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海洋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根据江苏省海洋环境的特殊性,构建了渔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工程建筑用海、能源用海、滩涂5个海洋生态足迹子模型,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5类用海的均衡因子,分析了2000-2008年江苏省海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江苏省人均海洋生态足迹增幅近7倍,从36.90 hm2上升到252.94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05.01 hm2增至185.49 hm2,呈平稳增长态势;2000年,江苏省海洋环境处于生态盈余状态,海洋经济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04年,海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赤字高达109660.5 hm2,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下降.渔业用海的高生态足迹是造成江苏省海洋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滩涂是维持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concept of marine ecological footprint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nvironment in Jiangsu Province, five sub-models of marine ecological footprints, including fishery, transporation,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rine energy, and tidal flat, were constructed. The equilibrium factors of the five marine type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and the marine footprints and capa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8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2000-2008, the marine ecology footprint per capita in Jiangsu Province increased nearly seven times, from 36.90 hm2 to 252.94 hm2, and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grew steadily, from 105.01 hm2 to 185.49 hm2. In 2000,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Province was in a state of ecological surplus, and the marine economy was in a wea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e. Since 2004,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ed sharply, with ecological deficit up to 109660.5 hm2,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marine economy declined. The high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fishery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cological deficit. Tidal flat was the important reserve resour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全 文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江苏省海洋
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杨摇 山**摇 王玉婷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 210046)
摘摇 要摇 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海洋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根据江苏省海洋环境的
特殊性,构建了渔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工程建筑用海、能源用海、滩涂 5 个海洋生态足迹子
模型,采用改进熵值法确定 5 类用海的均衡因子,分析了 2000-2008 年江苏省海洋生态足迹
和生态承载力. 结果表明:2000 - 2008 年间,江苏省人均海洋生态足迹增幅近 7 倍,从
36郾 90 hm2上升到 252郾 94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 105郾 01 hm2 增至 185郾 49 hm2,呈平稳增长态
势;2000 年,江苏省海洋环境处于生态盈余状态,海洋经济呈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04 年,海
洋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赤字高达 109660郾 5 hm2,海洋经济可持续能力下降.渔业用海的高
生态足迹是造成江苏省海洋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滩涂是维持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后备资源.
关键词摇 生态足迹摇 海洋经济摇 熵值法摇 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摇 1001-9332(2011)03-0748-07摇 中图分类号摇 Q141摇 文献标识码摇 A
Analysi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marin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rrection model. YANG Shan, WANG Yu鄄ting (School of Geography Sci鄄
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6, China) . 鄄Chin. J. Appl. Ecol. ,2011,22 (3):
748-75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concept of marine ecologi鄄
cal footprint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environment in Jiangsu Prov鄄
ince, five sub鄄models of marine ecological footprints, including fishery, transporation, marine engi鄄
neering construction, marine energy, and tidal flat, were constructed. The equilibrium factors of
the five marine types were determined by using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and the marine footprints
and capa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8 were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In 2000-2008,
the marine ecology footprint per capita in Jiangsu Province increased nearly seven times, from
36郾 90 hm2 to 252郾 94 hm2, and the ecological capacity per capita grew steadily, from 105郾 01 hm2
to 185郾 49 hm2 . In 2000,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the Province was in a state of ecological sur鄄
plus, and the marine economy was in a weak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e. Since 2004, the
marin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ed sharply, with ecological deficit up to 109660郾 5 hm2,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marine economy declined. The high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fishery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ecological deficit. Tidal flat was the important reserve resource for the sustain鄄
able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Jiangsu Province.
Key words: ecological footprint; marine economy; entropy metho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国家海洋局 908 专项(JS鄄908鄄02鄄11)资助.
**通讯作者. E鄄mail: yangshan@ njnu. edu. cn
2010鄄08鄄13 收稿,2010鄄12鄄21 接受.
