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乌毛蕨的开发利用探索



全 文 :1312006年第8期学术研讨
1 乌毛蕨简介
2 乌毛蕨的开发利用对策
1.1 乌毛蕨的形态特征
1.2 乌毛蕨的分布与生长习性
1.3 乌毛蕨的营养价值
1.4 乌毛蕨的经济价值
2.1 开展乌毛蕨资源调查与研究,制定乌毛蕨资源的保护措施
2.2 加速引种驯化研究,建立乌毛蕨生产基地,促进经济发展
2.3 扩大宣传,加深认识
2.4 加强乌毛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开发
乌毛蕨,其植株高1m-2m,根状茎粗短,直立,连同叶柄基
部密生钻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棕禾秆色,坚硬,上面有终
沟,沟两侧有瘤状气囊体疏生,基部以上无鳞片,叶片长阔披针
形,革质,长50cm-120cm,宽25cm-40cm,基部略变窄,一回
羽状,羽片多数,下部数对缩短,中部羽片长15cm-25cm,宽
1cm-2cm,条状披针形,基部圆或锲形,无柄,全缘。侧脉细而
密,通常分叉,少有单一,孢子囊群线形,开向主脉。
乌毛蕨分布于我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四川、江西等地。其中亚洲热带地区、澳大利亚、日本也有分布。
乌毛蕨喜温暖阴湿环境,乌毛蕨抗逆性、耐热性强。生长适温16-
24℃,耐高温多雨,适应性较广,在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良好;但
不耐寒,冷时生长不良。常生长在灌丛中或溪边,海拔100米-
1300米,为我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酸性土指示植物。
由于蕨菜含有很多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
物、有机酸、粗纤维、胡萝卜素、钙、磷、铁,及锰、铜、锌等微
量元素。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经测定表明,100克鲜蕨的维生
素C含量高达130毫克,经 15分钟再浸24小时后维生素C含量达
90毫克。有关研究表明:蕨菜还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另外,野
生蕨菜的根状茎富含淀粉,最高者可达46%,可作为轻粮食或制淀
粉条、酿酒等。近年来国内外对蕨菜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有些蕨菜
加工成系列产品出口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地,被赋予“山珍”
的美誉。
幼叶可食,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是山野菜中
的极品,山野菜是不受环境污染的“卫生菜”越来越受到重视。客
家地区一直有食用乌毛蕨的习惯,每年3月至9月,是乌毛蕨生长盛
期,通常采蕨用水煮熟,再用清水浸泡1至2天,期间换水2次至3
次,后作菜用,该菜味微苦甘,嫩滑爽口,深受客家人们的喜爱。
在乌毛蕨的加工利用方面,目前梅州地区只在
作为干菜上,有少量的出口。由于乌毛蕨的其生长有季节性,在市
场上不能实现周年供应,因此在保鲜方面尚待研究。
乌毛蕨常野生于山坡凹地沟边
处,成片生长,漫山遍野,长势茁壮,叶色翠绿,颇具原始森林之
韵味,景色十分迷人。可做庭院园、坡地的绿化材料;乌毛蕨还可
以盆栽观赏,可以摆设在会议室及大厅堂。近年来,随着插花艺术
的发展,由于乌毛蕨叶片特殊,叶色翠绿,形态优美,加上革质,
水分散失程度较少,离体活性时间长,来源广泛,被广泛应用于鲜
花及扦花艺术中。
乌毛蕨根状茎可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淤
之效,嫩芽捣烂外敷可消炎肿,同时由于它含有异橄皮甙、麦甾
醇、胆碱及多种茚满衍生物等,因此具有保健疗效作用。对高血
压、肥胖症、去油腻、助消化等方面有独特作用,能降气化痰、
提神醒脑,常食用对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脏病等疗效。
食用乌毛蕨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健脾胃等功效。乌毛蕨是一种兼
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纯天然的野生野味的山野菜,素有“山珍”,
