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dible fungi2010(1)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张大飞 戚元成 高玉千 申进文 邱立友 *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
摘 要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 其机理还不清
楚。 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 1-氨基环丙
烷-1-羧酸即 ACC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
培养料、 覆土及鲜土中的 ACC 含量与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数
量。 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
的 ACC 含量简便快速。 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 ACC 含量
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
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 双孢蘑菇可能
具有乙烯合成的 ACC 途径。 覆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利用
ACC, 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
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子实体 覆土 1-氨基环丙烷-1-羧酸
文章编号 1000-8357(2010)01-0009-03
人们很早就发现栽培双孢蘑菇 (Agaricus bisporus)时必
须覆土,否则很少或不能出菇 [2],[3],并对其机理进行了大量研
究。 Thomas 等(1964) [4]认为覆土层能够积累蘑菇菌丝产生的
气体激素,使之适宜蘑菇子实体原基发生。 Stoller(1952)[5]提
出覆土能够提供一个媒介以破坏抑制物 。 Eger(1962) [6]和
Thomas 等(1964)[4]发现覆土中的微生物对蘑菇原基的形成是
必要的。 Park 和 Agnihotri(1969)[7],[8]证实覆土中起作用的微生
物是细菌而不是放线菌、霉菌或酵母菌,这些细菌的代谢物即
可刺激双孢蘑菇子实体原基的形成,而且代谢物是不耐热的。
Hayes 等(1969)[9]和 Rainey 等(1990)[10]的研究表明,刺激蘑菇
子实体形成的细菌主要是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等,这些细菌能够以蘑菇产生的气体代谢物作唯一碳源生长。
覆土中假单胞菌的数量越高蘑菇产量也越高 [11]。 当子实体原
基形成时, 覆土中细菌的数量显著增加直到第 2 潮菇采收结
束,荧光假单胞菌的数量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12]。
覆土中细菌诱导双孢蘑菇出菇的机理至今尚不清楚 [13],[14]。
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假单胞菌去除了蘑菇菌丝营养生长阶
段产生的自抑物质 [10],[15]-[17],因为活性炭也能够代替覆土刺激
出菇 ,可能是活性炭吸附了抑制原基形成的抑制物 [18], [19]。
Masaphy 等(1987)[20]和 Cochet 等(1992)[21]电镜观察发现,培养
料中营养生长的蘑菇菌丝表面有大量的草酸钙结晶, 覆土后
这些草酸钙结晶消失,开始形成菌索进而子实体原基发生。草
酸钙结晶可能干扰了菌索的形成。 既然覆以灭菌的活性炭可
消除抑制物,则抑制物应是可溶性物质或气体,因此草酸钙不
应是双孢蘑菇原基形成的抑制物。
许多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是 1-氨基环丙烷-1-羧
酸 (1-aminocyclopropane -1- carboxylic acid,ACC)脱氨酶产
生菌,ACC 脱氨酶产生菌通过将植物乙烯合成的前体物 ACC
降解生成 α-丁酮酸和氨来调节植物体内的乙烯水平,从而显
著提高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 [1], [22]。双孢蘑菇是否具有乙烯合
成的 ACC 途径, 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是否含有 ACC 及
ACC 脱氨酶产生菌尚未见报道。 研究分析了双孢蘑菇培养
料、 覆土及鲜土中的 ACC 含量以及细菌和 ACC 脱氨酶产生
菌的数量, 提出了双孢蘑菇产生的乙烯是其子实体原基形成
及发育的自抑物质, 覆土中的 ACC 脱氨酶产生菌通过利用
ACC, 消除了乙烯合成的前体物从而减少了双孢蘑菇产生的
乙烯量是覆土出菇的机理的新观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常规制种,栽培双孢蘑菇 2796,待菌丝发满
床层采用红壤土覆土。出菇后分别在 3 个大棚中取培养料、覆
土和新鲜红壤土测定细菌总数 、ACC 脱氨酶产生菌数量和
ACC 含量。
1.2 ACC 含量的测定 采用离子色谱法。 样品过 20 目筛后