摇 摇 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特定的人口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
全人类)需要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
来生产所需资源和吸纳所衍生的废物[1] . 该概念提
出后,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其
中,Hoekstra[2]提出的水足迹和 Bicknell等[3]提出的
投入产出足迹影响较大[4-5] .
1999 年,生态足迹的概念引入我国. 国内学者
主要从 3 个方面对生态足迹进行研究:1)将生态足
迹理论应用于区域尺度,定量评估和预测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状况[6-8];2)将生态足迹理论单独用于经
应 用 生 态 学 报摇 2011 年 3 月摇 第 22 卷摇 第 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Mar. 2011,22(3): 748-754
济现象或产业与对应的生物生产型土地的关系,主
要包括能源[9]、旅游[10-11]、农业[12]、校园[13]等领域
的研究;3)对生态足迹的模型加以改进,如赵志强
等[14-15]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系统封闭性和空
间互斥性等不合理假设,尝试用能值理论进行改进,
并分析了开放系统条件下区域发展状况.
海洋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空间和战略资
源,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竞争的重要舞
台.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性人口、资
源、环境困扰的重要途径,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
究正在成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研究领域[16] .目前已有
学者基于海洋生物资源对人类最大海洋足迹进行模
拟[16],但将生态足迹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开放系统下
具体区域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尚鲜见报道.
为此,本文根据海洋特点修正了生态足迹模型,以江
苏省海域为研究对象,重新划分了海域使用类型,获
得 2000-2008 年江苏省海洋生态足迹,并结合江苏
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情况,剖析 2000-2008 年江苏省
海洋生态赤字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增强江苏海洋经
济可持续能力的对策,旨在为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
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摇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郾 1摇 研究区概况
本文海洋生态足迹研究所涉及空间为江苏省沿
海地区,包括 3 个城市,从北到南依次为连云港市、
盐城市和南通市,具体包括了这 3 个市的 18 个县
(市)和 3 个市区,该区土地面积 3郾 25伊104 km2,占
全省总土地面积的 30郾 5% . 2008 年,研究区人口
1912郾 55 万,GDP 达 4863郾 49 万元.江苏省海岸线长
954 km,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抵长江北口,
与上海市隔江相望,海域面积约 3郾 75伊104 km2,占全
省总面积的 37% . 江苏省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拥有
丰富的港航、土地、生物、旅游、盐化工和油气资源,
其中,鱼虾贝类品种达 300 余种,沿海的港航资源
10 多处,沿海滩涂面积约 5100 km2,近海拥有全国
八大渔场中的海州湾渔场、吕泗渔场、长江口渔场和
大沙渔场.
1郾 2摇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的计算基于以下基本事实:人类消耗
的大部分资源、能源及其废弃物的数量可确定;这些
资源和废弃物大多能折算成生产和吸收这些资源和
废弃物的生物生产型土地;土地类型的划分原则一
要从土地类型最基本的职能出发,各类活动所占用
的土地均可分解为这些基本的土地类型,二是土地
功能的空间互斥性,即一种土地类型只能同时完成
一种职能.
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其生态足迹时,
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
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生态赤字表明人对自然的需求
量超过了生态系统承载力,地区发展模式处于相对
不可持续状态;生态盈余表明人类生存于生态系统
承载力的范围内,地区发展模式具有相对可持续性.
1郾 3摇 海洋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建立
海洋生态足迹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人类对海
洋资源消费量的空间度量,即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程
度的空间反映;海洋生态承载力指在一定科技发展
水平下海洋所提供给人类的资源空间. 与陆域空间
明显不同,海洋是连续的、运动的巨大水体. 海洋资
源具有公有性、流动性、可再生性等特点. 海洋不是
单纯以提供资源来支持人类活动,其在改善生态环
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海洋的特点以及海洋
数据统计的分类,需要建立修正的海洋生态足迹模
型.
