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对田螺山遗址中发现六千年前人为种植的茶树根的认识



全 文 :中 S备著 ?历史文化
对田螺山遗址中
发现六千年前人为种植的茶树根的认识
□ 程启坤
浙江余姚继 1973 年发现河姆渡遗k之后 , 2004年在距人就开始人工种茶了 ,问题是有可能吗 ,答案是有可能的 。
该遗址 7公里处又发现和发掘 了年代与之相近的 田螺 山古 晋常璩《华阳国志 ? 巴志 》称周朝时 “武王既克殷 , 以其宗
村落遗址 。 发掘出土大量的先民生产 、生活遗物 ,有 陶器皿 、姬于 巴 … …植五谷 ,牲具六畜……丹漆 、茶 、蜜 ……皆纳贡
石质工具 、骨质器具 、玉石饰品 , 以及稻米 、橡子 、树根等 。 其之 。 ”和 “ 园有芳篛香茗 。 ”据此可以认为早在商末周初 (约公
中发现并经多方面鉴定确认的茶树根 ,很受茶界学者关注 。元前 1 05 0年 ,距今 3000年前 ) , 茶已成为一种可供纳贡的农
自 2004年发现这些疑似茶树根 , 直到 20 15年组织考古产品 ,且有人工栽培的茶园 。
界 、史学界 、茶界共 1 5 名 专家 , 对这项研究成果进行论证 。 关于茶树的人工栽培始于何时 , 中 国农业科学院著名茶
这项挖掘发现 、研究到成果论证整整经历了十年时间 , 真可史专家朱 自 振教授根据对有关史料的分析 ,提出 了 “我 国饮
谓慎之又慎 。 最后形成的论证意见有三点 : “ 1 . 田螺 山遗址茶 , 大概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 尝试栽培茶树 ,可能也出现在随
文化层分三个阶段 ,形成于距今 70 00 - 5 500年 , 山茶属树根后 的原始时期 ” 的观点 ( 见《茶史初探》 , 中 国农业 出 版社 ,
出土于第三阶段文化层之下 ,经碳 14年代测定 ,距今 6000年1 996年 ,第 1 53 页 ) 。 同时 ,他对此观点作了注解 :
左右 。 2 .三丛树根集中分布于居住 区的干栏式木构房屋周 “本文最早发表于 1 97 9年 《中国茶叶 》第 1 期 。 关于推定
围 ,粗细树根大都竖立于人工挖掘 的浅坑内 。 考古发掘表明茶树栽培起源史前的根据 , 除笔者相信我国饮茶是 ‘发乎 神
它们属 于先民在此人工种植树木的遗存 。 3 .从树根形态 、解农 ’时代 以外 , 主要考虑到 当时越南的考古发现 。 美 国的炸
剖结构 、茶树特征性化合物一茶氨酸含量等综合鉴定结果 ,弹 , 不意把越南地下的史前遗址 ,也一个个翻揭 了开来 。 所
可认定这批树根为山茶属茶种植物的遗存 。 ”三点论证意见 ,以 ,越战时期 ,不少西方考古工作者也跟着美国飞机去越南
简言之就是在田螺山遗址发现了6000年前人工种植的茶树收获 。 在一篇发掘报告中 , 他们将 出土 的茶籽鉴定为 是
根 。 经过十年的研究最终经过全国著名 的考古界 、史学界 、‘ 6000年前的栽培种 ’ ,提出越南在 6000年前栽培的作物 中 ,
茶界等权威专家学者的论证 ,形成 了此项论证结果是一件非就有茶 。 笔者对此持怀疑态度 ,但在一定程度上又激发 自 己
常不容易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 论证结果的新闻发布后 , 弓 I大胆把茶树栽培就确定在史前 。 ”
起了不少反响 ,有正面肯定的 ,也有少数疑问 的 。 现就有关 由于有朱教授关于茶树人工栽培始于史前的观点与论
方面谈谈笔者的认识 。述 , 因此 , 上述《华阳国志 ? 巴志 》记述商末周初 “园有香茗 ” ,
即 已有人工栽培 的茶园 。 同时根据美国人在越南发现 了

、 这些茶树根是 6000年前的 ,年代可靠吗?6 000 年前栽培的 茶树种 子的报道 , 因此余姚 田 螺 山人在
6 000年前种茶 ,就不觉得奇怪了 。
现代考古学 , 确定年代有多种方法 , 比如历史遗物的历
史考证 、遗物的 图文记载 、碳 14测年技术等 。 田螺山遗址的二、 这些树根为什么能保留至今还没腐烂掉?