准确称取 1g, 以 10 倍体积超纯水超声提取 30 min,12 000×g
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并调 pH 值小于 4,用等体积氯仿洗涤
1 次 ,取水相过 MCX 固相萃取小柱 ,分别用 2 mL 甲醇和
1 mL 水洗柱,最后用 1 mL 1 mol/L 氨水(溶剂为甲醇)洗脱,收
集并用氮气吹干,用 1mL 超纯水定容。 使用戴安 ICS-3000 型
离子色谱仪(美国戴安公司),色谱柱是 AminoPac PA-10(2×
250 mm),进样量 25 uL,流速 0.25 mL/min,流动相为超纯水:
250 mmol/L NaOH(60∶40),柱温 30℃。
1.3 细菌数量测定 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细菌总数的测定
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3]。 ACC 脱氨酶产生菌数量的测定
使用以 ACC代替(NH4)2SO4作氮源的最低营养盐 DF培养基[1]。
25℃培养 24 h 计数并挑取 ACC 脱氨酶产生菌不同类型的菌
落分别转接最低营养盐 DF 培养基斜面中, 进一步验证其利
用 ACC 的能力及初步分类鉴定。
1.4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分类鉴定 革兰氏染色和芽孢染
色观察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个体形态、革兰氏染色反应和是
否产生芽孢及生理生化特征实验等,均按东秀珠等(2001) [24]
进行。 产荧光测定采用 Tech agar 培养基[25]。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料、 覆土及鲜土中的 ACC 含量 于双孢蘑菇第 4
潮菇采收后取培养料、 覆土及鲜土,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
收稿日期:2009-06-17。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82102150048)。
* 通讯作者。
生 理 生 化
9
dible fungi 2010(1)
ACC 含量,ACC 的保留时间为 13.8 min,杂质干扰小,杂峰少
(图 1)。在鲜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 ACC,平均含量是 0.56 μg/g
干基。 覆土中 ACC 平均含量是 1.20 μg/g 干基,比新土高 1.15
倍, 达到显著水平 (P<0.05)。 培养料中 ACC 含量平均值是
6.27 μg/g 干基,分别比鲜土、覆土高 10.26 倍、4.24 倍,均达到
显著水平(P<0.05)(图 2)。
2.2 培养料、 覆土及鲜土中细菌总数和 ACC 脱氨酶产生菌
的数量 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以 ACC 作唯一氮源的
最低营养盐 DF 培养基分别稀释平板计数测定培养料、 覆土
及鲜土中细菌总数和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 , 结果见
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覆土中细菌总数明显高于培养料和鲜
土,与前人的结果一致 [26]。 覆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
同样明显高于培养料和鲜土。鲜土中细菌总数和 ACC 脱氨酶
产生菌的数量最低, 细菌总数仅是培养料和覆土的 6%~9%,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仅是培养料和覆土的 0.4%~0.6%。
鲜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数量占细菌总数的比例也明显低
于培养料及覆土,培养料及覆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数量约
占细菌总数的三分之一。
2.3 培养料、 覆土及鲜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的种类 经
单菌落纯化和分类鉴定,培养料、覆土和鲜土中 ACC 脱氨酶
产生菌主要是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恶臭
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utida)、 巨大芽孢杆菌 (Bacillus
megaterium)和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 其中荧光假
单胞菌的数量最多, 在 ACC 脱氨酶产生菌中所占的比例在
50%~70%,即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以荧
光假单胞菌为主,与前人的报道一致 [26]。 鲜土中 ACC 脱氨酶
产生菌的种类较少,而覆土中 ACC 脱氨酶产生菌除包括鲜土
外还含有培养料中菌的类型。
3 讨 论
首次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 覆土及鲜
土中的 ACC 含量。 测定 ACC 含量有间接法和直接法,间接法
即将 ACC 转化为乙烯或是将 ACC 衍生化再用气相色谱仪 [27]、
