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特产研究 Chi os e eS p e ei a lWi ld Eeo“ om i cA n i 二 。 la 二 d Pla :ItR s a e e e r9 9 h 8 1年 第3 期
银丝草菇的驯化研究 ’
王坚坷 何淑岩
(吉林农业大学)
银丝草菇 ( Vo乙二a :i ez z a b om 乙万 cin a ) 是
一种营养与经济价值较高的野 生 食 用 菌。
9 18 4年作者 偶然在平菇栽培床内 采 到 子 实
体 , 经组织分离获得纯菌种 , 代号 v 。一 b 。
三年多的驯化研究表明, 该菌株具有较强的
适应性及杭逆力 。 适宜夏季栽培 , 发展潜力
很大 。
块 , 接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丧面 , 分别置
于 ZO C 、 2 5℃ 、 2 8℃ 、 3 0 C 、 3 2 ℃及 3 5℃下
恒温培养 , 每天定时观测 , 并记 载 菌 丝 长
度 。 结果表明 , 银丝草菇的菌丝在 20 ~ 35 ℃
内均能生长 , 最适温度为 28 ~ 30 ℃ 。 在适温
条件下 , 菌丝色白 、 粗壮 、 致密 、 长速快 、
厚 垣抱子数量多 。 见表 1 。
一 、 形态特征
银丝草菇在 A le x o p ol 必 分类系统中 隶
属担子菌亚门 、 层菌纲 、 伞菌目 、 鹅膏科 、
草菇属 。 子实体单生或簇生 , 菇蕾灰褐色 ,
上深下浅 , 初期短柱状 , 渐成鼓褪形 ; 菌盖
半球形 , 中央稍突起 , 宽 5 ~ 20 厘米 , 菌盖
白至浅蛋黄色 , 覆有玻璃丝状绒毛 ; 菌肉白
色 , 中央厚 , 边缘薄 ; 菌柄圆柱形 、 光滑 、
白色 , 长 5 ~ 1 5 e m , 直 径 0 . 6 ~ z . s e m , 内
实 , 下粗上细 , 常弯曲; 外菌幕顶端开裂 ,
菌托囊状至销状 , 高大 , 污秽 色 , 上 薄 一F
厚 , _ L 浅下深 ; 菌摺离生 , 幅宽 , 密集 , 初
期白色 , 后变粉红色 , 饱子 印红褐色 , 抱子
卵圆形 、 光滑 、 色淡 , 6 ~ 8 卜 x s ~ 6 卜 , 菌
丝纤细 , 近透明 , 无锁状联合 , 厚垣抱子球
形 , 常连成念珠状 , 棕褐色 。
表 1 不同温度对菌丝与厚垣抱子的影响
温度 ( 。 C ) 菌丝长度( m m /天 ) 厚垣抱子蚤 菌丝生长情况
2 0 2
. 8 一
2 3
3 0
5
.
9
6
。
0
十 + 十
+ 十 十
稀疏 、 细弱 、 无 色
透明
较密 , 较粗 、 稍呈
白色
致密 、 粗状 、 白色
致密 、 粗状 、 白色
较密、 较粗 、 微 白
稀疏 、 无 色 、 透明:
J气0,曰ó今no口O
注 : ① + 十 + 、 十 + 、 + , 一 分别表示 厚 垣 抱 子 最
多 、 较多 、 较少 , 少或无。 ②菌丝长度指 6 夭内菌丝 平 均
长速 。 单位 为毫米 /天 。 以下均 同 。
二 、 研完内容
(一 ) 温度对菌丝与厚垣 抱 子 的
影响
将银丝草菇斜面菌种切成同 等 大 小 方
(二 ) p H 值对菌丝与厚垣饱子 的
影响
试验分广谱 p H 值与清选 p H 沌两级处
l理。 马铃薯综合培养基由。 . 1 N H C I及 0 . I N
N a O H调成 6 级 p H值 。 广谱 p H 值 试 验 表
明 , 银丝草菇菌丝在 p H值 4 ~ 10 范围 内 均
能生长 , p H值 8 . 5时 , 菌丝生长速度快 , 产
生的厚垣饱子数量最多 。 后经精选 p H 值试
陆生涛 、 何国钧 、 汪 八 草 、 陈世 样等 同志参加部分工作 。
验得到准确证实 。 见表 2。
粗 不同 p榷对劣丝骊该游碗拓旷 、
P H值
〔精选 )菌丝长 度 ( m m/天 )厚垣抱子量 菌丝生长情况
稀琉 、 徽 白色
翻琉 、 淡白色
