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一种新型花烛切花保鲜剂的效果



全 文 : 收稿日期:2003-11-17
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1JJY2035)资助
作者简介:郭兆武(1964-),男,湖南益阳人,博士研究生,从事植物生理研究。

一种新型花烛切花保鲜剂的效果
郭兆武 1,3,邹应斌 2,夏石头 1
(1.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激素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3.长沙理工大学 生物系,湖南 长沙 410077)

摘 要:通过近两年的研究,我室研制出无毒、无腐蚀、无色、无污染的新型环保型高效花烛切花保鲜剂。
经试验,该保鲜剂在较高和较低温度条件下保鲜效果稳定,与空白对照及含银保鲜剂相比,具有保鲜期长、
切花质量好的效果。
关 键 词:花烛切花;保鲜剂;对比试验
中图分类号:S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4)02-0013-05
Effects of a new preservatives for cut Anthurium
GUO Zhao-wu1,3, ZOU Ying-bin2, XIA Shi-tou1
(1. Key Laboratory of Phytohormone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2.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NAU,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3.Department of Biology,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7, Hunan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wo-year studies, a new preservative for cut Anthurium was developed. This
preservative is nonpoisonous,corrosion-free, colorless and pollution-free and has remarkable
preservative effect. It was proved that this preservative had steady preservative effect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nd could prolong preservative time
and hold significant advantage in comparison with Ag+ agent and the control. It has a bright prospec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cut Anthurium; preservativ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鲜切花采收后,其保鲜时间受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1],其中温度的影响尤为重要;有些植物对冷
害的敏感程度可以通过低温锻炼而减轻[2],低温可提高某些植物的含糖量[3];业已证实,二甲基亚砜
(DMSO)处理可延长康乃馨在低温环境中的贮藏寿命[4]。天南星科花烛属花烛(Anthurium andraeanum)
对低温非常敏感,在 2℃条件下约 1h 即受到伤害[5];在较高和较低温度条件下,用保鲜剂对其进行保
鲜处理,能获得良好的保鲜效果。
花烛品种丰富,佛焰苞色彩各异。红色佛焰苞的花烛切花往往比其他颜色(如绿色)更易凋谢[6]。
因此,选择佛焰苞为玫瑰红,保鲜期最短的典型易败品种“热带”(Tropical)为试材,用我室研制的保
鲜剂与已发表的含银配方,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对比试验,探讨两种保鲜剂的优越性和稳定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 花烛(“热带”品种)鲜切花取自湖南立达人花烛切花生产基地。
1.1.2 供试配方 配方 1 为我室自行研制的花烛切花保鲜剂,其配方为:2%蔗糖(S) + 1.0mg/L BA +

