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贯叶连翘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研究



全 文 :3 讨论
文献报道 ,金银花含木犀草素 ,经薄层色谱检查 ,未能检查出
木犀草素和木犀草素 - 7- 葡萄糖苷 ,表明金银花中不含木犀草
素和木犀草素 - 7- 葡萄糖 ,或含量很低难以检出 ,文献报道有
误。
本文采用自制玻璃干柱对金银花中绿原酸、异绿原酸进行分
离 ,简便快速 ,并得到绿原酸、异绿原酸纯品 ,为有效控制金银花
质量提供了参考 ,关于绿原酸、异绿原酸在金银花中的含量及二
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将另文报道。
参考文献:
[1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分析室 ,上海中药制药厂 .金银花有效成分的
初步研究 [ J] .医药工业 , 1975, ( 7): 24-25.
[2 ] 阴 健 ,郭力弓 .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 [M ].北京:学苑出版社 ,
1995: 449-457.
收稿日期: 2003-11-04; 修订日期: 2004-04-11
作者简介:瞿发林 ( 1965-) ,男 (汉族 ) ,上海人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02医院副主任药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
贯叶连翘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研究
瞿发林 1 , 刘桂荣 2 , 赵汉清2 , 汪重建3
(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02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3;
2.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精神病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3;  3.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 建立一种测定贯叶连翘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 ,采用比色法在波长 500 nm处测定贯
叶连翘中的总黄酮。 结果: 芦丁在 0. 012~ 0. 072 mg· 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9. 45% , RSD为
0. 91% (n= 6)。 结论:所建立的贯叶连翘中总黄酮测定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 ,可作为贯叶连翘药材的质控
标准之一。
关键词: 比色法 ; 贯叶连翘 ; 总黄酮 ; 芦丁
中图分类号: R28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4) 07-0395-02
  贯叶连翘 Hypericum perforatum L.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
物 ,多年生草本 ,全草入药。 别名有过路黄、千层楼、小叶金丝桃
等 ,在西方国家又名“ St. John s w o rt”。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陕西、
贵州、四川、甘肃、江苏等地 [1 ]。贯叶连翘在民间已有 2400余年的
药用历史 ,在德国用作抗抑郁药也有百余年的历史。 传统中医认
为 [1]贯叶连翘具有清心明目、调经活血、止血生肌、解毒消炎的功
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贯叶连翘具有抗抑郁、抗病毒、抗菌、镇痛
等作用 [2]。近来研究表明黄酮类成分是贯叶连翘中具有抗抑郁作
用的成分之一 [3, 4 ] ,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中 ,能降低小鼠僵木时
间 ,其效果与丙咪嗪相似 [5]。 贯叶连翘已列入美国、前苏联 、波兰
罗马尼亚、瑞士等国药典 [6] ,而我国药典却未收载 ,为此作者参照
文献 [7]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了比色法测定贯叶连翘中总黄酮含
量的方法 ,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考察 ,该法操作简便 、结果可靠和重
现性好 ,可用于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测定。
1 仪器及试药
1. 1 仪器 恒温水浴锅 (上海医疗器械五厂 ) , 752C可见—紫外
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 , FQC- 100超声波清洗机
(无锡福尼达电子公司 ,超声频率为 40KHz) , SC202- 1型电热恒
温干燥箱 (通州市沪通制药机械设备厂 ) , FA1004型电子天平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 (上海申胜
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AE240S电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
器有限公司 )。
1. 2 试药 贯叶连翘全草 Hypericum perforatum L. ( 7月下旬至
9月上旬采集 ) ,乙醇 (分析纯 ) ,硼酸 (分析纯 ) ,水为重蒸馏水 ,芦
