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雪莲果叶中的绿原酸



全 文 :2010年 10月
第 31卷第 10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根据荔枝酒中几种有机酸(苹果酸、α-酮戊二酸、
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的含量,添加一定量的标
准有机酸,按样品处理方法处理进样,同时做空白试验。
根据回收率=测定值-本底值
加标值
×100 %计算,结果表明 6
种有机酸的回收率在 93.64 %~101.80 %之间 ,说明
该方法准确度良好(见表 5)。
3 结论
本试验建立了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
定 9种有机酸。方法选择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磷酸调
节 pH值为 2.7, 流速 1.0 mL/min,检测波长为 210 nm,
柱温 30℃。在此条件下,被测组分色谱峰保留时间短,
可以在 9 min内完成一个样品的测定。9种有机酸的分
离度良好,样品处理简单,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可
推广使用。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 HPLC法同时测定荔
枝酒中苹果酸、α-酮戊二酸、乳酸、乙酸、柠檬酸、琥珀
酸的含量,其方法的 RSD为 0.25 %~1.21 %,回收率为
93.64 %~101.80 %,说明测定方法的重现性和准确度
较好。荔枝酒中有机酸含量在 309 mg/L~3 299 mg/L之
间,不同荔枝酒中的有机酸组成和量比关系存在差异,
这就形成不同荔枝酒独特的风味。
参考文献:
[1] 丁岗.荔枝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1999,10(2):145-146
[2] 陈志行,郑宗坤,程学俊.荔枝果酒的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0,21(2):23-24
[3] 董平,黄儒强,芮汉明,等.荔枝余甘子保健酒的研制[J].酿酒科
技,2003,118(4):89-90
[4] 于文景. 酒类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检验及相关技术标准使用手
册[M].北京: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2:2300
[5] 杨毅,李崎,陈蕴,等.反相高效液相色普法(RP-HPLC)测定啤酒
中有机酸[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29(8):6-12
[6] 陈悦娇,马应丹,冼敬恒.反相 HPLC快速测定饮料中的苯甲酸
和山梨酸[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11):140-145
[7] 陈悦娇,白卫东,黄桂颖,等.腐竹生产过程中豆浆游离氨基酸的
HPLC法测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7):146-149
收稿日期:2009-11-24
表 5 回收率试验结果(n=3)
Table 5 The result of recovery
有机酸
苹果酸
α-酮戊二酸
乳酸
乙酸
柠檬酸
琥珀酸
本底值/(mg/L)
2 396
319
347
872
653
776
加标值/(mg/L)
2 500
200
400
800
600
700
实测值/(mg/L)
4 905
506
754
1683
1232
1468
回收率/%
100.30
93.64
101.80
101.19
96.56
98.79
RSD/%
1.49
4.20
4.05
2.12
2.15
4.45
!!!!!!!!!!!!!!!!!!!!!!!!!!!!!!!!!!!!!!!!!!!!!!!!
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雪莲果叶中的绿原酸
陈红惠 1,徐保立 2,彭光华 3,*
(1.文山学院生化系,云南文山 663000;2.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3.西藏自治区质量技
术监督局,西藏拉萨 540000)
摘 要:建立薄层色谱法分离鉴定雪莲果叶中绿原酸的方法,以斑点分离情况、清晰度、有无拖尾现象等方面综合评
价展开效果。确定以乙酸乙酯-水-甲酸-甲苯(85∶10∶10∶4)为展开剂,显色剂为 2 %FeCl3-1 %K3Fe(CN)6,方法简单、快
速、成本低,分离效果理想,结果满意。
关键词:雪莲果叶;绿原酸;薄层色谱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Yacon Leaves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CHEN Hong-hui1,XU Bao-li2,PENG Guang-hua3,*
(1. Bio-chemistry Department,Wen Shan University,Wenshan 663000,Yunnan, China;2. Colleg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 Hubei, China;3.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que
Supervision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Lhasa 540000, Tibet, China)
作者简介:陈红惠(1979-),女(汉),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食品的分析、开发。
*通信作者:彭光华,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检测分析