2004,33(2):13-17.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 33卷 ﹒14﹒
0.1mg/L KT + 3.0mg/L抗坏血酸;配方 2为国内外已发表的含银保鲜剂[7-11],其配方为:4% S + 0.05mg/L
AgNO3 + 0.05mol/L NaH2PO4。
1.2 方 法
1.2.1 试验设计 高温季节试验设 6种处理(处理 1~6);低温季节试验设 7种处理(处理 1~7)。 处理 1
用配方 1溶液浸泡 6h,然后瓶插于蒸馏水中; 处理 2用配方 1溶液浸泡 12h,然后瓶插于蒸馏水中;
处理 3用配方 2溶液浸泡 6h,然后瓶插于蒸馏水中; 处理 4用配方 2溶液浸泡处理 12h,然后瓶插于
蒸馏水中;处理 5用蒸馏水浸泡处理 6h,然后瓶插于蒸馏水中;处理 6用蒸馏水浸泡 12h,然后瓶插
于蒸馏水中;处理 7鲜切后直接瓶插于蒸馏水中。每处理 3个重复,每瓶用切花 5支。
1.2.2 试验环境
(1)高温季节环境:从 6月 6日开始至 6月 28日结束,试验总天数 23d,试验期间晴天 12d(占
总天数 52%),阴天 6d(占总天数 26%),雨天 5d(占总天数 22%);总积温 612℃,日均温 26.61℃,
日均相对湿度 77.42%。
(2)低温季节环境:从 11月 8日开始至 12月 12日结束,试验总天数 35d,试验期间晴天 14d(占
总天数 40%),阴天 17d(占总天数 49%),雨天 4d(占总天数 11%);总积温 457℃,日均温 13.06℃,日
均相对湿度 88.11%。
1.2.3 取样、前处理和评分标准 试验样本鲜切后立即装箱(专用纸箱),40min 后开始处理。将试验
样本摆放于干净实验台上,然后,逐支在蒸馏水里斜剪,花葶留 30cm长,剪切后立即瓶插于蒸馏水中。
定期观察、记录,参照 Henny和 Norman[11]的 5 级标准改进为 4 级鲜度评分标准:Ⅰ级:佛焰苞鲜艳
度与初切时相比,感官审评难以分辨,无任何衰败状,记 3 分;级:佛焰苞颜色稍有变化,佛焰苞
有 5%左右变色斑(或变色条纹)、坏死斑(或坏死条纹)或花序尖端出现小黑点,记 2 分;Ⅲ级:佛
焰苞颜色明显变化,佛焰苞有 5%~15%的变色斑(或变色条纹)、坏死斑(或坏死条纹)或花序尖端
变黑坏死,记 1 分;Ⅳ级:衰败度超过Ⅲ级的定为Ⅳ级,记 0 分。从鲜切取样运回实验室作为试验的
第 1天,以后每隔 2d观察 1次。
1.2.4 显微镜检观察 用徒手切片方法将佛焰苞制成临时切片,在 Olympus BH-2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构。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温季节下不同处理切花鲜度比较
6月 6日开始试验,至 6月 28日对 6个处理进行保鲜度观测,获得在较高温度下的切花瓶插保鲜
度(表 1)。
表 1 较高温度下各种处理的保鲜度(分)
日期(月/日)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处理 6
6/06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6/08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6/10 15 15 15 15 15 15 14 11 15 14 13 12 14 15 15 14 13 15
6/12 15 15 15 15 15 15 14 11 15 14 13 12 14 15 15 14 13 15
6/14 15 15 15 15 15 15 14 7 15 14 11 9 13 15 15 14 11 15
6/16 15 15 15 15 15 15 14 7 15 14 11 9 13 15 15 14 11 15
6/18 15 15 15 15 15 15 9 2 9 4 9 6 10 14 15 10 9 13
6/20 15 14 14 15 14 14 5 0 2 2 4 0 3 5 9 8 5 6
6/22 15 14 12 15 14 14 3 0 0 1 4 0 2 2 6 4 0 3
6/24 15 14 12 15 13 14 0 0 0 0 3 0 0 0 0 0 0 0
6/26 15 12 12 13 1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6/28 12 12 11 10 8 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对 6月 18日的鲜度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处理 1、2与处理 3~6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 1、2
的鲜度平均数最高,极显著高于处理 3~6(表 2)。对各处理的保鲜期终止日和保鲜期的观察结果(表
3)显示,处理 1、2的瓶插保鲜期明显长于处理 3~6(约 1~2倍),且感官审评效果良好,鲜花色泽
第 2期 郭兆武,等:一种新型花烛切花保鲜剂的效果 ﹒15﹒
和完整度等方面均与刚鲜切时难以分辨,完全符合商业鲜花质量要求(图 1、图 2)。