丁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 0080- 9705)。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 1 比色原理和最大吸收波长的选择 贯叶连翘中含有芦丁、金
丝桃苷、槲皮素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 ,其黄酮母核所含的游离羟
基 ,在适当的介质条件下能与金属铝离子形成络合物而显色 ,显
色后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收光谱见图 1。表明二者均
在 50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因此测定波长选择 500 nm。
2.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 6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
对照品 30. 0 mg ,置 100 ml量瓶中 ,加 60%乙醇 70 ml,置水浴上
微热使溶解 ,放冷 ,加 60%乙醇至刻度 ,摇匀 ,作为对照品溶液
( 0. 3 mg· ml-1 )。
2. 3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m l对照品溶液于 25 ml量瓶中 ,加水至 10 ml,加 1%硼
酸溶液 1 ml,摇匀 ,加 5% NaNO2溶液 1 ml,摇匀 ,放置 6 min后 ,
加 10% Al( NO3 )3溶液 1 ml,摇匀 ,放置 6 min后 ,加 1 mol· L-1
NaO H溶液 10 ml,加水至刻度 ,摇匀 ,放置 15 min后在 500 nm
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
准曲线。 最小二乘法直线回归 ,得回归方程: A= 11. 966 67C+
0. 004 4( r= 0. 999 95) ,芦丁在 0. 012~ 0. 072 mg· ml-1浓度范围
内线性关系良好。 测定结果见表 1。
1.对照品    2.供试品
图 1 最大吸收波长选择图谱
表 1 标准曲线制备数据表
浓度 C /mg· m l-1 吸收度 A 浓度 C /mg· ml-1 吸收度 A
0. 012 0. 146 0. 048 0. 581
0. 024 0. 291 0. 060 0. 725
0. 036 0. 437 0. 072 0. 862
2. 4 样品的测定 精密称取粉碎至 80目的药材粉末约 2. 5 g ,用
石油醚 100 ml回流脱脂 3 h ,弃去石油醚液 ,药渣加 60%乙醇 80
ml回流提取 3 h,过滤 ,药渣用少量 60%乙醇洗涤 ,合并滤液和洗
涤液用 60%乙醇定容至 100 ml量瓶中 ,精密量取 0. 5 ml提取液
置 25 ml量瓶中 ,以下自“加水至 10 ml……”起 ,照 2. 3项下在
500 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 结果见表 2。
·395·
LISHIZHEN MEDICIN E AND M AT 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4 VOL. 15 NO. 7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第 15卷第 7期
表 2 不同产地贯叶连翘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产地 总黄酮 (% ) 产地 总黄酮 (% )
贵州安顺 7. 34 江苏南京 6. 39
陕西安康 7. 56
   n= 3
2. 5 提取方法的选择 为研究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
艺 ,在充分预试验的基础上 ,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 ,将各考察
因素取 3个水平进行了 L9 ( 33 )正交试验 ,以考察回流提取时间、
乙醇用量、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因素水平表见表 3。
方法: 精密称取粉碎至 80目的药材粉末约 2. 5 g ,石油醚脱脂后 ,
药渣按因素水平表进行提取试验。实验结果及分析见表 4。结果
表明贯叶连翘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A3B2C2 ,即用 60%乙
醇 80 ml,回流提取 3 h。
表 3 贯叶连翘中总黄酮回流提取因素水平表


因   素
回流提取时间 t /h 乙醇用量 V /ml 乙醇浓度 (% )
A B C
1 1 70 40
2 2 80 60
3 3 90 80
表 4 贯叶连翘中总黄酮回流提取试验及结果分析
编号 A B C 含量 C /mg· g-1
1 1 1 1 59. 95
2 1 2 2 54. 00
3 1 3 3 65. 60
4 2 1 2 66. 90
5 2 2 3 64. 90
6 2 3 1 52. 20
7 3 1 3 58. 80
8 3 2 1 71. 96
9 3 3 2 69. 30
Ⅰ 179. 55 185. 65 184. 11
Ⅱ 184. 00 190. 86 190. 20
Ⅲ 200. 06 187. 10 189. 3
最佳方法 A3 B2 C2
2. 6 重复性实验 按 2. 4项下样品测定方法重复 5次测定 ,结果
见表 5。
表 5 重复性试验结果
编号 取样量
m /g
吸收度 A 样品含量
C /mg· g-1
平均含量
C /mg· g-1
RSD
(% )
1 2. 501 3 0. 449 7. 27
2 2. 501 3 0. 443 73. 27
3 2. 501 6 0. 437 72. 26 73. 38 1. 04
4 2. 502 8 0. 443 73. 32
5 2. 503 0 0. 447 73. 88
