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多裂叶荆芥穗茎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全 文 :白 求 恩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O FN R O M AN B ET H U N E U N I V O F ME DS C I V
o l
.
1 4N o
.
1 29 8 8
多裂叶荆芥穗茎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化学教研室 , 减友维 张甲生 马冰如
内容提要 多裂叶荆芥穗和茎经灰化处理 , 用火 焰原子吸收分尤光度 法测定了z n 、 M g 、
aC

uC
_等 1 2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 极谱法测 定了 M 。 、 C。 。 结果表明穗中微童元素含量远高
于 茎 。 分析硒 含量采用混合酸处理样品 , 加 入 D A N 后 生成有机硒化合物 , 经革取用荧尤分
光度法可确 定硒 ( I V ) 的含量 。
关铭词 多裂叶荆芥 元素分析
多裂叶荆芥 S e h i z o n e P e t a m u l t i f i d a
rB i q为唇形科裂叶荆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
产于通辽等地 。 东北各处亦做同属植物裂叶
荆芥 ( S c h i z o n e P e t a t e n u i f o l i a ) 使用 。 本
经记载裂叶荆芥具有散气解表 , 解挛宣毒 ,
旺盛皮肤血行之功效 〔 1 〕 。 植化研究 已 从该
植物分离出三种黄酮和三种单 菇试 〔 “ 〕及挥
发油部分 〔 8 〕 。 但多裂叶荆芥化学成份研究
较少 , 仅苏联学者对该植物挥发 油做了气相
一质谱分析 , 确定了薄荷酮 、 扑勒酮等 20 多
种成 份 〔 4 〕 , 其它成份研究及元素分析未见
报道 。 长久以来 , 二种植物大量被用于传统
方刘中 , 其药理作用较为明显 。 为了对扩大
该药材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目前在分
离该植物化学成份的同时 , 也应考虑它所含
有的微量元素对其药理作用的影响 。 为此 ,
我们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荧光分光光度
法和极谱法定量分析了多裂叶荆芥穗和茎中
的 15 种微量元素 。
材 料 和 方 法
一 、 样品和仪器 样品由长春市药材库购买 ,
当年产于通辽 。 茎穗经分离清洗、 烘干后 ( 40 ~ 50 ℃ )
粉碎。 所用仪器分别为岛津R F一5 40 型自动记录荧
光分光光度计。 8 3 型笔录式极谱仪 。 S p e o t r人 40
吴广宣主任审阅
型原子吸收分光 光度计带有石 墨 炉原 子化器 。
p e r k i n一 E lm e r 5 03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二 、 实验方法
(一 ) 、 测硒样品处理 干燥穗茎过筛后分别
取约 烤样品 , 精确称量重后倒入 10 司 带有磨 口玻
璃塞的锥形瓶内。 依次加入 5 %钥酸钠 1 . 5司 、 去
硒浓硫酸4 . s lm 和高氯酸 5 司 , 进行预硝化处理 。
放置过夜后 (室温 ) , 将锥形瓶直接置于电热板上
加热 ( 1 60 。一 1 . 70 ℃ ) , 至溶液透明 、 呈微绿浅黄
色 。 然后用浓度为 1 : 1 氨水和稀盐酸调p H为 1 . 5 ~
2
.
0
, 加由0 . 2 M E D T A二钠盐溶液和 5 吓盐酸经胺
溶液等体积混合配制的稳定液s m l。 在暗处加。 . 2 %
2

3一二氨基 ;蔡 l m l , 置沸水水浴加热 7 分钟后 ,
用活动水迅速将瓶内溶液冷却到室温 。 此时溶液中
硒 ( I v ) 已成金属有机物 4 . 5一苯并艺硒脑形式存
在 ,该物质易溶于环已烷。在锥形瓶中加入 5 ~ 6 ml
环已烷 , 振荡 5 分钟后 , 用分 液 漏 斗分离环已烷
层 , 可直接对该萃取液中有机硒做荧光强度测定 。
(二 ) 测其它元素样品处理 将精确称量的样
品 (约 1 9 )置于石英增祸中 ,放入马福炉内经 24 小时
灰化 (逐渐升温到 50 ℃ ) 。 自然冷却到室温后 ,
如有黑色物质表明未灰化完全 , 可加少量硝酸和高
氯酸 , 移至带架砂浴上加热到完全灰化 。 再加适量
盐酸 , 蒸干后放置冷却 。 最后用 1 %盐酸溶解灰化
物 , 定量转移到 10 om l容量瓶中 , 加去离子水到刻
度摇匀后 , 可用于测定 。 在处理上述样品时 , 均做
空白 , 试剂均为优级纯 。
测量方法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 定 洒 ( lV ) 。 激
发波长 3 76 n m , 荧光发射波长 s z Z n m 。 采用 M o ( y l )
12 5
DOI : 10. 13481 /j . 1671 -587x. 1988. 02. 009
一苦杏仁酸一K c1 O 3 一H Z S O ; 体系催化波极谱法
测定钥 。 C 。一二氮氟一硫脉体系催化波极谱法分
析 C 。 。 其余元素测定均采用乙块一空气火焰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 , 其中镍原子化用石墨炉原子化器
发生。 测定钾、 钠时 , 在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中加
入艳作为消电离剂 , 浓度 _为 40 。陇加 l。 侧定 C a Z 十
T a b l
e 1 F e
.