1郾 3郾 1 海域类型的划分及原则 摇 《江苏省海洋功能
区划(2010-2020 年)》 [17]将江苏省海域划分为农渔
业区、港口航运区、工业与城镇建设区、矿产与能源
区、旅游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
该分类方法主要从海洋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考虑,
各功能区既包含自然生态系统,又包含人文生态系
统,计算生态足迹时存在数据匹配和系数转换的困
难.
海洋在自然属性上有两个特性:1)立体性. 海
洋是立体的,可以按照等深线分层;2)重叠性.由于
不同的深度范围可以同时有不同的产业活动,同一
深度范围的海域也可以有不同的产业活动,导致不
同功能区海域的重叠. 基于海洋的两个特性和海洋
的基本职能,本文将海洋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类:1)
渔业用海,主要包括海洋鱼类、贝类、藻类的养殖、捕
捞,衡量指标为水产品的捕捞量和养殖量;2)交通
运输用海,指为满足港口、航运、路桥等交通需要所
使用的海域,包括港口用海、航道、锚地、路桥用海,
衡量指标为客货周转量;3)能源用海,指开展工业
生产及勘探开采矿产资源所使用的海域,包括临海
化工业用海、矿产开采用海、油气开采用海以及风
能、潮汐能用海,衡量指标为产量;4)工程建筑用
海,指用于科研教育、军事、海岸防护工程等用途的
海域、建设海底工程设施所使用的海域、旅游基础设
94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杨摇 山等: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施用海以及临海工业用海(造船业)和围海造地用
海,衡量指标为工程建筑业的增加值;5)滩涂,主要
指滩涂农林牧业、淡水养殖业和盐业,衡量指标为产
业产值.
1郾 3郾 2 均衡因子的确定 摇 不同类型的土地具有不
同的生产力,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需将不同类型的
土地面积转换为具有相同生物生产力的土地面积,
该转换系数为均衡因子. 在传统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中,均衡因子的确定主要考虑生物物理方面的因素,
并未考虑长期的技术潜力和社会方面的权重[18-20],
并且采用固定数值不能体现各土地类型的时空变化
特征.为此,本文采用改进的熵值法计算海洋生态足
迹均衡因子[21-22] .熵值法是一种根据各指标所提供
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的方法,能更全面、客观地
反映各类用海的相对生物生产力. 具体计算步骤如
下:1) 进行指标的标准化和坐标平移,保证所有标
准化值为正值;2)计算指标X ij忆的比重R ij,其中R ij =
X ij忆 /移
m
i = 1
X ij忆;3) 计算第 j项指标的熵值 ej,其中 ej =
- 1lnm移
m
i = 1
R ij lnR ij,0 臆 ej 臆1;4) 计算指标 x j 的权数
w j,算式为 w j =
1 - e j
移
n
j = 1
(1 - e j)
.
考虑到江苏省海洋统计年报中资料统计口径一
致性问题,本文以 2003-2008 年作为确定均衡因子
的时段.均衡因子指标的选取基于以下两方面:1)
按照海洋功能区划整合的 5 种海域类型,选择最能
代表该类海域功能特点的海洋经济指标;2)根据江
苏省海洋开发状况的特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
出主要的、比重较大的指标共 11 个,最后对选定的
11 个指标按照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分别求出各指标
熵并按系统相加,得到 5 类海域的均衡因子(表 1).
1郾 3郾 3 海洋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摇 人类对
海洋的消费可划分为生物资源账户、能源账户和交
通建筑账户.海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涉海贸易会导
致海洋生态足迹的进出口转移,由于江苏省在涉海
贸易方面主要是生物产品进出口,但数量较小且进
出口额基本保持平衡,同时,涉海贸易受外在条件变
化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本文在计算海洋生态足
迹时忽略贸易因素.
生物资源账户(EFbio)包括鱼类、甲壳类、贝类、
藻类、头足类等的捕捞产量和养殖产量.
