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蕨类植物一支箭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全 文 :技术与市场 技术研发
2015年第22卷第12期
蕨类植物一支箭中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曾碧涛,朱 涛,王天霞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3)
摘 要:采用凯氏定氮法对四川宜宾产一支箭地上部分(叶柄、叶片)、地下部分(根状茎)中总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试
验结果表明:一支箭根状茎总蛋白质含量为 7. 38%,叶柄、叶片中总蛋白质含量为 19. 69%。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一支箭提
供基础数据。建议在重视一支箭源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一支箭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关键词:一支箭;蛋白质;凯氏定氮;测定
doi:10. 3969 / j. issn. 1006 - 8554. 2015. 12. 031
0 引言
一支箭是民间一味重要的中药和保健药,是珍稀古老的蕨
类植物,属于瓶尔小草科,瓶尔小草属[1]。该植物具有清热消
炎、治疗肺炎、肝炎、毒蛇咬伤等多方面的药用价值[2]。从文献
看,蕨类植物中蛋白质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3],但有一支箭中
蛋白质的研究未见报道。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要
深入了解一支箭特殊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研究其总蛋白含量很
有必要。目前,蛋白质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
法、紫外线吸收法和水杨酸法等[4],其中凯氏定氮法简单易行,
且为国家规定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标准方法。因此,本
文运用凯氏定氮法对宜宾产的一支箭总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为进一步开发与合理利用一支箭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仪器与材料
仪器:FA2004 型电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DWF -100 植物
粉碎机:河北省黄骅市科研器械厂;凯氏烧瓶、凯氏定氮蒸馏
装置。
试剂:一支箭样品于 2014 年 9 月在四川省宜宾县柏溪镇
二二四菜市购买,经鉴定为为瓶尔小草科植物瓶尔小草。过氧
化氢、氢氧化钠、盐酸、邻苯二甲酸氢钾、硫酸铜、硼酸、浓硫酸、
乙醇均为分析纯。
1. 2 试剂制备
消化液:由 H2O2 ∶浓硫酸 ∶水按 3 ∶ 2 ∶ 1 配制。
催化剂: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与硫酸铜按 15 ∶ 1
研磨混匀。
标准盐酸溶液(0. 1 mol /L ):按 GB /T 601 - 2002 制备,
标定后实际浓度为 0. 099 10 mol /L。
30% NaOH 溶液:按质量百分浓度配制备用。
4% 硼酸溶液:按质量百分浓度配制备用。
田氏指示剂 :50 mL 0. 1% 甲烯蓝乙醇溶液与 200 mL
0. 1% 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存于棕色瓶中备用。
1. 3 方法
1. 3. 1 样品处理
新鲜一支箭清洗去杂,晾干后将根状茎剪下,分为地下根
状茎和地上叶柄、叶片两部分,分别放入干燥箱中 60℃干燥至
恒重,粉碎后过 40 目筛,装袋备用。
1. 3. 2 消化
取 4 个凯氏烧瓶并标号,各加 1 颗玻璃珠,在 1 ~ 3 号瓶
中各加入准确称取的一支箭地上部分样品 0. 4 g,催化剂 4 g,
消化液 20 mL;在 4 号瓶中加入 0. 4 mL 蒸馏水,4 g 催化剂和
20 mL 消化液为对照组。置于通风橱内,加热消化,先在
100℃左右消化 0. 5 h,后升温继续消化约 2 h,直至消化液成淡
绿色为止。
1. 3. 3 蒸馏
取出冷却的凯氏烧瓶,缓慢加入约 80 mL 蒸馏水,冷却;取
250 mL锥形瓶 4 个,对应标号 1、2、3、4,各加入含田氏指示剂
的 4%硼酸溶液 30 mL为接收液,表面皿覆盖备用。用 30%氢
氧化钠溶液 80 mL,100%比例蒸馏 5 min,分别用锥形瓶中的接
收液收集气体,蒸馏停止后用少量蒸馏水淋洗冷凝管下端,此
时锥形瓶中溶液应为绿色。
1. 3. 4 滴定
蒸馏完毕后,用 0. 099 10 mol /L HCl 标液滴定各锥形瓶中
收集的氨量,直至硼酸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记录滴定时所耗盐酸标准溶液的量。结果用空白试验值校正。
校正后的盐酸用量记为 V。
按照上述方法对一支箭根状茎总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
1. 3. 5 样品中总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公式
总氮量 =(CHClV × 14. 1 × 10
-3 /W)× 100%
CHC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 /L)
V— 样品滴定消耗的盐酸体积校正后值 (mL)
W— 样品的质量(g)
总蛋白质含量(%) =总氮量% ×6. 25
2 结果与讨论
将测得数据代入公式得一支箭根状茎和地上部分(叶柄、
叶片)总氮和总蛋白质含量见表 1。
表 1 一支箭各部位中总蛋白质含量
样品 总氮含量(%) 总蛋白质含量(%)
根状茎 1. 18 7. 38
地上部分(叶柄、叶片) 3. 15 19. 69
(下转第 73 页)
17
技术与市场 技术研发
2015年第22卷第12期
电力负荷模型是一种有效预测方式,它含有电力负荷在时
间、空间、负荷电压情况及电性频率特性状况等内容。电力负
荷会随着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发生不同的变化,通过模型的曲线
变化来掌握电力负荷的月负荷、季度负荷及年度负荷等状况,
还可以从运行中区分出居民生活负荷、工农业生产负荷、机关
事业单位负荷等不同层面的负荷情况,掌握不同区域内的负荷
状况,从总体上掌握电力负荷的运行状况,从而更好地为配网
