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豇豆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全 文 :湖 拓 农 学 院 学 报 , 1 9 9 1 , 1 1 ( 4 ) : 3 0一 3 6
Jo u r
. o f H u 卜e i A g r i . C o l . , 1 9 9 1 , 1 1 ( 4 ) : 3 0~ 3 6
红豆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何冬兰 王就光
摘 要 止豆 叶霉病菌 , 即菜豆 尾饱 ( C e ,二 o ` P ,二 c 7` e n ; a s a c c ) 在供 试的
7 种半组 合和 3 种组合培养基上都不形成分生抱子 , 但菌丝在其上均可生长 ,
以江豆 叶 葫萄糖凉脂培养基和 V一 8汁球脂培 养基为生 长最佳培养基 。 不同碳源 、
氮源对菌丝 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 其 中 , 2 一甲 基一 D一简萄糖普和峭 酸钙 ; 稍
酸钾 、 峭酸钠 分别 为生长的最佳碳 源和氮源 。菌丝生长的温度 范围是 5 ~ 3 5 ` c ,
以 2 5℃ ~ 3 0℃ 为最佳。 不同的尤照 处理 ( 1 0 01 u x 荧尤 ) 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
响 。 菌丝在 p H Z ~ 1 1 . 4 。始0 . I M 磷酸缓冲液 中均可生长 , 以 p H 7 ~ 8 为最
适生长酸碱 度 , 0 . I M磷酸缓冲液较 0 . I M柠檬 酸缓冲液利于菌丝 生长。

关健词 菜豆 尾袍 菌丝生长 抱子形成 组 合和半组 合培养基 p H伍
缓冲液 碳素源 氮素源
甄豆叶霉病是由菜豆尾泡 ( C e r c o s P o r a e : : e n : a S a e e ) 侵染几豆叶片所致的一种只1一斑
病 , 是江豆上的主 要病害之一 〔 ” ” 。 〕 。 菜豆尾袍在培养丛上生 长缓慢且产 袍能力极为稀薄
〔 ` ” 〕 。 故在植物病理学上的基础研究 , 如 : 抗病育种 、 抗病机理及药剂防治等均受到阻碍
而不能顺利进行 , 为此 , 本试验对菜豆尾抱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菌种
从武汉市市郊洪山区北港大队采集豉豆品种红嘴燕的病叶 , 按常规方法 〔 艺 〕 , 在马 铃薯
葡萄搪琼脂培养基平面上 , 进行分离 , 培养 , 接种到虹豆叶片上 , 发病后再分 离 , 培 养 ,
接种 , 最后获得供试菌株 。
1
.
2 供试培养基
为探求病菌的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 , 以确定本试验用的基本培养墓 ,首先进 行
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基的选择 。 供试培养基共有 9种 , 以 2 %凉脂培养基作对照 , 其配方如下 :
9 种配方均加 蒸馏水 10 0 m l 、 琼脂 2 09 。 ①胡萝 卜叶酵母膏琼脂培养垫 ( C Y A ) : 胡萝 卜叶
3 0 0 9
, 酵母膏 4 ;9 ②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P D A ) : 马铃薯 2 0 0 9 , 葡萄糖 2 09 ; ③豉豆叶琼
脂培养基 ( V A ) : 虹豆叶 3 0 0 9 ; ④V一 8汁液琼脂 培养基 ( V一 S A ) : 胡萝 卜叶 3 0 0 9 , 碳酸钙 4;9 ⑤
收稿 日期 1 9 9 1一 0 7一 1 5
血豆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 究


