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制剂中土大黄苷的检识



全 文 :中药制剂中土大黄苷的检识
朱奇 ,叶水利 ,程建彤 ,王迎超
(湖北省罗田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湖北 罗田 436600)
摘 要:目的 探索黄连上清片等含大黄类中药制剂中土大黄苷的检识方法。方法 采用荧光试验 、薄层色
谱法快速检验样品中的土大黄苷 , 以乙酸乙酯 -丁酮 -水(10:7:1)为展开剂 ,在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斑点荧
光 ,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确证。结果 15批样品中检出 5批含有土大黄苷。土大黄苷有非常清晰的蓝紫色荧光 ,
正品大黄在相应位置无斑点和吸收峰 , 液相色谱图中土大黄苷峰与其他色谱峰有良好的分离度 ,重现性 、专属性
强 ,耐用性好 ,阴性无干扰。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 、快速 、准确 , 可应用于大黄类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中药制剂;土大黄苷;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R28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1-0073-03
  近年来 , 随着对排毒 、养颜的认识 ,含大黄的中药制剂在临
床应用愈来愈多 , 基本药物目录中也有 20多个品规处方中含大
黄 , 如黄连上清系列 、牛黄解毒系列等。但部分企业误投伪大黄
的现象较突出 , 造成此类制剂质量存在隐患 , 疗效不一。正品大
黄均不含土大黄苷 , 含番泻苷 , 泻下作用强 ,而非正品大黄不含
番泻苷 , 只含土大黄苷 , 无泻下作用或泻下作用很弱 [ 1] ;且有资
料显示土大黄不含或少含大黄酸 [ 2] , 二者在有效成分和药理作
用上都有很大区别。为了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 本实验以土大
黄苷为控制指标成分 , 建立了大黄类常用制剂及其药材的综合
检识方法。
1 材料
1.1 仪器
硅胶 GF254预制板(10 ×20cm, 山东烟台市化学工业研究
所)、快检板(5 ×10cm, 天津思利达色谱技术开发公司);DI-
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P680泵;PDA-100检测器;TCC-100
柱温箱;ASI-100自动进样器;Dikma4.6X250mmC18柱;Sartri-
usCP225D电子天平;三用紫外分析仪 , 上海科艺光学仪器厂。
1.2 试剂
硅胶 G自制板(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 , 00090206)。对照
品:土大黄苷 ,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794 -200103。乙酸乙
酯 、甲醇 、乙醇 、丁酮 、甲酸 、三氯甲烷均为分析纯 , 水为纯化水。
1.3 样品来源
相关品种均为市场购进 , 作为本次试验的样品。所用样品
来源及批号见表 1。
2 方法及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片剂取 3-5片(糖衣片除去包衣);
丸剂取 2g;胶囊剂取 3粒;颗粒剂取 4g, 研细 ,加甲醇 25 mL, 超
声处理 10min(或温浸 10min[ 3] ), 滤过。取续滤液 5mL,加甲醇
表 1 各样品批号及来源
品名 批号 品名 批号
1黄连上清片 080202 9炎可宁片 080105
2黄连上清片 080802 10炎可宁片 20090301
3黄连上清片 090126 11牛黄解毒片 081209
4黄连上清片 081105 12牛黄解毒片 20090401
5黄连上清丸 20080812 13牛黄消炎片 080201
6黄连上清丸 080901 14一清颗粒 090523
7黄连上清丸 090905 15一清颗粒 081107
8炎可宁片 090826 16土大黄(安徽亳州)
至 10mL,摇匀 , 即得。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土大黄苷对照品适量 , 加甲醇制
成每 1mL含 1 mg的溶液 ,即得。
2.2 荧光试验鉴别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1滴 ,点于滤纸上 , 干后再滴加 45%的乙
醇 1滴 , 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 , 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初
步判定样品中是否有土大黄苷。
2.3 薄层色谱法鉴别
2.3.1 方法: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 2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以乙酸乙酯 -丁酮 -水(10:7:1)为展开剂 , 展开 ,
取出 ,晾干 , 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 , 不得检
出与土大黄苷对照品相应的亮蓝紫色荧光斑点。
2.3.2 点样量的确定:考虑到不同厂家不同批号样品的差异 、
不同品种投料量的不同 , 经试验比较 , 将点样量确定在 2-5μL
较为合适。
2.3.3 展开系统的选择:采用原中国药典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补充检验方法中的展开系统 [系统 1:乙酸乙酯 -丁酮 -
甲酸 -水(10:7:1:1), 系统 2:三氯甲烷 -甲醇 -甲酸 -水(10:
·73·2011年 1月第 33卷第 1期Jan.2011.Vol.33, No.1                湖北中医杂志HubeiJournalofTCM
3.5:0.2:0.3)[ 4] ]分别试验 , 结果因土大黄苷下面有一个荧光极
强的黄色斑点 , 且分离度不高 , 有时较大地影响了观察。经多次
试验 , 将展开系统确定为系统 3:乙酸乙酯 -丁酮 -水(10:7:1)
后 , 能有效分离主斑点 ,清晰可辩 ,附近均无其它荧光斑点干扰 ,
极大地提高了色谱效果。
2.3.4 薄层板的比较:分别用预制板 、自制板和快检板试验 , 均