2.2 低温季节下不同处理切花鲜度的变化
11月 8日开始,至 12月 12日对 7个处理进行保鲜度观测,获得较低温度下的瓶插保鲜度(表 4)。
表 4 较低温度下各处理的保鲜度(分)
日期
(月/日) 处理 1 处理 2 处理 3 处理 4 处理 5 处理 6 处理 7
11/ 8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1/10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1/12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1/14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1/16 15 15 15 15 15 15 14 15 15 15 15 14 15 15 14 15 15 15 15 14 15
11/18 15 15 15 15 15 15 14 15 15 15 15 14 14 15 14 15 14 15 15 14 15
11/20 15 15 15 15 15 15 14 15 15 15 15 14 14 15 14 15 14 15 15 14 15
11/22 15 15 15 14 15 15 14 13 14 15 14 13 14 14 13 15 14 14 14 14 15
11/24 15 15 15 14 15 15 5 7 7 8 7 5 6 7 9 10 10 13 8 10 9
11/26 15 15 15 14 15 15 3 2 2 1 2 2 2 6 6 3 7 6 4 10 7
11/28 15 12 15 14 15 15 0 0 0 0 0 0 0 3 1 0 5 4 4 8 4
11/30 14 12 15 14 15 15 0 0 0 0 0 0 0 0 0 0 5 2 3 7 0
12/02 12 10 12 14 15 14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5 0
12/04 7 7 9 14 15 1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2/06 7 5 7 14 15 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08 2 0 4 11 13 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10 0 0 2 9 7 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2/12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对 11月 24日的鲜度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处理 1、2与处理 3~7存在极显著差异,处理 1、2的鲜
度平均数最高,极显著高于处理 3~7(表 5)。
对各处理的保鲜终止日和保鲜期进行观察,结果(表 6)表明,处理 1、2的瓶插保鲜期明显长于处
理 3~7(保鲜期延长约 0.5~1倍)。处理 1、2的感官审评效果良好,鲜花色泽和完整度等方面与刚鲜切
时难以分辨,符合商业鲜花质量要求(图 3、图 4)。
表 2 高温季节下(13d)各处理鲜度比较
显著性水平 处 理 鲜度平均数(分)
0.05 0.01
1 15.0±0.00 a A
2 15.0±0.00 a A
3 6.7±4.04 c B
4 6.3±2.51 c B
5 13.0±2.64 b B
6 10.7±2.08 b B
表 3 高温季节下各种处理的保鲜期
处理 保鲜终止日期(月/日) 保鲜期(d)
1 6/28 23
2 6/26 21
3 6/18 13
4 6/14 9
5 6/20 15
6 6/18 13
表 5 低温季节下(17d)各处理鲜度比较
显著性水平 处 理 鲜度平均数
0.05 0.01
a A
2 14.7±0.57 a A
3 6.3±1.15 d C
4 6.7±1.52 d C
5 7.3±1.52 cd C
6 11.0±1.73 b B
7 9.0±1.00 bc BC
表 6 低温季节下各种处理的保鲜期
处 理 保鲜终止日期(月/日) 保鲜期(d)
1 12/2 25
2 12/10 33
3 11/24 17
4 11/24 17
5 11/24 17
6 11/26 19
7 11/24 17
第 33卷 ﹒16﹒
2.3 不同处理切花的解剖学特征
对第 1 天的鲜切样、瓶插 15d时配方 1的样本和瓶插 15d时对照的样本进行切片显微观察,结果如
图 5。从图 5可以看出,鲜切样佛焰苞的薄壁细胞红色素、深色内含物含量丰富,充满大部分细胞(图
5a),这些深色内含物可能是维持切花鲜度的能源物质,如可溶性糖、淀粉等,它们的存在使切花保持正
常的鲜度。对配方 1保鲜液处理的切花瓶插 15d时切片观察(图 5b)可见,其佛焰苞的薄壁细胞与苞片
叶肉组织的完整性与鲜样近似,细胞内仍含有丰富的红色素、深色内含物。瓶插 15d时的对照(图 5c),
佛焰苞薄壁细胞已显透明,苞片中心部分的叶肉组织有些薄壁细胞的细胞壁部分破裂或消失,鲜切时维
持鲜度的深色内含物基本或完全消耗殆尽,表皮下第二层细胞所具有的红色素含量锐减,大部分已消失,
有的细胞甚至完全失去红色素,整个佛焰苞褐变。
3 讨 论
AgNO3和硫代硫酸银(STS)是常用的切花保鲜剂,其保鲜原理是抑制切花乙稀的产生,以达到
保鲜的目的;但是,AgNO3 和 STS有腐蚀作用,不同浓度的 AgNO3 和 STS对大部分种类的切花均会
出现轻重不同的副作用。对花烛切花来说,乙烯不是其衰败的直接诱导因子,其切花对 Ag+不敏感
[12],含银保鲜剂对其花葶和总苞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花葶表皮出现褐斑,佛焰苞总苞局部红色
