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中国食用菌 2007, 26 (2):34 ~ 36EDIBLEFUNGIOFCHINA CN53-1054/Q ISSN1003-8310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基金和云南农业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 2006-07-20
棉籽壳栽培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和比较*
刘鸿高 , 沙本才 , 杨桂芬 , 张红粉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分析了大白口蘑和杏鲍菇干品中的氨基酸 、 常规营养成分 、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 , 大白口蘑和杏
鲍菇氨基酸总量分别为 18.67g/100g和 12.72g/100g。其中 , 必须氨基酸 、 鲜味氨基酸 (谷氨酸 、 天门冬氨酸)和甜
味氨基酸 (丝氨酸 、 甘氨酸 、 丙氨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 45.47%、 21.06%、 16.77%和 43.24%、 24.84%、
16.27%。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蛋白质 、 脂肪 、 总糖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 35.28%、 2.91%、 53.74%、 8.76%和
15.4%、 0.55%、 52.1%、 5.4%。铁 、 钙 、 锌和硒含量在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分别为 33.21mg/100g、 49.34mg/100g、
37.08mg/100g、 0.051mg/100g和 2.9mg/100g、 14.2mg/100g、 38.01mg/100g、 0.023mg/100g。 VC、 VB1 和 VB2含量
在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分别为 24.5mg/100g、 0.248mg/100g、 2.12mg/100g和 25.3mg/100g、 0.193mg/100g、 1.43mg/
100g。由此可知 ,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是两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用菌。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 , 大白口蘑
的营养价值优于杏鲍菇。
关键词:大白口蘑;杏鲍菇;营养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S64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10 (2007)02-0034-03
大白口蘑 (TricholomagiganteumMassee), 别名洛巴口
蘑 、 巨大口蘑 , 商品名有白色松茸 、 金福菇等 [ 1 , 2] 。大白口
蘑虽然是口蘑属 , 但可以人工栽培已有报道 [ 3 ~ 15] , 是一种在
热带 、 亚热带地区栽培的高温型品种。杏鲍菇 [ Pleurotuser-
yngi(DC.exFr.)Quél.] 又名刺芹侧耳 [ 16] 。杏鲍菇菌肉肥
厚 , 嫩脆 , 具杏仁香味。野生杏鲍菇在伞形花科植物刺芹根
部附近生长。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的珍稀食用菌。 我国从 20世纪 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目
前 , 南方的福建 、 浙江和北方的山东 、 河北已开始小规模生
产 , 且有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随着栽培技术研究的不
断深入 , 现在逐渐用棉籽壳 、 菜籽皮 、 玉米芯等代用料进行
人工栽培。关于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人工栽培的报道较多 , 但
有关人工栽培大白口蘑和杏鲍菇品质分析和比较的研究尚未
见报道。本研究测定了以棉籽壳为主料栽培的大白口蘑和杏
鲍菇多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 并对两种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
较 [ 17 ~ 22] , 为进一步拓展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代用料栽培技术
及深加工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由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食用菌研究所保存。
1.2 供试样品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样品由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
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栽培 、 风干。
1.3 栽培料配方
棉籽壳 86%、 麸皮 11%、 糖 1%、 过磷酸钙 1%、 石膏
1%, 料水比 =1∶1.2。
1.4分析方法
1.4.1 样品处理 供试品经 50℃烘干后 , 用植物粉碎机粉
碎 , 过 80目筛备用。
1.4.2 氨基酸含量测定 待测样品置 6mol/LHCl中 , 于
110℃水解 24h, 用日立 835— 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
组成。色氨酸于碱水解后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
1.4.3 总糖含量测定 采用氧化还原滴定法 [ 23] 。
1.4.4 蛋白质含量测定 采用凯氏定氮法 [ 24] 。
1.4.5 灰分含量测定 采用重量法 [ 24] 。
1.4.6 粗纤维含量测定 采用重量法 [ 24] 。
1.4.7 脂肪含量测定 采用索氏提取法 [ 24] 。
1.4.8 矿质元素含量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 68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 , 硒用荧光法测
定。
1.4.9 VC含量用 2, 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 , VB1、 VB2的含