毛细管电泳[28]、液相色谱与气相色谱联用 [29]和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串联质谱[30]等进行测定。直接检测 ACC 的方法有毛细
管电泳[31]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32]等。间接法测定
ACC 由于转化率和衍生化率较低,测定结果往往偏低;直接
法所用的提取方法复杂、样品需用量大,不便于大量样品的同
时操作。研究采用离子色谱法直接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
和鲜土中的 ACC 含量,样品用量少,前处理简便,杂质干扰
小,非常便于在食用菌研究中应用。
ACC 是高等植物合成乙烯的前体物。 尽管有很多微生物
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和酵母菌能够产生乙烯,但一般认为
其乙烯合成途径与高等植物不同, 不是由蛋氨酸经 ACC 途
径 , 而是由蛋氨酸经 2-酮-4-甲基硫代丁酸 (2-keto- 4-
methylthiobutyric acid,KMBA)途径或由谷氨酸经 2-酮戊二酸
途径[33]。 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微生物中也具有和高等植
物相同的乙烯合成途径。土壤微生物能够利用 ACC 为碳源或
氮源并产生乙烯 [34]。 与添加 L-亮氨酸、KMBA 和 CaC2 相比,
ACC 是土壤微生物合成乙烯的最有效的底物 [35]。 草地早熟禾
(Poapratensis)的病原菌小麦根腐病菌 (Bipolaris sorokiniana)
不能利用蛋氨酸作唯一碳源,以其宿主叶片浸提液培养该菌,
添加蛋氨酸可产生大量乙烯 , 并在培养液中分泌 ACC,但
ACC 合成酶活性较低;不添加蛋氨酸产生的乙烯很少,但其
ACC 合成酶活性较高。添加 ACC 产生的乙烯量显著低于添加
蛋氨酸。 因此,该菌具有 2 条合成乙烯的途径,但其转化 ACC
生成乙烯的效率较低 [36]。双孢蘑菇和香菇(Lentinula edodes)均
能在灭菌的培养料中生长并产生乙烯 [37],[38],这两种担子菌是
通过哪种途径合成乙烯还不清楚。 我们的研究表明双孢蘑菇
培养料和覆土中含有较高浓度的 ACC(图 2)。因此,双孢蘑菇
可能具有合成 ACC 并转化 ACC 生成乙烯的能力。
常规栽培或使用灭菌培养料常规覆土栽培双孢蘑菇,均
可检测出 5 种气体,分别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和丁烷。 然
而,在原基形成后只有乙烯急剧增加,当子实体膨大至适当大
时间/min
图 1 离子色谱法测定 ACC色谱图
A: 标样;B: 培养料;C: 覆土;D: 鲜土
8
7
6
5
4
3
2
1
0
AC
C
含
量
/(
μg
·
g-
1
干
基
)
培养料 覆土 鲜土
图 2 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和鲜土的 ACC含量
表 1 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和鲜土中细菌总数
和 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
样品
细菌总数
/(106·g-1干基)
ACC 脱氨酶
产生菌数量/(105·g-1干基)
ACC 脱氨酶产生菌数量
占细菌总数的比例/%
培养料 71.14 224.11 31.50
覆土 107.76 312.21 28.97
鲜土 6.25 1.35 2.17
生 理 生 化
电
导
值
/μ
s
电
导
值
/μ
s
A B
C D
(* 显著性差异 P<0.05)
10
dible fungi2010(1)
小时乙烯浓度开始降低并至较低的水平。 乙烯的产生仅与双
孢蘑菇的菌丝有关,与子实体无关 [37],[39],可能也与覆土中的微
生物无关, 因为覆土后乙烯的产生主要来自培养料而不是覆
土[39]。用灭菌培养料栽培香菇,乙烯和 CO2浓度的变化与双孢
蘑菇乙烯浓度的变化类似 [38]。 所不同的是,香菇菌丝生长阶段
产生的乙烯的浓度平均在 0.5 ng/(g 鲜重)/h, 原基形成后产
生的乙烯最高浓度达 1.1 ng/g鲜重/h, 分别是双孢蘑菇同期的
2.7倍和 2.5 倍。 因此,在子实体原基发生和发育时,双孢蘑菇
对乙烯可能比香菇更敏感。覆土中细菌的数量远高于培养料,
均以革兰氏阴性菌和荧光假单胞菌为主 [26],这些菌具有 ACC
脱氨酶,能够利用 ACC 为唯一氮源(表 1)。 覆土后培养料中
双孢蘑菇菌丝产生的 ACC 通过毛细管作用或扩散作用及时
移动到覆土中, 被覆土中的细菌利用, 减少菌丝产生乙烯的
量,解除了乙烯对子实体原基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将高浓
度(10.3 mg/kg 干基)的乙烯抑制剂 AgNO3 添加入培养料中,
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没有影响 [40],间接证明了
乙烯可能抑制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
漆酶活性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形成与发育关
系密切。漆酶是双孢蘑菇主要的胞外蛋白,与菌丝生物量呈显
著正相关[41]。 与培养料不灭菌栽培相比,灭菌培养料栽培双孢
蘑菇漆酶活力低,因而菌丝生长慢;常规栽培双孢蘑菇,子实
体原基形成和发育阶段漆酶活性达到最大, 当第一潮菇收获
