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漫话野蔬——荠菜、蕨菜



全 文 :69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NO.09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农 业 科 技
1、三月三,荠菜当灵丹
荠菜又名荠或护生草,属十字花科植物,初春嫩苗作野菜。
清明时节采花全草供药用,中药名称荠草花。它的适应性很强,
全国各地都能生长,各地的名称不一,湖南叫它荠菜,东北人
叫它季季菜,上海人称它枕头菜,浙江人称它香菩菜,在古文
献中还有荠麦、鸡心菜、护生草、百岁羹等别号。护生草是
说它的性质功能,百岁羹是说它生长的普遍,无论贫富都可终
生享用。
荠菜在我国被食用的历史已有几千年,《诗经》中,谁
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食用荠菜
了。至唐代,荠菜成为迎新春必须品,人们在立春这一天都
要吃荠菜馅的春饼,还将以荠菜为主料的春盘作为礼物互相馈
送。我国很多地方有阴历三月初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所
以民谚说:三月三月,荠菜当灵丹。中药应用:有利尿,
解热,止血,降低血压作用。附方:(1)高血压眼底出血:
荠菜花15克,墨旱莲13克水煎服。(2)吐血、咯血、鼻
出血、齿龈出血:荠菜花、侧柏叶、藕节各12克,水煎服。
(3)慢性痢疾,消化道溃疡出血:荠菜花,白芨各1 5克,
水煎服。(4)肾炎、水肿:荠菜、葶苈子各3 0克,水煎
去渣,一日分2-3次服;(5)崩漏:鲜荠菜花30克,水
煎服,或配丹参6克,当归12克,水煎服。
荠菜的吃法很多,宜炒,拌和作汤,作馅心等。如荠
菜丸子、荠菜鱼卷,荠菜野鸡片、荠菜春卷、荠
菜饺子等。本地常用此物做的菜点有:
1.1悲翠沙光鱼球
原料:鲜活沙光鱼1000克,猪肥膘50克,鲜猪皮1张(30
公分见方,供剁茸用)鸡蛋清2只,新鲜荠菜1000克。葱段、
姜块30克,葱姜汁10克,盐2克,绍酒15克,汪恕有滴醋
25克,味精2克,湿淀粉10克,白胡椒粉少许。
制法:
1、将荠菜洗净,放入榨汁机中制出绿色汁液。
2、将沙光鱼刮去鳞、去鳃、去内脏后,用清水洗净,
用刀取下两侧鱼肉,并除去鱼皮(沙光鱼头、骨、皮作制汤
用)。鲜猪皮平铺在案板上,将沙鱼肉和猪肥膘分别剁成细
茸 。
3、将鱼茸猪肥膘茸放入大碗里,倒入荠菜汁搅拌均匀后,加
入葱姜汁和调味品,搅拌上劲,至有粘性时,即成鱼蒂。
4、炒锅上火烧热,放入熟猪油,投入葱姜,略炸出味时,倒
入开水1000克,将沙光鱼头、骨、皮投入锅中,旺火熬制成奶
汁时,取出骨、皮等杂物,把鱼汤盛入碗中,炒锅加入清水,将
鱼蒂用手挤成1.5cm直径的鱼球,约40只,随后上火烧至微开
时,把鱼球捞入鱼汤碗中。
食用时,在鱼汤里略加少许盐和白胡椒粉,上桌时跟滴
醋,以供蘸食。
特点:汤汁如奶,鱼球色绿,风味独特。
1.2 翡翠荠菜烧卖
原料:富强粉500克,嫩荠菜1500克,大油300克,白糖400
克,熟火腿末80克,沸水150克。
制法:
1、嫩荠菜洗净,下开水锅焯熟凉透,用刀剁成细茸状,
再用布袋装起,挤干水分,先用少许盐将菜泥腌渍一下去涩
味,然后放进白糖拌均揉透,再加进大油拌匀待用。
2、面粉中倒入沸水150克,烫成雪花面,摊开晾凉后,
洒上冷水50克左右,揉和成面团,搓长摘成50只小剂,按扁
后埋进干粉里,用枣核杆擀成6厘米直径的呈菊花边状的圆烧
卖皮。
3、左手把圆烧卖皮托于手心,右手用竹刮子上入馅心,
然后左手窝起,把皮子四周同时向掌心收拢,使其成为一个下
端圆鼓动,上端细圆的石榴状生坯,用手在颈项处捏细一些,
口部微张开一些,最后在开口处镶上火腿末。
4、将包好的翡翠烧卖置予笼内,上旺火沸水锅上蒸约4-
5分钟,即出笼,注意时间不能长,防止菜馅变色。
特点:皮薄如纸,映出馅心,色泽碧绿,入口肥甜,甜
中有咸,造型美观,制作精细。
2、山菜之王——蕨菜
蕨儿菜亦名粉蕨、蕨菜,或呼拳头菜。属蕨类植物凤
尾蕨料植物蕨的嫩叶,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于东北、内蒙、西北、
西南。生于山林阴湿处,嫩苗拳曲采为菜,根茎粗,状横足。富
含淀粉,名蕨粉,可制粉条,粉皮食用,亦可供工业浆纱,及酿
酒。全草供药用。
中国以蕨菜入馔始见于《诗经》,以后历代文献如北魏
《齐民要术》,唐代《本草拾遗》,明代《群芳谱》,清
代《随园食单》等均有食用记述。历来视为山珍野蔬,誉为
山菜之王,旧时民间常用以度荒。
蕨菜甘、寒、滑、无毒,能安神,全草含蕨素,蕨式,
棕榈蕨素等。中药附方:(1)热痢(急性肠炎):蕨菜根31克,水煎
去渣,一日分2次服。(2)脱肛:全草3-6克,煎烫,一日分2~3次
服。(3)白带:蕨根,白鸡冠花,白茶花,等分煎服。(4)发热
不退:鲜蕨根30-60克,水煎服。
烹调应用:蕨菜以嫩茎供食,采集以后,用手指捋去茎
上绒毛,摘去叶芽苞,用沸水焯后,切成寸段,凉水浸泡供炒、
烧、拌、炝成菜,配以肉丝、豆干丝等或其他荤素各料,因其清
寡烹调时应用重油,或加入肥膘肉,吃口稍滑而柔脆,具特有清
香,也可先将其用米泔水泡几日,去其粘液与土腥味,再逐条划
成细丝供用。又可焯水后晒干或盐腌贮藏,用时温水泡发或凉水
浸泡脱盐,现多为民间采食,或加工后出口,名菜有陕西商芝肉,
黑龙江滑炒里脊蕨菜,海米炝蕨菜等。
荠菜和蕨儿菜是这样两种普通易得而又味美,对人又十分有
益的蔬菜,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在荠菜、蕨儿菜繁茂时节,食
用它们防治许多疾病的习俗,使我们至今受益不尽。
漫话野蔬——荠菜、蕨菜
李勇1 岳新元2
(1.大港职业中学 江苏连云港 222042 2.南阳市二职专 473000)
摘 要:本文主要从食用和药用两方面介绍了荠菜和蕨菜这两种野菜的营养价值。
关键词:荠菜 蕨菜
中图分列号:TS2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07.09.056
70
科技资讯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07 NO.09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农 业 科 技
林业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它为我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