量用荧光法测定。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07.02.013
第 26卷 第 2期 刘鸿高 , 等:棉籽壳栽培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营养分析和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氨基酸组成与含量
从表 1可知 ,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氨基酸总量分别为
18.67g/100g和 12.72g/100g, 大白口蘑的氨基酸总量比杏鲍
菇的氨基酸总量高出 5.95g/100g。在氨基酸组成中 , 除大白
口蘑天冬氨酸 、 胱氨酸的含量低于杏鲍菇的含量外 , 其余氨
基酸含量均明显高于杏鲍菇。共检出 18种氨基酸 , 其中大
白口蘑和杏鲍菇的必须氨基酸含量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
45.47%和 43.23%, 大白口蘑必须氨基酸含量比杏鲍菇高
2.24%。两种菇必须氨基酸含量均超过 FAO/WHO提出的理
想蛋白质 [ 25]必需氨基酸 E%应达总量 40%左右的标准。对
风味氨基酸而言 ,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的甜味氨基酸 (丝氨
酸 、 甘氨酸 、 丙氨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 16.77%和
16.27%, 大白口蘑的甜味氨基酸含量比杏鲍菇的高 0.50%。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中的鲜味氨基酸 (谷氨酸 、 天门冬氨酸)
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 21.06%和 24.84%, 大白口蘑的鲜味氨
基酸含量比杏鲍菇的低 3.78%。由此可见 , 大白口蘑和杏鲍
菇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珍稀食用菌。
表 1 大白口蘑与杏鲍菇的氨基酸含量 (g/100g)
非必需氨基酸 大白口蘑 杏鲍菇
天冬氨酸 1.19 1.39
酪氨酸 0.69 0.37
谷氨酸 2.64 1.77
甘氨酸 1.04 0.61
组氨酸 0.67 0.29
丝氨酸 0.91 0.64
胱氨酸 0.02 0.26
精氨酸 1.02 0.71
脯氨酸 0.82 0.36
丙氨酸 1.18 0.82
必需氨基酸 大白口蘑 杏鲍菇
赖氨酸 1.27 0.61
苯丙氨酸 0.74 0.58
苏氨酸 1.77 0.62
异亮氨酸 1.14 0.86
缬氨酸 1.30 0.79
亮氨酸 1.63 1.53
蛋氨酸 0.36 0.30
色氨酸 0.28 0.21
必需氨基酸总量 8.49 5.50
氨基酸总量 18.67 12.72
2.2 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从表 2可知 ,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营养成分含量明显不
同。大白口蘑蛋白质含量比杏鲍菇高 9.88%。大白口蘑总
糖 、 脂肪 、 灰分和粗纤维含量分别比杏鲍菇高 1.64%、
2.36%、 2.77%和 3.36%。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
分析 , 大白口蘑的营养价值要优于杏鲍菇。
表 2 大白口蘑与杏鲍菇营养成分含量 (%)
营养成分 蛋白质 总糖 脂肪 灰分 粗纤维
大白口蘑 35. 28 53.74 2.91 7. 97 8. 76
杏鲍菇 15. 4 52.1 0.55 5. 2 5. 4
2.3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
从表 3可知 ,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B1、 维生素 B2含量均明显高于杏鲍菇。由此说明 , 大白口
蘑富集铁 、 钙 、 硒及合成维生素 B
1
、 维生素 B
2
的能力明显
强于杏鲍菇 , 而杏鲍菇具有较强的富集锌和合成维生素 C的
能力。维生素含量有显著差异 。大白口蘑的锌含量和维生素
C含量略低于杏鲍菇 , 而微量元素铁 、 钙 、 硒含高于杏鲍
菇。
表 3 大白口蘑与杏鲍菇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 (mg/100g).
微量元素 铁 Fe 钙 Ca 锌Zn 硒 Se
大白口蘑 33.21 49.34 37.08 0.051
杏鲍菇 2.9 14.2 38.01 0.023
维生素 VC VB1 VB2
大白口蘑 24.5 0.248 2.12
杏鲍菇 25.3 0.193 1.43
3 讨 论
3.1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都是营养价值
很高的珍稀食用菌。 从对食品高蛋白含量要求的角度分析 ,
大白口蘑的营养价值要优于杏鲍菇。
3.2 大白口蘑和杏鲍菇具有较强的富集微量元素的能力。
因此 , 可以在培养料中适当添加某种微量元素 , 利用大白口
蘑和杏鲍菇的富集能力和转化能力 , 生产含有某种微量元素
的大白口蘑和杏鲍菇产品 , 满足人们对微量元素的要求 , 达
到保健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3.3 以上产品营养成分分析结果 , 仅限于用棉籽壳为主要
培养料栽培的大白口蘑和杏鲍菇 , 使用其它培养料栽培的大
35
中国食用菌 EDIBLEFUNGIOFCHINA Vol.26 No.2
白口蘑和杏鲍菇营养成分是否有区别 , 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 1] 应建浙 , 卯晓岚 , 马启明 .中国药用真菌图鉴 [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7, 371.
[ 2] 黄年来 .中国食用菌百科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3.147.
[ 3] NAGASAWAE, THONGO.Tricholomagiganteumanagricnewto
Japan.Trans[ J] .Mycol.Soc.Japan, 1981, 22: 181 ~ 185.
[ 4] CHENCJ, CHENZC.Tricholomatitans, anewrecordfromTaiwan
[ J] .FungalScience, 1999, 14 (1, 2): 21~ 25.
[ 5] BIGELOWHE, KIMBROUGHJW.Tricholomatitans, anewspe-
ciesfromFlorida[ J] .Mycotaxom, 1998, 11:425~ 429.
[ 6] 黄年来.适合热带地区栽培的珍稀菇———巨大口蘑 [ J] .食用
菌 , 2001, 23 (5): 12 ~ 13.
