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 20120716(003)
[基金项目] 贵州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研究开发基金项目
(黔科合社字[2009]5011 号) ;贵阳市科学技术
计划项目( [2010]筑科农合同字第 1-中-10 号)
[第一作者] 兰燕宇,教授,从事中药质量控制研究,Tel:0851-
6908468,E-mail:yangu626@ 126. com
[通讯作者] * 王永林,教授,从事中药新药研究开发,Tel:
0851-6908899,E-mail:gywyl@ gmc. edu. cn
甘菊滴丸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考察
兰燕宇,郑林,黄勇,王爱民,李勇军,王永林*
( 贵阳医学院药学院,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04)
[摘要] 目的:建立甘菊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并考察其在加速和室温条件下的稳定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甘
菊滴丸中的主要药材甘草和羊耳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的含量。结果:3 批甘菊滴丸中试样品经 3 个月加速试
验和 24 个月长期试验考察,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甘菊滴丸质量可控,稳定性好。
[关键词] 甘菊滴丸;稳定性;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甘草酸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903(2013)01-0099-04
Quality Control and Stability of Ganju Dropping Pills
LAN Yan-yu,ZHENG Lin,HUANG Yong,WANG Ai-min,LI Yong-jun,WANG Yong-lin*
(College of Pharmacy,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Guizhou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control method and study the stability of Ganju dropping
pills at accelerated testing and room temperature. Method:Radix Glycyrrhizae and Inula cappa in the pills were
identified by TLC. The content of glycyrrhizic acid was determined by HPLC. Result:After the accelerated testing
and the long-term testing,various indexes of 3 pilot test samples accorded with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Ganju
dropping pills. Conclusion:Ganju dropping pills are stable and controllable in quality,excellent in stability.
[Key words] Ganju dropping pills;stability;TLC;HPLC;glycyrrhizic acid
甘菊滴丸是在传统民间验方基础上,采用现代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和滴丸技术研制开发的中药新
药,由甘草、羊耳菊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解毒定痛、
化腐生肌、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复
发性口腔溃疡,现已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件
(2009L00475) ,进入Ⅱ临床试验。为保证临床应用
的安全有效,本试验参照有关文献[1-2],制定了甘菊
滴丸中甘草和羊耳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甘草中有效成分甘草酸的含
量,并对制剂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LC-10Avp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WD-A
型药物稳定性检查仪(天津药典标准仪器厂) ,甘草
对照药材(批号 120904-200200410)、甘草酸铵对照
品(批号 110731-200306,以甘草酸计 91. 23%)甘草
苷对照品(批号 111610-200503)均购至中国药品生
物制品检定所,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
(由贵阳医学院药物研究开发中心从羊耳菊药材中
制备,HPLC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为 98. 01%) ,乙腈
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硅胶 G 预制板(青
岛海洋化工厂) ,甘菊滴丸由贵州省药物制剂重点
实验室提供(批号 20070505,20070510,20070515)。
2 方法与结果
2. 1 薄层鉴别[3-4]
2. 1. 1 甘草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 1 g,加水 20 mL,
微热溶解,离心,分取上清液,加乙酸乙酯 20 mL 振
摇提取,静置分层,取下层水溶液,以稀盐酸调节 pH
3,用正丁醇振摇提取 2 次,每次 15 mL,合并正丁醇
·99·
第 19 卷第 1 期
2013 年 1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19,No. 1
Jan.,2013
DOI:10.13422/j.cnki.syfjx.2013.01.031
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 mL使溶解,通过中性氧化铝
柱(100 ~ 200 目,6 g,内径 10 ~ 15 mm) ,用氯仿 50
mL洗脱,弃去氯仿洗脱液,再用 50%乙醇 80 mL 洗
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1 mL 使溶解,作
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 1 g,加水
20 mL,加热回流 1 h,滤过,滤液同供试品溶液制备
方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甘草苷对照品,加乙
醇制成每 1 mL 含 1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再配制不含甘草药材的样品,按照供试品溶液的制
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
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溶液
各 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使成条带
状,以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5 ∶ 0. 3 ∶ 0. 5 ∶ 0. 3)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
液,在 105 ℃加热至斑点清晰,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
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见图 1。
1. 阴性样品;2 ~ 4. 供试品溶液;5. 甘草对照药材;6. 甘草苷对照品
图 1 甘草 TLC
2. 1. 2 羊耳菊的薄层鉴别 取本品 0. 2 g,加水
20 mL,微热溶解,以稀盐酸调节 pH 3,用正丁醇 20
mL提取,分取正丁醇液,用水 10 mL洗涤;弃去水洗
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2 mL使溶解,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取 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