觅豆叶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 VA G ):虹豆叶 30 0 9, 葡萄糖 2叱 , ⑧ C az p c k一 D ox 培养基 ( C
一 D ) : 蔗糖 3 0 9 , 硝酸钠 3 9 , 磷酸氢二钾 1 9 , 硫酸镁 0 . 5 9 , 氯化钾 0 . 5 9 , 硫酸亚铁 0 . 19 ,
⑦麦芽糖淀粉甘油琼脂培养基 (M E A ) : 麦芽糖 12 . 7厂g , 淀粉 2 . 7 5 9 ,甘油 2 . 3二g , 陈。 . 789 ,
⑧酵母青琼脂培养基 ( Y E A ) : 酵母膏 4 9 , 麦芽糖 109 , 蔗 糖 4 9 , ⑨玉米粉琼脂培 养 墓
( C A ) : 玉 米 粉 2 0 0 9 。 上述各种培养基均按常规方法配制 ( 孟 ’ 么’ 峨 ) , 配好后高压灭菌 ( 13
~ 20 磅 / 巧 ~ 2 0分钟 ) 备用 。 分别取各供试培养基 10 ml 于直径为 g c m的无 菌 培 养 皿 内 ,
制成平面后 , 用在 P D A 上培养 2 周的菌丝块 (直径为 0 . 阮 m ) 接种 , 每种处理接 5 个菌块 ,
且重复 3 次 , 2 周后检查菌落直径 (培养温度为 28 ℃恒温 ) 。 根据菌落直径大小 , 确定菌丝
生长的最住培养基 , 并以之进行下一步的光照 、 温度 、 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
1

3 供试碳案源和氮案源
供试碳素源共 17 种 , 分别为单搪 、 ,双搪 、 多糖 、 糖醇和糖普 , 以 C az cP k一 D o x 琼脂 培
养基作为丛本培养基 , 不同碳源以相当于每升 C ` aP e ke D o x琼脂培养基 309 蔗搪的含碳量取
代其中的蔗糖而试验之 。
供试氮源共 18 种 , 分别为有机氮和无机氮 ,不同氮源以相当于每升 C : a eP k一 D 。 x 琼脂培
养 基 3 9硝酸钠的含氮量而试验之 。
接种方法及检查方法同上 。
1

4 试验的通度 、 光照和吸喊度
研究温度 、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时 , 取用病菌菌丝生长叮最适培养基按前述方法接种
后 , 分别置于不同的温度梯度和不同的光照处理条件 (温度为2 8℃ )下培养 , 2 周 后检查菌落
生长情况 。 研究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时 , 为避免琼脂在酸性条件下被水解 , . 培养基与缓
冲液分别进行灭菌 , 然后以等落毅积混合使用 , 接种 、 检查方法与上述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也 .2 1 培养鑫对 . 丝生长的形晌
在供试的 9 种培养基中 , 均无分生抱子形成 , 菌丝生长的最好培养基是 VGA (虹豆 叶荀萄艳琼脂培养基 ) 和 V e S A ( V一 8 汁液琼脂培养基 ) , 其菌落直径 分 别 为 6 . 8 c5 m 和
6

52 c m
, 其次是 C Y A (胡萝 卜叶酵母浸膏琼脂培养基 ) 、 P D A (马铃薯葡萄糖凉 脂 培 养
羞 )和 VA (盯豆叶琼脂培养基 ) , 菌丝生长最差的培养茎是 Y E A (酵母浸青琼脂培养基 ) 、
M E A (麦芽搪淀粉甘油琼脂培养基 ) , C一D ( C 1z eP k一 D以培养基 ) 、 C A (玉米 粉 凉
脂培养基 ) 和 2 % A (凉脂培养基 ) , 后二者的菌落虽不比 Y E A , M E A 、 c 一 D的菌落 直
径小 , 但菌丝极为稀疏 (表 1 ) 。

2
.
2 砚介 , 、 盆斑派对 , 丝生长的形响
从表 2可以看出 : 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柠檬钠和 2一甲基一 D一葡萄搪昔 , 菌落直径
分别为 4。 2c2 m和 4。 1 c3 m , 其后依次为山梨醇 、 乳搪 、 淀粉 、 葡萄搪 、 蔗糖 、 甘露搪、 果糖
木搪 , 效果较差的是丙三醇 、 阿拉伯糖、 麦芽糖 , 山梨糖 、 树胶醛糖 、 甜醇 , 生长最 差 的
3 2湖 北 农 学 院 学 报
是葡 糖 (菌落直径为 0. 5c 8m )。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是硝酸钙 , 菌落直径为 4 . 14 c m , 其次为组
氨酸 、 硝酸钠 、 石肖酸钾 、 胧氨酸 、 酪氨酸 、 醋酸钱 、 草酸钱 、 谷氨酸 、 精氨酸 、 尿素 、 赖氨
酸 , 色氨酸 、 苯丙氨酸 、 氯化按 、 硫酸按 、 磷酸按 , 效果最差的是蛋白膝 , 可能是由于其分子
太大而不利于病原利用 。 另外可以看出柠檬酸钠较供试的其它 16 种碳素源利于生长 , 可能
是钠离子存在的缘故 , 在氮素源试验中 , 除组氨酸外 , 硝态氮比钱态氮利于菌丝生长 。
衰1 不同培养苍上菌 丝的生长情况
培养墓 菌落直径 c( m ) 抱子形成 ( ’ ) 菌落颜 色 菌落边缘 p = 0 . 05( ’ ) p 二 。 . 01
6

