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第11期
散尾葵的叶片在整个切叶领域里是主要的叶材之一,
每年在市场上都供不应求,冬季价格更是不菲。由于散尾葵
的生产受地域和设备以及栽培技术的制约,而且大多数种
植者对散尾葵切叶生产的技术管理并不十分了解,所以其
优质叶片的产量难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要改变这种现
状,就必须充分掌握一整套的散尾葵切叶生产栽培技术及
管理流程。
1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散尾葵生长适温为 18~28℃。高温或低温,羽状复叶的
发育都会受影响,出现不对称现象;尤其在低温的北风吹袭
下,叶片更易受冻害,表现为叶片发黄、叶尖干枯。因此,安
全越冬温度要在 5℃以上。环境湿度要保持 70%以上。湿度
低叶尖易干枯,商品率下降。光线要求半荫环境。荫棚的高
度宜在 3m左右,太高不抗风、造价也高,太低会影响通风、
植株生长空间不够。散尾葵不耐旱,缺水影响其分枝和生
长,叶片发黄、缺乏光泽,所以要求充足水分。每月定期追施
微肥,最好每季度施1次有机肥,再配以每月 2~3次优质的
复合肥。在长苗期和采叶期淋一些平衡肥,如 30∶10∶10和
20∶20∶20的水溶性肥料 800~1000倍,二者轮用,每 10d淋
1次,效果更佳。
2 栽培技术
2.1 繁殖
播种和分株繁殖都可以。一般采用播种,若种源充足,
则分株繁殖能提早收获。
2.2 定植
株行距一般采用 120cm×120cm,有的也用 150cm×150
cm;栽培形式可采用品字型、行列对称型等。
2.3 田间管理
如果夏季价格低不采叶时,可采取养苗措施,尽量给予
植株充足的阳光,让它多分枝、枝干粗壮,9月份加强遮光、
追施平衡肥(有条件的最好淋肥),或每周叶面喷施尿素加
磷酸二氢钾(比例 1∶1),浓度为 1000~1500倍液,这样的产
量、色泽以及总体质量都会提高。但要注意避免偏施氮肥,
否则植株会徒长,叶片弱小,分蘖减少,抗性降低,最终导致
产量下降。如果全年都采叶,就要按生长要求,对光、温、水、
肥等给予充分的保证。有条件的最好安装喷灌设备,更好地
满足施肥、供水和喷药的要求,还可在夏天时进行间歇地叶
面喷水,既保证根部所需水分,又增加了湿度,为散尾葵提
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叶材达到光洁亮丽的优质标准,同时
又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从而规范了管理,为向规模化
和规范化生产迈进,打下良好基础。
每年进入秋季前的1个月,在植株周围进行 1次松土,
把提前堆沤好的腐熟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合肥一起施于土
下,同时清理杂草和枯枝黄叶,这样就可以明显改善由于夏
天雨水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促进根系的生长和肥料的吸
收。作为切叶栽培的散尾葵,连续采叶 2年后,须对植株进
行全面地复壮以及必要的设备维护。主要是遮光设备的维
护,因为随着植株的不断生长,遮光设备满足不了植株生长
高度的要求,在台风季节,很容易把荫网弄破。其次是植株
的复壮。因为主干明显的生长优势,影响了侧芽的生长,造
成产量下降;还有植株的不断分蘖,使株型过大,造成生长
空间不够、光线不足、营养跟不上,最终使叶片质量大幅下
降。措施是对植株进行全面地复壮修剪和去劣存优,主要是
把过高、过大的主干在离土表 30~40cm处锯掉,将一些病
枝、弱枝剪去;株型太大的可实行分株分丛,留下 6~10个健
壮枝条重新种下,培好土,淋足定根水。这项工作可结合松
土提前在 7~8月进行,这样就可保证在旺季到来时剪叶上
市了。
2.4 病虫害防治
在散尾葵切叶的生产栽培过程中,还应注意一些病虫
的危害。病害主要有叶斑病、炭疽病、茎腐病、芽腐病、根腐
病等。但如果各项措施都做好,不偏施氮肥,一般较少发生
病害;一旦出现了,则选择的药剂以不影响叶片外观为宜,
如可以选择波尔多液、好生灵等药剂来防治。虫害主要有蚧
壳虫、蝗虫、刺蛾等。蚧壳虫在干燥不通风的环境里易发生,
可通过增加湿度和加强通风来预防,同时可用速扑杀和氧
化乐果杀灭;蝗虫的防治不可忽视,该虫爱吃叶片,且食量
大,叶片受害后,就失去了它的商业价值。因此,平时要注意
荫网的维护,发现荫网破损应及时修补;另外,工作人员出
入大棚也应及时关门,避免蝗虫乘虚而入,这样就可大大降
低蝗虫的危害,甚至可以杜绝。
3 参考文献
[1]陈璋.棕榈植物[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薛聪贤.景观植物实用图鉴(第 3辑)[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
[3]全素贞.散尾葵盆栽管理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2006(3):51.
[4]舒远.散尾葵[J].中国花卉盆景,2005(3):22.
散尾葵切叶栽培技术
徐洁兰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 阐述散尾葵切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从繁殖、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从而为散尾葵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散尾葵;环境条件;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82.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8)11-0063-01
收稿日期 2008-04-08
园艺博览
63