“山菜之王”的美誉。
目前,虽然乌毛蕨广为分布,但只停留在食用、药用的初步应
用上,开发利用渠道少,范围窄,这将直接影响乌毛蕨的开发利
用,乌毛蕨开发要稳步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综合开发利用。
目前,在野菜资源调查中,存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资源不
清、开发利用盲目性等问题。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过度开发将
会给资源造成破坏,甚至造成物种灭绝。有个别地区一些企业和个
人为了获得利益,采用竭泽而渔的办法进行开发和掠夺,这是不可
取的。如能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地加以开发,可使其维持再生能
力,还可使其得到发展,做到永续利用。在开展乌毛蕨资源调查与
研究中,应了解乌毛蕨资源的分布范围、面积、单位面积产量、适
生环境、生境状况。
乌毛蕨是一种资源植物,开发的同时应做好保护工作。千万不
可斩草除根进行毁灭性的采集,要有计划地采收,控制采收强度。
保护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种群数量,二是其生态环境。对
于资源丰富的野菜资源来说,应用是首位,加强管理是关键,而可
持续发展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善用资源,使之用之
不竭,才是我们的真正目的。因此,开展野菜资源调查,加强野菜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保护现有物种(特别是珍稀物种)和各类生
态系统,保护植物野生近缘种的遗传资源,是自然保护和农业持续
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各地政府应结合山区特点,多渠道合理开发
山区的野菜资源,以促进山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开发利用野菜资源应强调长远利益和大局利益,不能只顾眼前
和局部利益,乱采滥用而破坏植物资源的结构,重开发轻保护,资
源破坏严重。野菜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财富,是一种可再生的资
源。如果将这种资源开发利用好,并有组织地对其保护,野菜的充
分开发利用,可以节约同等数量蔬菜的用地 ,还可以节约大量劳
动力与肥料和农药,效益是可观的。
现在市场上虽然有蕨菜上市,但基本上处于零星状态。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蕨菜价值的进一步认识,蕨菜的需求量肯定
越来越大。目前,蕨菜的鲜品及干品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受青睐,
价格普遍比栽培蔬菜高1倍左右。在地理位置土壤合适的地方开展
蕨菜的人工栽培,建立一定规模的蕨菜生产基地,实行产、供、销
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抢占国内蕨菜鲜菜的主要市场,不仅能丰富人
们餐桌上的菜式,也满足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要,同时又可以促进
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一条新途径。蕨菜人工
栽培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的栽培方法仍然是以引种训化野生种类
为主,有待于继续研究,蕨菜的人工栽培有着很好的前景。目前,
梅州地区很少进行蕨菜的人工栽培。乌毛蕨的栽培宜酸性土,一般
的荒山、山岭、地头、河边等地都可以栽植,人工造林地更好。
目前,蕨菜的需求量虽日益增加,但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猎
奇”的心理和追求时尚的表现。很多人对蕨菜的价值认识不足,认
为蕨菜只不过为野草。因此,有必要扩大宣传,使全市人民对蕨菜
的营养价值、对本地区蕨菜的资源优势、开发价值和潜力等有充分
认识,引起各级领导管理部门的重视,制订出开发利用和保护本区
蕨菜资源的方案和具体措施。
我国地域广阔,野生资源十分丰富。野菜多生于荒坡野岭,深
山密林,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为了促使蕨菜的开发利用进入良性循