用乙醇制成每 1 mL 含 0. 5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
溶液。再配制不含羊耳菊药材的样品,按照供试品
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
述溶液各 5 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使成
条带状,以丙酮-水-甲酸(6∶ 4∶ 0. 5)为展开剂,展开,
取出,晾干,喷以 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热风吹至
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
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条斑,阴性对照无干扰。见
图 2。
2. 2 甘草酸的含量测定[5-6]
2. 2. 1 色谱条件 Hypersil C18色谱(4. 6 mm × 150
mm,5 μm) ,流动相乙腈-1%乙酸(33 ∶ 67) ,流速 1
mL·min -1,检测波长 250 nm,进样体积10 μL,保留
1. 阴性样品;2 ~ 4. 供试品溶液;5. 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
图 2 羊耳菊 TLC
时间约 9 min。在此色谱条件下,甘草酸与相邻的杂
质峰分离完全,阴性对照无干扰,图 3。
1. 甘草酸;A. 阴性对照;B. 对照品;C 供试品
图 3 甘菊滴丸 HPLC
2. 2. 2 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 6 丸,精密称定,置
50 mL量瓶中,加 50% 乙醇约 40 mL,超声处理
10 min,放冷,加 50%乙醇至刻度,摇匀,用 0. 45 μm
滤膜滤过,即得供试品溶液;另按处方比例照制备工
艺制得缺甘草药材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制备方法
操作,即得阴性对照品溶液。
2. 2. 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甘草酸铵对照品
(含甘草酸 91. 23%)适量,加 50% 乙醇配制成每
1 mL含甘草酸 1. 025 mg的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
照品储备液 0. 5,1,1. 5,2,2. 5,3 mL,分别置 25 mL
量瓶,加 50%乙醇稀释至刻度,进样测定,以对照品
·001·
第 19 卷第 1 期
2013 年 1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19,No. 1
Jan.,2013
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值为纵坐标,计算得回归方程
为 Y = 3 661 394X - 1 366(r = 0. 999 9) ,线性范围为
0. 041 ~ 0. 12 g·L -1。
2. 2. 4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浓度对照品溶
液 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 6 次,测定甘
草酸峰面积,RSD 1. 12%,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
良好。
2. 2. 5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在
0,2,4,6,8,10 h,按 2. 2. 1 项下色谱条件各进样 1
次,每次 10 μL,结果甘草酸平均峰面积为 285 995,
RSD 1. 53%(n = 6) ,表明样品溶液在 10 h内稳定。
2. 2. 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按 2. 2. 2 项下
方法处理,按 2. 2. 1 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甘草酸含量,
平行测定 6 次,结果甘草酸平均含量为 1. 27%,含
量 RSD 1. 37%。
2. 2. 7 加样回收试验 精密称取已测定含量的供
试品(含量为 1. 27%)6 份,分别加入甘草酸对照
品,按 2. 2. 2 项下方法处理,按 2. 2. 1 项下色谱条件
测定,结果见表 1。
表 1 甘草酸加样回收率试验
样品中
含量 /mg
加入量 /
mg
测得量 /
mg
回收率 /
%
平均回
收率 /%
RSD /
%
1. 971 1. 891 3. 801 96. 77
1. 878 1. 891 3. 819 102. 64
1. 925 1. 891 3. 795 98. 89
98. 85 2. 82
1. 962 1. 891 3. 808 97. 62
1. 894 1. 891 3. 816 101. 64
1. 886 1. 891 3. 693 95. 56
2. 2. 8 样品测定 取 3 批中试样品,按照供试品溶
液制备方法进行处理,分别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
定,分别计算甘草酸含量,分别为 0. 674,0. 685,
0. 715 mg /丸。根据测定结果,暂定本品每丸含甘草
以甘草酸(C42H62O16)计,不得少于 0. 55 mg。
2. 3 稳定性考察[7-8] 为考察甘菊滴丸的稳定性,
根据《中国药典》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
导原 则[9],取 模 拟 上 市 包 装 中 试 样 品 3 批
(20070505,20070510,20070515) ,进行加速试验和
长期试验考察。
2. 3. 1 加速试验 取模拟上市包装样品,置(40 ±
2)℃、RH 20% ±5%条件下贮藏,在 0,1,2,3 个月
取样,照甘菊滴丸含量测定方法检测,3 批样品中甘
草酸的含量分别为 0. 674,0. 681,0. 670,0. 667 mg /
丸(批号 20070505) ;0. 685,0. 678,0. 676,0. 681
mg /丸(批号 20070510) ;0. 715,0. 721,0. 707,0. 711
mg /丸(批号 20070515)。结果表明,经加速试验 3
个月考察,制剂中甘草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且均能检
出甘草和羊耳菊,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 3. 2 长期试验 取模拟上市包装样品,置室温条
件下贮藏,在 0,3,6,12,18,24 个月取样,照甘菊滴
丸含量测定方法检测,3 批样品中甘草酸的含量分
别为 0. 674,0. 678,0. 676,0. 669,0. 665,0. 662 mg /
丸(批号 20070505) ;0. 685,0. 694,0. 691,0. 686,
0. 671,0. 673 mg /丸 (批 号 20070515) ;0. 715,
0. 717,0. 724,0. 712,0. 722,0. 709 mg /丸 (批号
20070515)。结果表明,经室温留样长期试验 24 个
月考察,制剂中甘草酸含量无明显变化,且均能检出
甘草和羊耳菊,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 讨论
采用 TLC对甘菊滴丸中的甘草、羊耳菊两味药
材进行定性鉴别,在薄层色谱中分别检出甘草、羊耳
菊的特征斑点,斑点分离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专
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甘菊滴丸制剂的有效鉴别
方法。
采用 HPLC测定制剂中甘草酸时,曾按《中国药
典》2005年版一部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10],以甲
醇-0. 2 mol·L -1乙酸铵溶液-冰醋酸(66∶ 37∶ 1)为流动
相,但由于系统中使用了缓冲盐溶液,试验完毕后须
清洗系统,操作烦琐,且清洗不彻底易析出盐结晶而
造成系统堵塞。故将流动相简化为乙腈-1%乙酸
(33∶ 67) ,甘草酸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完全,且峰形较
好,系统稳定。
在甘菊滴丸稳定性试验中,除甘草和羊耳菊两
味药材的薄层鉴别,以及甘草酸的含量测定外,还分
别考察了外观性状、溶散时限、微生物限度,均符合
质量标准要求,说明本品在 24 个月内质量稳定,直
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对药品质量无影响,故甘菊滴丸
的有效期暂定为 24 个月。
[参考文献]
[1] 陈祖云,迟明艳,兰燕宇. 贵州民族药羊耳菊活性成
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
16(8) :7.