A I
.
C
u
.
K
.
N a
.
M g
.
Z n e o n 亡e n t ,
时 , 样品溶液和标准溶液均加入基体 干 扰 控 制剂
钢 , 浓度 s m g加 I。
结 果 和 讨 论
一 、 多裂叶荆芥穗和茎中各微量元素含
量 (见表 1 , 2 ) 。
s P i k e s a n d
A I ( m g / g )
S亡e m s
K ( m g / g ) M g ( m g / g ) F
e (m g / g ) N
a ( m g / g ) C
a
( m g / g ) C
u
(卜g / g ) Z n (卜 g / g )
姚UO口只ù .
.n`
n口勺ùn`1山亡J内D
:一。茎 ( S t e m s )穗 ( S P i k e s ) :: :: 26 0 0 . 17 86 2 0 0 3 18T a b l e Z M n . M o . C o . P b . C d . N i . S e e o n t e n t s i n s P i k e s a n d s t e m sM n ( m g / g ) C d (抖 g / g ) P b (俘 g / g ) C o (林g / g ) N i ( p p m ) S e (卜g / g ) M o (卜g / g ) A 11 e o n t e n t s加合量 ( m g / g )
茎 ( 5 t e m s )
搏 ( S p三k e s )
0
.
0 17 3
0

0 3 1 6
.
4 0 0 1 6 0
.
4 6 0 3
.
1 0 黑 一跳 0 。 0 3 00 0 3 3 < 0 . 0 100 , 18 1 1 1 . 0 9 62 1 . 4 9 3
二 、 讨论 测定结果清楚表明 , 穗中所
含各种微量元素的量远高于茎中的含量 , 并
且差异性较明显 。 这和该植物穗中有机化学
成份较茎复杂是一致的 。 多裂叶荆芥药用地
上部位 , 主要是穗 , 商品名称为 “ 芥穗 ” 。
经我们预实验表明 、 穗中挥发油含量比茎要
高的多 。 检查黄酮类反应的现象 , 穗比茎要
明显的多 。 这种一致性使得水煎煮芥穗时 ,
贰类成份被提取的同时 , 有可能较多量的微
量元素也被溶出 , 从而增加微量元素的体内
摄入量 。
现代医学表明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是维持
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平衡所必需的 。 许多生
物化学反应没有 _ M g 、 C 。 和其它金属就不能
发生 。 细胞的遗传特征也和微量元素息息相
关 。 S e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 认为它对体
内谷胧甘脓过氧化酶具有关键性作用 , 在一
定细胞浓度下能保护组织不受氧化损害 。 缺
硒可引起乳腺癌和结肠癌发病率增高。 但体
内微量元素的超限增加也会有害无益 。 苏联
学者最近提出金属致癌理论认为二价金属离
子可以侵入 D N A分子 、 与 4 个碱基中鸟嘿吟
结合 , 通过改变 D N A本身的电子结构 、 形成
错误配对的核昔酸起始物 , 从而导致癌细胞
爆炸性滋 生 〔 6 〕、 肝癌细胞中结合在染色体
上二组氨酸蛋白质内的 C a “ 十 、 M g 么十 、 Z n 么 +
含量远高于正常细胞的 2 倍 。 因此 , 在考虑
药材所含有效成分剂量的同时 , 也要注意不
要过多摄入 微 量 元 素 。 多裂叶荆芥除 K 、
N a 含量较高外 , 还含有较高量的 F e 、 Z n 、
M g

ca
, 当然对其在 植 物体内存在价态不
甚了解 , 进入体内后能否转变成二价离子也
不能肯定 。 因此在 多 裂 叶 荆芥的使用中 、
应注意研究有效成分和微量元素的关系和它
们药理作用的协同性和相驳性 。 以上测定结
果和讨论仅为科学的使用荆芥的挖掘其药用
价值提供参考 。 有关多裂叶荆芥的化学成份
研究正在进行中 。
参 考 文 献
周风悟 , 等 . 中药学 . 山东科技出版社 , 19 8。 : 90 .
.
H i r o s l: 1 5
, e士 a l . T万e e o u s t i士u e n 土5 o f
5
e lz i z o n e p e 士a t e n u i f o l i a B r i q . C il o m
P I
一a r m B u l l 1 0 8 1 ; 2 。 ( 6 ) : 1 6 56 .
. 藤田真一 , 等 . 各地产植物精油 l乙寸为 研究 (第
肥报 ) 少 了 万 了O 精油成分 . 药学杂志 1 9 7勺 ”
: 1 6 2 2
1 2 6
4
.