134
2010年 10月
第 31卷第 10期食品研究与开发
雪莲果(Smallanthus sonchifolius,俗名 yacon)又称
雪莲薯、亚龙果、亚贡,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1]。雪莲果叶中含有大量的酚酸,主
要是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2]。绿原酸是一种有效的
酚型抗氧化剂,具有比抗坏血酸、咖啡酸和生育酚更强
的自由基清除效果,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对多种致病菌
和病毒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此外还有抗肿瘤、降
血脂、降血压等药理作用[3-4]。绿原酸在植物界广泛存
在,但含量较高的植物不多。据研究表明[5],酚酸在雪
莲果叶中含量超过 3.6 %,但对于其中绿原酸含量和
分离测定国内少见报道,雪莲果叶中含有的大量活性
成分,已经在国内外引起相当关注,对于叶中酚酸成分
鉴定和分离是实现其开发利用的基础。目前绿原酸的
分离鉴定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法,高
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法等[6]。为寻求一种快速
分析鉴定绿原酸的方法,根据 TLC操作简单易行,成
本低,快速,分离效果明显的特点,采用薄层色谱法对
雪莲果叶中绿原酸进行分析,确定了适用于绿原酸分
离的条件,为雪莲果叶酚酸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雪莲果叶由云南陆良雪莲果种植基地提供。
绿原酸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硅胶
G,正丁醇,乙酸,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甲醇,甲苯,
FeCl3,K3Fe(CN)6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
层析缸(23 cm×7 cm×22 cm):华中农业大学食品
科技学院食品化学教研室制;薄层层析板(20cm×10 cm):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食品化学教研室制;EYELA
N-1000型旋转蒸发仪:日本东京理化;101-3型电热
恒温干燥箱:广东全科化玻仪器有限公司;涂布器:西
德制造;微量注射器。
1.3 方法
1.3.1 样品液及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雪莲果干叶粉碎过筛,置于磨口三
颈烧瓶中,加入石油醚 200 mL,室温下提取 20 min,抽
滤弃去石油醚,除去其中的脂类成分,重复 1次。置通
风橱中室温风干,然后用 30 %乙醇溶液,在 95 ℃预处
理 15min,料液比为 1∶40(g/mL),70℃下提取 2次,每次
1 h,真空浓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酯相,真空浓缩
至干,用甲醇溶解定容,得到供薄层层析用的样品液。
称取绿原酸对照品 1.0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
10 mL,得到含绿原酸 0.1 mg/mL的绿原酸对照品贮备
溶液,避光保存于 4℃冰箱中。
1.3.2 薄层色谱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硅胶 G,加入 3倍于硅胶 G质量的
水于研钵中调匀,涂布在洁净玻璃板上,自然干燥后
在 110℃下活化 1 h,贮于干燥器中备用。将配置好的
展开剂倒入层析缸中,盖好,充分振荡使溶剂蒸汽饱和
充满于层析缸内,用微量注射器将样品液和对照液分
别点样在薄层板上,置于层析缸中上行展开,待展开剂
前沿达到薄层板上边沿约 12 cm时取出薄层板,自然
挥干表面溶剂,用显色剂进行喷雾显色,观察出现的蓝
色斑点并进行测量和计算斑点的 Rf值,用于定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展开剂的选择[7-9]
2.1.1 不同展开体系对展开效果的影响
绿原酸易溶于水、含水乙醇、甲醇,微溶于乙酸乙
酯,极性较大,选择合适的展开剂是薄层色谱分离成功
的关键,要求展开体系要有适当的强度和组成。一般
较少使用单一溶剂分离较复杂的混合物,可以使用多
元溶剂体系。选择展开剂时应考虑合适的极性大小,
对分离物质应有一定的溶解度及解吸力,极性较大的
溶剂可加快化合物在薄层上的移动,极性较小的溶剂
则降低溶剂的洗脱能力,使其 Rf值降低,中等极性的
溶剂使极性相关较大的溶剂混合均匀。根据上述原则
和相关文献,选择了 5种不同展开体系进行对比,分离
结果见表 1和图 1、图 2、图 3。
由图 1可看出,展开体系Ⅱ中被分离物质全部移
动到溶剂前缘,表明展开体系极性过大;图 2中样品在
Abstract: In the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chlorogenic acid in Yacon leaves by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 was evaluated by isolation of spot, clatiry, whether trailing etc. After the experiments of various ascending
elusions, chlorogenic acid was developed by ethyl acetate-water-formic acid-toluene(85∶10∶10∶4), visualized by
2 % FeCl3-1 % K3Fe (CN)6. By using the mobile phase, chlorogenic acid was separated satisfactorily, the spots
were separated clearly and without trailing.