EFbio =
当地某种消费品的产量
全国平均产量
表 1摇 不同海洋类型的均衡因子评价指标体系
Table 1摇 Equilibrium factor evaluation system of different
marine types
海洋功能类型
Marine function type
指标
Quota
权重
Weight
渔业
Fishery
海水养殖量
Mariculture production
0郾 09
海洋捕捞量
Marine catches
交通运输
Transporation
货物周转量
Volume of goods turnover
0郾 08
旅客周转量
Passenger turnover volume
国际标准集装箱运量
Volume of international stand鄄
ardized containers traffic
工程建筑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海洋工程建筑业增加值
Added value of marine engi鄄
neering architecture
0郾 41
能源
Marine energy
海洋化工产品产量
Output of marine chemical prod鄄
ucts
0郾 31
海洋风能发电量
Wind power production
滩涂
Tidal flats
滩涂农林牧业总产值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out鄄
put value of the beach
0郾 12
淡水养殖业总产值
Freshwater aquaculture output
海洋盐业总产值
Marine salt industry output
摇 摇 能源账户(EFene)主要考虑原煤、汽油、煤油、柴
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其他石油制品、电力和热
力.计算能源账户的生态足迹时,采用世界上单位化
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23],将当
地能源消费所消耗的热量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
地面积[24] .
EFene =
折算成标煤的能源消耗量伊折能系数
全球平均足迹
工程建筑用海的生态足迹(EFeng)利用建筑业
的增加值并通过一定转换代替面积作为衡量指标.
EFeng =
当地的工程建筑业增加值
全国工程建筑业平均增加值
交通运输用海的生态足迹(EF tra)利用交通运
输的运输量和周转量作为衡量指标.
EF tra =
当地客(货)周转量伊全国平均客(货)运量
当地客(货)运量伊全国平均客(货)周转量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EC = N移a jr jy j
式中:EC为区域总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a j 为人均
生物生产面积;r j 为均衡因子;y j 为产量因子. 本文
通过对江苏省沿海地区历年海洋生态足迹和生态赤
057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2 卷
字的研究来反映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不
涉及与其他地区的对比,因此不采用产量因子.修正
的生态承载力计算公式如下:
EC = N移a jr j
1郾 4摇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源于 2000-2008 年《江苏省海洋统
计年报》 [25] 和 2000 - 2008 年 《中国海洋统计年
鉴》 [26] .
2摇 结果与分析
2郾 1摇 江苏省各类型海洋的生态足迹
2000-2008 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的生态足迹主
要由生物资源账户和能源账户构成,交通运输用海
和工程建筑用海比重较小,这由江苏省海洋经济结
构特点(海洋经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产业不
发达,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完善)决定(表 2). 江苏
省各类海洋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滩涂、渔业
用海、工程建筑用海、交通运输用海、能源用海(表
3),渔业用海和滩涂由于实际面积较大,两者之和
占全部承载力的 90%以上,非生物资源账户呈快速
增长趋势.
2郾 2摇 江苏省海洋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2000-2008 年,江苏省海洋的总生态足迹呈波
动上升趋势,总生态承载力平稳增长(图 1). 2000
年的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2001 年以后,生态
足迹的增长速率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增长速率,出
现了生态赤字,2007 年生态足迹有所降低,生态赤
字的情况有所缓和,生态赤字的变化趋势与生态足
迹基本一致(图 1).
2郾 3摇 江苏省人均海洋生态足迹和海洋经济足迹
海洋经济足迹指单位海洋经济产值所产生的足
迹. 2000 -2001 年,江苏省海洋经济足迹的增幅较
大,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以消耗大量的海洋资源为
代价,该时期的人均海洋经济总产值也快速增长;
2002-2008 年,海洋经济足迹呈下降趋势,反映海洋
资源的利用效率逐年提高. 2000-2003 年,江苏省人
均海洋生态足迹随着人均海洋经济总产值的增长而
上升;2003-2008 年,人均海洋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
与沿海地区人口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趋于平稳
(图 2).