时酶活性明显降低 [42]。 原因可能是,在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双
孢蘑菇需要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细胞物质供子实体膨大,
该时期许多酶包括漆酶的活力达到最大。 漆酶是单电子氧化
还原酶, 催化氧化酚类和芳香胺类化合物时会在细胞中积累
较多的活性氧,活性氧诱导菌丝细胞合成乙烯。当子实体发育
到适当大小时不再继续膨大, 菌丝不再需要大量合成细胞物
质,漆酶活性及乙烯合成量随之降低。在此期间覆土中的细菌
及时降解双孢蘑菇合成的 ACC,解除乙烯的抑制。
综上所述,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机理可能是,双孢蘑菇子
实体原基形成及发育过程对乙烯敏感,高浓度的乙烯有抑制作
用。 双孢蘑菇能够合成 ACC并转化 ACC生成乙烯。 覆土的作
用是, 培养料中菌丝产生的 ACC可通过毛细管作用或扩散作
用及时移动到覆土中被其中的细菌利用, 从而降低菌丝产生乙
烯的量,解除了乙烯对子实体原基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Penrose D M,Glick B R. Methods for isolating and characterizing
ACC deaminase-containing 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J].
Physiology Plant,2003,118(1):10-15.
[2] Lambert E B. Principles and problems of mushroom culture [J].
Botanical Review,1938(4):397-426.
[3] Rainey P B,Jcole A L. Space - for - air,the key to a productive cas-
ing[J]. Mushroom Journal,1987(10):310-311.
[4] Thomsa D S,Mullins J T,Block S S. Involvement of volatiles in mush-
room sporophore initiation [J]. Mushroom Growth Association Bul-
letin,1964(177):429-433.
[5] Stoller B B. Studie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casing soil for mushroom
beds[J]. Mushroom Growth Association Bulletin,1952(34):289-297.
[6] Eger G. The “Halbshalentest”,a simple method for testing casing ma-
terials[J].MushroomGrowthAssociationBulletin,1962(148):159-168.
[7] Park J Y,Agnihotri V P. Bacterial metabolites trigger sporophore for-
mation in Agaricus bisporus[J]. Nature,1969(222):984.
[8] Park J Y, Agnihotri V P. Sporophore production of Agaricus bisporus
in aseptic environments [J]. Antonie van Leeuwenhoek,1969 (35):
523-528.
[9] Hayes W A,Randle P E,Last F T. The nature of the microbial stimu-
lus affecting sporophore stimulation in Agaricus bisporus (Lange)
Sing[J]. The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1969,64(1):177-187.
[10] Rainey P B,Cole A L J,Fermor T R,et al. A model system for exam-
ining involvement of bacteria in basidiome initiation of Agaricus bis-
porus[J]. Mycological Research,1990(94):191-195.
[11] Nair N G,Hayes W A. Some effects of casing soil amendments on
mushroom cropping [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1975,26(1):181-188.
[12] Pardo A,De Juan J A,Pardo J E. Bacterial activ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casing during mushroom cultivation(Agaricus bisporus(lange)im-
bach)[J]. Acta Alimentaria,2002,31(4):327-342.
[13] Noble R,Fermor T R,Lincoln S,et al. Primordia initiation of mush-
room (Agaricus bisporus ) strains on axenic casing materials [ J ] .
