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1-07-13初稿;2001-10-27修改稿
 食用菌学报 2002.9(1):28~ 35
 Acta Edulis Fungi
文章编号:1005-9873(2002)01-28-08
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张福元  阎永亮  吴海花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太谷 030801)
摘 要 本研究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进行了醋糟栽培猴头菌高产配方的初
步筛选 ,并对猴头菌生育期间营养利用规律及酶活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醋糟配料中
的麸皮 、黄豆粉和过磷酸钙与配料中的其它辅料通过互作产生了增产效应。经优化筛选 , 获得醋
糟栽培猴头菌的两种高产配方:①醋糟 44.12%, 锯末 25%, 麦麸 20%, 玉米粉 0.63%, 黄豆粉
5%,过磷酸钙 2.25%,石膏 2%,白糖 1%;②醋糟 43.50%, 锯末 30%, 麦麸 11.25%, 玉米粉 5%,
黄豆粉 5%, 过磷酸钙 2.25%,石膏 2%, 白糖 1%。猴头菌菌丝生长阶段主要降解木质素 ,而子实
体生长阶段主要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且漆酶 、愈创木酚氧化酶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酶活性
的变化与木质素 、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规律一致。
关键词 猴头菌;醋糟;配方筛选;营养利用
中图分类号:S816.31   文献标识码:A
猴头菌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山西省酿醋下脚料———醋糟资源十
分丰富 ,为了探索醋糟栽培猴头菌的高产配方及其机理 ,我们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
设计 ,研究了猴头菌对以醋糟为主的 36种配方培养料及所选出的优化配方培养料的营养利用
规律 ,旨在为猴头菌的高产优质低成本栽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高产配方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培养料优化筛选
1.1.1 菌株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株“兴安 2号”引自黑龙江省中联食用菌研究中心 。
1.1.2 试验设计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表1),以总产量(Y)为目标函数 ,因素编码见表 2。
1.1.3 培养料配方
石膏 2%,白糖 1%,然后在此基础上按表 1的 36 个配方添加锯末等辅料 ,不足量用醋糟
补足 ,含水量 60%。
1.1.4 试验方法
采用17cm×32cm聚丙稀袋栽培 ,每袋装干料 400g ,重复 6次 ,高压灭菌后接种 , 23℃±1℃
下发菌 ,满袋后自然条件下出菇 ,以一 、二潮菇产量计产 。
DOI :10.16488/j.cnki.1005-9873.2002.01.007
表 1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试验
Table 1 Experiments of quadratic orthogonal rotational regression combination design with five factors
试验编号
Experiment
Nos.
锯末
Saw dust
X1
麸皮
Wheat b ran
X2
玉米粉
Corn meal
X 3
黄豆粉
Soybean meal
X 4
过磷酸钙
Superphosphate
X5
产量(g)
Yield
生物学效率(%)
Biological ef ficiency
1 1 1 1 1 -1  288.7 70.21
2 1 1 1 -1  1 298.6 74.65
3 1 1 -1  1 1 297.9 74.48
4 1 1 -1  -1  -1  305.8 76.45
5 1 -1  1 1 1 283.5 70.09
6 1 -1  1 -1  -1  300.7 75.18
7 1 -1  -1  1 1 250.2 62.55
8 1 -1  -1  -1  -1  285.5 70.14
9 -1  1 1 1 1 287.7 70.19
10 -1  1 1 -1  -1  290  72.50
11 -1  1 -1  1 -1  271.7 67.93
12 -1  1 -1  -1  1 266.5 66.63
13 -1  -1  1 1 -1  252.5 63.13
14 -1  -1  1 -1  1 277.5 69.38
15 -1  -1  -1  1 1 280.8 70.02
16 -1  -1  -1  -1  -1  273.4 68.35
17 -2  0 0 0 0 311  77.75
