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银耳的功能性及发展前景



全 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年 7 月第 30 卷第 7 期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又称白木耳,属银
耳目 (Tremellales), 银耳科 (Tremellaceae), 银耳属
(Tremella)。 据 Aimsworth 和 Bisby(1983)的统计,银耳
属约 40余种,据国内学者估计约 60余种,分布于全世
界。 除少数种类生于土壤上, 少数种类寄生于其他真
菌上之外,绝大多数种类都腐生于各种阔叶树或针叶
树的原木上[1]。
银耳既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用菌,又是祖国
医学中一种久负成功盛名的良药。历代医学家都认为,
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
银耳原是野生于枯木上的胶质菌,主要分布于我
四川、云南、福建等省的山林地区,江西、浙江、广西等
省(区)也有分布[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银耳液体深层发酵的
研究也逐渐深入。 采用深层发酵技术获得液体菌种具
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节省劳力,出菇齐,便于管理,
便于进行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并且在发酵液中含有银
耳的主要成分, 可直接利用。 利用银耳深层培养物制
取的银耳多糖胶囊已经投放市场。
1 银耳的形态构造及主要成分
银耳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菌丝体
为营养器官, 是由担孢子萌发而来的。 它分为单核菌
丝和双核菌丝及结实性双核菌丝。
担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从一端或侧面萌发出 1条
或 2 条菌丝,不分枝或分枝,直径 1 μm ~1.5 μm,内有
横隔膜,且有一个隔,内只有一个核,即为单核菌丝。
两个异“性”单核菌丝相结合成双核菌丝。
双核菌丝,呈白色,淡黄色及黄白掺杂的各种中间
色。 气生菌丝直立,斜生或平贴于培养基表面,菌丝直
径 1.5 μm~3 μm,有横隔膜,有锁状联合。 结实性双核
菌丝是能产生子实体并易胶质化的菌丝[3-4]。
银耳菌丝实体上是一个混合菌丝结构。 即由银耳
菌丝和一种称为“耳友菌”或称“伴生菌”的香灰菌丝
(或称羽毛状菌丝)构成的一个组合体系。 这种耳灰菌
丝呈灰褐色,并能分泌黄、绿色素,生活力旺盛,能把银
耳菌丝无法利用的纤维素、木质素、淀粉等分解成可利
用的菌养料,利于银耳孢子萌发,菌丝定植和子实体生
长发育。
子实体为繁殖器官,是人们食用的部分,由半透
明皱褶薄瓣组成,柔软洁白,胶质而富有弹性。子实体
干燥收缩后成角质,硬而脆,呈白色或米黄色。干耳吸
水后以能恢复鲜耳状态。 银耳子实体的表面,有一层
担子,担子间夹杂有细长的侧丝,与担子共同组成子
实层。
有资料表明,在银耳子实体中含水分 15.46 %,粗
蛋白 7.59 %, 纯蛋白 6.83 %, 灰分 2.05 %, 粗纤维
19.05 %,粗脂肪 5.52 %,可溶性非含氮物质 72.75 %[3]。
杨萍 1,张震 2
(1.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有限公司,天津 301609;2.天津市静海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天津 301600)
银耳的功能性及发展前景
作者简介:杨萍(1978—),女(汉),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摘 要:综述了银耳的生物学特性,形态构造及营养成分,并对银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银耳;深层发酵;发展前景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REMELLA FUCIFORMIS
YANG Ping1, ZHANG Zhen2
(1.Tianjin Foo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Tianjin 301609, China; 2. Tianjin Jinghai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 Tianjin 30160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form, nutritive composition of Tremella
fuciformis and an outlook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its market production.