Mycologia,2003,95(4):620-629.
[14] Mamiro D P,Royse D J. The influence of spawn type and strain on
yield,size and mushroom solids content of Agaricus bisporus pro-
duced on non-composted and spent mushroom compost[J]. Bioresour
Technlogy,2008,99(8):3205-3212.
[15] Eger G. Experiments and comments on the action of bacteria on
sporophore initiation in A. bisporus[J]. Mushroom Science,1972(8):
719-725.
[16] Wood D A. Primordium formation in axenic cultures of Agaricus bis-
porus (Lange)Sing [J].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1976(95):
313-323.
[17] Rainey P B. Effect of Pseudomonas putida on hyphal growth of Agar-
icus bisporus[J]. Mycological Research,1991(95):699-704.
[18] Long P E,Jacobs L. Aseptic fruiting of the cultivated mushroom A-
garicus bisporus [J]. Transactions of the British Mycological Society,
1974,63(1):99-107.
[19] Wood D A,Blight M. Sporophore initiation in axenic culture [J].
Glasshouse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1981:140.
[20] Masaphy S,Levanon D,Tchelet R,et 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
scope studi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Agaricus bisporus (Lang)Sing
hyphae and bacteria in casing soil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87,53(3):1132-1137.
[21] Cochet N,Gillman A,Lebeault J M. So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ing soil and their effect during Agaricus bisporus fructifica-
tion[J]. Acta Biotechnologica,1992,12(5):41-419.
[22] Arshad M,Saleem M,Hussain S. Perspectives of bacterial ACC
deaminase in phytoremediation [J]. Trends Biotechnology,2007,25
(8):356-362.
[23] 姚占芳,吴云汉.微生物学实验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24] 东秀珠,蔡妙英.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生 理 生 化
(下转 P16)
11
dible fungi 2010(1)
[25] Reyes E A,Bale M J,Cannon W H,et al. Identification of Pseu-
domonas aeruginosa by pyocyanin production on Tech agar [J]. Jour-
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1981,13(3):456-458.
[26] Reddy M S,Patrick Z A. Effect of bacteria associated with mushroom
compost and casing materials on basidiomata formation in Agaricus
bisporus[J]. Canadian Journal of Plant Pathology,1990(12):236-242.
[27] Boller T,Herner R C,Kende H. Assay for and enzymatic formation of
an ethylene precursor,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J].
Planta,1979,145(3):293-303.
[28] Smets R,Claes V,Van Onckelen H A,et al. Extraction and quantita-
tive analysis of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in plant tis-
sue by gas chromatography coupled to mass spectrometry [J]. Journal
Chromatography A,2003(993):79-87.
[29] Hall K C,Pearce D M E,Jackson M B. A simplified method for de-
termining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CC)in plant
tissues using a mass selective detector [J].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1989(8):297~307.
[30] 马莹莹,盖 颖,陈伟奇,等.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
谱(HPLC-ESI/MSn)定量检测植物组织中微量 1-氨基环丙烷-1-
羧酸(ACC)含量的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44(4):754-758.
[31] Kazmierczak A,Kazmierczak J M. The level of endogenous 1 -
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in gameto-phytes of Anemia
phyllitidis is increased during GA3-induced antheridia formation[J].
Acta Physiology Plant,2007(29):211-216.
[32] Petritis K,Dourtoglou V,Elfakir C,et al. Determination of 1 -
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nd its structural analogu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ion spra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 J
Chromatography A,2000(896):335-341.
[33] Fukuda H,Ogawa T,Tanase S. Ethylene production by micro-organ-
isms[J]. Advances in Microbial Physiology,1993(35):275-306.
[34] Frankenberger W T Jr,Phelan P J. Ethylene biosynthesis in soil:I.
Method of assay in conversion of 1 -aminocyclopropane-1 -carbox-
ylic acid to ethylene [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85(49):1416-1422.
[35] Khalid A,Akhtar M H,Makhmood M H,et al. Effect of substrate-
dependent microbialy produced ethylene on plant growth[J]. Mikro-
biologiia,2006,75(2):277-283.