2郾 4摇 江苏省各类海域生态足迹的变化
由图 3 可以看出,2000-2002 年,江苏省各类海
域人均生态足迹从高到低依次为渔业用海、滩涂、能
源用海、工程建筑用海、交通运输用海,2003 -2008
年,能源用海的人均足迹超过滩涂跃居第二,其他海
域人均生态足迹的顺序未发生变化. 2000-2002 年,
渔业用海人均生态足迹一直呈快速上升态势,
2003-2008年,则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000-2007 年,
滩涂人均生态足迹持续降低,反映滩涂农林开发利
用程度有所下降;研究期间,能源用海人均生态足迹
逐年上升,2007 年以后进入快速上升阶段;工程建
筑用海和交通运输用海在人均生态足迹中的比例逐
年上升,但由于基数较小,在江苏省海洋总生态足迹
中所占比重仍然很低.
表 2摇 江苏省各类型海洋的生态足迹
Table 2摇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different marines in Jiangsu Province (hm2)
海洋功能类型
Marine function type
年份 Year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渔业 Fishery 3郾 90伊108 1郾 46伊109 2郾 20伊109 4郾 08伊109 3郾 98伊109 4郾 13伊109 4郾 36伊109 2郾 74伊109 4郾 29伊109
交通运输 Transporation 5郾 16伊104 3郾 57伊104 3郾 09伊104 2郾 86伊104 6郾 33伊104 5郾 15伊104 1郾 37伊105 1郾 56伊105 1郾 65伊105
工程建筑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4郾 41伊105 3郾 19伊106 5郾 36伊106 9郾 44伊106 1郾 05伊107 1郾 13伊107 1郾 19伊107 9郾 28伊106 1郾 09伊107
能源 Marine energy 2郾 07伊108 3郾 66伊108 5郾 26伊108 5郾 45伊108 8郾 32伊108 9郾 07伊108 7郾 04伊108 6郾 94伊108 1郾 82伊109
滩涂 Tidal flats 7郾 70伊108 6郾 12伊108 4郾 87伊108 4郾 83伊108 4郾 16伊108 4郾 09伊108 3郾 86伊108 3郾 32伊108 5郾 04伊108
表 3摇 江苏省各类型海洋的生态承载力
Table 3摇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different marines in Jiangsu Province (hm2)
海洋功能类型
Marine function type
年份 Year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渔业 Fishery 5郾 12伊108 5郾 65伊108 6郾 03伊108 7郾 96伊108 8郾 05伊108 8郾 23伊108 7郾 97伊108 6郾 10伊108 7郾 10伊108
交通运输 Transporation 4郾 53伊103 1郾 16伊107 1郾 93伊107 3郾 72伊107 3郾 61伊107 4郾 19伊107 3郾 83伊107 2郾 27伊107 3郾 46伊107
工程建筑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3郾 48伊104 6郾 29伊105 3郾 38伊106 1郾 42伊107 3郾 52伊107 1郾 15伊108 1郾 42伊108 7郾 00伊107 7郾 41伊107
能源 Marine energy 5郾 80伊105 2郾 42伊105 1郾 60伊105 1郾 46伊106 1郾 11伊106 1郾 54伊106 3郾 51伊106 4郾 10伊106 7郾 41伊106
滩涂 Tidal flats 1郾 19伊109 1郾 16伊109 1郾 15伊109 1郾 50伊109 1郾 52伊109 1郾 65伊109 1郾 74伊109 1郾 47伊109 2郾 05伊109
15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杨摇 山等: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图 1摇 江苏省海洋的生态足迹(玉)、生态承载力(域)和生态
赤字(芋)
Fig. 1 摇 Marine ecological footprint (玉),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域) and ecological deficit (芋) of Jiangsu Province.
图 2摇 江苏省人均海洋生态足迹(玉)、人均海洋经济总产值
(域)和海洋经济足迹(芋)的变化
Fig. 2摇 Change of marine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玉),
marine economy output per captia (域) and marine economic
footprint (芋) in Jiangsu Province.