环,人们必须加强环保意识,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在未
来的蕨菜开发中,将更加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蕨菜生长的
了解,使人们强化环保意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开发蕨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将它作为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
将有机蔬菜摆上餐桌。人工栽培乌毛蕨时,不要为追求高产而滥施

1.4.1 作食用
1.4.2 加工
1.4.3 观赏、扦花、干花
1.4.4 药用
乌毛蕨的开发利用探索
罗来辉
(嘉应学院生物系)
摘 要
关键词
乌毛蕨(BlechnumorientaleL.)属于乌毛蕨科乌毛蕨属,在南方特别是梅州地区广为分布,由于乌毛蕨具菜用、药
用的功能,人们一直有食用乌毛蕨的习惯,目前,对这一宝贵的植物资源处于无序的利用状态,至今尚未很好开发利用,针对这
一实际,提出乌毛蕨的开发利用对策。
乌毛蕨 开发利用 对策
132 2006年第8期 学术研讨
孤立性心肌炎所致猝死报告较少,本文报告近年检验的两例,
对其病因、病理及检验进行讨论。
邱Ⅹ,男,18岁,学生。两周前因“感冒”发烧到医务
室就诊,查体温39.5℃,心率9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
性杂音。肌肉注射青霉素、庆大霉素及柴胡注射液等。第三天体温
退至正常,但明显乏力,食欲不振,仍服用中药。第五天继续上
学,并有气紧、心慌感觉。即日上体育课时觉得心慌出冷汗,回教
室伏于课桌上休息时突然倒地死亡。
尸体检验:死后8h尸检,尸长168cm,发育尚可。心包胸腔内
有少许淡黄色液体,心脏重265g,质软,左室壁0.5cm,右室壁
0.5cm,冠状动脉未见异常,各办膜质柔软。右肺重500g,左肺重
450g。右肺侧壁可见陈旧性纤维粘连带,肺切面有泡沫状液益处,
包膜下检见较多出血点。大脑重1100g,呈黄褐色,表面散在较多
淡黄色斑点。胆道通畅。胰腺重90g,呈淡黄色,被膜下可见点状
出血。镜检心肌间质内及血管周围可见弥漫的单核及淋巴细胞浸
润,偶见少量嗜酸性白细胞,间质内小血管扩张淤血,心肌纤维断
裂。肺内小血管扩张淤血,肺泡腔内较多蛋白液体渗出。大脑神经
细胞轻度肿胀,间质染色较淡,血管周围间隙增宽。肝、胰等器官
无异常。
病理诊断:①孤立性心肌炎。②肺水肿。
王ⅩⅩ,男,23岁,农民,既往有肺结核史,近一月来
曾晕倒二次。死亡前因感觉一身疲软无力,自服“扑炎痛”、“板
蓝根”等中成药但未见好转,死亡当日中午因家庭纠纷与嫂子斗殴
时,感觉全身发冷、心慌气短,经当地医生注射“强心剂”无效,
于14时死亡。
尸体检验:死亡11h尸检,尸长170cm,营养较差,面部及双
手散在点状表皮剥脱,心脏重280g,心肌质软,左室壁1.6cm,右
室壁0.5cm,各辨膜未见异常,冠状动脉无异常。右肺重600g,左
肺重560g,叶间包膜下可见点状出血,切面见泡沫状液溢出。右上
肺检见一1.5×1cm质地较硬的灰黄色结节。脑体重1400g,脑沟较
浅,脑回较宽。肝脏1600g,呈黄褐色,胆道通畅。胰腺各段未见
出血。右下腹部有一条索状手术后疤痕长5cm,局部回肠、升结肠
形成紧密粘连(查其4年前曾行阑尾摘除术)。镜检心肌间质疏
松,小血管扩张淤血,间质内和肌纤维间弥漫性单核细胞和淋巴细
胞浸润,其间可见少量嗜酸性白细胞。大脑神经细胞肿胀,间质染
色淡,并可见粉红色水肿液,部分神经细胞尼氏小体脱失。肺间质
增宽,小血管扩张淤血,肺泡腔内充满蛋白渗出液和少量红细胞,
右上肺可见干酪性坏死灶,其周围可见朗罕氏巨细胞,边缘细胞部
分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肝脏汇管区小血管扩张淤血,
肝窦内枯否氏细胞增多,狄氏间隙扩张。
病理诊断:①孤立性心肌炎。②肺结核(陈旧性)。③脑、肺
水肿。
(1)孤立性心肌炎于1899年Fiedler 首先描述5例,主要指原
因不明,病变仅局限在心肌间质而不累及心包、心内膜和冠状动脉
的一种心肌炎,命名为Fiedlers心肌炎。原发病也不累及其他器
官。故也称“特发性心肌炎”或“孤立性心肌炎”。其心脏通常呈
扩张状态,可见重量增加,心肌质软,间质内和血管周围大量的以
单核淋巴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炎细胞浸润,少量的中性白细胞、嗜酸