Key words: Yacon leaves;chlorogenic acid;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检测分析
135
2010年 10月
第 31卷第 10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表 1 各展开体系对雪莲果叶中绿原酸的分离结果
Table 1 The separate result of different extending system on
chlorogenic acid in Yacon leaves
展开体系
Ⅰ甲苯∶甲醇∶乙酸 =1.5∶0.5∶1(体积比)
Ⅱ甲酸∶乙酸=4∶0.2(体积比)
Ⅲ乙酸乙酯∶水∶甲酸 =85∶1:8(体积比)
Ⅳ正丁醇∶乙酸∶水=4∶1.5∶5(体积比)
Ⅴ正己烷∶乙酸乙酯∶水=20∶19∶1(体积比)
分离效果
分离效果很差,成一直线,对照品斑点拖尾严重
样品和对照品全都移动到溶剂前沿,无分离
样品出现分离,各点间拖尾略长
展开速度很慢,分离出的点距离很近,效果差
样品和对照品均未展开,停留在原点处,无分离
图 1 甲酸-乙酸=4∶0.2展开效果
Fig.1 The result presented by using formic acid-acetic acid
图 2 正己烷-乙酸乙酯-水=20∶19∶1展开效果
Fig.2 The result presented by using n-hexane-ethyl acetate-
water
图 3 乙酸乙酯-水-甲酸=85∶1∶8展开效果
Fig.3 The result presented by using ethyl acetate-water-formic
acid
展开体系Ⅴ下没有展开,停留在原点,表明展开体系
极性过小,无法对物质进行分离,这两种体系分离效
果最差。体系Ⅲ和Ⅳ均能将样品分离,但体系Ⅲ分离
效果相对较好,对照品 Rf值在 0.2~0.8范围内,斑点清
晰,虽然分离出来的点出现拖尾,可以通过调整展开
剂中水和酸的含量进行调节,综合以上情况,选择用
乙酸乙酯、水、甲酸三元溶剂作为分离绿原酸的展开剂。
2.1.2 展开剂含水量对展开效果的影响
设定乙酸乙酯和甲酸的量不变,通过改变展开剂
中含水量的比例来观察其对展开效果的影响。展开剂
中含水量对展开效果的影响见表 2所示。
试验发现随着水的含量的增加,分离的点逐渐清
晰,拖尾有所减少,Rf值增加,但含水量较高时,分离
效果变差,单一通过改变水的含量并不能得到良好的
分离效果,拖尾严重,乙酸乙酯与水的体积比为 85∶10
时能出现相对较好的分离,可进一步通过改变酸的含
量来减少拖尾情况。
2.1.3 酸对展开效果的影响
由于绿原酸分子中含有酚羟基,增加展开剂的酸
性更加有利于抑制拖尾,改善分离效果。选择甲酸调
表 2 含水量对展开效果的影响
Table 2 The effect of water content on result presented
乙酸乙酯-水-甲酸比例(体积比)
85∶2∶8
85∶4∶8
85∶6∶8
85∶8∶8
85∶10∶8
85∶12∶8
Rf值
0.624
0.642
0.708
0.732
0.755
-
分离效果
拖尾短些,但仍不清晰
分离处清晰几个点,但对照品拖尾长
分离出的点拖尾减少
有所改善,分离出几点
出现较好的点分离,有拖尾
分离较模糊,拖尾长
检测分析
136
2010年 10月
第 31卷第 10期食品研究与开发
图 5 展开结果 2
(V 乙酸乙酯∶V 水∶V 甲酸=85∶10∶12)
Fig.5 The result presented 2
图 4 展开结果 1
(V 乙酸乙酯∶V 水∶V 甲酸=85∶10∶1)
Fig.4 The result presented 1
节酸度,通过增加不同甲酸的含量来研究酸对展开效
果的影响,得到适合雪莲果叶中绿原酸的展开剂,试验
结果见图 4、图 5。
由图 4可看出,甲酸的量加入较少,这时展开剂
的极性过大,致使样品很难展开,效果更差;然后不断
增加甲酸的量,样品出现良好的分离效果,斑点的拖尾
达到最好的抑制情况,当 V 乙酸乙酯∶V水∶V甲酸=85∶10∶
12时,由图 5可以看出,酸的含量比例过高,却相反的
影响分离效果,可能是由于改变了展开剂的极性大小,
使分离物质展开速度过快,造成一定拖尾而未能分离,
通过多次反复校验三者的比例,发现乙酸乙酯∶水∶甲
酸=85∶10∶10(体积比)能分离出较为明显的几个点,然
后将绿原酸对照品点样于薄层板上,对照品展开的点
略有拖尾,故调整展开剂,往其中加入适量甲苯,当
V 乙酸乙酯∶V 水∶V 甲酸∶V 甲苯=85∶10∶10∶4时,发现绿原酸对照
品和样品分离的斑点拖尾有很大抑制,能达到较好的
分离。
2.2 显色剂条件的确定
2.2.1 显色剂的选择
根据参考文献和绿原酸分子结构特性,选用 FeCl3
液与 K3Fe(CN)6液混合作为显色剂,为达到最好显色效
果,确定二者混合比例,进行了以下摸索试验,确定了
2 %的 FeCl3与 1 %的 K3Fe(CN)6的混合比例为 4∶1时,
显色效果最好。
2.2.2 显色时间
由于使用的是混合显色剂,2 %的 FeCl3与 1 %的