规划及整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与保障。
3. 2 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
当前电力负荷预测的方法比较多,具体实践中以下几种方
法效果明显,效率高,准确性高,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
1)趋势分析法。这种预测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其在以前电
力负荷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绘制出电力负荷运用变化曲线图,
尽量反映负荷发生、发展的规律,从中计算出不同的时间段、空
间段、作用群体等方面的负荷值,再结合当前电力发展、经济发
展等整体情况,通过分析比对设计出相对科学、合理、高效的配
网规划,为确保电力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常用模型主要有线
性趋势模型、指数函数趋势模型等,实践中要结合具体实际选
择合适的模型,保证预测的准确性。趋势分析法在具体实践中
以其准确性高、易于操作、研究成果丰富等而被广泛应用。
2)单耗法。这种预测方法是依据电力负荷量的单耗量进
行分析计算,从而得出总体的用电量,方法相对简单,易学易
用,并且在短时间的负荷预测准确性高,在部分地区的部分农
业生产方面以及单耗指标工业电力负荷预测方面效果比较明
显,应用也比较广泛,它能比较准确地指出短期内农业发展系
列产值指标,对农业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这种预测方法
也有较明显的缺点,一是对于长时间的预测精确度相对较差;
二是在整个单耗预测过程用到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相对要大
些。
3)回归分析法。这种方法也称为统计分析法,也是在实践
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它主要是对特定区域用电量的历史
资料和影响因子进行科学系统地统计分析,从中确定影响因子
与用电量函数间的关系,得出具体电量回归方程公式,再结合
具体实际进行计算,最后得出的具体的数据,从而更好地采取
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操作,准确性较高。但这种方法在技术
上要求相对较高,尤其在对因子同电力负荷的内在联系分析
时,不仅要用到合适的预测模型,还需要用到影响因子参数,才
能得到具体的计算公式,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4)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法是根据不同功能、用电负荷值
也不相同这一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统计、分析与规划,如对工
业区、商业区、生活区、普通区、特别区域等地段,结合当地经济
发展、居民收入及整体发展状况等,通过 W = Ad 计算公式,估
算出不同区域的用电负荷数据。这种预测方法外部干扰因素
少,对人口相对密集、区域规划比较科学的城镇比较适合。
5)灰色模拟法。人们在处理信息时经常出现未知和已知
系统,这部分常称为灰色系统,利用这种对信息不完备性模拟
计算,将运筹学和自动控制学有机结合,通过数学分析方法对
相关电力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预期的数据。
3. 3 电力电荷预测方法分析与比较
在具体实践中,要从实际出发,选用合适的预测方法,力争
将数据接近准确值。实践表明,回归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在统
计规律研究与描述中比较好,特别对于历史、现在和未来不同
时段同时预测效果明显。单耗法要确保历史数据准确性,才能
确定单耗指标系数,区域经济的发展因素影响较大。而灰色模
拟法则侧重于信息条件相对贫乏区段。
4 结语
电力负荷预测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规划与配置起着重要作
用。我们要在实践中加大研究力度,不断总结科学、高效的技
术,真正发挥负荷预测的真实功效,更好地促进电力事业及社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陆洪洋,汪蓉.基于改进型进化规划的电力负荷综合预测
[J].农村电气化,2008(S1).
[2] 郑星炯.城市规划电力负荷计算与预测方法探讨[J].中
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0).
[3] 邹宗宪,施海.准确把握电力市场方向切实做好电力负荷
预测[J].电力勘测设计,2011(2).
(上接第 71 页)
从表 1 中可看出,总蛋白质在野生蕨菜的地上、地下部位
均有分布,一支箭根状茎总蛋白质含量为 7. 38%,而叶柄、叶片
中总蛋白质含量高达 19. 69%。结果表明,一支箭营养价值较
丰富。由于过度的采掘和环境恶化等原因,使一支箭分布范围
日益缩减,数量越来越少,特别是狭叶瓶尔小草已经陷于濒临
灭绝的境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防止对一支箭资
源过度采收和破坏,建议在对一支箭进行多学科深入研究的基
础上建立种植基地,开展人工栽培以利于这一珍稀植物的保护
和合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秦仁昌.中国植物志(第 2 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0.
[2] 赵继祖. 中药一支箭治疗蛇咬伤 1 列体会[J]. 甘肃中
医,2001,14(7):51 - 53.
[3] 卢文芸,于锡忠,许文琴,等. 野生蕨菜中总蛋白含量的
测定与分析[J]. 种子,2012,31(8):60 - 62.
[4] 侯曼玲.食品分析[Z].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1
- 132.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基金资助项目(No. 13ZB0383);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基金资助项目(No. ybzysc11 - 09)。
作者简介:
曾碧涛(1982 -),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天然有机化学
和有机合成的研究。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