18 +2  0 0 0 0 261.2 65.30
19 0 -2  0 0 0 279.9 69.98
20 0 +2  0 0 0 298.8 74.70
21 0 0 -2  0 0 281.5 70.38
22 0 0 +2  0 0 297.8 74.45
23 0 0 0 -2  0 280.6 70.02
24 0 0 0 +2  0 302.5 75.63
25 0 0 0 0 -2  273.3 68.33
26 0 0 0 0 +2  288.1 70.23
27 0 0 0 0 0 271.5 67.88
8 0 0 0 0 0 268.7 67.18
29 0 0 0 0 0 269  67.25
30 0 0 0 0 0 276  69.00
31 0 0 0 0 0 266.6 66.65
32 0 0 0 0 0 263.2 65.80
33 0 0 0 0 0 271.4 67.85
34 0 0 0 0 0 275  68.75
35 0 0 0 0 0 263  65.75
36 0 0 0 0 0 273  68.25
表 2 参试因素编码水平
Table 2 Code level of experimental factors
编码水平
Code levels
锯末
S aw dust
X1(%)
麸皮
Wheat bran
X 2(%)
玉米粉
Corn meal
X 3(%)
黄豆粉
Soybean meal
X4(%)
过磷酸钙
Superphosphate
X 5(%)
+2 30 20 5 5 3
+1  22.5  17.5   3.75   3.75   2.25
 0 15 15  2.5  2.5  1.5
-1   7.5  12.5   1.25   1.25   0.75
-2 0 10 0 0 0
1.1.5 数据处理
采用 SAS系统中回归分析法〔1〕 ,求得数学模型后进行显著性检验 ,以获得最优回归模型 。
然后据各因素主效应 、互作效应等试验结果 ,经综合分析获得高产配方:醋糟 44.12%,锯末
291 期         张福元等: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25%,麸皮 20%,玉米粉 0.63%,黄豆粉 5%,过磷酸钙 2.25%,石膏 2%,白糖 1%,含水量
60%,pH6.0 。
1.2 营养利用规律及胞外酶活性
1.2.1 培养料配方
利用 1.1.5提及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取的高产配方进行了猴头菌营养利用特性及胞外酶活
性研究。
1.2.2 取样方法
接种后每隔 4d取样一次 ,每次取 10g ,其中 5g 用于酶活测定 ,另5g 风干后测其营养成分 。
1.2.3 营养成分测定
1.2.3.1 培养料中纤维素 、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测定 采用王玉万等食用木腐菌生理生化研
究方法〔2〕 ,测定培养料中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 。
1.2.3.2 胞外酶提取 取菌丝培养物 5g ,5 倍水浸泡 、捣碎 ,30℃浸提 1h ,用 4层纱布过滤 、
3000r/mim离心 10min ,取上清液测定胞外酶活性。
1.2.3.3 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参照杨新美《食用菌研究法》中的分析方法〔3〕 ,
测定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
1.2.3.4 多酚氧化酶测定 多酚氧化酶 、漆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采用 0.01M 醋
酸缓冲液(pH5),漆酶反应底物为 0.42mM 的邻联甲苯胺 ,测定波长为 600nm;愈创木酚氧化
酶的反应底物为 10mM 的愈创木酚。9支磨口试管中 ,各加入酶液 2mL ,醋酸缓冲液 1mL 。
然后在1 ~ 3号管加醋酸缓冲液 1mL ,作为 CK;4 ~ 6号管加邻联甲苯胺1mL ,测漆酶活性;7 ~
9号管加愈创木酚 1mL ,测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 。在 28℃恒温黑暗条件下进行反应 ,两种酶
活性单位均以每分钟光密度值(OD 600nm/mL/min)来表示 。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产配方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培养基优化筛选
2.1.1 猴头菌产量的数学回归模型
本试验为 5因素 5水平设计。据文献介绍的方法〔4〕 ,可得各因素 Xi 关于猴头菌产量(Y)
的五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Y=b0+∑m
j=1b jXj+∑i≠jbijXj+∑
m
j=1bijX
2
j  (m=5)
X1 、X2 、X3 、X4和 X5 分别表示锯末 、麸皮 、玉米粉 、黄豆粉和过磷酸钙的用量 ,将各试验的
猴头菌产量和各试验因素编码值水平(表 1)代入上述模型 ,经回归分析建立它们间的数学模
型:Y=324.8+0.7X1+11.4X2+8.9X3+0.4X4+5.2X5+109X1X2-0.1X1X3+4.3X1X4 +0.