8 5
6

5 2
5
.
9 1
5

8 7
5

2 1
3

7 3
A B
争CCDAA旧c
BB
Caac
J以U
Cab

h叼
DCCAcdac
V ` A
V 一 S A
C Y A
P D A
V A
C 一 D
M E A
Y E A
C A
2 % A

5 3

3 1
4

4 8
4

1
灰揭
灰 色
灰 色
灰 色
灰 色
灰褐
灰 白
灰白
灰白
灰白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整齐
放封状
波纹状
稀蔬不整齐
稀蔬不整齐
心J八」
注 : ( 1 ) “ 一 ” 表示无抱子形成 ,
( 2 ) 用 D u cn an 多重比较法 , 差异显著浏脸 中标有相同字毋者表示在此水平差异 合
不显芳 ;
2

3 通度 、 光照 、
不问者 , 则差异显著 , 下表同 。
p H值对菌丝生长的形晌
从表 3 可知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5 ~ 35 ℃ ,最适温度为25 ~ 30 ℃ , 在 2 ℃和们℃时菌
丝无生长。 不同的光照处理即在连续光照 ( 10 0 ih x荧光 ) 、 连续黑暗 、 先光 照 后 黑 暗 )
1 2五r / 12 h )r 、 先黑暗后光照 ( 12 h r / 12 五r )等 4 种条件下培养 2 周 , 其菌落直径均 在 4 . 4
~ 5
.
sc m 之间 , 差异不显著 ( p 二 。 . 0 5) (表 4 ) 。 不同的缓冲剂 , 不同的 p H值对菌丝 生
长的影响不同 (表 5 ) , 用同等浓度的缓冲液 (0 . IM ) , 在相同酸度下 , 磷酸缓冲液较 柠檬酸
缓冲液利于菌丝生长 , 后者在 p H = 7 值睁菌落直径最大也只有 3 。 sc m , 磷酸缓冲液在 p H 3~
p H n
.
4范围内 , 菌丝在其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 说明菌丝生长的酸碱度适应范 围 较 广 , 且
以 p H 7 ~ 8 最为适 。

柯冬兰等 肛豆叶霉病菌生物学特性 的研 究 3 3
表 2不同碳氮对菌 丝生长的影响
破素源 菌落直径
( e m )
p = 0
.肠 p = 0. 01氮素源 菌落直径 P = 0. 5 0I )“ 0。 1 0
(
ee m )
柠 稼酸钠
2一 甲基 一 D
一 荀萄糖普
山梨醉
乳糖
淀粉
葡萄棺
蔗 糖
甘露糖
果糖
木糖
丙三醉
阿拉伯 糖
麦芽糖
山梨糖
树胶醛糖
柑醉
荀糖
4