K3Fe(CN)6溶液应分别预先配置,避光保存。对比分别
用新混合的显色剂、混合后放置 1、2 d的显色剂进行
显色效果比较,新混合的显色剂显色效果好,混合时间
过长,会严重影响显色效果。
用显色剂喷雾后,一般放置 3 min~4 min后就可
以观察到斑点位置及分离效果,显色时间过长,相反薄
层板颜色变深,影响对分离结果的判断。
2.2.3 显色温度
在常温条件下进行显色就能得到很好的显色效
果,不需要进行加热处理,显色温度过高,相反会使薄
层板变色。因此,一般选择室温为宜,在此情况下,显色
时间不易超过 5 min。
2.3 雪莲果叶中绿原酸的分离鉴定
将雪莲果叶酚酸提取物样品与绿原酸对照品分
别点样在同一薄层板上,放置于乙酸乙酯∶水∶甲酸∶甲
表 3 显色剂的配比试验
Table 3 The experiment of different chromogenic reagent mixed
ratio
2 %FeCl3与 1 %K3Fe(CN)6混合比例
4∶0.5
4∶1
4∶2
4∶4
显色效果
颜色太浅,斑点不明显
颜色适合,斑点明显
颜色太深,薄层板上的斑点难以分辨
颜色更深,斑点无法分辨
检测分析
137
2010年 10月
第 31卷第 10期 食品研究与开发
图 7 纯化雪莲果叶酚酸薄层层析图
Fig.7 Th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of purified phenolic acid
on Yacon leaves
图 6 雪莲果叶酚酸薄层层析图
Fig.6 The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of phenolic acid on Yacon
leaves
a为样品;b为对照品
a为纯化样品;b为对照品
苯=85∶10∶10∶4的已充分饱和的展开剂中,用上行展开
法进行展开,展开至 12 cm时取出,挥干薄层板上的溶
剂后进行喷雾显色,薄层层析谱图见图 6。将经过树脂
X-5吸附纯化和溶剂乙酸乙酯处理过的纯化样品与绿
原酸对照品进行点样并按上述方法展开,薄层层析结
果见图 7。
由图 6可看出,样品通过 TLC法分离得到 4个
点,分离效果良好,没有拖尾,斑点清晰可见,其中有一
个斑点展开的距离与对照品的相近,其中对照品斑点
的 Rf=0.674,样品中与对照品展开距离接近的斑点的
Rf=0.672,两个值很接近,说明雪莲果叶中确实存在绿
原酸成分。由图 7可看出,纯化过的样品通过薄层层析
后分离得到两个点,其中有一个斑点展开的距离与对
照品的十分相近,说明经过纯化后,样品的纯度得到了
很大的提高。
3 结论
对几种展开系统进行比较,选择乙酸乙酯∶水∶甲
酸∶甲苯=85∶10∶10∶4作为展开剂进行分离,展开效果
好,展层速度快。用 2 %FeC13-1 %K3Fe(CN)6进行显色,
斑点呈现蓝色,样品分离出现 4个独立清晰的斑点。根
据样品 Rf 值与对照品比较,Rf 对照品=0.674,Rf 样品=
0.672,确定了雪莲果叶酚酸组分中含有绿原酸,可结
合 HPLC及其他方法对该物质进行进一步定性。
参考文献:
[1] 李卓亚.雪莲果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
品, 2007, 9(6): 41-43
[2] 金文闻,余龙江,孟思进,等.亚贡的植物学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概
况[J].中草药,2006,37(4):633-636
[3] 杜延兵,裘爱泳.绿原酸生物活性、资源及其提取纯化[J].现代食
品科技,2006,22(2):250-252
[4] 黄绍重.绿原酸的提取及应用[J].应用化工,2006,35(6):467-469
[5] 马挺军,吕飞杰,台建详,等.亚贡叶中营养成分和功能性化学成
分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1):56-57
[6] 陈绍华,王亚琴,罗立新.天然产物绿原酸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
技,2008,2:195-199
[7] Breda Simonovska, Irena Vovk, Samo Andrens姚 ek, et al. Investigation
of phenolic acids in yacon (Smallanthus sonchifolius) leaves and
tubers[J]. J. Chromatogr. A, 2003, 1016: 89-98
[8] 程德军,梁冰,董海英,等.两次制备薄层色谱分离纯化杜仲叶中
的绿原酸[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33(3):542-545
[9] 朱桂兰,童群义.薄层色谱法分析低聚乳果糖[J].食品工业科技,
2004,25(1):131-133
收稿日期:2009-10-31
检测分析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