能达到较好的展开效果。
2.3.4 阳性对照试验:分别将样品与对照品混合点样 , 结果阴
性样品色谱中对照品斑点分离良好;阳性样品色谱中检出斑点
与对照品重合 , 无分离现象 ,证明本方法是可行的。
2.4 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 [ 3]
2.4.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甲醇 -乙腈 -水(35:5:
60)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ikma4.6×250mmC18柱;检测
波长为 320nm。理论板数按土大黄苷峰计算 ,应不低于 2000。
2.4.2 对照品稀释液的制备: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 1mL, 加甲
醇稀释至 10mL,即得。
2.4.3 供试品稀释液的制备: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 1mL, 加甲
醇稀释至 10mL,即得。
2.4.4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稀释液和供试品稀释液各
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 ,测定 , 即得。
2.4.5 结果判断:供试品色谱图中 , 应不得出现与对照品色谱
主峰保留时间完全相同的色谱峰。若出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
峰 ,其在 280-400 nm波长范围的紫外吸收光谱应与对照品不
相同。
2.4.6 方法的专属性试验:以上各品种中 ,均有一批为不含土
大黄苷的样品 , 作阴性对照。且本方法还须测定 280 -400 nm
的紫外吸收光谱 ,作为专属性的补充检查。
2.4.7 方法的耐用性试验:分别换用不同比例的流动相 、不同
的波长(328nm)、不同的 C18色谱柱(Dione4.6 ×250、岛津 4.6×
250)、不同的柱温(20、25、35、40℃)均能得到较好的色谱。
2.4.8 试验结果:15批供试品色谱中 , 检出 5批含土大黄苷 , 另
有 1批在与对照品峰相应保留时间处有一较小的吸收峰 ,但紫
外吸收光谱不完全一致 ,故判为阴性。具代表性色谱图见图 1。
图 1  15批供试品中代表性色谱图
·74· 湖北中医杂志                2011年第 33卷第 1期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经对此次收集到的样品 , 分别按正文的方法试验 , 结果荧
光试验明显 ,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 , Rf值适中 , 重现性好。 三个鉴
别试验的结果基本相同 , 可操作性强 , 能够达到快速检识的目
的 。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目前的药品标准和监督检验方法中仅有少量品种制订了土
大黄苷的检查方法 [ 4] , 而且各品种间方法差异大 , 所用的仪器 、
试验条件多样 , 增加了药品监督检验和验收的难度 ,本文利用同
一色谱条件对不同品种进行了试验 , 结果均能得到分离度高 、质
量好的色谱图 , 可以批量检验土大黄苷的存在与否 ,有很重要的
实践意义。
3.3 辅助峰鉴别
从本试验所得到的图谱中发现 ,凡含土大黄苷的样品中 , 在
约为 12min和 30min保留时间处均有两个吸收峰 , 虽然样品不
同 , 但正品中均无此峰 ,因此 , 建议作为结果的辅助判断。
3.4 结论
本文所用方法提取简便 、时间短 ,重现性好 , 专属性 、耐用性
强 ,得到的图谱质量高 , 但因所收集的样品有限 ,不同厂家在原
辅材料及生产工艺上有一定的差别 , 故得出的结果可能有所偏
离 ,因此 , 必要时可用液 -质联用进行确证。
建议将此试验扩大到其它亦含大黄的制剂中 , 如:黄连清胃
丸 、黄疸茵陈颗粒 、三黄片 、牛黄消炎丸 、大黄清胃丸 、小儿化毒
散 、小儿化食丸 、牛黄解毒丸 、分清五淋丸 、大黄化瘀丸 、大黄泻
火散等。
参考文献:
[ 1]  刘塔斯 ,刘斌 ,林丽美 ,等.常用中药商品鉴定 [ M] .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 , 2005:41.
[ 2]  孙长荣 ,崔同淑.中药材理化鉴定 [ M] .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92:56.
[ 3]  中国药典一部 [ S] .2005:17、 457.
[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
准件汇编 [ G].2003-2008.
(收稿日期:2010-08-10 编辑:郑晓屏)
常用中药材的对抗储藏
张璐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樊医院 ,湖北 襄樊 441000)
关键词:中药材;对抗;储藏;中药储藏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1-0075-02
  中药材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变色 、霉变 、虫蛀 、走油 、气味散
失等现象 , 影响其质量及疗效。 因此 , 中药材在贮存保管过程
中 , 除要做到及时晾晒 、加强通风 、改善贮存条件外 ,还应针对某
些中药材易发生的问题 ,采取物理的 、化学的或其他一些特殊的
技术和方法 , 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 确保中药质量稳定。在实际
工作中 , 中药材对抗储藏的方法是储藏保管药物的一种常见方
法。对抗储藏 ,是中药储藏传统的特殊方法 , 在明代《本草蒙荃》
中就曾记载有 “人参须和细辛 , 冰片必同灯草 , 麝香宜蛇皮裹 , 硼
砂共绿豆收 ,生姜择老砂藏”等储藏方法 , 这些经验具有简便 、适
用 、成本低廉等优点。对抗储藏也称异性对抗驱虫养护 , 其作用
机理均是运用一些有特殊气味 , 能起驱虫去霉作用的药材与易
生虫发霉的药材一起同存共放 , 从而达到防止药材生虫发霉的
·75·2011年 1月第 33卷第 1期Jan.2011.Vol.33, No.1                湖北中医杂志HubeiJournalofT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