-1894.
[10] Wouters EF. Local and systemic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Proc Am Thorac Soc,2005,2(1) :26-33.
[11] Ruth JH. Effect of slow release IL-12 and IL-10 on knflammation,local
macrophage unction and regtnal lymphoid response during
mycobacterial (TH1 ) and schistosmal (TH2 ) antigen-elicted
pulmonary granuloma formation[J]. Inatom Res,2003,46(3) :86-92.
[12] 李建东,李国顺,杨丽萍. COPD 急性感染期血清白介素-2 水平的
变化[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1) :6-7.
编辑:刘 芳
收稿日期:2012-08-05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