8X1X5-4.7X2X3+0.5X2X4-0.2X2X5-2.1X3X4-0.3X3X5 -1.2X4X5 -1.5X12+2.3X22+
1.7X32+0.5X42-2.1X52 (1)
对模型(1)进行显著性测验和失拟检验 。结果表明 ,模型(1)的 F =19.05>F 0.01=3.67 ,
达到极显著水平 。从概率结果来看 ,整个模型 F 测验极显著 ,说明该模型是可靠的。模型(1)
的失拟值为 3.582 ,模型不失拟 ,说明模型(1)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试验所建立的回归模型与实
测值拟合度较好 。对模型(1)各项系数进行显著性测验 ,剔除不显著项 ,得到如下回归数学模
型:Y=324.8+11.4X2+8.9X4+5.2X5+4.3X1X4-4.7X2X3-2.1X3X4-1.2X4X5 -1.5X12
30 食 用 菌 学 报                9 卷
+2.3X22+1.7X32-2.1X52 (2)
2.1.2 因素主效应分析
因二次模型(2)中各自变量已经过编码代换 ,且具有正交性 ,故各回归系数的大小就能表
明各自变量作用大小 。由模型(2)可以看出 , X2 、X4 、X5 均对猴头菌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 ,其作
用大小的顺序是 X2>X4>X5 。
2.1.2.1 X2(麸皮)对猴头菌产量的影响 将X2以外的因素固定在0水平 ,可得因素X2 对产
量影响的数学模型:Y(x2)=324.8+11.4X2+2.3X22 (3)
由模型(3)可以看出 ,在本试验范围内 ,麸皮用量(x2)增加 ,猴头菌产量(Y)也不断地增
加 ,并在 X2=+2.0时 ,猴头菌产量得最大值。故在生产上我们可选取[ +1.5 , +2.0]水平的
麸皮用量 。
2.1.2.2 X4(黄豆粉)对猴头菌产量的影响 由模型(2)可以导出:Y(x4)=324.8+8.9X4 (4)
由模型(4)可以看出 ,随着黄豆粉用量的增加 ,猴头菌产量逐步提高 ,黄豆粉每增加一个编
码值(即 1.25%),猴头菌可增产 8.9g ,但考虑到黄豆粉用量与猴头菌增产产生的经济效益及
其与其它因素间的互作关系 ,实际生产中黄豆粉的用量可取+2水平。
2.1.2.3 X5(过磷酸钙)对猴头菌产量的影响 由模型(2)可以导出:Y(x 5)=324.8+5.2X5
-2.1X52 (5)
经对模型(5)求导得出 ,当 X5=1.24时 ,猴头菌产量(Y)达最大值 ,且在达到最大值之前 ,
随着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 ,猴头菌产量也增加 ,但增产幅度有下降的趋势。在猴头菌产量达到
极大值之后 ,随着过磷酸钙用量的增加 ,猴头菌产量有所下降 ,故在生产实践中 ,过磷酸钙用量
以[ +1.0 , +1.24]水平为最佳 。
2.1.3 各因素交互作用的分析
由模型(2)可知 ,X1与 X4 、X2与X3 、X3与X4、X4 与X5有交互作用 ,其大小顺序为X2 X3>X1X4
>X3X4>X4X5。X1与X4的联因关系是:Y(x1 , x4)=324.8+8.9X4+4.3X1X4-1.5X12 (6)
由模型(6)得知 ,X1与 X4对 Y呈正相关 ,且 X1 只与 X4 有交互作用 ,X1和 X4 都取+2水平
时 ,在X1 与X4交互作用下猴头菌可增产 29g ,但随着 X4 用量水平的下降 ,猴头菌产量(Y)也随
着下降 ,当 X4取-2水平时 ,减产量最大 ,达 41g ,说明 X4 的用量对猴头菌产量有重大影响。
X2与 X3 的联因关系是:Y(x2 , x3)=324.8+11.4X2-4.7X2X3+2.3X22+1.7X32 (7)
由模型(7)得知 ,X2 与 X3为负互作用 ,两者有相互抵消的作用 ,即 X2 和 X3 同取+2 水平