各文化层年代的确定主要依据于碳 14测年技术 。 碳元素广
泛存在于 自然界 , 碳 1 4是碳元素 的一种具有弱放射性的 同田 螺 山 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岙村 。 从
位素 , 动植物一生中都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 14 。 当它们死2004 年初开始 , 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上开始 了持续多年的精
亡后 ,立 即停止与生物圈 的碳交换 , 其碳 1 4含量开始减少 ,细 的考古发掘和研究 , 出土 了极其丰富的河姆渡文化的遗迹
减少的速度 由 放射性衰变决定 。 碳 14 的衰变需要几千年 ,和遗物 , 其中 ,还有保存优良的远古动植物遗存 。 发掘表 明 ,
正是大 自 然的这种神奇 , 形成了放射性碳定年的基本原理 ,这里是中 国 东南沿海地区六七千年前的一个依山傍水的 氏
使碳 1 4分析成为揭示历史的有力工具 。 放射性碳定年本质族村落 。 早期的村落结构布局较为清晰 ,整个村落以小山丘
上是一种用来测量剩余放射能的方法 。 通过了解样品 中残为依托 ,有房屋集中 的长排型干栏式建筑居住区和屋前活动
留 的碳 14含量 ,就可以知道有机物死亡的年龄 。 经考古发露天场地 。 村落周围有栅栏式木构寨墙 ,并有通往外界的水
现 , 田螺 山遗址文化层分三个阶段 ,形成于距今 7 000 - 55 00路通道—跨河独木桥。 村外有成片的古稻田 , 更远处是古
年 , 山 茶属树根 出土于第三阶段文化层之下 , 经北京大学碳海湾和连绵的小山丘 。
1 4年代测定 ,距今 6000年左右 。 因此可 以认为 , 这些树根确 田螺 山遗址总面积 3万平方米 ,文化堆积最厚处超过 3
实是 6 000年前的 。 田螺 山 的考古发现说明 6000年前余姚先米 ,叠压 6个文化层 , 形成年代距今约 7000  ̄ 5 500年 。 在 已
?30.
十 g务棄 J历史文化
经发掘的 1 200 平方米范围 内 出土 了多层次的干栏式建筑 、有人认为 “仅 留下主根是 自 然野生遗 留的特征之一 ” 。
河岸埠头和墓葬 、食物储藏坑等遗迹 , 以及 8000多件陶 、石这一理论是不成立的 。 因为凡是用种子播种的 (不论是天然
(玉 ) 、骨 (角 、牙 ) 、木等生产 、生活遗物 ,此外还有大量的动物的种子播种或人为的种子播种 ) ,都会形成明显的主根 , 只有
骨骸和稻谷壳 、炭化米粒 、菱角 、橡子 、南酸枣 、芡实 、葫芦等扦插或压条繁殖的茶苗种植后 ,通常无明显的主根 。 扦插繁
植物遗存 。 田螺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地殖技术是清末 以后才形成的技术 。 可以说在这之前所有人
面环境最好 、地下遗存 比较完整的古村落遗址 。工种植的或野生的茶树都有 明显的直立主根 。 所以只根据
发掘现场可见一些排列有序的干栏式建筑立柱和木桩 ,有无明显直立的主根来判断是否是野生茶或人工种植茶是
还有不少先 民使用过的各类器物 。 由 于文化堆积大部分深无法鉴别的 。
藏于潜水面下 , 对潜水面下的物体起到 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 什么是野生茶是有严格的科学含义的 , 自古以来 自然界
因此无论是干栏式木构建筑 、寨墙 、独木桥 ,还是各类有机质非人工种植的天然生长 出的茶树才是野生茶 。 到 目前为止 ,
遗存 ,包括动物骨骼 、炭化稻米 、橡子 、 菱角 等都保存良好 。除西南地区 、广东广西等地以外 , 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从