2 2 A A
A11
aa
a

理。 1 3
4

09
4

0 3
3

9
3

8 7
3

6 3
3

6 3
3

5 8
3

4 8
2

6 9
2

5 6
2

5 5
2

32
1

84
l

4 5
0

5 8
CD
C上 E )
CD E
AA
aa
A
A B
CD EF
CD G F E
]少 l乙 I了 G1 1
a bCd Ccl d介 f
fcff ; ee z’坛。 B CD E I了 Gl [
D EG Fl l
11 G
芍 CD
D
稍 酸钙 4 . 1
组 氛酸 3. c 6
声有酸 钠 3. 4 0
声肖酸 钾 3. 1 9
刀尤氛酸 2. 6 3
面各氛酸 2. 1 8
醋酸 按 2. 01
草酸 按 1 . 9 0
谷 氛酸 1 . 8 3
精氛酸 1 . 8 0
尿素 1 . 7 3
赖 氛酸 1 .乙 7
色氛酸 1 . 4 0
苯丙 氛酸 1 . 4 3
氛化 按 1 . 2 3
磷酸按 1 . 1 3
硫酸 按 1 . 1
蛋 白陈 O。 94
FG玉 I
G1 1
} I
aa bc bdd
e
表 3沮度对菌 丝生长 的形 晌 (℃ )
沮 J定项 目
本 菌落直径 (。 。 )
显著性 测定
温 度
艺 51 01丘 2 0
aA
b
A B
a
A
a bA eB

d CP = 0

05
P = 0

1 0
3 4湖 北 农 宇 院 宇 才又
衰 4光照对菌 丝生长的影晌
光 照 处 理刚定项目
连 续光照 连续黑暗 先光照 后 黑暗 先只暗后 光照
菌落直径 ( cm )
显著性 p二 0 .0 5
4

53 5

0 75

2 14

43
安 5p H值对菌 丝生长的影晌
p H位
浏定项 日
3 4 56 7R 9 10 1 1 1 1
_
40
缓冲剂
井 8甘 0。 争
菌落直径 ( cm )
显著性 p二 0 .0 5
5 1 1

6 2 1
.
8 73

6 5
.
3 26

4 75
.
5 8 5

13 4
.
10 1

0 0 1

IM
a b Aa b A盆 AC C C C
P =0

0 IB B A
a b e
AB A
磷 酸缓
冲 液
菌落直径 ( cm )
显著性 p =0 .0 5
1

2 1

6 3 2

a
b
3 5

8
a
3

5 1

8
A A A A
O

1叭
柠檬酸
缓冲液
B 2 .a b A
p =0
.
0 1A A

3讨论与小结
菜豆尾袍在培养垫上难以形成分生抱子 , 但许多试验证明它还能在半合成培养基特别有
寄王组织的培养墓上形成 分生抱子 〔 ` ’ 。 〕 , 只是数量极为稀少 , 而本研究供试的 9种培养基上
均无 抱子形成 , 也许是营养成分过 于丰富而利于营养生长的缘故 。 在实际生产中 , 菜豆尾抱
浸染刃豆并表现症状是在豉豆开花后 , 在豆叶上产生抱子也是虹豆结英盛期及后期 达 到 高
峰 , 除环境条件外 , 最主要的可能是营养成分的影响 。
菜豆尾抱菌菌丝在 C az p e k一 D o x 培养基中 , 供给不同的碳源 、 氮源 , 其生长情况 也 不
同 , 其中 , 2 一 甲基一 D一葡萄糖昔和硝酸钙分别为生长的最佳碳 源 和 氮 源 。 P ir ht w i和
G o tP a 分别报 导葡萄搪 、 果搪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 、 硝酸钠为最好氮源 〔 ` ’ 。 ’ , 本研究与
前人所得结果大同小异 , 这种差异可能是各地环境不同 , 从而影响病菌的碳 、 氮代谢能力。
本试验通过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 其结果与 E k p。所报导的有所不同 。 E k r 。认为
光照可刺激菌丝生长 〔` 〕 , 而本结果并非如此 , 这可能是光强不同之故 , E kP 口所用 光 源 为
3 5何冬兰子 , 豆叶 霉病菌生物 学特性 的研 完
2 0W少芝光灯 , 距离为 4 0 e m , 洛; 试验所用光源为 1 0 0 0 1。 x ( 4o w , 3 6 e m ) 荧光 , 也石丁能是 不
1司菌找:又J’ 光 ! )谈敏感度不 1司。
参考文献