时 ,猴头菌产量不是最高值。X2在[ +1.0 , +2.0]水平内取值时 ,随着 X3取值水平的降低 ,猴
头菌产量有增加的趋势;当X2 在[ -2.0 ,1.0]水平内取值时 ,随着X3 取值水平的升高 ,猴头菌
产量有增加的趋势。考虑到两种原料的成本 ,建议在生产实践中 X2 用量取+2.0 水平 ,而 X3
用量取[ -2.0 , 1.0]水平 ,以达到最佳的增产效应 。
X3与 X4 的联因关系是:Y(x3 , x4)=324.8+8.9 X4-2.1 X3X4+1.7 X32 (8)
X3与 X4 的交互作用小于 X4 的单一作用 ,且 X3与 X4 的交互作用为负作用 ,当 X3 取-2
水平 ,X4取+2水平时 ,猴头菌产量达最大值 ,增产 33g 。由于 X4的相关因子多 ,所以 X4 对产
量(Y)的增产潜力有较大的影响。故在生产实践中 ,应选用高水平的黄豆粉和低水平的玉米
粉 ,即 X3 用量取〔-2.0 , -1.0〕水平 ,X4 用量取+2.0水平 。
311 期         张福元等: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X4与 X5 的联因关系是:Y(x4 , x5)=324.8+8.9X4+5.2 X5-1.2 X4X5-2.1 X52 (9)
由模型(9)可以看出 ,X4与 X5的交互作用小于其单个因素的作用 , X4取+2.0水平时 , X5
取任一水平都有较高的增产作用;X5取+1.0水平 ,X4 取+2.0水平时 ,猴头菌产量最高;两
因素都取-2.0水平时 ,其交互作用具有显著的减产作用 。
2.1.4 最优回归设计方案筛选
根据试验因素代码值 ,在-2.0到+2.0之间 ,设定步长为 0.5 ,并计算 5个因素所有组合
水平的回归值。应用计算机运作 ,共得到设计方案 59085个 ,并筛选出回归值 Y>410g 组合
58个 ,对高产组合 5个因素的组合水平值进行分析 ,并将 5个因素“高产水平”出现频率的分
析结果整理成表 3。
表 3 高产组合中 5因素各水平出现频率分布表
Table 3 The frequency analysis list of five factors in the combinations with high yield
编码水平
Code levels
X1
频率 Frequency
X 2
频率 Frequency
X3
频率 Frequency
X4
频率 Frequency
X 5
频率 Frequency
-2.0 0 0 14 0 0
-1.5 0 1 26 0 0
-1.0 0 0 8 0 0
-0.5 0 0 5 0 0
0 0 2 3 0 0
+0.5 2 3 0 0 2
+1.0 5 7 0 5 27
+1.5 18 14 0 15 19
+2.0 33 31 2 38 10
从表 2 、表 3可以看出 ,高产组合 X1 、X2 、X4 、X5(锯末 、麸皮 、黄豆粉及过磷酸钙)的用量分
别为 15%、15%、2.5%和 1.5%,而 X3 的用量低于 2.5%;配方中 X1 、X2 、X4 的用量分别为
30%、20%和 5%的高产组合居多 , X3 的用量为 0.625%、X5 的用量为 2.25%的高产组合居
多。锯末 、麸皮等因素编码在高产组合中出现频率的分析结果表明 ,X1 、X3 、X4为+2.0水平 ,
X2为-1.5水平 ,X5 为+1.0水平或 X1、X2 、X4 为+2.0水平 , X3 为-1.5水平 ,X5 为+1.0
水平的搭配均为高产组合 。
2.1.5 最优培养料配方筛选
在显著性测验的基础上 ,又经高产组合中 5因素出现频率分析 ,并考虑猴头菌栽培原料的
成本及经济效益 ,可提供如下两种高产配方:①醋糟 44.12%,锯末 25%,麸皮 20%,黄豆粉
5%,玉米粉0.63%,过磷酸钙 2.25%,石膏 2%,白糖 1%;②醋糟 43.5%,锯末 30%,麸皮 11.