较密 、 白 :色 、 -
致密、 旅 , 白 ,
较密、 演睁色
蔗糖2 。克 , 石膏 10 克 , 维生素 B ; 1。 毫克 ,
扩妙” 克 `朽 酵母膏 60 克 , 蔗糖2 “克 , 琼脂 2 0克 ; ( 8 ) 酵母膏 60 克 , 蔗糖20 克 , 磷
酸 二 氢 钾 3 克 , 硫酸镁 2 克 , 维 生 素 B ;
10 毫克 , 琼脂20 克 , ( 9 ) 草菇 合成 培养
基 , ( 10 ) 玉米粉40 克 , 蔗搪20 克 , 维生素
B : 10 毫克 , 碳酸钙 2 克 , 琼脂 20 克 。 试验结
果见表 3 。
较3 不阅培葬共培养性袄比较
+
十、
ǐ+十
十+
+卜
830.,二0,UJ,5月r4003
1匕八甘
.7.B8.9
组 别 苗丝长班《血也 / 天 ) 公丝生长获况
(三 ) 、 不同光谱对菌丝 与原 一基
形成的影响
将供试银丝草菇斜面菌种置于分隔的暗
室内 , 分别进行兰光 、 绿光 、 红光 、 黄光 、
白光与黑暗处理 , 室温 17 ~ 24 ℃ , 光强均为
1 0勒克斯 , 每日连续照射 8 小时 。 15 夭后 ,
各处理的菌丝长势 、 厚垣抱子数量以及原基
的形成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兰光与绿光两
处理组 , 菌丝生长旺盛 、 厚垣抱子数量多 ,
并有不同数量原基的形成 , 兰光尤为突出。
红光与黑暗两处理菌丝长势与厚垣抱子数量
一般 , 均无原基形成 。 白光与黄光处理 , 菌
丝长势弱 , 厚垣抱子数量少 , 无原基形成。
1 4
。
5
2 1
。
4
3 0 。 6
4 0
.
5
5 7
。
3
6 7
。
5
7 1
。
1
名 1 . 3
9 5 . 7
1 0 6
。
3
十
十 十 十
+ 十
+ +
十 十
较密 、 微白 色
较稀 , 微呈 白色
稀琉 、 细弱 、 无色
稀琉 、 细弱 、 无 色
较稀 、 黄 白 、 粉末
致 密 、 粗状万依 白
较 粗 、 黄白 丫 翔欲
较 粗、 白色 、 絮状
稀疏 、 细 弱 、 无 色
极稀 、 细弱 、 无色
(四 ) 培养基筛选试验
1
. 母种培养基
该试验分粗选与精选两级处理 , p H 值
自然 , 培养温度 25 ℃ , 5 次重复 。
①粗选试验
.培养基配方共分 I Q组 , 均为 1 0 0 毫升
量 。
( l ) 马铃薯综合培养基 , ( 2 ) P D A
培养基 , ( 3 ) 麦教 10 0克 , 蔗糖 20 克 , 琼
脂 2 0克 , ( 4 ) 麦鼓 1 0 0克 、 蔗糖 2 0 克 , 蛋
白陈 2 克 , 琼脂 2 0克 , ( 5 ) 豆饼粉 4 0克 ,
蔗糖2 0克 , 琼脂 2 0克 , ( 6 ) 豆饼粉理o克 、
从表 3可以看出 , 在 10 种培养基配方中
以 6组最佳 , 表现为菌丝粗状 、 致 密 、 色
白 、 生长快 , 厚 垣 抱 子 数 量 多 , 草 菇 合
成培养基次之 , . 马铃薯综合培养 基 `居 第 三
位 。
②精选试验
以粗选试验效果最佳的第 6 组配方为基
础 , 对其中的豆饼粉 , 石膏及维生素 B ,等成
分加以调正制成 8种培养基进行精选 。 结果
表明 , F 组配方 : 豆饼粉40 克 、 蔗糖20 克 、
石膏 10 克 、 琼脂 20 克 、 水 1 0 0 毫升 ; G 组
配方 : 豆讲粉 40 克 ,蔗糖20 克 , 维生 素 B : 10
毫克 , 均表现为菌丝粗状 , 致密 、 长速快 , -
厚垣抱子数量多 。
2
。 原种培养基
共设计 5种培养基 , 每组 12 瓶 , _ 配方分
别为 : ①高粱 97 % , 碳酸钙 3 % 多、 ②玉米粒
9 7%
, 碳酸钙 3 % ,③小麦 97 % , 碳酸钙 3 % ;
④稻草 7 % , 麦鼓 20 % , 蔗糖 1 % , 碳酸钙
2 % ; ⑤木屑 7 % , 麦鼓 20 % , 蔗糖 1 % 、
碳酸钙 2 % 。 上述材料中的高粱 , 玉米及小