2. 7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粉碎至 80目的贯叶连翘粉末适量 ,
按 2. 4项下样品的测定方法间隔一定时间测定其吸收度。结果表
明吸收度在 30 min内较稳定 ,故测定在 30 min内完成较好。 结
果详见表 6。
表 6 稳定性实验结果
时间 t /min 吸收度 A 时间 t /min 吸收度 A
0 0. 435 40 0. 429
10 0. 435 50 0. 428
20 0. 433 60 0. 424
30 0. 432
2. 8 加样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粉碎至 80目的药材
约 2. 5 g共 6份 ,加入一定量的芦丁对照品 ,按 2. 4项下样品的
测定方法测定其含量 ,计算回收率和 RSD值。 结果详见表 7。
表 7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样品含量
m /mg
加入量
m /mg
测得量
m /mg
回收率
(% )
平均回收
率 (% )
R SD
(% )
1 183. 55 3. 90 187. 43 99. 6
2 183. 60 2. 60 186. 18 99. 2
3 183. 61 15. 70 199. 14 98. 9 99. 45 0. 91
4 183. 65 12. 00 195. 79 101. 2
5 183. 49 26. 80 210. 00 98. 9
6 183. 59 28. 40 211. 67 98. 9
3 讨论
3. 1 加硼酸的目的 在预试验中观察到脱脂后样品提取液加入
显示剂后溶液有少量沉淀析出 ,分析原因可能为某些邻二酚羟基
类黄酮化合物如金丝桃苷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致 ,故参照文
献 [8] ,加入硼酸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消除了沉淀。同时考察了
硼酸对吸收度测定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硼酸对测定值几乎没有
影响。
3. 2 药材脱脂方法的选择 由于石油醚沸点太低 ,超声时易逸
出 ,而索氏脱脂时间较长。 本文考察了石油醚回流脱脂对药材的
脱脂效果 ,结果表明取样量约为 2. 5 g时 ,用石油醚 100 ml回流
提取 3 h后可消除脂溶性成分对测定的影响 ,故选用石油醚 100
ml回流 3 h脱脂。
3. 3 药材的取样 因为贯叶连翘是全草入药 ,且在各个部位的总
黄酮的含量不一致 ,为使取样均一性且保证其全草入药 ,故将其
分为枝和叶两部分分别粉碎干燥 ,按 1∶ 1. 5(枝∶叶 )混匀后称
取 ,以消除取样带来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精选本 ,上册 [M ]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681-681.
[2 ]  Barnes J, And ers on L A, Phil lips on JD. St Joh n s w ort ( Hypericum
perforatum L. ): a review of i ts ch emis t ry, pharmacology and cli-
nical properties [ J ]. J Pharm Pharmacol, 2001, 53( 5): 583-583.
[3 ]  Calapai G, Crupi A, Firenzuoli F, et al. Ef fect s of Hypericum perf-
oratum on levels of 5- hyd rox yt ryp tamine, noradrenaline and d opa-
mine in the cortex , diencephalon and brainstem of th e rat [ J ]. J
Ph arm Pharmacol , 1999, 51( 6): 723-723.
[4 ]  Y Oz tu rk. Test ing th e An tidepres s Ef fect s of Hypericum species on
Animal Models [ J ]. Pharmacopsychiat ry, 1997, 30( Suppl ): 125-125.
[5 ]  Veronik a But terw eck, Guido Jurgenliemk, Ad olf Nahrs tedt , et al.
Flavonoids f rom Hypericum Perforatum Show Antidep ress an t Acti-
vi ty in th e Forced Swimming Tes t [ J ]. planta Medica, 2000, 66: 3-3.
[ 6] 张 玖 ,张卫明 ,戴艳玲 ,等 .贯叶连翘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J ].中国
野生植物资源 , 1998, 17( 4): 7-7.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Ⅰ 部 [ S ] .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 , 2000: 291-291.
[8 ] 李星海 ,王军宪 ,徐文友 .秦岭三种金丝桃属植物药中金线桃甙的含
量测定 [ J] .西北药学杂志 , 1994, 9( 1): 18-18.
·396·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第 15卷第 7期 L ISHIZHEN MEDICIN E AND M AT 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4 VOL. 15 NO.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