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如果我们抛开成就的方面,而更
多的着眼于不足及现状,从世界范围和时代的高度来考察,我
国林业已经处于一种较尴尬的地位,其先天的不足及在历史进
程中对它的不合理利用、养护和建设不足的弊端已鲜明地表现
出来。林业状况的相对滞后,无疑会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迅
速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我国林业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与
困难并存的时代,搞好林业工作是一个摆在全国人民面前刻不
容缓的共同课题。
1.我国林业存在的不足。
1.1林业资源相对短缺。我国现有林用地39.5亿亩,森林
面积23.8亿亩,人均森林面积1.8亩,森林覆盖率16.6%。
相对于林业发达的国家,我国的林业是很落后的,如果与良性
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森林资源的要求相比,差别更大。总体看
来,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生态服务功能低下。
1.2开发与建设相对不平衡。由于历史的原因及观念的落
后,在以往,我国林业很大程度上说,主要是以用林为主,而造
林、护林、养林的工作相对滞后,造成森林资源大量被破坏,而
后续工作跟不上。我国现有森林中,人工林的比重量较大,但成
林率及郁闭度较低,不足以发挥巨大的森林作用,生态功能相当
低,这种开发与建设的不平衡,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林业的继续发
展。今后林业工作的重点应由用林向造林转移。
1.3执法力度不足,在具体操作中存在执法“黑洞”。建国50
多年,我国在逐步地健全着森林法律体系,全国人大、国务院先
后颁发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防沙治沙法》、《森力
量内防火条例》、《森林检疫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
无疑为我国林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对打击乱砍滥伐、盗
砍滥砍等破坏森林的行为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
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特别是某些地区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
思想,乱砍滥伐的现象仍时时存在,从而造成森林资源被极大破坏
和损耗。因此,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是不容丝毫延缓和马虎
的,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林业顺利、健康、稳定的发展。
除上述不足,我国林业还存在着资金投入滞后、林业资源利
用不充分、机械作业程度不高、林业科技水平低下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逐步的、确定的解决和完善,那么林业水平想
得到快速发展是很困难的,林业对于国民经济应作出的贡献就
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示。
2.针对这些现状和不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任何时代,林业都是对
国民经济建设、人文文化的建设服务的,林业资源是必须要加
以利用的。但在利用的同时,必须加以保护和建设,对原生
林的利用要合理有序,对次生林要以护为主,稳妥利用,讲
效率还要讲效应,要注意生态,平衡好用与造的关系,走可
持续发展的道路。
提高科技含量,提高林业铲除。我国林业整体水平低下,
除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之外,还长期存在着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
严重缺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若仍沿袭原始的种植养
护手段,不求新、求变,科技跟不上发展的需要,那么,林
业的发展无论如何也快不起来。因此,不论是造林还是用林的
科技都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林业才会得到与时俱进的机会。
长线与断线的结合,走林业产业化的道路。长线着眼于生
态环境的改善和建设,短线着眼于林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
提高,只有两者相得益彰、互因互补,才能协调人与林、人
于环境的关系。林业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是
提高林业产出的有效手段,将思维跳出林业就是种树、护树、砍
树、卖树的狭隘思维模式,大力发展与林有关的多种经济形式,
诸如发展林业旅游经济、特色林业经济等,使林业作业和经营形
式多样化。
问题虽是多方面的,但能走的路子也很多,不再赘述。林业
的发展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全国人民对林业的积极参与具有
重大的意义,加强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当前林业工作的当
务之急。
对我国林业发展的一点浅见
李宏云
(河北易县解村国营林场 河南易县 074200)
中图分类号: S71 文献标识码: A
参考文献:
[1] 姜卿云.食治本草 [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边文华,高俊杰等.果品南北货实用手册 [M].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2.
[3]陶文台,邱庞同等.烹饪百科全书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
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