2郾 5摇 江苏省海洋生态赤字的成因
研究期间,江苏省人均海洋经济生态赤字呈先
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研究区人均渔业用海在 2000 年
为盈余状态,之后一直为赤字,赤字呈现先增后减,
2004年的赤字达最大值,渔业用海的高赤字主导了
图 3摇 江苏省各类海洋的人均生态足迹
Fig. 3 摇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 capita of different marines in
Jiangsu Province.
A: 渔业 Fishery; B:能源Marine energy; C:滩涂 Tidal flats; D:交通
运输 Transporation; E: 工程建筑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江苏省整个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人均能源
用海的赤字居第二位,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由于江
苏省滩涂资源丰富,人均滩涂表现为盈余,生态盈余
呈递增趋势;人均交通运输用海和工程建筑用海自
2003 年也开始出现盈余(表 4).
通过对均衡因子指标体系的分析可知,研究期
间,江苏省海水捕捞量始终大于海水养殖量,海洋渔
业资源的开发停留在捕捞层面;滩涂利用程度较低,
以农林开发为主,粗放的捕捞方式和低科技投入导
致生物资源账户足迹大于其承载力,出现高赤字;能
源用海和工程建筑用海同属于高生产力海域类型,
承载潜力大,海洋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
能源消耗,其对能源用海足迹的贡献大于海洋风能
发电,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略有滞后,足迹较小;江
苏省海洋交通运输业以货物运输为主,与沿海其他
省市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
生态赤字的增加意味着自然资源消耗的增多,
其原因在于人口的增长和海洋经济的发展. 如果以
逐渐增加的生态足迹换取高经济效益,加之庞大
的人口基数,必然给海洋承载力带来极大压力 .
表 4摇 2000-2008 年江苏省各类用海的人均生态赤字 /生态盈余
Table 4摇 Ecological deficit / ecological surplus per capita of different type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2000 to 2008 (hm2)
海洋功能类型
Marine function type
年份 Year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渔业 Fishery 7郾 58 -54郾 98 -98郾 30 -160郾 79 -155郾 68 -161郾 95 -174郾 04 -123郾 30 -187郾 03
交通运输 Transporation -0郾 003 0郾 72 1郾 19 1郾 82 1郾 77 2郾 05 1郾 86 1郾 30 1郾 80
工程建筑
Marin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0郾 03 -0郾 16 -0郾 12 0郾 23 1郾 21 5郾 09 6郾 36 3郾 51 38郾 18
能源 Marine energy -12郾 75 -22郾 58 -32郾 35 -26郾 62 -40郾 73 -44郾 33 -34郾 24 -39郾 94 -94郾 56
滩涂 Tidal flats 25郾 70 33郾 80 40郾 80 49郾 50 54郾 00 60郾 80 66郾 10 65郾 90 81郾 10
正值表示生态盈余,负值表示生态赤字 The positive value indicated ecological surplus, and the negative value indicate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257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2 卷
2000-2008 年,江苏省沿海地区总人口从 1617郾 7 万
升至 1912郾 55 万,总人口的增长增加了海洋资源的
消耗.相对于 2郾 0%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研究区海洋
经济则呈现高速发展的趋势:2000-2003 年,江苏省
海洋经济年均增长率为 45郾 0% ,2003-2008 年,海洋
经济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 29郾 7% .海洋经济的快速
增长加大了人类活动对海洋资源和环境的影响,这
是造成生态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 总生态承载力的
增加主要源于技术增长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
海洋功能区的格局变化,技术要素在经济生产过程
中的更多应用提高了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益,使海洋
经济足迹逐年降低. 生态赤字的出现源于生态足迹
和生态承载力的非均衡增长,其本质是人口、经济、
资源、技术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平衡的打破.