茶树也一样 ,尽管茶树枝叶和须根细根等都已腐烂掉 , 但较未发现过 自然野生茶树 。 如果过去人工种植栽培的茶树 ,后
粗的根颈及主根仍保存了下来 ,不少甚至还能看到褐色 的表来荒芜 了 , 后人看上去似乎是野生状态的茶树 , 也不能算是
皮 。严格意义上的野生茶树 。 江南地区某地如真有野生茶树 ,可
以认为这里也是茶树原产地了 ,称得上是破天荒的奇闻 , 真
三 、 有什么根据肯定这些树根是茶树根 ?的是放卫星 了 。
物种的鉴定通常是根娜态学 、解剖学 、特征物质化学 H等方面而进行鉴定的 。 形态学是根据 出土物的外观形态对
照 已知物 种看像 像 嶋 丨 丨 出土的这邱树根 , 从形态 丨 :观
察 , 与茶树主根或麵十分相似 , 如出土 的不少树根还保 gKil filnlllllMH
着褐 色的表皮 ( 如下 图 ) 。 我 国著名的茶树品种资源研究专 用 干作对照 的茶树样
家虞富莲教授 , 当他看到这张照片时 , 一眼就认定 : “从外观本 显微切片
形态看这就是茶树根 。 ”
^^■■■■11日 本专 家对 出 土茶树根三个样本做的显微切片
,^"出土树根及其他木材的解剖学鉴定 ,是由 日 本东北大学
专家铃木三轉完細 。 機 2G 1 1 年文物■社出 版的北
就学 中 国考古学研究帖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 的
m《 田螺 山遗址自 然遗存综合研究》-书 中铃木三男等对疑似
[3 綱根进行显微切片解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 认定为茶《根 。 书 中写道 : “经过分析的 6例木材样本 ( CHNT3 -366-37 1
1 §卩 ? 土賺似茶娜料 )關m示 , 均触親 c ameii ia
的 I n] 种财 木删芯 尤1攸的W ¥ 化浦 .顿 界
限不 明 a , 导管 和纤维的细胞壁 很薄 , 纤维直 径 及放射组织
,细胞较大 。 这些特征说明 ,标本确为獅木材 。 种种迹象均
表明 ,这些山茶属的树木是人工种植的……其木材结构与栽
培茶树一致 , 这也能够证明这些 山茶属木材确为茶树 。 ”
在显微切片技术确认为茶树后 ,为 了进一步从茶树化学
赃物财碰行验证 ,麵断了難 巾茶雛的分析 。
茶湖特雌化合駐魏 ( - )雜食子儿隸鈴子酸酯
#; (egcg )和 茶氨酸 。 egcg是儿茶細-种 , 茶叶 中 的儿茶
素有六七种之多 ,有简单儿茶素 (如 EC 、EGC )与复杂儿茶素
(如 EGCG 、 ECG )之分 。 简单儿茶素广泛存在于茶 、山茶 、油
?茶 、茶梅 、躺 (皮冲 , 但这些植物 中几乎不含有复杂儿茶素
1% ? i? . ( 如 egcg ) 。 如果这次 出土 的是茶树叶片 , 本 可 以测定
EGCG来鉴定 。 但茶树 中各部位 EGCG的分布是非均衡的 ,
^其含量由 多 到少碧通常是嫩芽叶 、老叶 、嫩莲 、老莲杆 、
-根 。 根中几乎不含有 EGCG , 只含有微量的 EC ,所 以不能用
田 螺 山 出土茶树根测定 EGCG来鉴别是否是茶 。 已知茶氨酸通常是在根中 (特
. 3 1.
t s备營 .历史文化
别是细根 )合成 , 然后运输至地上部芽叶中 。 茶树整体各部从以上论述可知 , 田螺山遗址出土这些树根是否是茶树
位的茶氨酸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 : 吸收根 、细根 、嫩芽叶 、粗根 ,是从形态学 、解剖学和特征物质化学三个方面进行鉴定
根 、老叶 、茎杆 。 茶树根 中含有较多 的茶氨酸 ,通常每克根干的 ,决不是“孤证 ” 。
物质中含有茶氨酸几千微克 (细根含量高于粗根 ) 。 已 知茶
氨酸不仅存在于茶树中 , 也少量存在于山茶 、油茶 、茶梅及个四 、有什么t艮据认为这些茶t对是人为种植的呢?