25%,黄豆粉 5%,玉米粉 5%,过磷酸钙 2.25%,石膏 2%,白糖 1%。
2.2 猴头菌营养利用及胞外酶活性变化规律
2.2.1 猴头菌各生育期木质纤维素的降解规律
从表 4可以看出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 ,猴头菌对基质中的纤维素降解了 45.88%,半纤维
素降解了 46.17%,木质素降解了 57.28%。在菌丝生长阶段(0 ~ 24d),纤维素已开始降解 ,在
这一阶段纤维素共降解了 12.98%;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 ,纤维素的降解速度逐渐加快 ,降解
量达 32.85%,且第二潮猴头菌生长期间(48 ~ 64d),纤维素的降解量少于第一潮猴头菌生长
期间。半纤维素的降解趋势与纤维素的降解趋势基本一致 ,而木质素的降解则具有明显的阶
段性。在菌丝生长阶段(10 ~ 24d),木质素的降解量已达 49.39%,而在第一 、二潮猴头菌生长
32 食 用 菌 学 报                9 卷
期间(24 ~ 64d),木质素仅减少了 7.8%。因此 ,在猴头菌整个生育期 ,菌丝生长阶段以降解木
质素为主 ,而子实体生长阶段则以降解纤维素为主(表 4)。表 4中纤维素减少量等于接种前
纤维素含量减去接种后纤维素含量再除以接种前纤维素含量的百分数。
表 4 猴头菌各生育期每 100g培养料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
Table 4 The changes of main component contents in 100g H.erinaceuss composts at di fferent growth periods
培养时间(d)
Cultivation t imes(d)
纤维素 Cellulose
含量(%)
Con tents
减少量(%)
Reducing rates
半纤维素 Hemicellulose
含量(%)
Contents
减少量(%)
Reducing rates
木质素 Lignin
含量(%)
Contents
减少量(%)
Reducing rates
0 37.96 0 17.05 0 16.77 0
8 38.31 3.97 17.04 4.78 16.10 8.63
16 39.76 7.35 17.83 7.34 12.41 34.53
24 40.08 12.98 18.09 12.37 10.30 49.39
32 39.46 18.97 17.73 18.93 10.27 52.28
40 38.74 23.76 17.40 23.79 10.32 54.01
48 37.71 32.59 16.89 32.78 10.81 55.98
56 36.80 39.98 16.32 40.73 11.66 56.95
64 35.89 45.83 13.16 46.17 12.50 57.28
2.2.2 猴头菌各生育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每隔 4d取样一次 ,测定猴头菌生长期间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2.2.2.1 纤维素酶活性变化 从图 1可以看出 ,菌丝生长阶段(0 ~ 24d)虽然纤维素酶活性变
化不大 ,但随着菌龄的增长 ,菌丝活力的增加 ,纤维素酶活性逐渐增加 ,直到菌丝满袋 。在菌丝
满袋到第一潮猴头菌原基形成前 ,纤维素酶活性降低 ,第一潮猴头菌形成后 ,纤维素酶活性急
剧增高 ,并在第 36d出现酶活性高峰 ,到第一潮猴头菌采收前酶活性略有下降。而在两潮猴头
菌间期 ,培养料中纤维素酶活性很低 ,在第二潮猴头菌原基形成后 ,纤维素酶活性急剧升高 ,直
到第二潮菇采收后纤维素酶活性再次降低。综上所述 ,纤维素酶活性高峰的出现与子实体生
长阶段相对应 ,说明酶活性高峰的出现与子实体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5 、6〕 。
图 1 猴头菌生长期间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规律
Fig.1 Changing law of cel lulase and hemicel lulase activity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H.erinaceus
2.2.2.2 半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 从图 1可以看出 ,在猴头菌整个生长期间 ,半纤维素酶活
性都比纤维素酶活性低 ,且两种酶活性变化规律一致。
2.2.2.3 漆酶 、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变化 从图 2可以看出 ,在原基分化前(0 ~ 28d),漆酶和
331 期         张福元等: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都很高 ,菌丝生长阶段出现酶活性高峰 ,且其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早于纤
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当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迅速升高时 ,漆酶 、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
性急剧下降。进入子实体形成阶段后 ,漆酶 、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性急剧降低。
图 2 猴头菌生长期间漆酶 、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
Fig.1 Changing law of laccase and guaiacol oxidase activity during the whole growth period of H.erinaceus
3 讨论
3.1 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数学模型是研究食用菌栽培过程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通过测
定相应参数 ,建立数学模型 ,能够对各参试因素效应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 ,充分利用数学模
型提供的信息 ,进一步探索提高食用菌产量的配方 。
3.2 在参试的锯末 、麸皮 、黄豆粉 、玉米粉和过磷酸钙 5 个因素中 ,麸皮 、黄豆粉 、过磷酸钙对
猴头菌产量的增加有显著作用 ,其中 ,麸皮的增产效应最明显 ,黄豆粉次之 ,过磷酸钙居三 ,且
5种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 ,对猴头菌的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3 试验证实 ,醋糟栽培猴头菌的两种优化配方为:①醋糟 44.12%,锯末 25%,麸皮 20%,