3摇 讨摇 摇 论
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海洋经济结构不合理,海洋生态足迹主要由以养殖
捕捞为主的第一产业构成,海洋二、三产业所占比重
较低,导致生态足迹居高不下而经济效益并未得到
同等提高,这是一种低经济效益和高资源消耗的产
业结构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海洋产品需求
的增加,生态足迹必然会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在保证
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调整海洋经济结构,进而改
善生态足迹的结构,使低层次的高生态足迹转化为
高层次的低生态足迹,即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低的
资源消耗.
江苏省滩涂的潜力未得到充分合理的挖掘,具
体表现为其生态承载力潜力很大而生态足迹却逐年
减小.滩涂是维持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后备资源,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2009 年上升为
国家战略层面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战略应重视滩涂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生态赤字不仅取决于生态足迹,还与生态承载
力有关.要增加海洋的生态承载力,一要提高海洋科
技水平,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保证各类
用海面积总量不增加的基础上靠提高科技含量来增
强海洋生态承载力;二要转变海洋平面生产方式,提
升沿海立体开发层次,综合利用海洋资源;三是尽管
滩涂海洋工程建设可以增加承载力,但其影响较大
且长远,海洋工程建设之前需进行科学认证和严格
的环境评价.
海洋生态足迹研究的关键在于海域类型的划分
和均衡因子的确定. 海域类型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
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且重叠海域以及涉海贸易如
何计算都直接影响承载力大小. 应用熵值法确定均
衡因子虽然具有客观的优越性,但熵值法建立在一
定开放系统条件基础之上,评价指标越多、覆盖面越
广,准确度越高.本文根据我国海洋统计的指标,以
及江苏省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江苏 908
专项)的调查内容,筛选了最能代表江苏省各系统
类型海洋经济水平的 11 个指标,如何选取覆盖整个
海洋经济、环境的指标来确定均衡因子尚有待进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摇 Wackernagel M, William R.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Philadelphia, Pennsylvania: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7
[2]摇 Hoekstra AY. Virtual water trade.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Expert Meeting on Virtual Water Trade,
Delft, 2003: 156-160
[3]摇 Bicknell KB, Ball RJ, Cullen R, et al. New methodolo鄄
gy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New Zealand economy.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8,
27: 149-160
[4]摇 Long A鄄H (龙爱华), Xu Z鄄M (徐中民), Zhang Z鄄Q
(张志强), et al. Primary estimation of water footprint
of Gansu Province in 2000. Resources Science (资源科
学), 2005, 27(3): 123-129 (in Chinese)
[5]摇 Shang H鄄Y (尚海洋), Xu Z鄄M (徐中民). Input鄄out鄄
put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Gansu Province in
2002.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冰川冻
土), 2007, 29(5): 837-844 (in Chinese)
[6]摇 Weng B鄄Q (翁伯琦), Wang Y鄄X (王义祥), Huang
Y鄄B (黄毅斌), et al. Dynamic change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pacity in Fujian Provinc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1): 2153-2157 (in Chinese)
[7]摇 Zhang Z鄄Q (张志强), Xu Z鄄M (徐中民), Cheng G鄄D
(程国栋).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the 12 provinces
of west China in 1999.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地理
学报), 2001, 56(9): 599-610 (in Chinese)
[8]摇 Xu Z鄄M (徐中民), Zhang Z鄄Q (张志强), Cheng G鄄D
(程国栋). The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Gansu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地理学报), 2000, 55(5): 607-616 (in Chinese)
[9]摇 Zou Y鄄F (邹艳芬). Evaluating Chinese efficiency of
energy ecological footprint. China Mining Magazine (中
国矿业), 2009, 18(8): 57-64 (in Chinese)
[10]摇 Yang G鄄H (杨桂华), Li P (李 摇 鹏). Touristic eco鄄
logical footprint: A new yardstick to assess sustainability
3573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杨摇 山等: 基于生态足迹修正模型的江苏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摇 摇 摇 摇 摇
of tourism.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5,
25(6): 1475-1480 (in Chinese)
[11] 摇 Zhang J鄄H (章锦河), Zhang J (张 摇 捷). Touristic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and analysis of Huangshan