淡褪。所以,用含 Ag+的乙烯抑制剂(如 AgNO3 和 STS)对花烛切花进行保鲜处理只有副作用,没
有保鲜作用,这是为什么含银保鲜剂处理的花烛切花保鲜期短,甚至比对照稍短的主要原因。因此,
AgNO3 和 STS不宜用作花烛切花保鲜剂的主效剂。
花烛切花体内生理代谢失调,能源物质耗竭,自由基水平骤升,细胞生物膜透性增大,形成
呼吸跃变,亚细胞结构破坏[13]使红色色素变性等是诱导花烛切花衰败的主要因素。本试验的自制
保鲜剂能够从这些方面对花烛切花进行有效调控:BA、KT和抗坏血酸能有效调节花烛切花体内的生
理代谢,维持胞内正常的微环境,保持亚细胞结构的完整性;S(蔗糖)能为切花补充生理代谢所
消耗的能源物质。对苞片叶肉组织切片显微观察表明,自制保鲜剂处理后瓶插 15d时,与第 1天时的
鲜切鲜样相比,其佛焰苞的薄壁细胞显微结构没有显著差异;而与瓶插 15d 时的对照样本相比,其佛
焰苞的薄壁细胞的完整度、薄壁细胞内含物、红色素含量等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自制保鲜剂处理的花
烛切花瓶插 15d时的感观审评效果与第 1d时的鲜样基本一致。
试验结果表明,含银保鲜剂的处理在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条件下,对花烛切花的保鲜作用不显著,
不能用作花烛切花保鲜剂;自制保鲜剂的处理在较高温度或较低温度条件下,对花烛切花保鲜作用稳
定,保鲜期长,保鲜质量高,完全符合商业保鲜剂的要求,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保鲜剂。
参考文献:
[1] Halevy A H, et al. Senescence and post harvest physiology of cut flowers[J]. Horticulture Rev., 1979,(1): 204-236.
[2] Wheaton L L. Modification of chilling sensitivity by temperature conditioning[J]. Proceed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e Science, 1967,91: 529-533.
[3] Rees W L, et al. Low temperature sweetening of higher plants[A]. In: Recent advances in the biochemistry of fruits and
vegetable[M]. Lond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1. 41-61.
[4] Wilkins S T. The influence of dimethylsulfoxide and sucrose on storage of carnation[J]. Horticulture Science, 1983,18:
391-395.
[5] Henny R J, et al. Anthurium “Show Biz”[J]. HortScience, 2001,36(6): 1140-1141.
[6] 郭兆武,等. 不同品种花烛鲜切花保鲜期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29(6): 485-487.
[7] Paull R E. Postharvest variation in composition of soursop (Annona muricata L.) in relation to respiration and ethylene
production[J]. J Amer Soc Hort Sci., 1982,107(4): 582-585.
[8] 高勇,等. 切花保鲜剂研究综述[J]. 园艺学报, 1989,16: 139-143.
[9] 宋纯鹏. 植物衰老生物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60.
[10] 胡绪岚. 切花保鲜新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189.
第 2期 郭兆武,等:一种新型花烛切花保鲜剂的效果 ﹒17﹒
图 1 高温季节下试验第 1天随机排列小区
[11] 何生根,等. 切花生产与保鲜[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129-130.
[12] 金波,等. 鲜切花栽培技术手册[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221.
[13] 郭兆武,等. 花卉的化学控制[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2002,17(3): 91-95.











a b c
图 5 不同处理佛焰苞片解剖学特征
注:a. 鲜切当天,佛焰苞的薄壁细胞内具有明显的红色素和维持鲜度的深色内含物;b. 经配方保鲜液处理、瓶插 15d 时佛焰苞薄
壁细胞内红色素和深色内含物与鲜样近似;c. 瓶插 15d时的对照,佛焰苞的薄壁细胞内红色素淡褪或消失,维持切花鲜度的深色
内含物基本消失

图 2 高温季节下各处理的不同保鲜效果
注:左起第 1~6列分别为处理 1~6。
图 3 低温季节下试验第 1天随机排列小区 图 4 低温季节下各处理的效果比较
注:左起第 1列为 1排,第 2、3、4列每列 2排;
左起第 1列为处理 7;第 2列为处理 6、5;
第 3列为处理 2、1;第 4列为处理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