麦 , 均需煮沸 12 分钟 , 至无白心时涝出 , 后
拌入碳酸钙 。 稻草切成 3厘米小段 , 以。 . 5%
石灰水浸后拌入其它辅料 。 结果表明 , 以高
粱与小麦制原种效果最佳。 在 26 ℃下 , 12 天
均可长满全瓶 , 厚垣抱子数量多 , 菌丝长速
为木屑培养料的 2 . 3倍 。 见表 4 。
表 4 不同原种材料培养性状比较
水浸泡一昼夜 , 洗至 p H值为 9 。 上 各 处理
均采用箱栽 , 层播 , 接种量为 10 % 室温 20 一
2 ℃ , 常规管理。 播种 18 天开始形成原基 ,
2 7天开始采收头潮菇 , 平均单菇重 5 克 , 最
大单菇重 1 15 克 。 豆秸培养料的产 量 较高 ,
生物效率为 39 % 。 玉米芯与稻草培养料的生
物效率分别为 31 %及29 % 。 木屑 培 养料 较
差 。
组 别 制种材料 菌 丝满 瓶天数
厚垣抱子
数量
培养 温度
(℃ )
高 粱 、 碳酸 钙
玉米 、 碳酸 钙
小 麦、 碳酸钙
稻草 、 麦 欲
蔗搪 、 碳酸钙
木屑、 麦 扶
蔗搪 、 碳 酸钙
1 2 + 十 十 2 6
+ 十
十 + 十
26
26
2 6 +
( 五 ) 栽培试验
培养料配方分 4组 : 1) 玉米芯 87 % ,
麦熬 1。% , 蔗糖 1 % , 碳酸钙 2 % , 多菌灵
。 . 2% ; 艺 ) 稻草 7 7% , 麦 鼓 20 % 。 蔗糖
1 %
, 碳酸钙 2 % , 多菌灵 0 . 2% , 3 ) 木
屑 7 % , 麦鼓 20 % ,蔗糖 1 % , 碳酸钙 2 % ,
多菌灵。 . 2 % ; 4 ) 豆秸 1 0 % , 以 5 %石 灰
三 、 结果与讨论
1
.
10 种斜面培养基粗选试验表 明 , 以
6 组最佳 , 其配方为 : 豆讲 粉 40 克 、 蔗糖
20 克 , 石膏1 。克 , 维生素 B ; 10 毫克 , 琼脂
2。克 , 水 1 00 毫升 。 在该配方的基础 上 所
制成的 8 种培养基 , 经精选确定 F与 G 组较
好 。
2
. 以小麦 、 高粱及玉米等谷粒制种 ,
12 ~ 13 天菌丝均可长满全瓶 。 稻草与木屑菌
种需 2 8~ 3 。天长满全瓶 。
3
。 不同光谱成分对银丝草菇 V 。一 b 菌
株的菌丝长势 , 厚垣抱子数量及原基形成的
影响不同 。 兰光与绿光对菌丝的生长 、 厚垣
抱子产生及原基的形成 , 均有明显的促进作
用 。 兰光 , 更为突出 。
4
。 银丝草菇V 。一 b菌株菌丝体最适 温
度为 28 ~ 30 ℃ , 最适p H为 8 . 5 。 耐碱性与坑
高温能力较强 , 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夏季栽培
能有效防除霉菌污染。
5
, 栽培试验各处理的生物效率均低于
40 %
, 主要原因是室温 ( 2 0一 2 2 ℃ ) 过低 ,
造成大量原基及幼菇停止生 长所 致 。
, 浏声 、 目J ` 、 一 、 `产 ` ~声 ~ ~ ~一 ~ 产` 、 ~洲~ 声 、 ` ` ~ ~ 一 ~ 产 ~ 一 “ 一、 尸、 , 尸 、 产 、 ~ ~ 、 、 产 、 ~产 ` r 、 尹 、 J 、 ~ 产 研 吕 、 ~ 、 ~ 声
(上接第 7 页 ) 不 同 , 以 代 森 铰 1 2 0
倍液与多菌灵 5 0 倍 液 混 合 后 浸 鳞 茎 10
分钟 , 效果最好 , 其次是多菌灵 2 0 9 / m “ 土
壤消毒 、 代森锰锌 1 0 。倍液浸鳞茎 10 分钟
效果次之 。 供试的各种药剂对其主要生长性
状均无显著影响 。 初 一试结果 , 为防治目前贝
母生产中常发生的鳞茎腐烂病提供了较有效
的药剂和施用方法 , 并为进一步深入试验提
供了科学依据 。 但限于是初试 , 对提供更加
有效的药剂 及施用方法 , 还有待于进一 步试
验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