,.占
23
4
5

6
7
本 8
9
玉就尤 . 且豆 叶霉病 的防治研 兄 . 式 汉蔬 菜科技 , 19 7 9 ( 2 ) : 8 ~ -l0
方 中达 . 植病研 究法 (第 2 版 )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 9 7 9 : 60 ~ 10 0
C 蛋一e n M D , L y p a 5 D . E n v i r o m e n t a l f a e t o r s i n f一u e e n i n g g r o w t h a n d s r o r u l -
a t i o n o f C e : c o s P。 ,
l
a k i无。 e入i i . M y e o l o g i a , 1 9 7 9 , 7 1: 1 1 5 0~ 1 15 7
r k p o E J A
,
E s u r u o s o 0 F
.
G r o w t h a n d s p o r u l a t i o n o f C e : c o s P o ,公 c : 。 e ,: ; a
a o d C e r c o : P o r a c a : e s c e ,: 5 i n e u l t u r e

C a n J B o t
, 19 7 8 , 5 6
:
2 2 9~ 2 3 3
C u p t a R P , S i n g D V
.
E f f e e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e a r l〕 o n a n d n i t r o g e n s o o r e e s o n t } l e
C e , c o s户。 ,汉 e r u n 刁a . I n d i : n J o : l r n a l o f M )一 e o l o g y a n d p l a n t p a t l l o l o g y , 19 7 8 ,
1 0 ( 2 )
: 1 8 3
r r i t h w i 丑 , 。 t a l . E f f e e t o f n u t r i e n t , p H a n d t e m p e r ` t u r o o n g r o w t h a n d
s p o r u l a t i o r o f C e : c o : P o , a c ,
· “ e 刀 : a S a e e a n d C e , e o s P o : a 乙。 ; i c o l a S a e e 。
P h y t o p a t】z o l o g i a M e d i t e r a n e a , 19 7 2 , 1 1 ( 1 ) : 2 5 ~ 2 9
S e ! I n e id e r R W
e t a l
.
C e r c o s P o r a l e a f s p o t o f c o w p e a 功 o d e l s f o r e s t e m a t : n g
y三e l d l o s s . p h y t o p a t h o l o g y , 1 0 7 6 ; 6 6 : 3 5 4~ 3 5 8
V e r m a P R
,
P a t e l P N
.
H o s t
一 r a n g e , v a r i e t a l r e s : s t a n e e a n d e p id e m i o l o g i e a l
o b s e r : a t i o n s o n C e ; c o sP o : a l e a f s p o t d i s e a s e o f e o w p e a
.
I n d i a n Ph y t o p a t h o l
-
o g y 一 1 9 6 9 ; 2 2 : 6 1~ 6 6
W 1111a m 5 K J
.
D i s e a s e s o f e o w p e a (干`i g n a u n g u i e u l a t a L . W a l p ) i n N i g e r i a -
P e s t A r t i e N e 认 , 5 S u m n , 1 9了5 ; 2 1 : 2 5 3 ~ 2 e 7

ST U L I E S O N B I O L O G工C A L C l {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C刃刀CO三尸O R A C尺U 刃N T A S A C C
。 P 。 。 9 1 a n W a n g J i : : g u a n
A B S T R A C T

T j: e r a t上o g e n e f l e a f m o o ld o f e o 认 r e a , 1. 。 一 C e : c o : P o : a c : : e , : ; a S a c e
d 1d n o t s p o r u l a t o o n 7 t y p e s o f 上e m i s y n t h e t i e a n d 3 t y p e s o f s y n t }l e t i e
m e d i a
.
B u t t五e m y c e l i a e o u ld g r o w o n a l l t h e t o s t e d m e d i a . C o w p e a l e a f
d e e o e s t i o n g l u e o s c 。 g a r a o d V 一 8 i u i e e a g a r w 。 r C t h 。 卜。 s t m e d i a f o r
g r o w t l ]
.
T Ji e r e w e r e d i f f
e r e n t e f f e e t s o n m y e 〔飞i a g r o w t h b y d i f f e r e n t c a r b o ` n
a n d n i t r o g e n s o u r e e s
,
T h e r e i n Z 一 m e t h y l 一 D 一 g l u c o s id e w a s t h e b e s t
e a r b o n 5 0 u r e e f o r g r o w t h a n d C a ( N O a )
2 ,
K N O 3 a n d N a N O : w e r e t h e b e s t
3 6湖 北 农 字 院 字 报
n1 t r og es e o o u res
.
Th e t em p ea rt ua e r rng o o fm y e e lia g r ow t hwa s s ~35 c
,
a n d 2 5~ 3 0 ℃ w a s t h e b e s t . T h e r e w e r e n o d i f f e -l e n e e i n m y e e l i u m g : o w t h
u n d e r t五e e o n d i t i o o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b y l i g h t ( J 0 0 0 l u x f l u o r e s e e n t ) .
T J飞e m )
,
e e l i a g r e w i n a l l t e s t e d p H l e v e l ( p 玉1 2 一 1 1 . 4 ) , b u f f e r e d w i t h
0
.
IM p l
飞 0 s p h a t e , a n d p H = 7 ~ 8 w a s t h e b e s t p l王 l e v e l f o r g r o w t l l . o . I M
p h 0 5 p 1a t 0 b u f f o r w a s b e t t e r t h a n 0
.
1入1 e i t r i e a e i d b u f f e r f o r m y e e l i a
g r o w t h