别菌菇中 ,但茶氨酸的含量水平 ,茶树中含量要高得多 ,上述
其他物种 中尽管也少量含有茶氨酸 ,但不是一个数量级水平田 螺山遗址共有 6个文化层 , 分 3 个阶段形成 , 其中第
的 ,通常每克干物中只含有几个微克至几十个微克 ,绝对达③ 、④层是晚期文化层 ,约相当于河姆渡文化第三期 , 即距今
不到几千微克 ,这就是从茶氨酸含量的数量级水平上可以区5 500 ̄6000年 。 在第④层下开 口分布有较密集的各种土坑 ,
分是否是茶的依据 。 打个比方说 ,甘蔗杆 中含有大量蔗糖 ,有的坑内有一些木头残块 、烧土块和碎陶片 、残陶器 。
玉米杆中也含有蔗糖 , 但甘蔗杆中的蔗糖含量远远高于玉米 在第一次发掘 中 , 在 T203距地表 1米多深的第④层下出
杆 , 也不是一个数量级水平的 ,因此含有蔗糖的玉米绝不会土两片不规则浅土坑。 其中一个编号H4 的大浅坑位于 T2 03
误认为是甘蔗 。中部偏东 ,坑 口呈近南北 向的不规整楠圆形 , 长径 2米多 ,短
考古人员 为 了妥善保存这些 出土树根 ,按照工作惯例 ,径 1 米多 ,坑底为不太平整的園底 ,最深处约 50厘米 。 坑 口 范
将树根浸于清水 中 , 为防止进一步变质 ,期 间 多次换水浸围 内 的土色呈深青灰色 , 与周围区別明显 , 且土质粘软 ,坑内
泡 。 2008 年 12 月 , 将部分树根和浸泡树根的水液 由 中 国农泥土可判断为熟土 。 其间可见较密集的点状褐色腐朽植物痕
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进行化学检测 , 鉴定是否有茶树特有的迹 。 往下发掘 ,逐渐更大地暴露一些枝条状 、块状的植物根状
茶氨酸 。 经色谱检测 , 虽经多次换水浸泡 , 树根和浸泡树根物 ,含水量大 ,大小计数达 20余根 。 其中较粗者达 10厘米左
的水都检出有茶氨酸 (见表 1 ) 。右 , 细的也有 1 厘米 ,不少还保留有褐色的表皮 。 并从周 围泥
表 1 根及根的浸泡液茶氨酸测定土中清理出一些碎陶片和烧土块等生活废弃物 。
^ 1■量 ( 叫7^另一丛树根 出土于 T2 04东北角浅坑 ,距地表深度 、坑内
YTT203-H4根24 .5 5 外土色与 H4—致 ,坑内亦为熟土 ,与 H4相隔 1米左右 , 只是
YTT204④H4根 3 1 .75边界范围不甚明确 。 坑内 树根的分布也同样比较集 中 ,粗细
根的浸泡液 (浓缩 1 000倍 )

5 7
] 共有 40 多根 、分布范围南北长约 1 50厘米 ,东西宽约 1 00厘
为 了进一步验证田螺山 出土树根是否属于其它他 山茶米 , 大多竖立 ,粗细不一 ,最粗的达 15 厘米 。 残 留长度 因朽
属植物 , 于 2009年 10月 26 日 挖取了最常见的红山茶 、油茶 、腐多数仅 10多厘米 ,均有褐色表皮 。
茶梅 、 山茶和 茶树 (余姚栽培品种 ) 5 种树的活体树根样本 由. 》 4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测定 , 结果是 :茶树 ‘
的茶雛含量高达 46叫 g/ g ,酿 山茶 、油茶 、茶梅 、 山茶须 xi根都未检翻 。 喊 主根只有 1 ()响 , 还不及丨 土棚水
賺泡液 , 可以忽略不计 。 由此排除 了 出土树根是其他 山茶
属植物的可能性 ,惟茶树的可能性最大 。
^
20 1 1 年在编号 T307H67 的坑内再次发现疑似茶树根 ,
并于 5 月 12 日提取出土树根样本 ,同时在田螺 山遗址周围再
次挖掘活体茶树 、 山茶 、油茶和茶梅根 , 由农业部茶叶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即行色谱检测 。 结果表明 , 出 土树根茶氨酸
含量接近活体茶树主根 , 山茶 、油茶和茶觀中茶雛含量■mHH- " -
极微 。 归纳 則后几次检测结果列于表 2 , 由 此可 以确定 , 出 P .j
释 .t :v愈
( 2〇 i i 年出土 ,未经水浸泡过 ) 1 493^ ?释活体茶機 ( 主根 ) 1 88 1
活体茶树根 (侧根 ) 328 3 2004年发现的有疑似茶树根的 土坑及树根

现今山茶根

1 0

注 : 用 于化学检验的树根样本每次都是 中 国农业科学院 茶叶研究所2 0 1 1 年又对发现的另一处编号为 T3 07H67土坑进行挖
的研究人 员 从田 螺 山挖掘现场 亲 自 取样的 ,并 非余姚送样 , 特此说掘 ,也发现分布有一些疑似茶树根 ,坑内也为熟土。
明 。 田螺 山遗址到 目前为止在木构建筑房屋旁 已发现 了三
?32 .
t?历史文化
注 : 一掬为双手捧起一把 ) ,覆以焦土 ,不宜太厚 , 次年分植 ’
三年便可摘取 。 ”这里罗廪较具体地解释了陆羽的所谓 “法如
清代《时务通考》谈及种茶时称 , 种子不宜过深 , 约二寸
许 ,不可用足踏 ,其坑宜隔二尺许 ,不宜疏 ,亦不宜过密 。
从 丨 :述引用 文献均说明 , 从古至 今 , %栽种茶都需挖坑 .