[36] Coleman,L W,Hodges,C F. The effect of methionine on ethylene
and 1 -aminocyclopropane -1 -carboxylic acid production by Bipo-
laris sorokiniana[J]. Phytopathology,1986,76(9):851-855.
[37] Wood D A,Hammond J B. Ethylene production by axenic fruiting
cultures of Agaricus bisporus [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
biology,1977,34(2):228-229.
[38] Ohga S. Carbon dioxide and Ethylene Levels during Incubation and
Fruiting Stages on Sawdust -Based Culture of Lentinula edodes [J].
Bulletin Kyushu University Forests,1998,79(1):13-20.
[39] Turner E M,Wright M,Ward T,et al. Production of ethylene and
other volatiles and changes in cellulase and laccase during the life-
cycle ofthe cultivated mushroom,Agaricus bisporus [J]. Journal of
General Microbiology,1975,91(1):167-176.
[40] Falandysz J,Bona H,Danisiewicz D. Silver uptake by Agaricus bis-
porus from an artificially enriched substrate[J]. Zeitschrift für Lebens-
mittel-Untersuchung und-Forschung,1994,199(3):225-228.
[41] Matcham S E,Jordan B R,Wood D A. Estimation of fungal biomass
in a solid substrate by three independent methods[J]. Applied Micro-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5,21(2):108-112.
[42] Bonnen A M,Anton L H,Orth A B. Lignin-Degrading Enzymes of
the Commercial Button Mushroom,Agaricus bisporus[J]. Applied Mi-
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1994,60(3):960-965.
2.3.6 暖温性针叶林食用菌 位于海拔 1 700~2 300 m,主要
为云南松林,是云南松分布最南部延伸地区。云南松林组成树
种以云南松为优势,伴生树种有红木荷、旱冬瓜、桦木和壳斗
科的一些树种。 分布在景东县与大理州交界附近区域的少部
分地区及墨江、镇沅、景东的东北部边缘一带。 本类型中的食
用菌约 13 种,主要生长在云南松纯林或松栎混交林下,如:绿
菇 (青头菌 )Russula virescens (Schaefl.ex Zanted.)Fr.、干巴菌
Thelephora ganbajun Zang、红菇(大红菇)Russula lepida Fr.、蜡
蘑 Laccatia laccata(Scop.:Fr.)Berk.等。
3 小 结
3.1 普洱林区气候温暖湿润、降雨充沛,植物种类繁多。野生
食用菌资源丰富, 调查和收集到的 156 种, 分属于 7 目 23
科 43属。以红菇科 Russulaceae、牛肝菌科 Boletaceae、鹅膏菌科
Amanitaceae、白蘑科 Tricholomataceae、珊瑚菌科 Clavariaceae
的种类及数量占优势。
3.2 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使得普洱市野生食用菌种群的组成
及生态分布有很大的差异。 以暖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
的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葱郁茂密,而且林下枯枝落叶层丰富,
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因此,该区域是利用野生食用
菌种质资源和筛选优良菌种的良好基因库。
3.3 普洱林区野生食用菌中,大多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如
红菇、鸡棕、牛干菌、黄汁乳菇、木耳、鸡油菌、大马勃等,是周
边群众食用并获取一定经济效益的产品, 在保护好森林的前
提下,通过开展食用菌采集、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对改善和提
高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云南省思茅地区森林资源汇总报
告[R].昆明:2000:2-6.
[2]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
719.
[3] 黄年来.中国食用菌百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3:1-448.
[4] 应建浙,臧 穆.西南地区大型经济真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1-399.
[5] 张光亚.云南食用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1-526.
[6] 云南省林业厅,中荷合作云南省 FCCDP 办公室,云南省林业调
查规划院.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4:163-171.
[7] 云南省林业厅,中荷合作云南省 FCCDP 办公室,云南省林业调
查规划院 .糯扎渡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
248-254.
[8] 云南省林业厅,中荷合作云南省 FCCDP办公室,云南省林业调查规
划院.菜阳河自然保护区[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205-217.
!!!!!!!!!!!!!!!!!!!!!!!!!!!!!!!!!!!!!!!!!!!!!!!!!!!!!
资 源 调 查
(上接 P1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