[ 7] 郭翠英 , 沈育芬.大白口蘑菌株 “厦 3” 的分离驯化研究 [ J] .
亚热带植物科学 , 2002, 31 (1):14 ~ 16.
[ 8] 郭翠英 , 沈育芬 .大白口蘑夏 1菌株的特性研究 [ J] .食用菌 ,
2002, 24 (3): 11~ 12.
[ 9] 周修赵 .巨大口蘑的引种栽培试验 [ J] .食用菌 , 2004, 26
(3):13 ~ 14.
[ 10] 高珠清 .巨大口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J] .食用菌 , 2004, 26
(5):33.
[ 11] 王元忠 , 张振富 , 等 .云南珍稀野生菌长柄口蘑生物学研究
[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19 (6): 708 ~ 710, 716.
[ 12] 张振富 , 王元忠 , 等.云南野生菌坛中发现的巨大口蘑王 [ J]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20 (1): 151~ 153.
[ 13] 周修赵 .巨大口蘑熟料袋栽技术 [ J] .食用菌 , 2005, 27
(1): 38~ 39.
[ 14] 林富师.金福菇栽培技术 [ J] .食用菌 , 2005, 27 (1): 39
~ 4.
[ 15] 李涛 , 刘鸿高 , 等.巨大口蘑高产栽培技术 [ J] .中国食用
菌 , 2005, 24 (6):27, 30.
[ 16] 黄年来.18种珍稀美味食用菌栽培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 1997.1~ 157.
[ 17] 王元忠 , 汤洪敏 , 等 .野生与栽培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比
较 [ J] .中国食用菌 , 2005, 24 (3):46~ 47.
[ 18] 王元忠 , 汤洪敏 , 等 .巨大口蘑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 [ J] .食
用菌学报 , 2005, 12 (2): 24~ 26.
[ 19] 王元忠 , 罗应坤 , 等 .AAS测定巨大口蘑子实体及生长土壤微
量元素 [ J] .中国食用菌 , 2005, 24 (4): 29 ~ 30, 32
[ 20] 陈艳秋 , 鹿道富 , 等 .代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
质分析 [ J] .食用菌学报 , 2001, 8 (1): 48.
[ 21] 杨新美 .食用菌研究法 [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1998.1~ 314.
[ 22] 颜明娟 , 江枝和 , 等 .杏鲍菇营养成分的分析 [ J] .食用菌 ,
2002, 24 (2): 11~ 12.
[ 23] 张惟杰 .糖复合生化研究技术 [ 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
社 , 1999.6~ 7.
[ 24] 杨月欣 , 王光亚 .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析手册 [ 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2002.36~ 163.
[ 25] 朱圣陶 , 吴坤 .蛋白质营养评价—氨基酸比值系数法 [ J] .
营养学报 , 1998, 10 (2): 187 ~ 190.
NutrientAnalysisofTricholomagiganteumandPleurotuseryngi
CultivatedwithCottonSeedHulCompost
LIUHong-gao, SHABen-cai, YANGGui-fen, ZHANGHong-fen
(ColegeofAgronomyandBiotechnology, Yun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Kunming650201, China)
Abstract:Thecontentsofaminoacids, conventionalnutrients, microelementsandvitaminsofT.giganteumandP.eryngiicultivated
withcottonseedhullcompostwereanalyzedandcompared.Theexperimentsresultsshowedthatthetotalaminoacidcontentsof
T.giganteumandP.eryngiwere18.67g/100gand12.72g/100gresp, inwhichtheessentialaminoacidcontents, thedeliciousamino
acidcontentsandthesweetaminoacidcontentsmadeup45.47%, 21.06%, 16.77% and43.24%, 24.84%, 16.27% ofthetotalami-
noacidcontentsresp..Anditwasalsoconfirmedinourexperimentsthatthecontentsofprotein, fat, totalsugarandcrudefibrein
T.giganteumandP.eryngicultivatedwithcottonseedhulwere35.28%, 2.91%, 53.74%, 8.76% and15.4%, 0.55%, 52.1%,
5.4% resp..WhilethecontentsofFe, Ca, Zn, Se, VB1 andVB2 inT.giganteumandP.eryngicultivatedwithcotonseedhullcompost
were33.21mg/100g, 49.34mg/100g, 37.08mg/100g, 0.051mg/100g, 24.5mg/100g, 0.248mg/100g, 2.12mg/100gand2.9mg/
100g, 14.2mg/100g, 38.01mg/100g, 0.023mg/100g, 25.3mg/100g, 0.193mg/100g, 1.43mg/100gresp.Itwasthereforeclearthatthe
nutritionalvalueofT.giganteumandP.eryngiwasbothhigh, butcomparedwiththeproteincontents, thenutritionalvalueofT.giganteum
washigherthanthatofP.eryngi.
Keywords:Tricholomagiganteum;Pleurotuseryngi;Nutrientanalysis;Comparison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