Il
a oa p ;a A n
.
3小。 p u oMa l J e。 。 。 ep a e一 1 08 0, 1 6 ( 2 ) : 2 5 6 .
T e R 玫几 M o n r o 几 认 ; 2
.
T
e p n e H o H 江 H u 众 e o e , a o 5 . 减友维 , 等 . 苏联癌症研究新进展一金属致癌理论 .
。中二 p n o x M a e e 二 n e : o , o p o x 。 。 江。 。 c e M . 苏联 科学与技术 ( 中文 ) 1 0 5 5 , 5 : 17 .
T’ y 6 o ; 。 e : 。 二 x . P a e T 。 : e二 二 H 、 。 P e e .} p c 。 ( 1 9 5 6年 1 1月 1 9日收稿 )
Q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e s o f s o m e t r a e e e l e m e n t s
i n Sc h i z o n e p e t a m u l t i f i da ( L ) B r iq
Z a n g Y o u : 。 e i , Z几a n夕 I i a s h e n夕 a o d M a B艺n口 : u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h e m i s t r y )
D r i e d a n d P u l v e r i z e d s P i k e s a n d s t e m s o f S e h i z o n e P e t a m u l t i f i d a ( L ) B
r
i q
w e r e b u r n e d t o a s h e o i n q u a r t z e r u e i b l e
.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e s o f 1 2 t r a e e e l e
-
m e n , s , i n c l u d i n g Z n , M g , C a , C u e t c
.
w e r e c a r r i e d 二o u t w i t h f l a m e a t o m i c
a b s o r b e d s p e c t r u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p o l a r o g r a P h i e m e t h o d w o s u s e d t o d e t e c t M o
a n d C o
.
R e o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q u a n t i t y o f a l l t h e s e t r a e e e l e m e n t s e o n t a i n e d i n
t h e s P i k e , w a s f a r m o r e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 s t e m s
.
A f t e r t h e S e s a m P l e w a s t
r e a t -
e d w i t h m i x e d a e i d a n d D A N w a s a d d e d t o t h e s a m P l e , o r g a n i e S e c o m P o u n d
w a s f o r m e d
.
B y e x t r a e t i o n w i t h e y e l o h e x a n e , o r g a n i e o e l e n i u m w a s a n a l y s e d b y
犷 e a s u r i n g i t s f l u o r e s e e n e e i n t e n s i t y .
K e y w o r d s S c h i
z o n e P e t a m u l t i f i d a ( L ) B
r
i q
T r a c e e l e m e n t a n a l y s i s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阴道转移放射治疗一例报告
第三 临床学院 毛瑛兰 陈公言 黄 岩
冷某 52 岁 , 因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术后 4 个月 , 阴道肿物 3 个月来诊 。 病人因外阴可见 小指头大黑色肿
物 , 19 8 4年 6 月在某妇产科行外阴根治术 ,病理为外阴恶性黑色 素 瘤 , 病理 号5 1 8 92 9 , 术后未用化疗。 1
个月后发现阴道有黑色肿物 , 1 9 8 4年 10 月来我科 。 妇科检查 : 外阴呈根治术后改变 ,于 尿道 口下方阴道前壁
见亚铃形黑色斑点2 . 0 x 3 . c0 m , 表面略粗糙 , 无明显突出 , 无破溃 , 周围有细小卫 星 病 灶 , 全身其它部
位理化检查未见异常 。 1 9 8 4年 1 1月在本科行钻60 大剂量单次分割照射 , 距离 6 c0 m , 射 野 6 x 6 c m , 每周
3 次 , 每次靶吸收星 4 . S G y , , 总靶吸收量 38 . 4G y , 8 次完成 。 结束时肿瘤消失一半。 1 个月后复查 , 残
留的肿物已缩小至。 . 3 x o . 3c m , 行 钻 60 大 剂量单次分割切线照射 , 剂量同前 , 无反应。 放疗结束肿物完
全消失。 经复查 、 随访局部无复发 , 1 9 86年 12 月因肺转移而死亡 。
英国医疗中心 S t r a u s “报道恶性黑色素瘤采用大剂量单次分割照射 ,症状缓解快 ,并发症低 , 这一报道提
供了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治疗。 他们又对软组织转移灶常规放疗 , 有效率 6 % , 而大剂量分割照射组有效
率为94 % 。 壬于a b e r m a l对皮肤转移瘤进行高分次量放疗 , 转移灶大多数消失 ,而低分次量组尽管总剂量很高 ,
无一人有效 。 因此他们认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放射效应与总剂量无明显关系 ,而与分次量密切 相关 。从本例治
疗结果我们认为大剂量分割照射可得到较好的疗效 , 这可能是由于降低了黑色素瘤细胞对辐射损伤的修复
能力 ,促使乏氧细胞再氧和 , 从而提高了瘤细胞的镐射效应 ,增强了放疗敏感性 。 ( 1 9 8 7年 1 1月10 日收稿 )
1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