性白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也见于部分病例。可发生节段性的肌纤
维退变坏死,通常情况下心肌坏死是不多见的。根据其病理形态特
点分为弥漫型和肉芽肿型,后者由于其特殊的病理形态。故目前认
为应属单独的疾病实体 。本文2例均属弥漫型。
(2)近年来从患者心肌中分离出了Coxsackie、ECHO一类的
嗜心肌病毒,试验动物接种能产生心肌炎,因而认为孤立性心肌炎
可能由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常好发于中、青年人,病程进展快,预
后险恶,常在短期内因心肌和传导系统的损害而猝死 ,故也称其
为“恶性心肌炎”。本文2例均曾有感冒病史,短暂的临床经过即
发生猝死。特点为病程短、心脏重量的改变不明显,死于急性心力
衰竭。心肌炎性浸润符合孤立性心肌炎病理特点。死前剧烈运动和
情绪激动致交感神经兴奋,成为突然加重受损心脏负荷而致猝死的
诱因。
(3)孤立性心肌炎所谓独立疾病的诊断,几十年来曾有几度
起伏。应当看到心肌间质内的炎细胞浸润仅仅是心肌损伤的一种形
态学标志,而任何程度的心肌缺血性损伤或心脏以外的某些疾病尤
其是感染、外伤等都可能在心肌内形成类似病理改变 。孤立性心
肌炎的病理学诊断,应排除上述原因所致的心肌形态学改变,才是
这种心肌炎的“孤立性”本质。本文两例无上述原因、亦无其他器
官受累及,病变仅仅局限于心肌间质,符合孤立性心肌炎病变特点。
1 案例
2 讨论
参考文献
例1:
例2:
[1]
[2]
[3]
[4]
[1] Jarcho S.FiedlerONaucteinterstitial,yocarditis(1899)Ⅰ,Ⅱ,
AmJCARDIOL1973,32:221,715-716
[2] 李广生等 . 心肌病理学,第二版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140-144
[3] 盛怀汤等 . 心脏性猝死,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113-145
[4] 吴家马文等译.法医显微病理学,第一版 .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41-44 (收稿日期:2006·09·19)
赖光明 黄真桥① ②
(①四川省资中县公安局 ②四川省隆昌县公安局)
孤立性心肌炎猝死两例尸检报告
摘 要
关键词
本文针对孤立性心肌炎猝死的病因、病理及尸检进行了讨论。
心肌炎 猝死 讨论
化肥,更不要因为防治某种病虫害而滥施农药。要加强蕨菜高产栽
培技术的研究,保持其纯洁自然的特点。我们要适当加大乌毛蕨开
发力度,经过优化栽培,使其生产上规模、上档次,产品多样化。
蕨菜的食用部分是幼叶,产品体小、质优,不适于长途运输及
贮藏。为此,若将野菜进行产业化开发,必须先解决好其加工及保
鲜、贮藏等问题。同时,现在野菜的开发也不能只停留在鲜食、腌
制低水平上,要将其引向加工饮料、保键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较高
档次的开发上来。利用一些野菜中含有的药用成分,对野菜进行深
度加工,生产系列保健食品,已成为野菜开发利用的主流方向。
加强乌毛蕨的利用研究,乌毛蕨的开发利用价值很高。目前食
用、药用、观赏方面有所应用。今后,应在对市场的充分了解下,
努力发掘其其他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利用高新技术广泛开展乌毛
蕨的综合利用。如从乌毛蕨中提取天然色素、淀粉等有效成分,再
用于其它行业并通过使用先进分析仪器和测试方法,加深对乌毛蕨
化学成分了解等。2.5 蕨菜的开发与保鲜、加工、贮藏等技术相结合
2.6 利用各种途径,促进乌毛蕨资源开发的产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 刘艳霞.蕨菜及其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
[2] 吴会昌.蕨菜人工栽培[J].北方园艺,1994
[3] 郑太坤,徐兴家 . 食用蕨类植物的开发利用[J].食品研究与开
发,1996
[4] 罗洁,杨卫英.中国野生蔬菜资源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J] .
广西植物,1997,17(4):363-369
罗来辉(1973-),广东蕉岭人,农业推广硕士,嘉应
学院生物系讲师。 (收稿日期:2006·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