Key words: Tremella fuciformis; submerged fermentation; development trend
综述
179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 年 7 月第 30 卷第 7 期
2 银耳的保健功能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银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
银耳蛋白质中含 17 种氨基酸, 人体必需的 8 种
氨基酸中,银耳有 7 种。 银耳是一种用途很广,药效较
好的中药。 其中丰富的氨基酸,有机磷,有机铁等化合
物对人体都是十分有益的。 特别是由 α—甘露聚糖为
主链,以 β(1,2)L—木糖,β(1,2)葡萄糖醛酸和少量
的 岩 藻 糖 为 侧 链 构 成 的 酸 性 异 多 糖 (acidic
heteroglucan)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起扶正固本的作
用,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有显著的疗
效,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起护肝作用,并提高机体
对原子能辐射的防护能力[5]。 据 1974年日本学者雪吉
研究,从中国银耳中分离出的酸性异多糖,对小白鼠
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因而被人们称为保键食品,
“养生益寿”的良药[6]。
3 银耳生产的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食品工业中,银耳历来深受广大人民的
喜爱,常作为烹调各式菜肴的主要配料,其特殊的保健
功能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它也是我国一种食用
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名贵胶质菌,产量和质量都居世
界首位,我国的银耳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近年来我
国的银耳逐步扩大到西欧、北美,声誉卓著。 发展银耳
的生产,对扩大对外贸易、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都有着
重要的意义。
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属于现代生物技术之一,这一
概念是 20 世纪 40 年代由当时的美国弗吉尼大学生
物工程专家 Elmer L.Gaden.Jr 设计出培养微生物系统
的生物反应器,成为该项技术的权威,所谓深层发酵,
就是使微生物细胞置于液体底物里面进行培养, 以此
与固体表面培养成对照[7]。 由固体表面培养进入到深层
搅拌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通气工艺技术有了巨
大的进步而发展起来。 这种通气式搅拌型深层发酵培
养技术是发酵工程史的第一个里程碑, 也是当今微生
物学的主要生产方法。 另外,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可以解
决银耳传统栽培中需要场所的问题, 同时减少了接种
的劳动强度,菌种可进行工业化生产,生产周期短,菌
龄整齐。 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出的菌丝体含有银耳的主
要成分,其发酵液中也含有银耳的保健成分,这样可以
利用的不仅仅只是子实体, 而且还包括菌丝体与发酵
液。 并且还可以通过发酵条件的控制获得富集不同微
量元素的发酵液[8],利用这些深层发酵培养物制成银耳
多糖饮片,银耳露功能性饮料,银耳孢子糖浆,银耳多
糖胶囊或添加到食品中增强食品的保健功能。
参考文献:
[1] 郑建仙. 功能性食品[M].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5:105-115
[2] 吕作舟,蔡衍山 .食用菌生产技术手册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7:98-102
[3] 杨欣美. 中国食用菌栽培学[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95:67-69
[4] 丁湖广,王德平. 黑木耳与银耳代料栽培速生高产[M]. 北京:金
盾出版社,1995:35-37
[5] 王谦.大型食用真菌的多糖类物质[J].广西轻工业,1995,4:16-19
[6] 王谦.大型食用真菌与发酵工程[J]. 广西轻工业,1995,3:21-25
[7] 汪维云, 朱金华. 食用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
中国食用菌,2005,17(2):11-12
[8] 刘坤.姬松茸深层发酵富锌工艺的研究[D] .江南大学,2005
收稿日期:2009-01-01
!!!!!!!!!!!!!!!!!!!!!!!!!!!!!!!!!!!!!!!!!!!!!!!!!!!!!!!!!
来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来稿务求论点鲜明、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提供文献。文章不得超过 10 000字,
一般请掌握在 6 000字左右。来稿的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以及文章摘要、关键词(3~8个)、图表的各项及
名称均需附英文译文(文题全部英文大写)。
2.凡逻辑性强、具有前瞻性首创性的科技论文、获得相关奖励的论文及国家级、省部级资助项目的研究
报告、论文,来稿请注明批准号,并同时将批文(或合同书)、奖励证书的复印件邮寄给本刊(注明文章题目和
第一作者),本刊将优先刊登。
3.本刊原则上只介绍第一作者。来稿请在文章首页下脚注明第一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性别
(民族),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即专业)。若需要介绍通讯作者,请用 *注明,且介绍内容宜在 20个字以内。
详见中国天津食品网
(www.tjfood.com.cn)
综述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