K E Y W O R D S
:
C e r c o : P: a e ; u e n ; a S a e e ; m 》 e e l i a g r o w t h ; s p o r u l a t i o : ;
s 了n t l i e t i e a 几 d h e m i 一 s 了n t h e t i e fn o d i : ; p H l e v o l a n 通 b : f艺。 r ; e : r b o n s o u r c e ,
n l t r o g e n s o u r c e
《湖北农学院学报》 征稿简则 争
一 、 《湖北农学院 学报》 是湖北农学院主办的综合 性农业 学术刊物。 它只 刊载农业 和
论及农业的自然科学学术论文 、 研究简报 、 学术动态及文献综述 。 它以农业高等院校师生 、
农业科研人 员及高 、 中级农业科技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 。
二 、 来稿要求
(一 ) 稿件要求论点明确 、 论据充分 、 数据可靠 、 图表清晰 、 条理分明 、 文字简练 。 每
篇论文 (包括中 、 外文提要 、 图 、 表 、 公式 、 参考文献等 ) 一般不超过 6 0 0 0字 , 研究 简 报
不超过 1 5 0 0字 。
(二 ) 来稿须用 16 开方格单面横行稿纸誉写工整 , 标点明确 , 采用规范 汉 字。 英文 摘
要 、 参考文献及正文中的外文部分均用打字稿 。 外文字母及符号的正体 、 斜体 、 黑体及希腊
字母必须书写标准 (斜体字下加 横线 , 黑体字下加波纹线 ) 。 角码和符 一号 , 其位置高低 , 均
须标明 。
(三 ) 图 、 表宜少而精 , 避免重复 。 表用 3 线表 , 应结构简明 , 表内数字应上下对齐 ,
不能用 “ 同上 ” 、 “ 同下 ” 、 “ 旅 ” 和其它类似词语表示 。 表的宽度应不超过 70 个半开字符。
图用硫酸纸黑墨汁清绘 , 照片黑白清晰 , 不用彩照 。 图及照片大小 , 一般以 7 x S C m 或 14 x -
1 c0 m 为宜 。 中文应留出插图的位置 , 并用框线表示 。 图序号 、 图题和图注写在框线下方。
(四 ) 参考文献只择直接 引用 的列出 , 中文文献在前 , 以第 一作者姓氏二笔 划 为 序 , 外
文文献在后 , 以第一作者姓 氏字母为序 , 未经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得引用 。 期刊按下列顺序排
列 : 编号 作者 (姓在前 , 名在后 ) . 题名 . 期刊名 (外文刊名可缩写 , 并省略缩写点 ) , 出
版年 , 卷号 (期号 ) : 起止页码 (最后不加标点 ) 。 著作技下列顺序著录 : 编号 作者 . 书名 .
版次 (第 I 版不注 ) , 出版地 : 出版者 , 出版年: 页码 (最后不加标点 ) 。
(五 ) 来稿若不合要求 , 须 重新整理 , 再行送审 。
三 、 来稿请勿一稿两投 。 除特殊声明者外 , 本部对来 稿有删改权 、 摘登权 。 来稿一般不
退 。 稿件一经刊登 , 酌致稿酬 , 并赠送该期 《学报》 2 本 。 作者若需要抽印本 , 须 事 先 声
明 , 按成本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