City in 2002.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地理学报),
2004, 59(5): 763-771 (in Chinese)
[12]摇 Sun W (孙摇 维), Yu C鄄Q (余成群), Li S鄄W (李少
伟). Study on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footprint for Shi鄄
gatse City.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环境科
学研究), 2008, 21(5): 214-218 (in Chinese)
[13]摇 Gu X鄄W (顾晓薇), Li G鄄J (李广军), Wang Q (王摇
青), et al. Ecological footprint in building green uni鄄
vers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环境科学), 2005, 26
(4): 200-204 (in Chinese)
[14]摇 Zhao Z鄄Q (赵志强), Gao J鄄B (高江波), Li S鄄C (李
双成), et al. Accounting and analyzing eco鄄economic
system using a modified emergy鄄based ecological foot鄄
print model: A case study in Guangdong Province (1978
-2006).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鄄
kinensis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5): 861-867 (in Chinese)
[15]摇 Zhao Z鄄Q (赵志强), Li S鄄C (李双成), Gao Y (高摇
阳). Emergy鄄based modification for 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and application to open eco鄄economic sys鄄
tem: A case study of Shenzhen City.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8, 28 (5): 2220 -2231 ( in
Chinese)
[16]摇 Chen C鄄Z (陈成忠), Lin Z鄄S (林振山), Wang H (王
晖). The simulation of human maximum sustainable
marine footprint. Acta Ecologica Sinica (生态学报),
2008, 28(2): 656-660 (in Chinese)
[17]摇 Jiangsu Provincial People爷 s Government (江苏省政
府). Report of the Marine Function Zoning, Jiangsu
Province (2010-2020). Hangzhou: Jiangsu Provincial
People爷s Government, 2010 (in Chinese)
[18] 摇 World Wildlife Fund.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0[EB /
OL]. (2000鄄10鄄10) [2010鄄08鄄13]. http: / / wwf. pan鄄
da. org / about_our_earth / all_publications / living_planet_
report / living_planet_report_timeline / lpr00 /
[19]摇 World Wildlife Fund.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2 [EB /
OL]. (2002鄄10鄄10) [2010鄄08鄄13]. http: / / wwf. pan鄄
da. org / about_our_earth / all_publications / living_planet_
report / living_planet_report_timeline / lpr02 /
[20]摇 World Wildlife Fund. Living Planet Report 2004 [EB /
OL]. (2004鄄10鄄10) [2010鄄08鄄13]. http: / / wwf. pan鄄
da. org / about_our_earth / all_publications / living_planet_
report / living_planet_report_timeline / lpr04 /
[21]摇 Liu Y鄄B (刘耀彬).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Resource &
Environment. Beijing: China Financial & Economic
Press, 2007 (in Chinese)
[22]摇 Tao X鄄Y (陶晓燕), Zhang R鄄J (章仁俊), Xu H (徐
辉), et al. Assessment of city爷 s sustainable develop鄄
ment based on improved entropy method.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干旱区资源与
环境), 2006, 20(5): 38-41 (in Chinese)
[23] 摇 Wackernagel M, Rees WE.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 Gabriela Island:
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96
[24]摇 Qiu D鄄X (邱大雄). Energy Planning and Systems
Analysis.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1995 (in
Chinese)
[25] 摇 Jiangsu Province Government (江苏省政府). Marine
Statistical Yearbook of Jiangsu Province in 2000-2008.
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Government, 2000 - 2008
(in Chinese)
[26]摇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国家海洋局).
China Marine Statistical Yearbook in 2000-2008. Bei鄄
jing: China Ocean Press, 2000-2008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摇 杨 摇 山,男,1963 年生, 博士, 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城市发展及区域规划研究,发表论文 50 余篇.
E鄄mail: yangshan@ njnu. edu. cn
责任编辑摇 杨摇 弘
457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应摇 用摇 生摇 态摇 学摇 报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2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