田螺 山挖坑种茶 可认为是至 今考古发现最 早的挖坑种 茶实
伊j 〇
£、 余細軸親龍六千年前人工
种植的茶树根有什么重要意义?
田螺山遗址山茶属植物遗存研究成果论证会的论证意
见最后认为 : “ 田螺 山遗址出土的这三丛树根 ,是迄今为止中
国境内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遗存 , 距今麵年
左右 ,这是考古和茶史研究 的重要发现。 ”从此把中国人工种
細触浦紐了誦¥站 , 肖河賺人财稻的时
代相当 ,翻巾华數儲獅远流长 。^除这 年狀远的茶树根 . m螺 山遗址 屮还 ; 丨 丨 土“ 少
陶罐 、 陶壶和 陶杯等先民 日常生活用具 ,从这些陶罐和 陶壶
t li n l W I6 000 ^ IR*
5T :物 的罐 , 有煮米饭的陶锅 ,还 有点汤或煮茶 饮水 的陶壶 , 陶
其中特别是陶壶 ,它的形状与现代侧柄陶茶壶极为相似孙 国平⑷、虞 s 连⑷在发掘现场清理取样 (如图 ) ,不能不使人猜想 ,余姚 田螺 山先民是否早在_年
处有茶树根的浅坑 , 其特征都是坑内 为较松软 的熟土 。 负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陶壶 、陶杯来煮茶饮茶了 ? 可惜的是这只
责此项考古 的专家 ,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孙 国平教授 , 凭着陶壶出土后已清洗过 , 如果不清洗 ,测试一下壶里还有没有
他多年从事考古的实践与经验 , 曾多次说 明 : 田螺 山这三残 留的茶多酚 ,也许可以帮助判断此壶是否煮过茶 。 此也为
处有茶树根的浅坑 内为熟土 , 熟土中生长的树木通常是人田螺 山或其他遗址今后挖掘 中遇有此类器皿可否提供有关
工种植的 , 且周 围土 内有先民生活残 留 的陶瓷残片 等 。 这特征化合物鉴定是值得注意的 。
种认识是考古学家的经验积累 , 作为我们不熟悉考古专业r
知识的人来说 , 唯有尊重考古专家的意见 , 如果有怀疑也
是毫无娜的 。
说到 田螺 山遗址发现三丛茶树的地方都是内有熟土的By|
浅 坑 . 那也 就是说占人显挖坑种茶的 : 现在 有人说 “种茶 不
必挖坑 , 这是常 i只 ”然 而 , 不容 否定 的是 出螺 山 遗址现场挖
掘 发现的事实是 ,处 浅坑 :笔者从事 几 卜年的茶叶科技 工
作 , 知道丛栽茶树 ( 或从栽茶籽直播 )必须挖坑 , 施 人基肥W
洒人茶种子或栽 人茶 苗 :现代条栽 茶园 , 也:开种植深沟 ( 通
沌 — 沟深 50 厘 凇左 Y . 沟宽 30 他 凇tfn ' 施 人《 丨 1巴 内 :栽 人 条
苗 , 这才是常识 。
陆羽《茶经》称 : 种茶 “法如种瓜 ,三岁可采 。 ”但没讲种瓜
如何种 。 据北魏思勰《齐民要术》中所说的种瓜法 ,就是挖坑
深广各尺许 ,施粪作底肥 ,播子四粒 。 如果是这样种茶 , 与现
代丛栽茶园直播种茶是一样的 。
成书于唐末的 《四时纂要 》称 : “二月 中 , 于树下或北阴之y
地干坎园三尺 、深一尺 ,熟斫著粪和土 , 每坑种六 、七十颗子 ,
覆土厚一寸强 ,伦生草不得耘 , 相去二尺种一方。 ”由 于笔者曾参与了 田螺山遗址茶树根的相关研究 , 为
明代罗廪《茶解 》“艺 ”一节有这样的叙述 : “茶喜丛生 ,先此提出 以上这些论述 ,供业界关心此事的人士参考 , 不妥之
治地平正 , 行间疏密纵横各二尺许 , 每一坑下子一掏 (作者处欢迎批评指正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