玉米粉 0.63%,黄豆粉 5%,过磷酸钙 2.25%,石膏 2%,白糖 1%;②醋糟 43.5%,锯末 30%,
麸皮 11.25%,玉米粉 5%,黄豆粉 5%,过磷酸钙 2.25%,石膏 2%,白糖 1%。
3.4 猴头菌在菌丝生长阶段主要降解木质素 ,而子实体生长阶段则主要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
素。因此 ,在醋糟栽培猴头菌的培养料中应适当添加麸皮 、黄豆粉等辅料 ,这是醋糟栽培猴头
菌获得高产的关键。
3.5 醋糟栽培猴头菌培养料的营养成分主要由非木质纤维素和木质纤维素组成 ,其中木质纤
维素成分具有由木质素包围纤维素并和半纤维素共价结合的特点〔7〕 ,所以木质素被降解又进
一步促进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降解利用。与此同时 ,培养料中的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活性
也发生相应变化 ,其变化规律的初步探讨将为醋糟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34 食 用 菌 学 报                9 卷
参 考 文 献
1 童立成 , 贺喜令.农业试验中正交旋转回归设计分析模型.计算机与农业 , 2000 ,(10):16~ 20.
2 王玉万 , 徐文玉.木质纤维素固体培养料发酵中半纤维素 、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定量分析程序.微生物通报 ,
1989 , 16(4):137~ 140.
3 杨新美.食用菌研究法.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8.177 ~ 180.
4 彭昭英.SAS 系统应用开发指南.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 2000.431 ~ 435.
5 王玉万 ,王云.培养温度对侧耳子实体形成胞外纤维素分解酶活性的影响.微生物学通报, 1991 , 18(1):9~ 11.
6 Leatham GF.Grow th and development of Lentinus edodes on a 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In:Development
Biolog y of High Fungi , eds.Moo re D , Casseton LA , Wood DA , F rankland JC , Cambridge , U.K:Cambridge
University P ress , 1985.403 ~ 428.
7 王玉万 , 王云.构菌栽培过程中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和几种多糖分解酶的活性变化.微生物通报 , 1989 , 16
(14):137 ~ 139.
A Study on the Screening of High-Yield Formulae of
Vinegar Distillers Grain and Nutritional
Utilization Law for Hericium erinaceus
Zhang Fuyuan  Yan Yongliang  Wu Haihua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Taigu 030801)
Abstract The quadratic or thogonal ro tational reg ression combina tion design with five factors was used to
screen the high-yield formulae of vinegar distillers grain compost for Hericium erinaceus in this paper.And the uti-
lization law of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the change law of extracellular enzyme activity during the whole g rowth
period of H.erinaceus were investiga ted too.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he yield-increment effect was produc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w heat bran , soybean powder and superphosphate in the vinegar distillers grain w ith other
subsidiary components.And it w as proved in our optimization screening tha t the formulae of vinegar distillers grain
44.12%, sawdust 25%, wheat bran 20%, corn meal 0.63%, soybean powder 5%, superphosphate 2.25%, gyp-
sum 2% and sugar 1%, or vinegar distillers g rain 43.50%, sawdust 30%, wheat bran 11.25%, corn meal 5%,
soybean powder 5%, superphosphate 2.25%, gypsum 2% and sugar 1% were tw o optimum fo rmulae.While it
w as also confirmed in our test that lignin was mainly decomposed during the vegetative g rowth period o f H.eri-
naceus , and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were mainly decomposed during the reproductive g row th period of H.eri-
naceus.And the change law of laccase , guaiacol o xidase , cellulase and hemicellulase activity w as identical with the
decomposition law of lignin , cellulose and hemicellulose.
Key words Hericium erinaceus;Vinegar distillers grain;Formula screening;Nutritio nal utiliza tion
351 期         张福元等: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