[2] 陈云华,王文全.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 :1504.
[3] 胡玉花,邓双炳,王成霞,等. 生化丸质量标准研究
[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7) :125.
[4] 姚波,杨树德,梁晓原.羊耳菊的生药学研究[J]. 云
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9) :39.
·101·
兰燕宇,等:甘菊滴丸的质量控制及稳定性考察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
[5] 杨先炯,王爱民,李勇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
珠滴丸中甘草酸含量[J]. 中国药业,2008,17
(3) :12.
[6] 孟蕾,曹杰,张海鸣,等. HPLC 法测定铁笛丸中甘草
酸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
(4) :35.
[7] 谭燕珍.益气维血颗粒的稳定性考察[J]. 中国医院
药学杂志,2007,27(5) :678.
[8] 张伟明,李健和,黎银波,等.甘草酸二铵注射液的研
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6) :35.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S].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 199.
[10]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
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59.
[责任编辑 顾雪竹]
[收稿日期] 20120722(006)
[基金项目]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08069)
[第一作者] 李洪,教授,硕士,从事中药研究、药物新产品开发,Tel:13373517398,E-mail:hzzj1981@ 163. com
[通讯作者] * 王麟,助教,硕士,从事中药药物分析研究,Tel:15930110307,E-mail:wanglin8457@ yahoo. com. cn
白洋淀芦根药材中阿魏酸 UPLC含量测定
李洪1,张静1,王麟1* ,姚东云1,高玉梅2
( 1.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26; 2.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02)
[摘要] 目的:建立白洋淀芦根药材的 U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 10 批白洋淀产的芦根药材采用 70%甲醇为溶剂
超声提取制备溶液,应用 WATERS 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仪,BEH C18色谱柱,PDA检测器进行测定。以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
梯度洗脱,流速 0. 1 mL·min -1,柱温 25 ℃,检测波长 320 nm。结果:阿魏酸在 0. 038 ~ 0. 38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 = 0. 999
9)。白洋淀产芦根中阿魏酸的含量在 0. 051% ~ 0. 169%。结论:建立的白洋淀芦根药材中阿魏酸的 UPLC 含量测定方法快
速、高效,为白洋淀芦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手段。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阿魏酸;芦根;白洋淀
[中图分类号] R28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903(2013)01-0102-04
Determination of Ferulic Acid in Pharagmitis Rhizoma
Produced in Baiyangdian by UPLC
LI Hong1,ZHANG Jing1,WANG Lin1* ,YAO Dong-yun1,GAO Yu-mei2
(1. Hebei 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College,Shijiazhuang 050026,China;
2.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stablish UPLC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Phragmitis Rhizoma in Baiyangdian.
Method:Ten samples of Phragmitis Rhizoma in Baiyangdian from different place were extracted by 70% methanol
with ultrasonic extractor. Sample solutions were determined by Waters UPLC equipped with BEH C18 column and
PDA detector,gradient eluted with acetonitrile-water as mobile phase. The flow rate was set to 0. 1 mL·min -1,
while the column temperature was set at 25 ℃,and the wavelength for detection was set to 320 nm. Result:The
standard curve was in good linearity over the range of 0. 038-0. 38 μg (R2 = 0. 999 9). Conclusion:The method
established is simple,accurate and can be used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Pharagmitis Rhizoma producted in
Baiyangdian.
[Key words] UPLC;Phragmitis Rhizoma;content determination;ferulic acid
·201·
第 19 卷第 1 期
2013 年 1 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
Vol. 19,No. 1
Jan.,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